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回師尉頭

淳于薊冷酷地道,“兩位大人不知漢使密計,不知者不爲過!”

尉遲仁還想辯解,時間緊迫,班超已告誡林曾和他道,“年底時朝廷必再徵天山,匈奴人在西域好日子就要到頭了。因此,呼衍獗聞石亀兵敗,必會暫時退兵。但冬季到來之前,呼衍獗整軍完畢定然會再奪于闐、疏勒兩國,大戰遠未結束。要轉告國王,于闐國應迅速秣馬厲兵,朝廷徵北詔書一下,吾欲舉于闐、疏勒兩國兵,出擊尉頭、溫宿、姑墨,讓匈奴人首尾難顧,請輔國侯與林都尉提前謀劃。超就此別過,你吾冬日再會!”

尉遲仁與林曾同聲道,“末將遵令,盼冬日跟隨大使出擊北道!”

告別畢,班超帶着吳英、錦孃的崑崙屯,先回西城補充了給養、淡水,一人配備兩馬,全營帶着二百餘峰駱駝攜帶給養,又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征程。

臨行前,班超再一次叮囑林曾,“石亀雖敗,其乃勇士。彼奴隸、士卒出身,憑戰功成爲西域一代名將。要收斂其遺體,務要厚葬!”

漢使團率崑崙屯渡過墨玉河離開于闐綠洲,順着皮山戈壁向西疾行,第三天到達西皮水邊的于闐大營。剛在大營中安頓下來,胡焰截住了疏勒國的驛使,並帶到了班超的大帳。

驛吏一進入班超的大帳,便癱倒在地,見到了班超竟然“哇”地一聲號陶大嚎了起來,他膝行幾步挪至班超腳下,悲鳴稟道,“大使,疏勒吏民慘淡,國已危急也……龜茲、焉耆國三萬餘鐵騎,連屠三城,官民死傷三千餘人。盤橐城已被圍九日,龜茲、焉耆人攻城甚急。貴族、百官戰心全無,有數十人慾棄盤橐城逃亡,爲左相與商尉軟禁……”

“幸賴護商營主將旋耶所羅將軍、勒丘州州長兼州尉田寰將軍率兵數度截斷聯軍糧道,呼衍獗屢受拖累,不敢放手向前,盤橐城才勉強未破,搖搖欲墜。吾爲商尉麾下疏勒州稅官、兼疏勒置嗇夫,旋耶扎羅將軍分別派出十二卒欲奔于闐國馳報大使,衆皆爲焉澠夫人麾下斥侯一一截殺。吾遵旋耶扎羅將軍令親自趕來,終於在這裡找到大使……大使啊,公主、權大人、夫人猶在城中,危乎哉……”

驛吏未說完,便又流淚不止,其情哀切。

形勢十分嚴峻,盤橐城內疏勒軍雖有四千人,又有盤橐城、疏勒城吏民相助,但聯軍三萬騎啊,黑雲壓城,疏勒軍戰力又一般,盤橐城定然危在旦夕。旋耶扎羅與田寰雖有千餘人,可護商隊只有二百卒,勒丘州的州兵戰力更差,這支四處出擊的小部隊也隨時會被呼衍獗吃掉。于闐軍不能西移,漢使團手中只有吳英、錦娘崑崙屯千餘勁卒,怎麼辦?!

“先擡置嗇夫下去歇息!”胡焰一揮手,班秉與班騶指揮士卒們將置嗇夫擡了下去。

形勢危急之時,班超的中軍迅速高速運轉起來。淳于薊、胡焰、蒙榆與中軍衆將趴在羊皮地圖上爭論、嘀咕一會,意見便趨向一致,淳于薊代表衆將向班超提出中軍建議:

“司馬,盤橐被圍甚急,吾軍如返盤橐,怕權魚等堅持不到那時。赤河城有焉耆國兩千卒保護糧道,尉頭僅有尉頭國國兵數百,故吾等以爲應直出尉頭城,再伏擊赤河城護糧隊。斷彼糧道,截斷歸路,威懾姑墨糧倉,呼氏謹慎之輩,必不敢冒險而自退……”

馳援盤橐城肯定於事無補,漢使團沒人會打這樣添油加醋的消耗戰,班超與衆將心意不謀而合。

東線石亀已敗,此時的呼衍獗並不怕于闐軍傾巢而出馳援盤橐城,那樣他正好可以在野戰中戰敗並吃掉林曾、尉遲廣德軍。要知道他手中的這三萬騎,可是龜茲、焉耆兩國的精銳啊。同時,只要于闐軍西移,龜茲王白建一定會率龜茲、焉耆國內大軍南下於闐!

現在的漢使團還沒有實力與呼衍獗全軍正面交戰,石亀的敗軍已經逃回龜茲,龜茲、焉耆國內仍有四萬餘虎狼之輩駐守在龜茲、姑墨國境內,隨時可以全軍南下,非同小可。林曾、廣德的于闐軍只要向西一動,戰爭便會變成呼衍獗最熟悉的正面交戰,漢使團勢必將全線陷入被動!

況且,還有一個重大的不確定因素是那三萬莎車國兵。齊黎雖被軟禁在無屠置,可班超卻不敢將黎弇的漢使營調離無屠置一刻。無所不能的焉澠夫人此時定然也不會閒着,只要漢使營一動,無屠置方向壓力一旦消失,誰也不敢保證這三萬大軍會不會全軍壓向疏勒國!

戰爭便是這麼複雜的遊戲,惟有斷其歸路令其自退最可取。呼衍獗三萬鐵騎糧秣需要從姑墨國千里運送,這便是他的命門,這便是他的最軟弱處。於是聽完淳于薊的分析後,班超斷然道,“請吳英與錦娘!”

二位女將正候在帳外,聞令便英姿颯爽地一齊進帳領命。

班超道,“令崑崙屯全軍帶足糧秣、草料、淡水,連夜行軍,不走綠洲,穿沙漠走直線,直出無屠置,至蔥嶺河時再補充淡水、糧秣。將吾令傳達至每一名屯長、隊率、什長、伍長、士卒,未來幾日不再宿營,士卒交替於馬上歇息、打尖,僅餵食牲口草料、淡水時人可小睡一會!”

二將聞言,知道非同尋常的時刻來到了,便齊聲道,“末將遵令!”

不一會兒,軍令已經傳達到全軍。形勢嚴峻,剛剛經歷過血腥大戰的士卒們沒有怨言,他們默默地收拾營具、補充淡水和給養,全軍很快做好出發準備。

崑崙屯經過幾次大戰,現在已成鐵軍。這些漢軍屯民之後已經不是低賤的奴隸,而是如他們的父輩一樣,是西域大地上一支令敵聞風喪膽的漢軍勁族。全軍聞令而動,無一人有牢騷,前軍已當先進入沙漠。吳英、錦娘率前軍走在最前面,班超率漢使團走在最後面,一千多騎卒、兩千五百餘匹戰馬和二百餘峰健壯駱駝,在夜色中一齊隱進無邊無際的漫漫流沙之中。

這是更爲慘烈的行軍,途中再未夜營、晝營,只有給戰馬、駱駝餵食草料和飲水的短暫時間,士卒們纔會一齊臥於沙漠上小睡一會,然後再走。僅僅數日後,這支鐵打的漢人隊伍便順利到了蔥嶺河邊,渡河進入無屠置大營之內,與黎弇的漢使營合兵一處。

此時,當時紮好的大營內,依然戰旗獵獵,好似大軍一直在駐守一般。班超帶着漢使團走在最後,僅收留了三名因瞌睡掉隊的士卒,埋葬了十餘匹累斃的戰馬。這支隊伍已經拖不爛、打不垮,讓班超、淳于薊信心倍增。

在無屠置休整一天,讓士卒、戰馬恢復體力,補充好糧秣、淡水後,漢使團率崑崙屯、漢使營兩營人馬再度啓程。他們先順蔥嶺河北上,然後突然扭頭加速向尉頭城(注:即今巴楚古城遺址)隱秘馳去。

沿途均是綠洲,隊伍行軍速度奇快。途中未休息一晚,士卒們常常在馬上睡着便轟然栽下,連班秉、班騶都慘摔了幾次。四天後,他們在夜晚到來時神奇地出現在尉頭城荒涼的綠洲內。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陰曆八月初三,再過五天便是節氣立秋。綠洲小城尉頭城的吏民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十數日前還在於闐國血腥大戰的漢使團,此時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千數百里外的尉頭城下!

尉頭城位於北山(注:即南天山)腳下的一座門戶一般的小山上,商道從山下經過,北面、西面全爲山嶺遮擋,是一塊風水寶地。隊伍隱藏在山林間,班超帶着淳于薊等將領近前看地形。只見暗夜中的尉頭城,城牆高高聳立,譙樓巍峨,城頭燈籠通明。戰爭期間,這是聯軍糧秣轉運基地,故而城池防範嚴密。

看完回到隊中,見吳英、錦娘、黎弇、黎陽正要命人伐木製作簡易雲梯,淳于薊阻止三人。黎陽昂然請命道,“小將願帶人夜間翻城牆潛入城中,奪城門,大軍可隨後破城!”

“汝是貴族,這種下三爛的事兒如何能幹——”

淳于薊極少見地對徒兒露出笑容開起了玩笑,還給了一個爆慄,“漢使團別的都少,惟慣匪多,這種偷雞摸狗的事兒該吾等來幹。”衆將都輕聲笑了,吳英與錦娘二將卻在黑暗中悄悄狠狠踢了胡焰、肖初月幾腳,淳于薊接着道,“吾率胡焰、蒙榆等夜裡翻城潛入,奪下南門。司馬驅崑崙屯、漢使營跟進殺入,今夜奪了狗日的尉頭城不難!”

見吳英、錦娘慍怒,胡焰趕緊討饒,“吾與初月爲匪,不過遮人耳目,非真匪也……”

衆將捂着嘴鬨堂大笑,班超也笑道,“下半夜吾帶崑崙屯、漢使營至北門外設伏,兀然帶蒙榆、胡焰、周令、肖初月、班秉、班騶六人,務必奪下北門,接應吾進城。尉頭城乃石頭城,也是鐵心追隨呼衍獗之城。全軍注意,進城後不留俘虜,凡兵卒、官員儘可殺之,官署、兵營則焚之,國民盡放之!”

淳于薊又補充道,“不必怕有人逃出,南門可勿看守,任其出入。天亮前,以牛角號音爲令,全軍從南門撤至右側山中,痛痛快快地睡個好覺!”衆將歡欣,好不快意,睡意頓消。尉頭城是石頭城,雖然堅固,可對這兩營人馬來說,打下一座只有數百國兵守衛的小城,根本不是難事。

淳于薊、胡焰等人,已經收拾完畢,很快隱進黑暗中。

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定遠侯班超》小序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