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

宋府數千人,與別部生死相依了十數日,現在要扔下他們,這讓班超心裡陣陣揪痛。可帶着這麼多人逃命,也根本不可能。班超瞬間便決定了,現在唯一的辦法是堅守宋府莊園,等待朝廷援兵,以守孤城掩護秋曹、宋太公一族撤退……

“司馬,快看,司馬南有動作……”華塗的驚叫聲再一次響起,班超迅速扭頭向司馬南的陣地看去。只見城外的高地上一片混亂,司馬南已經將人馬迅速集中起來。這動作,不是要迎接雍營並一起攻擊宋氏莊園,而是在田野上列開了大陣!

班超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這不象是迎接,而是要迎戰!

難道,司馬南果真夠膽,要與他自己節制的雍營來一場生死大戰?班超瞬間明白了,華大人、薛大人持皇上詔書,已經控制了雍營。他的血直往頭上涌,也用變了調的聲音,厲聲喝令道,“迅速傳令,別部集合,女卒留守護衛宋夫人,宋軍率莊兵守城,其餘人隨吾出擊!”

三位軍侯都如彈簧一般蹦了起來,他們迅速撲下城,將別部集合在南城。班超站在城頭上,看到雍營大軍慢慢接近司馬南,竟然也列開陣了,這更證明了他的判斷。他在城上大喝一聲,“天佑別部,打開開城!”同時,從城頭一躍而下,穩穩地端坐在赤蕭之上。

城門隆隆地打開了,一聲炮響,班超率着別部二百餘人衝出城去,如一陣勁几席捲到了雍營大軍陣前。曹世書派來向城內傳信的信使連話都未及傳,便隨別部返回大陣。雍營五千騎已經傾巢而出,別部二百騎疾馳而來,但在大軍之前卻猶如不起眼的一滴小水珠,絲毫不起眼!

只見薛池、華鬆兩個文官騎在馬上,身後的雍營列陣未完,曹世書拍馬迎上別部,並在馬上抱拳高聲道,“護羌校尉曹世書,見過班司馬!別部救出秋曹大人,堅守孤城半月,功不可沒,仲升辛苦了!”

班超抱拳,“恭喜曹兄榮任校尉,班超願聽將令!”

二人又一齊策馬到華鬆、薛池馬前,班超在馬上抱拳稟報道,“稟報華大人、薛大人,右扶風秋曹大人傷勢過重,不能來見大人,假司馬班超率別部歸隊!”

華鬆長鬚飄逸,先是用鞭子指着他,然後仰天哈哈大笑道,“臭小子,果是將才,皇上到底未看錯汝啊!餘情後敘,汝速陪薛大人陣前喊話吧!”

班超聞言,卻眼含熱淚道,“大人,班超已到山窮水盡之時,大人如再不至,宋府必被司馬南破矣……”

薛池不苟言笑,已經驅馬來到兩軍陣前。華鬆、班超帶着十數勁卒與曹世書一起,便緊緊相隨。而別部二百餘卒,則列陣在雍營大軍之前,雖經苦戰,但軍容整肅,軍威浩蕩,嚴陣以待!

城外的動靜,已經驚動了宋府莊園全城。馮菟、宋太公、宋老夫和男女老少扶老攜幼,紛紛涌上了城頭,遠遠看着兩軍對壘!

此時,司馬南列陣完畢,他或許知道已經窮途末路,準備拚死一搏呢,便也策馬至陣中間。抱拳高呼道,“兩位大人別來無恙?右扶風秋曹勾連北匈奴,罪證確鑿。北大營假司馬班超卻助北匈奴搶走秋曹,兩位大人,現秋曹正在宋府!”

“哈哈哈!”華鬆捋着長鬚仰天長笑。

笑畢才朗聲說道,“雍營士卒聽着,廷尉展大人已經捕獲右扶風府丞張望等反賊,司隸校尉部別駕從事竇戈已經至河西抄了呼倫老巢!”

說着,又鞭指司馬南斥責道,“司馬南,‘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今皇天震怒,天兵已至,汝已經窮途末路,勿再巧言令色。下面請御史中丞薛池大人,宣讀皇帝詔書!”

薛大人接着高聲道,“皇帝詔曰,‘查原副護羌校尉司馬南,勾連北匈奴、高原衆羌國,意圖不軌,欲行叛漢,實爲大逆不道!着司隸校尉華鬆、御史中丞薛池、廷尉展異,查辦司馬南投敵案,務要嚴罰不殆,以儆效尤,急如律令!’”

唸完詔書,薛池氣度萬千地收起,放入袖中,然後才蔑視着司馬南道,“司馬南,北匈奴‘國師’呼倫已在彭城被楊大人正法,司隸校尉部別駕從事竇戈即將奉聖上旨意出使西羌各國,楚王劉英因謀反大罪宗正府正在查辦。汝已犯下誅滅九族大罪,還是勿存妄想,下馬受綁吧!”

司馬南知道大勢已去,還想拚死一搏。他高聲道,“華鬆、薛池,汝二人假傳皇上聖旨,罪不容赦。今天,吾當捕汝二賊,替天行道……”說着,他回首揮動手中長槍,可身後陣中,只有司馬瑞手下莊丁、門客們蠢蠢欲動,雍營殘存的一百餘士卒都遲疑着,一動未動。

相反,華鬆卻大聲對雍營士卒們喝道,“雍營士卒盡聽着,汝等盡是漢軍,如何能與反賊同伍?念汝等盡爲司馬南裹挾而來,今陣前反戈者,朝廷將赦免其罪。誅殺反賊司馬南及同黨者,朝廷將重賞!”

他言未畢,班超、曹世書沒給司馬南一點反應的時間,已經回首揮動手中長槍,並策馬當先向司馬南殺去。別部二百卒率先發起衝擊,山呼海嘯一般,勢不可擋、排山倒海一般衝了過來。而他們身後的雍營大軍,也一齊吶喊着開始衝鋒!

赤蕭馬快,班超瞬間已到司馬南近前。司馬南猝不及防,被班超一矟扎中左臂,司馬南倉促招架不及,只得回馬便走,帶頭向司馬氏莊園逃去。司馬瑞一見大勢不妙,大叫一聲“撤……趕快撤……”,司馬莊園門客、家兵們兵敗如山倒,跟着司馬南身後,向成國渠方向狼狽逃竄而去!

被司馬南裹挾的一百餘雍營士卒,絕大多數則臨陣反戈,一一斬殺司馬南的鐵桿同黨,並緊隨班超、曹世書身後,率先向成國渠追去。司馬南與司馬瑞慌不擇路,帶着莊丁、門客從河水中倉皇逃過河,頑命奔向司馬莊園之中。

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一章 馬氏驕奢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八章 驟奪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