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

“或許,在他眼裡,此時的吾只是一個窮途末路的寡婦,一個求助於人的可憐蟲……”愛恨情仇,就這麼矛盾着、糾結着,讓她倍受折磨!

可畢竟曾經有過,十年後兩人再次相對,說不清緣由,她感到進退兩難哪。分離十餘年,也相思十餘年,更是恨了他十餘年。此時相距咫尺,卻互相端着架子,互相折磨着彼此,又讓她的心裡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她站在門後,任憑淚水長流,強忍着衝出去的衝動,緊張得渾身顫抖。只到他怏怏歸去後,她才失落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此刻她心裡想着當年五陵原上的少女時代,用絹布緊緊地捂着嘴,無聲哭泣着……

那幾天,馮菟就這麼矛盾着,焦慮着。兩人相見時,都十分侷促、尷尬,彬彬有禮,相敬如賓。她不敢看班超的眼睛,她知道那是兩團燃燒的火焰,她害怕自己會被融化掉。現在唯一讓她心安的是,班老二已經出手,弓馮兩家官司便定然有了着落。

馮家只要能勝了官司,那茂陵司馬氏也定然不敢再難爲宋家,司馬瑞或許也會放棄對她的企圖,這讓馮菟心裡稍安。

與馮菟不一樣的是,在兩人感情僵持、角力的時候,班超一刻也沒有放鬆練兵。在太華山訓練場,三百餘漢軍士卒只要看到他偉岸、英武的身影,便會迸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衝殺激情。班超視察訓練情況或帶隊訓練時,馮菟總是會站在敷水畔遠遠眺望着,偷偷觀看着,胸口會“咚咚”地跳個不停。

班超參隗裡縣的奏章,果然在朝廷裡引起軒然大波。這天下午,漢明帝正在宣明殿內聽三公和尚書檯官員奏事,這天的議題恰是督促舉國練兵事宜。

陰曆四月初一,汴渠、河水(注:即黃河)治水工程大功告成。猖獗了二百年的河水與汴水實現分離,兩匹脫繮的野馬,又重新乖乖回到各自原來的河道。王景的奏章報到漢廷後,漢明帝舉大朝會宣佈了奏章後,又在雒陽城西的平樂觀舉行了隆重的慶典。

大典期間,雒陽城萬人空巷,爆竹連天,整整狂歡了三天。慶典剛畢,陰曆四月初四,漢明帝帶着馬後啓駕出宮,臨幸滎陽,在三公九卿和王景、王吳的陪同下,一一視察了這耗資百億的千年水利工程。

在滎陽,漢明帝親自沿渠巡視,帝后與百官看着奔騰不息的河水順着河道,規規矩矩地向東奔流,無不欣喜若狂,漢明帝當即下詔,將王景連升三級,拜爲食俸二千石的侍御史。同時,仿前漢制度,恢復河防官員編制。而王吳等隨從官員,都因修渠有功升遷一級。

視察完畢,帝后又渡過河水,登上太行山,臨幸上黨郡,只到四月二十五日才返回京城。

這次出巡,了了漢明帝劉莊的一樁大心事。從陰曆五月六日立夏開始,整個五月份,多次朝會的主角都是太尉府,所奏議的內容都是全國各地練兵情況。到了五月末,這天傍晚時分在宣明殿御書房剛議完事,侍中鄧訓親自呈上了蘭臺御史中丞薛池與班超的兩份奏章。

漢明帝已經起身準備返回章德殿,見狀便用疑問的目光看着鄧訓。薛池的奏章定無小事,只是他怎麼會和班超同時上奏?

鄧訓趕緊道,“陛下,此乃北軍假司馬班超參隗裡令之專奏。這是御史臺首官薛大人派員查實後的據奏!”

“彼不好好練兵,參隗令何事?”劉莊有點意外,派班超駐訓太華山,是遮斷崤函古道,以爲京師屏障。同時,他難道發現司馬南與隗令有勾連?

“貪贓枉法,勾結豪族,強兼膏田,奪奴婢徒附……”

漢明帝震驚地看着鄧訓,然後迅速接過兩份奏章。他重新坐到御案後,仔細地閱完,慢慢擡起頭,眼裡露出一股殺氣,先用硃筆重重地在奏章上批了個大大的“辦”字,並重重地畫了圈。然後,又怒聲對權倌道,“果如此,司隸校尉部因何未奏?”

權倌嚇得跪下道,“稟報陛下,臣不知緣由,司隸校尉部確實未奏!”

漢明帝怒不可遏,“傳楊仁!”

“臣遵旨!”

權倌至殿外宣道,“傳侍中楊仁見駕!”

楊仁雖爲侍中,但仍受衛尉節制,負責皇帝的貼身侍衛。此時他正站在殿外,聞宣便快步趨入殿內,“臣楊仁見駕!”

“命汝速至司隸校尉府,傳詔華鬆!”

“臣遵旨!”楊仁扶劍出殿,匆匆而去。

漢明帝又怒視着三位宰輔、尚書令孫堪和尚書檯衆官,不滿地道,“咫尺之遙,隗裡幾成國中之國,恣意妄爲,汝等竟然未聞邪?”

漢廷正在以舉國之力治河,且同時在各地隱秘地練兵,宰輔們確實都忽視了眼皮底下的三輔。因此,三公和尚書檯衆官員聞漢明帝傳楊仁,都嚇得低下頭,一聲不敢吱。

尤其是司徒虞延,更是緊張得心都要跳出胸膛。司徒府負責管理全國官吏,他又與楚王劉英有深交,皇帝雖然未動他,但心裡定然不爽。此時,隗令犯事,司徒府便與司隸校尉部同樣犯有失察之罪。況且,隗令在右扶風眼皮底下,很難說隗令犯事,不會牽連到行右扶風事的司馬南。

而司馬南之兄司馬瑞曾經多次專程赴楚國拜謁楚王,司馬南一旦犯事,勢必牽涉到楚王,最終也將牽連身爲司徒的他虞延。此刻,虞延的腦門上已經隱隱沁出一層薄汗,心裡有一股大禍即將來臨的不詳預感,推之不去!

與虞延不同,其餘重臣都在擔憂,華大人這回怕是要倒黴了。皇帝容不得大臣犯錯,隗裡令枉法如坐實,司隸校尉華鬆便有失察之罪,輕則丟官,重則是要殺頭的。而明帝不是讓尚書檯傳華鬆,卻是讓自己的貼身侍衛楊仁這個侍中去傳,更讓衆官相信,華大人怕是凶多吉少。

“三輔重地,祖陵所在,隗裡令如此不堪,汝等盡皆失察,與姑息養奸何異?!”漢明帝越說越氣,顯然已經怒不可遏,厲聲責問衆官道。

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