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

鄧堯還告訴班超,淳于薊家的事她和班昭辦的差不多了,但因事隔多年,知情者多已不在人世,此事司隸校尉華鬆大人可謂費盡心機,相信不日將有結果。

事有湊巧,平陵人徐幹出獄後,身體還未完全恢復,也帶着雪兒來太華山軍營相會。班超在茂陵擊敗司馬南的當天,權魚便將徐幹從隗裡獄中放了出來,並派專人將他送回平陵養傷。別部離開茂陵邑返回太華山軍營時,班起與馮菟曾去看望他。那時的徐幹尚在臥榻養病,這一次徐幹是特來回訪致謝的。

衆人在太華山相聚,劫後餘生,都百感交集,自然十分歡欣,倍感珍惜。尤其是雪兒,已經從生澀的雒陽小少女出落成水靈靈的小少婦,讓鄧堯愛不釋手。

“縣令拿人時,徐兄何故不反抗?”

“司馬,縣令乃父母官,吾舉家在平陵哪,吾自然可反抗、脫身,可縣令上面還有右扶風司馬南,吾一家老小能躲那去?此事賴吾,行事不密。如秘密上書京兆府閻大人,早就要了這狗官的性命了……”

鄧堯臨歸前,不但將宋母接回雒陽,臨時安置在班府,早晚問安。而且,她還堅持帶着馮菟至雒陽,參見老夫人樊儇和師母夜玉,算正式入了班家門,並在班府一直住到班超啓程遠征。

馮菟入班府門的當晚,老夫人命舉宴,算給馮菟接風。只不過,未請外客,且虞四月、班固等男人一律不允參加。

馮菟被鄧堯打扮得雍容華貴,可她心裡卻直打鼓。你想,漢人習俗興鬧喜,這是班家專門給她辦的宴席,班府一府才女,能饒得了她?

果然,宴席開了不一會兒,新人對長輩酒剛敬完,夜玉和雁旋便開始一唱一和,感嘆不已開了。只聽夜玉道,“真是造化弄人哪,打打鬧鬧,緣分天定,到底還是一家人!”

雁旋趕緊接嘴道,“也是啊,兩人當年就偷偷摸摸,壞事沒少幹,卻偏要端着掖着,弄得跟沒事人似的。弄來弄去,十餘年蹉跎,還不是睡到一個被窩了,真是命哪……”

馮菟一聽兩人似是無意的感嘆,心裡便“嘣嘣”地慌了。她知道,這頭一開便壞了,這分明是雁旋在挑火呢!

曹世叔已病歿,班昭此時已經長住班府,聞嫂嫂和師母言,便心領神會,很自然地便拿過去的事羞馮菟,她用甜美的嗓音吟誦道,“‘相望不能訴,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鄧堯聞之,便立馬來了精神,硬逼着班昭說說過去的事兒。班昭便說了典故,衆人唏噓,鄧堯感嘆不已,嘴裡吟誦道,“馮菟妖且閒,留連田舍間。女兒心冉冉,恨劍舞翩翩。天哪,感天慟地呵,恨當年之馮菟不是吾採菡也……”

感嘆一句,又接口吟誦道,“端陽送棕來,田舍戲馮菟。初紅掛枝頭,月下一騎歸……”

鄧堯滿腹詩書,班昭更是大漢有名的女才子,自然不會落下這熱鬧,於是自己敲着箸吟唱開了,“噫,馮家有小女,其美乎哉!河漢爲天塹,情深枉相許。含淚茂陵去,遺帛斥情郎。翹首門前望,葉落秋已寒。馮菟奔華陰,姻緣前生定。竹下謝月老,雙棲在兵營。”

你想鄧堯和班昭是什麼人,作弄起人來那還受得了,馮菟單槍匹馬身陷文章世家,如何是對手?於是,她頭埋在樊儇懷裡,羞澀不敢言語,打定主意不接招,聽任兩人作弄。

身爲班固夫人,雁旋自然也弄得一身清墨味。遇上這好事,怎麼可能會落下她,聽兩女出詩有趣,便也出口吟誦道,“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紅綃羅帳新,分明舊人眠。軍卒夜巡寨,聽壁營帳前。女兒嬌無力,恨剎土坷垃……”

馮菟已經無處躲藏,根本不敢回嘴。雁旋一句“紅綃羅帳新,分明舊人眠”,雖然刻薄了些,但可謂入木三分,說得再清楚不過,將衆女聽得忍不住咯咯而笑,更讓馮菟無地自容,一聲不敢吱。一個班昭她都鬥不過,現在這麼多“幫兇”一起起鬨,她無論如何也沒勇氣與班家衆婦鬥文採!

偏就在此時,又來一厲害主兒。金杏本來在逗弄雁旋的小兒,此時也被班昭的歌聲吸引過來,脫口更吟誦道,“明月照纖體,玉兔驚無眠。羅綃何飄飄,輕幔何舞舞。女兒顧盼間,輕吟氣若蘭。晨至月將隱,借問女安居?”

金杏聲未畢,班家後宅已經漾起一片笑聲,驚動了樹上的宿鳥,撲閃着翅膀驚慌逃去!

金杏自跟了大文豪班固,自然脫胎換骨,她巧妙地借月老之形,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一幕風景絕佳的閨房場景,讓衆女心照不宣地一齊鬨笑起來,詩越來越妙,衆人酒喝得越來越有趣味,話更是說得越來越文采,當然是那種風情中的文采……

這場喜宴詩情畫意,馮菟雖然羞澀難當,但心裡是甜蜜透了。或許是受到衆人的感染,最後連老夫人也加入進去。馮菟自小在老夫人眼裡看着長大,老夫人心疼她,便撫着她的垂鬟道,“苔深女心苦,冬至竹亦落;莫愁紅顏老,雙飛到雒陽……”

“阿母……汝也欺負吾……”

此時的馮菟心中陣陣感嘆,自己的阿翁阿母,一生只會算賬。再大的生意買賣,秤到便能脫口算出。她慶幸自己阿翁與班大人交厚,她甚至遺憾自己未生在班家,只能做班家兒媳。

掉進班家大院,喜怒笑罵,連空中徐徐掠過的清風都是文章。一家人用民間流行的樂府舊調和剛剛成熟起來的五言鬥詩取樂,雖然馮菟受到了一次徹底的作弄,但也和和美美。

班超與馮菟破鏡重圓後的第二年,她爲班超添一個小女,取名班壠。自此,除二子班英早夭外,班超已有一子三婦。長子班雄和長女班訥,都是鄧堯所生。次女班愚,芙蓉生。三女班壠,馮菟生。

三年太華山練兵,已經接近尾聲。遠在太華山的班超,又迎來了一次嚴峻考驗。只是這次考驗,雖不是另一場茂陵血戰,卻也同樣驚心動魄!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陰曆九月七日是白露節。這一天傍晚時分,班超在太華山軍營迎來了一批貴客。原來是竇固和耿忠帶着將校、司馬們穿越函谷古道,轟轟烈烈地來到太華山。

班超帶着別部列隊,將將校們迎進大營。同來的還有兩個重量級人物,一個是馬皇后的族兄、伏波將軍馬援之侄馬嚴,一個是宗室成員、臨邑侯劉復。

馬貴人入主長秋宮後,馬嚴便閉門自守,並更徙北地,斷絕賓客。這次,馬嚴遵照皇后敕諭,剛從邊塞返回帝都,暫在蘭臺與校書郎杜撫、班固等大儒雜定《建武註記》,倍受漢明帝器重。而劉復則是漢明帝親近之臣,這兩位特殊人物的到來,竇固的視察分明就有點不同尋常的味道。

故人相見,分外親熱。馬援馬革裹屍、含冤而逝後,馬嚴與弟馬敦陪着伯母一家孤兒寡母返歸安陵,寧願居鉅下,眷顧、保護當時正走向低潮的馬家。在當年的三輔,馬嚴、馬敦二人因其義行,被尊稱爲“鉅下二卿”。

這次視察其實也是一次大考,中軍長史黃沾親自組織了轟轟烈烈的大比武,對別部的戰力進行全面評價。而比武每科的勝利者,竇固都要親自宣佈給他們進爵。尤其是二十餘名刑卒,成績更優。竇固當場宣佈,將他們全部免除死罪,贖身爲庶人。

這可不得了,這還一個匈奴人未殺呢。不用上陣拚殺,訓練也能進爵,也能戴罪立功,讓士卒們眼紅了,訓練熱情空前高漲!

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