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

赤眉軍進入安陵前,班超的祖父班稚和外祖父樊叔皮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們命家丁虞四月駕着輜車,帶着樊家女公子和班府公子,在赤眉進入安陵前夕的一剎那間,匆匆踏上逃亡行程,從而爲班、樊兩家保住了一點血脈。

馬車飛奔出城邑北門,他們先逃到池陽,然後順着涇水邊的驛道,一路向西北飛奔而去。這一年,班彪二十二歲,虞四月只有二十一歲,而班超的阿母樊儇那時僅有十二歲。

他們從左馮翊的池陽出發,先是順着涇水旁的官道一路向西北。然後過安定郡的陰槃、臨涇等城,翻越凡亭山,過朝那城,巔沛流離、歷經艱辛,總算有驚無險,順利到達高平,並投靠了河東雄獅隗囂。

隗囂恰在高平,三輔名人班彪來投,他很是高興,將班彪延爲門下客。

於是,班彪和樊儇便在高平安頓了下來。此時的隗囂,剛剛將盤踞三水的盧芳打得逃向北地荒漠中,投入匈奴的懷抱。當時的隗囂已下安定,並完全據有河東、隴右大地,正是他最得意、最輝煌的時候,僅門下賓客就有數千人。

班彪投到隗囂門下,終日無所事事,只能在長史府從事抄抄寫寫的零碎雜活,隗囂從來沒有單獨召見過他,更別說問計於他了。

雖然倍受冷遇,但從戰亂中逃出,總算有了安定之所,班彪雖有懷才不遇的感覺,但還是耐心地呆了下來。沒想到的是,這一呆就是四年。雖然他們住在一起,但班彪是真正的讀書人,對樊儇秋毫無犯,一直以兄妹禮事之。

隗囂是當時割據一方的豪傑,他雖然不用班彪,但卻令族女隗靈與樊儇一起嫁給班彪。於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四月,班彪便按隗囂令,娶了年已十九歲的隗靈和十六歲的樊儇。

隗靈與樊儇都是知書達禮、美麗賢惠的女人,班彪得二女,自然是人生一大幸事。可班彪過的卻一點不開心,隗囂器量太小,並非有爲之主。班彪到河東整整四年,僅是隗囂門下賓客。平時,班彪根本就無法接近隗囂,更別說出什麼謀劃了。

一次,隗囂破例很虛心地問策於班彪,“叔皮乃三輔名士,史學巨摯,且是前漢世族之後。今天下大亂,不知叔皮對前朝興廢之事,有什麼心得可以教吾?”

班彪聞言,心裡很是激動。來河東四年了,今日終於有機會直陳已見。於是,他懷着對故國的深深眷念,也帶着想報答隗囂收留自己的感恩之心,當然內心同時也充滿自信,侃侃說道:

“大王,自更始之亂始,天下紛爭,羣雄四起,看似已經改天換地,其實漢祚未滅,天下向漢,他日必興。今建武帝與成家帝(注:即蜀漢稱帝的公孫述)均漢室後裔,臣以爲建武大帝已據有中原,且仁德愛民,更有先漢氣象,天下已漸歸心。大王擁河東之衆,如順應天命,匡扶漢室,必留名青史……”

“汝知往而不知來,真是一派胡言!”

沒等班彪激情滿懷地說完自己所思,隗囂實在聽不下去了,已經拂袖而起,怫然說道,“天命,哼,叔皮迂腐至極!前漢姓劉,故愚民只記得劉氏姓名年號,汝至於據此就認爲漢家一定復興麼?王命是什麼,難道天下僅能姓劉?當年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劉季不過偶爾得之,故後便有漢朝。吾想問汝,秦亡之前,黑衣秦民安知有漢朝乎?!”

隗囂說完,看着目瞪口呆的班彪,拂袖背手而去。

班彪愣在一邊,他沒想到一直被天下名士擁戴、並素有愛賢美名的隗囂,氣度竟然如此狹小,爲人如此猖狂。無凌駕於天下之德,卻欲以割據河東爲根本,存問鼎天下之心,隗囂這是走的一條尋死、滅亡之路啊。這次談話嚴重打擊了班彪的信念,他由隗囂又想到割據各方的豪強,不禁爲黎民百姓深深憂慮。

思慮再三,爲盡人臣之事,也爲了自己復興漢室的政治理想,班彪決定押上身家性命,再豪賭一把,拚死一搏。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秋,爲勸導隗囂,班彪專門寫作一篇《王命論》,呈送隗囂。在《王命論》中,他闡述了自己對時事的認識。

他認爲,大漢天下是繼承唐堯,有靈驗的王符作證,王者登上寶座,不是憑欺詐便能成功的。秦失其鹿,時天下英雄蜂起,而惟劉氏能得知之,此即天命也。自古問鼎天下者,無不借天時天利人和,方能成大業。而今天,天下感念漢恩,痛恨禍亂天下者,此時欲通過割據來謀天下,必被萬民唾之,是成功不了的。

《王命論》是中國歷史上一篇重要的政論文獻,它的歷史地位不容忽視。但文章的語氣過於嚴厲,觀點也過於犀利,因而自然也給班彪一家帶來了殺身之禍!

簡書呈獻給隴右王隗囂後,剛愎自用的隗囂根本就聽不進班彪的良言,《王命論》被束之高閣。

幾天不見動靜,班彪痛苦地意識到,隗囂不識時事,狂妄如井蛙,必不得善終。而他自己投奔河東、匡扶漢室的理想,已經付注東流。良禽擇木而棲,生逢亂世,當隗囂已經不能爲其所倚時,他決心另尋明主了。

當時,隗囂率大軍住三水城,倚河東兵鋒直指河(注:即黃河)對岸。而竇融率大軍住武威郡樸箚城,河東和河西軍隔河相拒。虞四月已悄悄偵測到,隗囂擔心班彪有離心,即將動手了。於是,班彪先派虞四月偷偷至北地郡的富平城,並夜晚乘着羊皮筏偷渡過河,送信到河西。

河西軍河畔守將收到班彪的信不敢延誤,便快馬報與武威太守樑統。

樑統亦是三輔人士,原住右扶風茂陵,前漢平帝末年,爲避戰亂舉家遷徙至高平。竇融被推舉爲河西大將軍後,樑統爲武威太守,也是河西軍的第二號人物。他素聞班彪才名,收到班彪的信不敢自專,便速報竇融。

當時竇融正坐陣樸箚城中,天下紛爭,他正求賢若渴之時,聞報便如獲至寶,急忙籌劃接應事宜。原來,堂堂的河西大將軍竇融對班彪如此重視,除了慕其才名,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