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主來到

能在司馬氏莊園內如入無人之境,燒殺二三百人,莊園多處建築燒燬,悠然救走秋曹,定然不會是普通人。秋曹是司隸校尉部別駕從事,華鬆這個老賊自然要派高手來救。放眼整個三輔,還有手段能高過班家這個老二麼?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做到這些,也只有這個愣頭青班老二了。

原來還以爲是宋府的人救了秋曹呢,也不想想,宋家一門老弱病殘,柔弱仁慈,如何能有如此神通?想到這裡,司馬瑞牙關緊咬,恨自己笨,“啪啪”給了自己兩巴掌,然後騰地站了起來。

此刻他已斷定,這個秋曹現在必然還在宋府!

他下令迅速停止攻城,只將城池緊緊圍住。同時,緊急派人至隗裡縣報信,讓二弟司馬南率雍營的人,來對付這個可惡的書傭、班老二。果然,數日後,司馬南親自來了,並帶來雍營五百騎卒。司馬南繞城一週後,進入司馬瑞的中軍大營,開始部署攻城。

這幾日,司馬瑞停止攻城,班超也進退兩難。

離十月初五越來越近,楊仁大人沒有消息。華鬆、薛池、展異三位大人也一點動靜沒有,竇戈西進後也未傳回一點訊息。班超堅守宋府這個並不堅固的孤城,心裡隱隱有了絲絲不安。如果司馬瑞向司馬南求援,司馬南在隗裡可帶了五百餘雍營士卒,雍營內尚有數千騎,如果雍營傾營而來,他班超是斷斷阻擋不住的。

怕什麼,什麼就來,僅僅數日後,司馬南果真親自來了!

原來,從彭城傳回的消息,佛陀呼倫已經被楊仁正法。齊人江革的門客燕廣,已經向漢廷舉報了楚王劉英謀反罪證,楊仁已經按皇帝詔令進入彭城。司馬南聞報大驚,楊仁進入彭城,楚王劉英肯定完了。他迅速調整部署,令呼衍歷西上高原,聯繫高原各羌國,以爲退路。

征戰一生的司馬南,深知此時的他已經走投無路。雖然北匈奴國師已亡,他準備利用司馬氏、宋氏兩大族火拼之機,先捕殺掌握自己謀反證據的秋曹。呼倫已亡,朝廷拿不到自己謀反證據,便難奈何他。如捉秋曹不成,便自己先反了,乾脆提兵進入高原,以自己在羌國中的威望逼迫各羌國同時反漢。

謀劃既定,他又向北匈奴派出使者,約定十月初起事,由單于在漢朝北疆開戰,吸引漢廷注意力,配合他的雍營西上高原行動!

此刻,他提雍營五百餘人進入司馬瑞的陣地。越騎司馬範苑建議到雍營調集人馬,但司馬南見眼前的宋府不過一座極普通的夯土莊園堡壘,便不以爲意。只到此時,他對他的新對手班超,也未放在心上。一個書傭,文人之後,他實在想不出,提三百人能拒雍營五百騎加上司馬莊園數千大軍。

餉食剛過,他命範苑僅帶着兩個士卒,親自進城,給班超送去一信。

範苑策馬來到東門吊橋之下,高聲叫道,“速告汝家主公,雍營司馬範苑來訪,校尉現有信在此,馬上打開城門!”

軍侯華塗見範苑僅帶兩卒,司馬氏陣地中並無異常,便令士卒迅速通報班超。班超下令開城門,放範苑進城。

吊橋緩緩入下,範苑趾高氣揚地策馬進城。華塗親自帶着他進入別部營中,見到班超,一付盛氣凌人之勢,雖爲使者卻既不還禮,更是拒絕坐下。將信遞給班秉後,便抱劍傲然立在堂下,居高臨下地虎視着坐在案後的班超。

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真司馬,而自己不過假司馬,班超不好計較,便展開信,只見司馬南在信中寫道:

“皇上詔書已下,令華鬆、薛池、展異三位大人來長安勘查秋曹通敵案,並羈秋曹至雒陽問罪!現着班超迅速交出秋曹,解送京師,以覆上令。給爾兩個時辰,如敢抗命不遵,申時一到,吾將踏平宋府,殺無赦!”

等班超閱了信,範苑喝道,“秋曹大逆不道,勾連北匈奴,罪在誅九族。汝身爲漢軍假司馬,大儒之後,不思報效朝廷,卻與反賊勾連,不怕誅九族麼?!現雍營大軍已到,一座農家莊苑,三百兵痞,汝果以爲爾一個書傭,能拒司馬校尉百戰鐵拳乎?”

三位軍侯都氣得發抖,田慮正要暴起,班超卻淡淡地笑道,“範司馬稍安勿燥,雍營也是漢軍,難道汝願與別部自相殘殺麼?司馬南有反心已久,汝身爲漢軍司馬,卻追隨司馬南,如不幡然悔悟,下場汝自清楚得很。還是勿費口舌,請回去籌備攻城。華軍侯,放其出城!”

範苑還想辯解,田慮、華塗二人未給其機會,而是將他送到城外,又吊起吊橋。班超則緊急開始帳議對策,三位軍侯都急匆匆來到廳內,華塗焦慮地看着班超,“司馬,怎麼辦?都是漢軍,打還是不打?”

田慮是心直口快,性格直爽,“司馬南貴爲副護羌校尉,節制雍營,曾行右扶風事,威高權重。現親自驅兵至,是志在必得,非同小可。別部已無退路,只有立足打,宋府莊園內所有生靈纔會有一線生機!”

只有沉穩、持重的軍侯樑寶麟沒有說話,班超也正在急思良策,馮菟、宋軍也來了,馮菟緊張地看着班超。聞兩位軍侯言,又沉思半晌,班超回身看着臥在榻上的秋曹,“秋曹兄,汝以爲別部當如何處之?”

秋曹坦然笑道,“楚王已陷,東邊已無憂。如果吾所料不差,華鬆大人、薛池大人定然會攜皇上詔書,至雍城彈壓雍營。彼爲吾而來,爲穩住司馬南,爲華大人、薛大人贏得時間,仲升可解送吾至城外營中,司馬南或會暫停攻城……”

班超擺擺手,“吾奉皇上令救秋大人,是爲天命,即便別部戰光,也定然保秋大人無虞!吾所慮者,不忍漢軍自想殘殺。雍營乃漢軍屏障隴右之主力,如何才能保全雍營?此事當如何處之?!”

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八章 苦難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