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

她和秅娃兒靜靜坐在一邊,可聽了一會卻如同聽天書,雲裡霧裡的,每個人的說法似乎都有理。巳時過半,班秉推開門進入堂內道,“尕叔,瞿羅渥來報,呈於霸一族九百餘人,已被羈至河邊問斬,國王請漢使派將監刑!”

“不必——”班超抱着臂頭都未擡便道。

紀蒿騰地站了起來,“漢使,吾想……吾得去一趟呈侯府,找帕溫的屍骨,還有……吾的符信和七星劍!”

符信和七星寶劍怎麼成了汝的?班超擡頭看一眼紀蒿,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只是叮囑道,“早去早回,別忘了午間國王、王妃要舉行慶功禮宴。”

等紀蒿帶着秅娃兒走後,班超又感到一陣納悶。符信她想留便留着罷,也算是個護身符。可劍就不同了,竇融老大人當年說過“得劍即得人”,難道這個無法無天的婦人便是他麾下大將?

淳于薊聽說紀蒿要去找劍,心裡也是一陣納悶。他想起在伊吾廬官署內時張望壓在七星劍下的留言,他記得張望寫的是,“恭賀閣下取到寶劍,此劍乃兇物,連傷吾一犬二卒,現原物奉還。逐鹿西域,成敗非一時也。漢人貪婪,得隴望蜀,他日相會蔥嶺之西,定與將軍再戰雪山之巔!”

想想看,這劍還真是兇物。張望取走此劍,被傷了一犬二卒。呈於霸得此劍,把身家性命都葬送了,一族人正在待斬。班超攜帶此劍,漢使團幸得紀蒿報警才逃過一厄。紀蒿取起走劍,雖遇大禍受到摧殘,卻否極泰來,與司馬重新團聚。或者,此劍對歹人是兇物,對好人便能否極泰來!

“再戰雪山之巔”幾字,淳于薊從未在意。西域四周都是雪山,既來西域,打到雪山之上一點不奇怪。此時的淳于薊,自然想不到多年以後,會有一場生死較量發生在世界的最高點,那個插入雲端的大雪峰之上,他也永遠留在那裡成爲永恆!

紀蒿帶着班騶、班秉、陳隱和秅娃兒,在瞿羅渥的陪同下策馬直奔城外約十餘里的呈侯府。

呈侯府佔地足有數百畝,它比一般小國的王城還要氣派,圍牆足有兩丈高丈餘寬,全部由夯土壘成,如城牆一般,異常堅固。莊園內房屋均是木質建築,四角有四座四層的木質高大望樓,莊園外有護城河圍繞,護城河與于闐河相連,碧水潺潺,奔流不息。

護城河外,綠洲一眼望不到頭。于闐真是塊寶地,大旱年餘,秋日下了場透雨便生機勃**來。

進入莊園內,只見迎着大門的便是寬敞的前院,院中主建築爲一座高大、莊嚴的高臺大殿,這是呈於霸禮賓、宴客的場所。粗大的紅色圓木轅柱頂上雕着張牙舞爪的狼頭,二人都抱不過來,完全由崑崙山巨木築起,氣勢萬千。前院兩側的四座偏院,則是家丁、僕婢所居,以及馬廄、車房、廚房等。

二層院子裡面分成了七八個小四合院,全部是名貴木材製成的板壁,黃琉璃瓦鋪頂。每一間室內,條案、高案(注:即今桌子)、有背的坐牀(注:即今木椅,後文即稱桌、椅)、櫃子等,與中原完全不同。地面都鋪着厚厚的羊毛地毯,高大的牀榻、雕屏、榻屏,十分秀麗,與權魚的魚宅擺設類似。

呈府內小四合院足有近二十個,大院子套着小院子,重重疊疊,曲徑通幽,猶如迷宮一般。每一個小院,都通過亭臺廻廊相連,各院內假山、花圃、綠樹、翠竹相映成趣,十分精緻。

而後院是內眷所居,後院正院主建築爲兩座三層木樓,樓後是私家花苑,名瑤池,瑤池西邊穿過兩進小院便是漢苑的後門。瑤池其實就是一座巨大的池塘,足有十幾畝大。瑤池邊長滿垂柳、槐樹,綠蔭覆蓋,間種沙棗、月季、曼陀等花卉,如團團錦繡,爭奇鬥豔。池水中有荷,水與城外河流相通,清澈碧綠。中間是湖心島,上有兩個水榭,亭臺樓閣,景色絕佳。

最後邊則呈傢俬牢,地面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地下卻別有洞天。紀蒿想起那些可怕的日子,未看一眼便冷冷地下令,“填死!”地下白骨成堆,紀蒿沒有去找帕溫和兩個拘愚姊妹屍骨,根本無從分辨,便讓她們安寧吧!

其後幾日,于闐國兵便按“夫人”令,先在地牢內點燃一堆柴草,然後用沙土將這個萬惡的地牢給死死地填死了。無數妖魔鬼怪和猛獸毒蛇盡被嗆死、或悶殺在其中,成爲無數冤魂白骨的陪葬品。

看完一圈,又回到後宅的正院。後宅中間主院內,主建築是一個高臺木質大殿,斗拱飛檐,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國王已經下敕諭,呈家有四座莊園,田地萬畝,牛羊十數萬,所有資財,盡收歸國有,作爲漢使團經略西域之資。

“求夫人饒恕,賤婢罪該萬死……”就在此時,一陣女人的哀求聲傳來。紀蒿打了個寒顫,她最不想見到這個心腸如毒蛇一般的女人。

只見一個年輕貌美的婦人和四個美豔侍婢,脖子上套着黑色牛皮圈,被士卒牽了出來。原來正是惡妾龎娜與四惡婢,此時一見紀蒿,便一齊跪下哭泣着哀求着,全忘了自己當初是如何摧殘拘愚衆婦與衆奴隸的。

“哼!”紀蒿鄙夷地睨了一眼龎娜。因她們美貌且罪大,瞿羅渥已經出其爲國兵營伎,現在這是專門交由漢使夫人處置的。

紀蒿扭開頭望着天上奔騰的流雲。一想到在呈府那些生不如死的日子,這惡妾和四婢讓她陣陣噁心,再不想看她們一眼。瞿羅渥見狀,便命士卒將哭哭啼啼的惡妾、惡婢歡天喜地地牽走了。不難想象,從當天晚上開始,已經迫不及待、恨不得現在就辦事的士卒們會如何盡情地享用她們美豔誘人的肉體。

龎娜或許沒想到報應會來得這麼快,世事茫茫無盡頭,紅塵冉冉難回首,因果總有報,不時不報,只因當時時候未到。人家現在當回了身份尊崇的漢使夫人,受于闐國萬民景仰,可自己的餘生卻只能當營伎,果真受千人騎萬人壓!

“請輔國侯傳漢使令,呈府婦孺與願悔罪者,可貶爲庶人,宜給以生路……”看着這幾個惡妾、惡婢受到懲處,紀蒿便忘了她這個“夫人”是假的。她這一句話,呈府無罪者與婦孺八百餘口得以生還,男官賣爲奴,女官賣爲婢!

瞿羅渥派出士卒去傳達漢使夫人令後,便進入呈府宗祠旁邊的秘院,這是呈府的內庫,數十年蒐羅來的金銀財寶、美玉字畫、掛毯綢緞、首飾佩物、古玩銅器等等全部堆積在這裡,僅僅蔥嶺以西各國金幣、銀幣、漢五銖錢、于闐國馬錢等各國錢幣就約有數十萬枚。

于闐國王宮的府丞與市監(注:管理市場商貿官員)、稅監(注:管理國家稅收)正在造冊登記,向漢使團的兵曹吳彥移交。瞿羅渥在堆積如山的呈府收藏的古玩中,找到七星劍和符信,又提着劍匆匆忙忙地走出內宅秘院。

紀蒿一見寶劍,趕緊過去拿在手上,符信也理所當然地掛到自己腰上!

身爲“漢使夫人”,紀蒿當然要安撫奴隸和徒附。奴隸命運從來都是悲慘的,呈府是人間地獄,奴隸們的命運便更加悲慘。這些奴隸中有不少人受到過殘酷刑法,一些人四肢已經不全。有的奴隸被剁了手,有的被剁了腳,有的額燙字,有的被劓去鼻子,有的被挖去眼或割了耳朵。最可憐的是兩年年幼的塞人女奴,或許她們還沒有秅娃兒大,卻都被悽慘地剁掉了左手……

回到館舍虞公殿,已經到了晌午之前。今天是漢使團班師的第二天,雖然舉國缺糧慘淡,很多部族只能靠粥棚維持着,但國王尉遲廣德、王妃南耶還是在館舍虞公殿一樓廳堂內舉行國宴,正式慶賀出師大捷,百官、貴族和漢使團成員悉數出席。

雖然世道艱難、日子慘淡,但國家禮儀還是一樣不能少的!

紀蒿回到虞公殿便讓侍婢爲其梳頭打扮,今日又與咋日不同,既擔着“漢使夫人”頭銜,便不能太簡素掉了漢使的份。身上穿的是金黃色緞繡白玉蘭花錦裙,頭髮盤成了垂雲髻,頭上戴着碧綠色的金青石鳳簪,水晶華勝,映襯的嬌美的小臉流光溢彩。連秅娃兒都精心挑選了一套桃粉起花綢緞排穗長裙,頭上梳着小女孩們常梳的雙垂髻,俏麗可愛。

好不容易打扮好,等秅娃兒牽着美如天仙的紀蒿出來,便成了大宴最亮麗的風景,便實在讓人再也難以忽視她的存在。

王妃南耶是國宴的女主人,自然也是盛裝。她要年長七八歲,只是先天條件太好,又身穿着團蝶百花煙霧鳳尾裙,秀髮挽成秀麗的椎髻,上戴珠翠,歲月積澱成的風韻令其雍容華貴,富麗大方。兩個女人站在一起,如一對美麗的姊妹花兒,衆人無不嘆爲天人。

班超沒顧上欣賞紀蒿的美豔,他心事重重,心裡很不踏實,總感覺哪裡要出事。

紀蒿小心翼翼地掃了一眼那個黑鐵塔一般的魁梧男人,他滿臉冰霜,分明一臉不屑。紀蒿心裡隨即涼到了冰點,倍覺羞辱,恨不得拔下頭上的珠翠扔遠遠的。他根本就瞧不起自己,吾費心巴力地打扮給誰看,心裡覺得委屈,覺得自己賤,眼圈裡便隱隱噙着淚花。

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二章 頑強不息《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