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

聽了竇戈的話,班超心裡一股無名火起,已經隱隱有了殺心!

可此時找到藏身之地最是要緊,眼前除了宋府可以棲身,再也沒有別的地方了。但他心裡不想去宋府,他實在不想再給馮菟、給宋府帶來無數災難。況且馮菟躲到安陵去了,他與宋太公並不熟悉。因此,他明知道竇戈此言的目的,也扭頭不敢再接話兒。

其實,他是自己多心了。竇戈其實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但嘴上卻又說道,“宋家家主少夫人馮菟,很有主見兒。吾當初看好這裡,便想租下備用。當時,宋府管家宋軍不敢做主,便去請示少夫人。結果,馮菟想都沒想便答應了。從那時開始,只要吾或司隸校尉部諸郎官來到,宋府便將牛羊撤到別處,從不相擾……”

竇戈見班超還是低頭不言,便無耐地輕輕嘆了一口氣兒。他知道這個正當盛年、卻未經大戰磨礪薰陶的班二公子,雖然勇武過人,但畢竟是史家之後,多愁善感,此刻仍被兒女情長困擾着。

士卒們都清楚他們面臨的嚴峻形勢,華塗指揮衆人做朝食,將馬喂好料,並掩埋掉多餘的慄米,準備隨時轉移。等天快亮時,衆人已經吃過朝食,嚴陣以待。

林子裡天亮得晚,但還是漸漸亮了起來。正在河堤上觀察河對岸的韓煢匆匆趕了回來,“稟報司馬,司馬莊園家兵開始搜索村舍、田野了!”

班超疾奔至高高的河堤上,從樹林的間隙向南看去,只見司馬莊園的上空,一團團黑色的濃煙仍在歪歪扭扭地飄揚着。相隔十幾裡,都能聞到空氣中絲絲燒焦氣味。顯然,火已經全部撲滅,莊園內正派出了數百騎,一個一個村舍、一片一片溝坎、樹林,搜查着夜晚留下的蛛絲馬跡。

看着晨光中的這一切,班超焦心如焚。夜裡十幾匹戰馬的痕跡,定然清晰可辨。只要順着足跡,要不了幾個時辰,不難找到這裡。再向北望去,蓊鬱的森林遮擋了視線,可他知道,北方十幾裡外,便是宋府。

怎麼辦?班超的腦門上急出了一層細汗!

“司馬,快聽!”華塗忽然提醒道。班超側耳細聽,分明聽到了隱隱的吹打聲。這個時辰是喪儀中“送飯”(注:漢人喪儀習俗,送點心、果品給行走不遠的亡靈食用)時刻,這很象是誰家在辦喪事。可樹林周邊數裡,均是宋、司馬兩家田地,並無村舍。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上墳”(注:漢俗清明節、祭日祭亡人和掃墓稱上墳,祭祀的一種)。可這裡只有宋府的家族墓地,想到這裡,班超的心口一熱,便“嘣嘣”地跳將起來。

他急趨回田舍,只見一個長鬚中年男子正在恭恭敬敬地和竇戈在說着話。士卒們也都面帶欣喜,圍攏在竇戈身後準備出發。見班超和華塗匆匆而回,竇戈便招招手,欣喜地說道,“仲升快來,這位是宋府管家宋軍,遵照少夫人令來接吾等衆人了!”

宋軍年過四十,長得精壯結實,臉龐黝黑。聞竇戈言此人便是班超,竟然“撲嗵”便跪下行了叩首大禮,“在下晨時方知宋府大恩人來了,宋軍這廂有禮了!”

班超將其扶起,宋軍又急道,“少夫人令小人親自通報公子,請公子速隨小人一起,陪少夫人上墳。此處田舍,由僕人、徒附放牧、伐木,應付探查……”

班超瞬間便明白了,這肯定是竇戈提前便安排好的。這個年過五十的竇氏管家、侍中廬侍中,彷彿有一絲當年竇融老大人和今日漢軍主將竇固大人的風采,似乎永遠掌握着一切,什麼困難也難不倒他,似乎什麼都考慮到了,遇到再大的難事也成竹在胸、應付裕如。與這位竇氏大管家、楊仁大人的主要助手相比,自己真是太嫩了!

司馬莊園的莊丁和門客們要不了多久便會來到這裡,容不得他多想,便向竇戈點點頭,又向宋軍道,“如果司馬家兵問,河邊蹄印如何而來,僕人、徒附當如何回答?”

宋軍自信地一笑,“晨時少夫人便說了,‘如果司馬氏問路上蹄印,便回答說凌晨見司馬莊園火起,便十幾人馬想去救火,後見火漸小了,只剩下濃煙,顯然是已經撲滅,便又回來了……’公子放心,少夫人聰明剔透,什麼都想到了!”

此時,十幾名僕人、徒附已經趕着二十餘頭牛,站在院牆外邊等着,另有幾人已經在揮斧轟然伐樹。竇戈一揮手,班秉便抱着又昏睡過去的秋曹上馬,竇戈、班超帶着衆卒,跟隨宋軍,從林子內向北穿行而去。

森林內林木茂密,越往北走,鼓吹之聲越來越大。等到來到林地邊緣時,恰好太陽正慢慢鑽出雲層,田野上朝霧蒸騰,大地陽光普照。一支上墳的隊伍正在陽光下吹吹打打而來,莊丁們騎着二三十匹馬舉着魂幛,簇擁着兩輛輜車、幾輛牛車,隊伍浩浩蕩蕩來到宋家墳地。

站在墳前的宋軍一揮手,十幾個莊丁騎着馬直接鑽入林地,向侯氏田舍奔去。而竇戈和班超則帶着衆卒,頂替了莊丁的位置。一身孝衣的馮菟一揮手,宋軍便幫着班秉,將昏睡中的秋曹擡進馮菟的輜車內安頓好。

侍婢們擺上點心、肉脯、清酒等供品,點上香。莊丁們則從牛車上擡下用麻布紮成的莊園、牛馬、車輛、金山、銀山等大量祭器、供物,一一擺到墳前和兩側。又在兩邊樹上,掛上一串串的由榆樹皮製作的白色冥錢。

一身孝衣的馮菟別有一番風情,她面向班超躬身致禮。班超不敢看她的眼睛,倉皇間頷首還禮,但還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一切準備停當,侍婢扶着一身白色孝衣的馮菟,帶着兩個六七歲的小兒,在熱熱鬧鬧的吹打聲中,給地下的宋洪叩了頭。祭祀禮畢,馮菟帶着兩個小兒退後站立。宋軍則親手點燃堆在墳前的冥錢,冥錢、供物見火就着,瞬間便燃起熊熊大火。

宋軍則帶着僕人、侍婢用木棍一邊挑動冥錢,一邊嘴裡唸唸有詞,“主公啊主公,主母又帶着小公子來給汝送錢了,好讓汝在天上有錢花,在地下享受榮華富貴,保佑主母與兩個小公子,護佑宋府一家平安……”

就在此時,從成國渠石橋上匆匆奔過來一列隊伍,約有三四百人,旗上大寫着“司馬”二字,正向上墳的宋家人圍了上來。華塗等人十分緊張,手已經緊緊地握着劍柄,班秉、班騶已經悄悄站到馮菟身後。

隊伍離宋家墓地越來越近,宋軍向班超、竇戈看了一眼,二人便也走上前,拿起木棍與莊丁們一起挑動供物,火勢越燒越旺,劈啪作響,濃煙滾滾。

司馬瑞的莊丁隊伍在離墓地百十步處停了下來,遠遠地圍着墓地。他們猶豫了一下,兩名門客策馬來到宋家人面前。衆人不理會他們,繼續上墳。管家宋軍走過去,抱拳與他們說着什麼。二名門客便握着劍柄,在吹打聲和侍婢們的哭唱聲中,走到人羣中檢查一番,到底未敢造次。

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