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又愛又恨

鮑昱聞言,緩緩起身歸座。

劉莊此刻心裡已經有了決定,可就在此時,司徒長史吳良晃晃悠悠地走到堂中,躬身奏道,“皇上,下官以爲,御史大人所議、所劾,理當如此,下官無異議……”

劉莊一聽到這公鴨嗓般的蒼老聲音,心裡便顫悠了一下。他又向下看了一下,見是司徒長史吳良,便趕緊脫口道,“卿言朕聽明白了,既無異議,吳卿可不必再奏!”

原來,劉莊見是吳良出班奏事,心裡便開始直打鼓,又聞他無異議,便趕緊打斷他的話,想堵住這位言官的嘴。他太怕這位正直的諫官“然而”後面又會出什麼妖蛾子,打亂自己的腹謀!

說起來,這個吳良可不是一般人,在東漢初年的能臣中,他是一個異類!

早年還在臨淄當郡吏時,有一年過年時,他跟隨掾史到太守家賀年,門下掾王望舉杯祝賀,肉麻地稱頌太守的功德。這馬屁拍得太過,衆人雖覺過分但都附和着,保持着一團和氣。唯有這個吳良從未席騰地站起,走上前對太守道,“王望是奸佞小人,盡說些諂媚奉承的假話,太守大人不應接受他敬的酒。”

過年時的歡樂氣氛,讓吳良破壞殆盡,太守很掃興地扔下手中爵。

可等宴會散了以後,這位太守卻破格提升吳良爲功曹。可此時又出情況了,這個吳良覺得自己僅憑一句話便受到提拔,很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便一直拒不接受太守的委任。弄得太守甚覺無趣,同僚們也再不敢惹他。

劉莊即位後,驃騎將軍東平王劉蒼徵召吳良任西曹,並專門向劉莊上疏舉薦。劉莊很高興,把奏疏拿給公卿看後說道,“朕曾見過吳良,鬚髮潔白,衣冠楚楚。舉賢輔國是宰相之責,蕭何薦韓信,設高臺拜將。東平王舉吳良,餘現即聘吳良爲議郎。”

但劉莊很快就領教吳良了,從此對他是又恨又離不開他。

一次,皇帝在京郊出遊,信陽侯陰就的軺車衝撞了聖駕衛隊,車府令徐匡扣押了陰就的車,並把馭車人送入雒陽詔獄。陰就身爲國舅,覺得丟了面子,便將狀告到外甥劉莊處。不明真相的劉莊見舅舅受了委屈,便下詔斥責了徐匡。

徐匡聞詔畏懼,便主動把自己囚禁起來。

當時,朝廷衆臣都知道除匡冤枉,但皇帝在氣頭上,連三公都無人敢出面說情。倒是這個吳良卻在朝會時犯顏直諫道,“信陽侯陰就倚仗皇親身份,衝撞聖駕,失臣子禮節,爲大不敬!徐匡按律執法反而被囚,吾擔心聖上之教化因此而敗也!”

劉莊當着滿朝百官的面,被他一席話噎得無言以對。他趕緊派楊仁悄悄調查真相,很快便知道果真委屈了徐匡,於是便專門下詔赦免了徐匡。

爲教訓一下吳良,劉莊還是把他貶爲即丘長(注:即丘小縣縣長)。幾個月後,又升任司徒長史。可這個吳良對皇帝的警告並不當回事兒,每到重大廷議時,他總是引經據典,從不迎合皇上的旨意,更不會附和朝內權勢。

一時間,吳良名聲大噪,三公九卿和朝內列候,無不對他畏懼三分。

對吳良,劉莊是既愛又怵,但最主要的是感覺離不開他。劉莊是清明皇帝,他需要敢說實話的官吏,他需要象吳良這樣的言官,以便準確掌握朝野真情。

此時,劉莊已有心想赦免班固私修之罪,並啓用其至蘭臺爲國修史,因而聞吳良說“下官無異議”,便趕緊想堵住他的嘴,生怕他後面說出什麼不利的話來。

吳良見劉莊分明是不讓他說話,便梗着脖子道,“陛下,臣後面還有話說也!”

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吳良便直接頂撞皇帝,這讓劉莊自己都愣了一下。雖然心裡惱怒,嘴上還是隻好說道,“吳卿有話儘可直言,且言無不盡!”

吳良昂首道,“請陛下允司隸校尉鮑昱大人戴罪辦案,以申曲直。班氏自前朝起,便爲史學巨摯,班固私修自然不能與庶人私修同罪。誠如薛大人言,應納班固至蘭臺爲朝廷所用。然而……”

又聽到該死的“然而”兩字,吳良又與往日引經據典前一樣停頓了一下,劉莊心裡抽緊了,不知這不怕死的諫官又會引經據典說出一番什麼大道理來。他脫口問道,“然而如何?”

三公九卿、滿朝文武也都緊張地看着他,生怕這場皆大歡喜的廷議,又讓這頭犟驢給攪黃了。只聽吳良說道:

“然而,畢竟是私修。私修便是私修,史官私修亦是私修,漢律不容情,亦不能容能,其能、其情均不能抵罪。昔秦衛鞅制《秦律》,法令有度,故秦強而並天下。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否則難以鎮懾妄言國史之徒也!故而,臣以爲……”

又與往常說出結論前一樣,吳良又故意停頓了一下。滿朝文武都緊張地看着這個迂儒,劉莊恨得牙癢癢,心又抽緊了,又脫口問道,“卿以爲如何?”

吳良要的就是這效果,等到朝堂內鴉雀無聲,皇帝與衆臣都眼巴巴地瞅着他,這才朗聲道,“臣以爲舉報班固者,無罪也。然右扶風視才而不舉,舉報者寧參罪而不舉賢,此罪不容赦!班固因私修之罪,亦當減蘭臺之俸……”

劉莊聞言,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他頻頻點頭,習慣性地抹了一下額頭,這才春天,額頭自然沒有汗,但一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心裡卻在暗罵這個皓首窮經、不吐不快的言官,早知道是這麼一段話,何必搞得朕如此緊張?每次都弄得朕狼狽不堪,總有一天,朕必殺汝頭!

雖然心裡罵罵解解恨,但吳良所說畢竟是謀國之言,劉莊怎麼可能捨得殺他。吳良提醒了劉莊,班固畢竟是私修,你能說按律告發班固者有罪?但身爲朝廷命官,明知班固爲史家之後,才名貫天下,且有志爲國修史,寧參罪而不薦才,難道又不是罪?

讓吳良一攪和,君臣思緒都有點亂。因此吳良說完後,劉莊卻沉吟未語。

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