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焚姑墨倉

石城建築在東西走向的高高坎坡上,用夯土與石頭壘砌而成,且是單重城(注:只有一層外城郭叫單重城)。但石城的城牆高四丈,頂寬二丈,雖不算太高但十分堅固,鷲雕營、崑崙屯兩千裡遠襲,沒有重型攻城器械,如攻擊石城必然要付出重大代價。

現在是深夜,天上烏雲籠罩。北面高聳入雲的北山(注:即天山)影影綽綽,隱藏在重重黑夜之中。而坡坎上蓊鬱的黑影重重疊疊,那是一團團樹木。石城高高的譙樓鬥檐下掛着一排白色燈籠,在寒風中搖搖晃晃。譙樓兩邊的城垛後,則密佈着晃動的火把,守城的士卒吏民正緊張地監視着城下。

“阿姊,崑崙屯歇息罷,由鷲雕營圍城!”旋耶扎羅想贖罪,便主動請命。

“不——”吳英看着城頭上那密匝匝的火把和不時走動的人影,“鷲雕營迅速歇息,明天晚上又要長途奔襲呢!”

此時的姑墨王城內就是一座空城,國王差矧忍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直呆在譙樓上煩躁不安。雖然是暗夜,光線朦朦朧朧,但他還是看得分明,于闐人援軍來了,城下僅戰馬便少說有五六千匹。

看來班超是玩真的了,他心裡不禁瑟瑟發顫,陣陣叫苦。

差矧忍扭頭向東,望眼欲穿,可東邊天地間黑乎乎的,什麼動靜也沒有。西域都尉呼衍獗此時也在龜茲國的王治延城,龜茲國王白建和王子尤里多更是西域一對強人,他不相信他們會見死不救,他現在最擔心的是龜茲、焉耆援軍在破城前趕不到西城!

城頭上的姑墨國吏民戰戰兢兢地熬過一夜,天亮後,于闐人依然按兵不動,這讓差矧忍心驚肉跳,他以爲于闐人一定還在增兵,或許是等待攻城重械輜重。這讓他的心更是懸到半空,可整個白天過去,什麼也沒發生。

當黑夜再一次降臨後,吳英與旋耶扎羅卻當機立斷,突然率兵撤圍而去。臨離開石城前,吳英下令由錦娘率崑崙屯後軍負責焚燬姑墨倉。後軍士卒們在數百座高大的糧囤、無數草垛和圍欄間一一放起火來,大火迅速連天而起,姑墨綠洲被照得亮如白晝!

望着連天被野的濃煙烈火,少年旋耶扎羅痛惜出聲,“太公,或有二百萬石稻米,夠于闐舉國兩年而食……”

“啪!”錦娘兜頭一鞭子,“混帳話,此乃呼衍獗軍糧!”

只到姑墨倉已經變成一片火海,熱浪炙烤得大倉四周根本站不住人,錦娘才率領後軍在黑暗中快速西南馳去追趕主力。

當城南火光在夜晚熊熊而起、嗆人的稻米被燒焦時的焦糊味籠罩城頭之時,差矧忍驚訝得目瞪口呆,他心痛得一屁股坐在城頭上。火光已經映紅了半邊天,他忍不住嗚嗚哽咽起來,心中將班超祖宗八代都問候了一遍。

在當時的西域有順口溜說,“蒲類箭弩支刀,莎車小麥姑墨稻。于闐焉耆出良駒,摸嶺的女娃腚兒翹!”

說的是在西域數十國中,蒲類國人擅做箭矢,鄯善國弩支城出良刀,莎車國、于闐國、疏勒國盛產麥子、慄谷,而姑墨國因沼澤遍地、水源充沛故而盛產優質稻米,且米做成飯香氣濃郁,產量更是遠遠高過麥子、慄谷,是西域糧中佳品。

于闐出五花馬,焉耆出龍駒,均是天下良駒。而楨中國位於蔥嶺商道要衝,胡市中有西域最大的人市,是西域奴隸買賣的中心,蔥嶺東西大量漢女、羌女和塞女被賣到各地。楨中城更有一個叫摸嶺的小地方,本身便盛產美豔的胡姬,名貫西域。

姑墨倉是姑墨國最大的國家糧倉,也是西域都尉呼衍獗建的屯糧之所。倉中儲存稻米數百萬石,巨大的堅固糧囤有百餘座,就這麼被一把火化成了灰燼。

戰戰兢兢地等到天亮後,令差矧忍難以置信的是,城外已無一兵一卒,于闐國兵早已經不知去向。差矧忍趕緊急馳到姑墨倉,可此時姑墨倉依然烈火熊熊,濃煙遮天蔽日,稻米和牛羊被燒焦的焦糊味兒令人窒息!

貴族、百官和吏民們無不心痛得嗚嗚地哭出了聲來。

呼衍獗出兵攻伐于闐國,姑墨國一般負責出糧。現在國糧被燒光了,再遇大戰,這此貴族、百官、牧主們還得吐血籌糧資軍,這讓他們能不心痛麼!

“此仇不報,枉爲男兒!”差矧忍咬牙切齒地安慰衆貴族道,“姑墨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稻米。吾要在原址重建姑墨倉,不需兩年便又稻米滿囤,吾定幫都尉將班超碎屍萬段,一雪圍城焚糧之恨!”

只到于闐人撤圍整整一天後,龜茲國援軍八千人才順着龜茲道(注:從姑墨石城至龜茲國延城之間的古商道,是絲綢之路一部分)匆匆趕到!

吳英和旋耶扎羅揮軍渡過姑墨水,馳出姑墨綠洲,又順着山腳越過尉頭城(注:即今圖木舒克市)和尉頭荒原,直超蔥嶺河(注:又叫墨水河,即今葉爾羌河),然後馬不停蹄向南疾馳!

全軍一人雙馬,自帶精料,白天除了給戰馬喂水、喂料時,士卒們順便解手或小憩一下,其餘時間幾乎都在趕路。路過無屠國的無屠置時,吳英未加停留,揮軍穿國而過。置嗇夫發泰以爲北匈奴人開始增兵,迅速派出四名驛卒穿越沙漠,向于闐國的漢使團與于闐王宮報警。

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1月30日)陰曆73年12月16日晌午之前,吳英、旋耶扎羅提兵進入莎車國綠洲!

鷲雕營、崑崙屯半個月內奔襲三千餘里(注:漢裡),當莎車城突然出現在士卒們的視野裡時,吳英、旋耶扎羅、錦娘和士卒們都流出了激動的淚水。他們終於實現了漢使戰前就定下的錦囊妙計,此時莎車城下一片安寧,一切如漢使當初預料的一模一樣。

天黑之前,鷲雕營、崑崙屯迅速打出漢使團赤紅色戰旗,全軍在暮色中如一股奔騰的潮水奔涌到了莎車城下!

……

皮山州西皮水戈壁前線。

尉遲千與旋耶扎羅悄然帶兵出走後,輔國侯尉遲仁、大都尉休莫廣鵛垂頭喪氣,他們知道這肯定是漢大使班超的密令,否則二將根本沒有這個膽子!

石亀的萬五千莎車人被勉強擋在這裡,因攻擊皮山城不利而南下的四千餘龜茲、焉耆鐵騎也加入戰團,現在石亀近兩萬人麇集西皮水西岸。

此時鷲雕營出走,讓于闐守軍雪上加霜。尉遲仁、休莫廣鵛別無良策,只能下了死命令,拒營堅守,只至戰至最後一人!

初雍到來,石亀手握重兵便再度強襲于闐國西皮水大營。

于闐人、西夜人、拘彌人已退無可退,尉遲仁與休莫廣鵛率于闐國兩營近五千卒拒守商道南邊的南大營,西夜國國王薩莫克則率西夜國、拘彌國兵三千餘人拒守商道北邊的北營,雙方激戰數日,都付出慘重代價。

薩莫克拒守的北營曾數度被突破,都被強悍的西夜國兵用強弩和反擊,給堵了回去,形勢雖然岌岌可危,但兩座大營巋然不動。

就在危急之時,漢使夫人的信使來營中了。于闐國市尉蒲柳親自送來了夫人的命令,“大漢鄯善都尉林曾將軍已率鄯善國三千騎趕到西城,西城固若金湯。令大都尉、輔國候、西夜國王堅守西皮水,待石亀兵退之時,驅兵追擊,配合鷲雕營、崑崙屯再取莎車國!”

驅兵追擊?再取莎車國?簡直異想天開!

難道鷲巢營、崑崙屯迂迴包抄了石亀的後路?只到此時,尉遲仁與休莫廣鵛才隱隱猜出鷲雕營、崑崙屯的去向,不禁深受鼓舞。

林曾是大漢陽關、玉門關守將,威名鎮西域。連林曾都親自來了,大漢朝廷重視此戰,黎繁不是林曾對手,西城定然無虞,怪不得好大喜功的石亀攻營時遲疑不前,畏畏縮縮起來!

果然,僅僅五六天過去,這天石亀突然拔營而去。休莫廣鵛與尉遲仁大喜,趕緊按漢使夫人令,抓住戰機,揮動大軍開始追殺石亀!

……

再說石亀,兩萬大軍未能突破于闐國、西夜國、拘彌國萬餘聯軍固守的西皮水防線,正焦躁間又聞姑墨國石城被圍,于闐國大舉侵犯姑墨國,這消息讓他震驚得當着衆將的面,手中的玉耳杯脫手摔得粉碎!

他從案後起身撲到大帳中間的沙盤前,不禁越看越心驚!

班超置西城於不顧而兵出北道,這是要斷了他石亀的退路啊,這完全出乎呼衍獗戰前的全部籌劃。他有強烈預感,這一仗不太妙,形勢已經十分不妙了。於是他根本顧不上在西城下與于闐人打得難解難分的黎繁,撤軍現在是他唯一選擇!

“都尉,現在撤軍,莎車國怎麼辦?!”莎車國大都尉悉志無屠看出倉皇的石亀想撤軍,便膽顫心驚,急忙阻止。

石亀未言,初雍道,“黎繁都尉裹足於西城下,姑墨國現又被圍,吾料西城吾軍必北撤。果如此,如班超下了姑墨騰出手來,便定然會四面圍攻吾軍。因此,吾以爲亦應撤回莎車,堅守莎車城!”

“哼!堅守莎車城——”輔國候、萬騎長周鞀怒道,“秋季一戰,班超僅憑數千人便擊破莎車萬五千大軍。彼整軍數月,已今非夕比,姑墨一失,莎車便成孤城,汝如何堅守?”

衆將分成兩個陣營,周鞀的話更令石亀脖子發熱!

石亀又想起上次兵潰皮山時的一幕。現在姑墨國被圍,黎繁千里閃擊,可打了數日仍未下鷲巢、西城,這一切令石亀產生強烈感覺,于闐人背後必有高人指點,或許從頭至尾便是個騙局,班超本人根本就未離開于闐國。

想明白了,石亀便返回自己案後坐下,他虎視着莎車衆將,“勝敗乃兵家常事,況吾未敗。自古兵者因時而動,姑墨乃吾腹地,更是吾糧倉,救援姑墨便爲當務之急。傳令全軍,撤回莎車城,馳援姑墨!”

莎車衆將雖然心裡不服,但沒人敢和這個魔鬼對抗。大軍倉促拔營而去,再一次無功而返的莎車軍將士們士氣低落,一路上罵聲不絕,歪歪扭扭地踏上歸途。

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更大的災難正等着他們!

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