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

“小婢記住了!”秋雨說完,瘦小的身影諾諾退下。

王夫人又巡視了一圈工匠們的作坊,只見他們已經制作了一堆巨弩長箭。三十餘架砲車,負責收集石頭的牧民則已經運進堆積如山的大石塊,每隔一段距離,堆在城頂女牆之下。再到倉房,只見各部族已經運來糧慄、乾草、獸膏、火氈,將整個庫房堆滿,其中重箭五十餘萬支。

疏勒城是前漢時漢軍夯土版築而成,牆高六丈,頂寬四丈,城外護城壕寬三丈,只要充足的糧秣、草料、箭矢,以漢軍之能,已經萬無一失!

巡視二圈,身爲俠士之後的王夫人,總覺得還是有漏洞,心裡還是不踏實。想了一頓也沒想明白,便一個人走出城外,來到城東側澗邊懸崖上,她忽然想明白了,便又急急返回城內,派人將昷枂和漢軍什長鄒裒叫來,心驚膽顫地道,“昷枂、鄒裒,如果匈奴人斷澗流,當如何?”

昷枂、鄒裒看着身材頎長、一臉焦慮的王夫人,想都未想便會心而笑。

鄒裒道,“夫人勿憂,前在務塗谷時,吾曾聽石涼將軍說過,務塗谷臨河,即便匈奴人斷流,因地下土中有水,城中掘井,定可得水。疏勒城臨澗,滔滔不絕,倘若匈奴人果真斷流,只需在城中掘井,一樣可得水也!”

王夫人頻頻點頭,身爲漢人,她當然知道掘井取水的道理,望着澗下滔滔不絕的激流,一顆懸着的心這纔算放了下來。

……

左鹿蠡王屠耆烏揮軍將金滿城圍得水泄不通,想到呼衍王已經取車師前國,左賢王優留已下疏榆谷且正在爭奪伊吾綠洲,而自已在一座小小的務塗谷小城前竟然打了十日才下,心裡不禁既着急又懊惱。

各營正在準備攻城之時,左鹿蠡王便琢磨開了他在務塗谷得到的“寶貝”。

原來,耿恭製成巨弩後,曾送給安得十具。很可惜的是,車師前國剛成爲住國不久,他們熟諳騎射遠襲卻不擅守城,國王安得與他麾下的將領們並沒有重視巨弩的作用,這些寶貝竟然原封不動地包裹、捆紮在舊氈毯內。

左鹿蠡王得到這些寶貝時很驚訝,也很興奮。他下令將巨弩全部運到金滿城,現在便在拋車陣地前一一架起來,他躍躍欲試,準備親自轟擊漢軍城池。

每一個巨弩都有三張強弓,需三人才能張弦,擊發時需以重錘敲擊。士卒們張好弦,左鹿蠡王透過望山精心瞄準高高的城頭碟口,那裡正有幾個漢軍圍在一起說着什麼,還不停地比劃着。

他輕輕地舉起榔頭快速敲到扳機上,“嘣”地一聲悶響,一支巨箭“颼”地直飛城頭!

漢軍開始時大意了,這種戰略相持是最容易讓人鬆懈的。這天晌午後,幾名士卒倚着城垛圍着夏戥四周,正在津津有味地聽他侃大山。夏戥是樂浪郡人,膚色黝黑,當兵前是個漁夫。樂浪人最擅吹牛,夏戥也以此爲榮,他自稱如果他趴在牛逼上,定能將死牛吹活、活牛吹死。

只聽他輕輕的咳了一聲,然後說道,“那一天,吾駕船釣魚,忽釣起一條女人魚,其美無比。對吾哭曰,‘相公放吾,可隨吾至宮中,妾願爲相公婦!’吾大喜,便隨其入海,約萬丈深,才潛至龍宮,與其結爲夫婦。此婦既美且豔,且有異能,哇,吾那個快活啊……半個月後,吾纔想起家中阿母等魚兒下釜,便急忙返回地面探視。誰想,吾偷回人間惹婦人大怒。等吾再入海中,找啊找啊,再也找不着龍宮矣……”

衆人正聽得入神,大海、美婦、龍宮,讓正當盛年的士卒們熱血沸騰、垂涎欲滴,沒人有功夫懷疑他說的真假。忽然城頭轟然作響,一支巨弩長箭“颼”地飛上城碟,穿透、毀壞城垛,土塊飛濺四散,驟然變故令他們魂飛魄散。

夏戥等四名士卒被紛飛的土塊砸傷,巨弩擊碎城碟後雖然力道卸掉,但仍將牛皮大王夏戥和一名士卒胳膊上甲服撕開,碰傷皮肉。二人臂上肌肉頓時變白、冒泡、翻起,疼痛難忍,夏戥一齊跳着腳哀嚎不已,士卒乾脆躺在城頭翻滾開了!

漢軍衆卒大驚失色,耿恭接報後快速跑上城頭,見狀便急命傳燮神仙療傷。二人當着耿恭呼號不已,似乎實在疼得難以忍受。燮神仙卻面帶譏色,不急不緩,僅取出葫蘆倒出些許紫色的藥粉,和水讓二人服了,便替衆人包裹好傷口,任憑二人呼天號地卻再也不管了。

夏戥被劇痛折磨得淚流滿面,淚眼忽瞥見燮神仙一付不屑、譏諷之色,便捂着腫成圓滾滾的臂膀怒道,“狗日的……都汝弄的勞什子……疼死嘵,噢……汝……確信沒事了?”

耿恭也半信半疑地看着燮神仙,可燮神仙卻對夏戥平靜地道,“別人都不會有事,汝難說得很。此箭上毒專治各種吹牛逼,牛逼越大毒發愈厲害,直至不治!”

“嗷……狗日的,還有沒有點人性……吾不過逞嘴皮子快活,幹嗎如此害吾……”夏戥氣得如狼嗥,接下來又是幾聲巨響,又是幾支巨弩長箭轟然射來,打斷他的矯情。漢軍則緊貼女牆後,躲避城下的射擊。

接下來幾天,左鹿蠡王命令用巨弩不斷轟擊城頭,讓漢軍不敢露頭,讓耿恭好不煩惱。石修惱了,想出城夜襲奪弩,被耿恭喝止,“不要理會,多扎草人,待其箭盡,自然無用。”

漢軍便扎草人,穿上甲服置於碟口。果然,幾天後,巨弩射光,前軍主將、萬騎長風蝨子便下令自制簡易弩箭,但卻威力大減,對城頭威懾力大大減弱。

陰曆四月九日晨,天上狂風捲動烏雲,忽然一陣電閃雷鳴,今年開春後第一場雨眼看着要來了。炸雷一個接着一個,滾滾而來,令士卒們心裡顫悸,可耿恭卻令全軍迅速朝食,準備出城反擊!

朝食過後,又下起瓢潑大雨,雨勢磅礴,暴雨和烏雲竟然使白晝如黑夜一般。一道道閃電將黑暗的天宇撕裂,滾雷聲驚天動地,令人膽寒驚慄。

從城上向下看去,閃電照耀下,北匈奴士卒都躲進帳內,城外陣地之上,竟然無一人。耿恭佇立於城垛之後,瞬間便做出了決定。暴雨之中,他衝下城牆,迅速集合六百勁騎,並放下吊橋,大開南城門,漢軍馬踏雨水,突然從城中傾巢殺出。

滾雷與暴雨讓匈奴人驚魂未定,忽又見漢軍冒着暴風驟雨猶如從天而降、狂卷而來,各營頓時大亂起來。左鹿蠡王與萬騎長風蝨子正在金帳中學玩六博,這付六博是他在務塗谷繳獲的,是漢人王妃王珏的心愛之物。

忽然雷鳴、暴雨聲中又一片喊殺聲起,他與風蝨子連甲服都未及穿,便急忙提着彎刀出帳。只見漢軍冒雨陷營,雨簾中似有千軍萬馬正在激烈廝殺,便急令中軍迎敵!

漢軍正在攻擊前軍大營,司馬石修當先搶營而入,用手中丈八長矛挑開大帳,便痛下殺手,帳內倉皇的匈奴將領士卒被漢軍一一挑殺或斬首。更多的匈奴人從各帳內衝出,他們來不及找到戰馬,多數人未及穿戴甲服,在雨幕中亂竄、擠做一團,被斬殺或踩死無數。

耿恭與六百將士大開殺戒,將無數匈奴人斬殺於雨水中,金滿城下泥水中摻雜着無數屍體和人體殘件,斷胳膊斷腿的傷卒在雨水中掙扎哀鳴,聽憑戰馬踩踏,一時間成了人間地獄。

此時,整個匈奴大營內,到處是匈奴人的慘叫、呼號聲,“漢兵神,真可畏也!”“快逃啊……”前軍已潰,紛紛在雨水中瘋狂向南竄,將中軍衝得七零八落,左鹿蠡王提着彎刀一連斬殺了十幾名潰兵,也無法集合起士卒抵抗,聽任漢軍擊破前軍大營又向中軍殺來,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非吾無能,乃天助漢蠻也……”左鹿蠡王騎在馬上抹一把臉上的雨水,透過雨簾分明看到漢軍勢不可擋快要攻到中軍,便仰天長嘆,只得下令全軍撤退。

鳴金聲響起,北匈奴全軍皆潰。天上電閃雷鳴,地上暴雨如注,光線暗淡如同夜晚,金滿城東、西、北三面各營只聞雷鳴聲中南城廝殺聲急,他們並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只以爲漢軍援軍至了呢,此時中軍又已下退卻令,便莫名其妙地爭先奔逃,各營倉皇躲進雨簾中。

北匈奴人這一潰敗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兩萬大軍在雷聲暴雨中瘋狂出逃。他們象潮水一樣,互相踩踏,落馬者死傷無數,他們不顧一切地一直撤到了沙漠戈壁之上。此時忽然雨停風佇,身後並無追兵,左鹿蠡王喘息稍定,看看垂頭喪氣、如落湯雞一般的各營士卒,輜重、糧秣、飲水已盡失,究竟往哪撤讓他猶豫起來。

他本應整頓人馬再圍金滿城,漢軍畢竟只有區區數百人據守一座孤城、小城,劫掠各部族糧秣不難籌措。或者,他應該向東轉進疏榆谷,因爲他的同父異母兄長、左賢王優留已經奪疏榆谷。但驚魂未定,且又不願寄人籬下,讓左賢王部看笑話,猶豫間想到金滿城那個恐怖的漢軍守將,他厭惡透了,於是便咬牙帶全軍進入戈壁荒漠。

這是一趟死亡之旅,近兩萬人馬沒有糧秣、飲用水、草料,從車師後國綠洲到金微山老營間八九百里沒有人煙的荒漠戈壁,整整千餘人餓死在荒漠戈壁中,無數戰馬倒斃在千里流沙上。便是靠吃亡卒屍肉和殺戰馬充飢,左鹿蠡王部悽慘地硬撐着將大部人馬帶回金微山老營!

金滿城圍城頓解,耿恭並未驅兵追進荒漠,他見好就收,只到確認左鹿蠡王不顧一切驅兵進入大荒漠,向金微山退去,這才收兵得勝回城。回到金滿城下,雷聲遠遁,暴風驟雨突然停了,天地彷彿突然靜止不動,一道絢麗的彩虹高掛在南天之上,讓剛剛經歷一場生死大戰的漢軍恍如隔世。

金滿城周圍的各部族見漢軍趕走了匈奴人,已紛紛走出村寨,涌到金滿城下,幫助漢軍打掃戰場。

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四章 原始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