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

見班超陷入沉思,蒙榆、周令二人再拜叩首,發誓以命相隨,絕無二心。班超收回心神,頷首道,“既如此,可暫留汝等性命。然需先入吾軍中,甘做死士,每戰需當先陷敵。他日立功於國家,或以軍功可免死罪!”

“吾二人謝司馬不殺之恩!”

班超拿出一面令牌,令汝南人黃雩爲首,率餘匪四十餘人,在此等候竇固大軍,並找到軍侯淳于薊,加入漢軍別部。

辦完正事,班超笑看着周福和高俞道,“汝二人事了了?”

周福傲然地道,“彼時在涼洲大營,吾拉了幾日稀,因而與其打了個平手,這貨便不知好歹。適才不是軍侯喝止,吾弄死他!”

山王大高俞低下頭,老老實實,一付很溫順的樣子。班超心裡啞然,自己外出追蹤蒙榆、周令二賊這段時間,周福已經把高俞完全制服了!

蒙榆、周令常年流竄在莫賀延磧沙海之上,熟悉沙漠習性。得其二人相助,班超等人在瀚海中行軍,就要相對輕鬆了。

蒙榆和周令爲先鋒,駝隊加速行進,想搶回被耽擱的兩日。到達鹽澤邊上時,遠遠便見到湖邊的胡楊林邊,見到一位西域商賈與兩位駝倌,似乎正在胡楊樹下席地小憩。見班太公的駝隊慢悠悠地走過來,便策馬迎了上去。

三人佇立駝道邊,放過頭駝和衆卒,只到班超騎馬走了過來,商賈才似乎是很無意識地張開手掌一閃。班超看清了他手掌中的一塊綠色的半月形玉雕,便停下馬,也似很隨意地扯出脖子上掛着的一塊方形的綠色玉雕。

商賈見狀大喜,與兩位駝倌一起下馬,先叩首,然後伏於道邊道,“小人權黍一叩見班太公!”

班超扶起商賈道,“抱歉了權大人,途中有事耽擱了。沙鼠派汝來,彼現在何處?”

權黍一道,“稟報班太公,沙鼠此時或已從驩泥城返回敦煌!”

這個商賈,正是權魚安排來助班超進入伊吾綠洲的樓蘭城大商賈權黍一。漢軍即將北征,權魚已經先行進入西域。他先來樓蘭城,安排權黍一擔任“帳頭”(注:即駝隊趕駝人首領),相伴班超北行,自己卻進入了鄯善國王治驩泥城。

權魚隸屬侍中廬楊仁大人,班超無權搞清他的路子。令班超納悶的是,漢軍要徵的是北匈奴白山呼衍部,權魚此時又到鄯善國王治去幹嗎?

鹽澤在東漢初年又叫牢蘭海或蒲昌海,站在蒲昌海岸邊,只見波光漣漣,岸邊蘆葦隨風飛舞,蘆花陣陣,一望無際。岸邊長滿金色的胡楊和成團的紅柳,一羣一羣的鳥兒在叢林內和蘆葦間飛翔,湖面上大羣的水鷗,正在盤旋嬉戲或捕獵。鹽澤邊的蘆葦蕩內,十幾座巨大的墳頭,極爲醒目,寒風之下,倍覺愴然。

在大湖西邊那被茂密的胡楊林遮住的地方,應該便是樓蘭城所在的湖畔三角洲平原。權黍一見班超若有所思地望着遙遠的湖對岸,便稟報道,“稟報班太公,鹽澤對面西北,即爲故樓蘭國王城,今鄯善國樓蘭城鎮守吏署即在城中。”

班超點點頭,他心向西域十餘年,自然知道這是故樓蘭國王城的所在地。當年,傅介子、趙破奴曾分別在這裡,書寫出一曲曲大漢壯歌。他扶劍而立,胸中熱血沸騰。前輩們,吾雖晚生一百年,這回該輪到吾班老二了!

在駝隊南邊的紅柳叢中,一片奇特的紅色木柱排列成的“林子”極其醒目。班超隱約知道那是什麼,便命駝隊暫停行進,而是帶着衆人進入胡楊林,來到這些木樁之前。

走近了纔看清,茂密的木樁下,那是一團團醒目的墳頭。每一座墳頭上,都插着不同的祭祀標誌。有的掛着人的整個骷髏和骷髏頭,有的如一根被削扁了的紅色木板,有的則插着如船槳、或長扇一般的紅色木板。每一座墳前,都有一個祭臺,上面都有擺放過祭品的痕跡。而每一座墳墓四周,都整齊地擺放着一些骷髏頭。

見衆刑卒吃驚的目光,班超便嘆道,“葭葦(注:即蘆葦)間衆墳,非比尋常啊,墳下乃各國英靈!”

權黍一先向這一堆墳頭恭敬地一拜,然後才說道,“司馬所言正是。此地名十三墳崗,。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一十八個國家使節使雒陽,請求大漢復置西域都護,遮斷匈奴人,使節請都護之行遭到光武大帝拒絕。返回西域後,自覺無顏見國王和國民,十三個國家使節便在鹽澤邊畔,長哭數日,集體自殺殉國。另五國使節返回故國覆命後亦自殺……後來,各國紛紛歸順了匈奴!”

班超聞言,命周福等人拿來供品,點上香,帶着衆人莊重跪下,向這些墳頭下的英靈叩了四個頭!

看着這些荒蕪的墳塋,想着下面埋着的那些枯骨,一股神聖的使命感,洋溢在班超胸中。十八國使節殉國事,說明西域人民不堪匈奴人奴役,盼望大漢能重設都護久矣。民心可用,大漢北征,必所向無敵!

刑卒們皆神情凜然,心靈都受到了一次強烈震動。雖然都是殺人越貨之輩,但刑卒皆義氣之人,他們敬重這些忠義殉國之士。祭祀、祭掃一番,吳薌不解地悄然問周福道,“隊什,墳上爲何盡插木板?這些頭顱又爲何擺放在此?”

這其實也是衆卒共同的問題,見周福搖頭,權黍一便大聲解釋道,“此乃西域各國祭祀之風不同,這些頭顱均殉人之首,爲各國來祭祀時殺奴隸祭祀後所放。這些木板,原皆刻着、或畫着女人身體,有幾個妻妾,便插幾根木刻,意爲使節雖到地下,女人仍歸其享用。只不過因風吹日曬,其刻紋、畫像已經無存……”

蒙榆也道,“使節殉國後,數十年來,除各國官祭外,各國商隊行至此處,多有來祭祀者,以求得諸位大人保佑駝隊行走沙漠平安。供品、枯骨,亦有各支商隊‘人祭’時所放!”

衆刑卒聞言,看着這些骷髏,都有血腥之感。在中原,人殉、人祭早已廢止,並以俑代之,但在西域仍很盛行。祭祀完畢,權黍一當起了“帳頭”(注:即趕駝人之首),而班超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商賈班太公,駝隊順着駝道,折向北,向白龍堆進發。

權黍一併後巡視了一圈,又返回駝隊中間,對班超小聲道,“太公,可還記得三輔右扶風人張望乎……”

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