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

班超和虞四月又在班家的田舍(注:代地主田地中間均有田舍,豪族大戶則爲莊園,倉儲和放置農具、養殖耕牛用。大戶的莊園,也是生活享受的場所)邊,開闢了幾畝菜園子。由心細的芙蓉餵豬之餘,帶着幾個僕戶負責料理。

龍三和芙蓉很勤快,菜圃內種上了葵菜、韭菜、香菜、子姜、辛菜、紫蘇、甘瓠(注:葫蘆)等四季蔬菜,田舍院中除養豬外,還養上了雞、鴨、鵝、羊、狗。樊儇和夜玉大喜,養蠶紡織之餘,常常會到田舍中菜圃內勞作。

兩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女人,至此已經完全變成了農婦。

一切都走上了正規,僅有些許田地的班家,農家日子從回到安陵邑的第三年,便慢慢有了生機。薄田變成了膏田,土地翻了一倍,且歲有餘谷。雖還談不上富足,全家卻也衣食無憂。

在安陵邑,雖然班家過去名聲很響亮。可現在卻門可羅雀,除偶爾有班固的太學同窗相顧,鄰間鮮有人訪。班超忙着稼穡,填飽了全家的肚皮,讓班固得以靜心著史。而班昭卻遍讀家藏典籍,不知不覺間,慢慢出落成五陵原貌美如花的才女。

家有小女初長成,清貧、恬靜、淡雅的班府,常常盪漾着班昭銀鈴般的笑聲。

班昭是老夫人樊儇和師母夜玉的掌上明珠,也受到兄班固、班超和嫂嫂雁旋的悉心呵護、寵愛。班超給小妹起了諢號,叫“鎮宅之寶”。他和虞四月勞作活重,常常住在田舍中,每逢返回班宅,聽到小妹的笑聲、讀書聲,疲憊的心田別提多安慰了。

馮家也一樣,雖然人丁不旺,卻人才俊秀,遠近聞名。

馮墾身長丈二(注:漢時丈約爲今一半),其形象卻與虎背雄腰的班超形成鮮明對比。班超力能扛鼎,家中兩頭強壯的黑水牛力大無窮,可他兩手握角,能讓水牛動彈不得。而馮墾卻俊朗如書生,生性風流,一舉一動,俱有一股儒雅之氣,深受僕婦們愛慕。

在安陵邑,嗇夫馮墾最有女人緣。馮家數百徒附、僕戶,婦人凡是貌美的,一般都與他暗地裡有瓜葛。他從不強姦侍婢,但對不遂他願的女奴,他又十分兇殘。如芙蓉,只因不讓他得手,便差點被活埋,最終被拋河險些溺亡。

馮菟比班昭大三歲,卻最與班昭投機。兄長馮墾最恨讀書,一心忙活田地生財,生性又極是風流。而馮菟卻酷愛讀書,一肚子經書學問,與班昭一樣,也讓馮宅充滿生機,五陵原人無不向往。馮菟受夜玉、雁旋織機吸引,常至班府閱讀典藏,閒暇時則最喜在班府學織績。

班昭與馮菟這兩個女兒,成爲當時五陵原最引人矚目的一對姐妹花。

從班家遷徙回安陵邑時起,馮菟便對班二公子有好感,“二兄”“二兄”的叫得十分親熱。馮家感恩班家,當年馮菟阿翁馮斌晚年,曾想親至雒陽班府求親,將小女馮菟嫁入班府。可憐突然染病而亡,這一心願未能實現。

臨終前回光返照時,老人還拉着馮墾和馮菟的手叮囑,“遇有難事,可至雒陽相求班大人。”

班家返回安陵邑後,馮菟與班昭成了閨中密友,兩人形影不離,卻性格迥異。班昭婉約雅靜,馮菟風風火火,敢做敢爲,最喜歡與木訥寡言的班二公子廝混在一起。而班超也只有和馮菟兩人獨處時,纔會妙語連珠,滔滔不絕,有說不盡的話兒。

班超常住田舍,馮菟和班昭經常至田舍中玩。從班、馮兩家的水排建成之日起,馮菟看班超的目光,已經隱隱有了另一層涵義。她有時常獨自一人,帶着一個貼身侍婢,到田舍一呆就是一天。家中有了好吃的,第一個想到的是班昭,第二個肯定是班二公子。

整天與徒附們廝混在一起,班超慢慢也習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習完武或幹完活回到田舍後,兩隻大手互相這麼一拍一搓,便拿起侍婢芙蓉準備好的東西便吃。芙蓉等人不敢管,馮菟在田舍時只要看到,總會連嗔帶呵斥。

“土坷垃,滾去洗乾淨再吃!”

剛開始馮菟年齡還小時,對班超一口一個“二兄”,聽得人心裡甜膩膩的。可等她長成了大姑娘,沒人時便叫班超爲“土坷垃”。

土坷垃,是馮菟給班超起的外號。當然,僅限於他們兩人時。

班超建起水排後,班二公子在五陵原上形象開始高大起來,馮菟表面上仍與班超打打鬧鬧,心裡卻時常想起阿翁當年的心願,便如小鹿跳個不停。她已經十五歲,已經到了出家的年齡了。

七夕之夜,月色皎潔,班超與馮墾坐於安陵陵寢內商山四皓廟殘垣前閒聊。更始之亂時,陵寢被焚燬,四皓廟僅存高大的石碑。不遠處,帝陵與張皇后陵,在月色下巍峨矗立着。

而此時的班府內,馮菟帶着小侄兒馮平,與班昭一對嬌嬌女兒,坐於班宅院內槐樹下,看着天上繁星滿天,望着牛郎、織女二星感嘆不已。馮墾的兒子馮平當時還不到三歲,此時已經在旁邊的席上香甜地酣睡開了。

“汝爲何名菟?”班昭忽然問。

“不怕惠班取笑,吾家不是讀書人。家祖以貨殖爲生,阿翁阿母皆識字不多,能算帳即可。生吾後,阿翁見屋後長着一叢菟絲,便名馮菟矣……”

班昭大笑,兩女兒笑鬧一頓。雁旋和芙蓉來陪她們說了一會兒話,給她們續上水,便至後院織布去了。馮菟與班昭望着天上的星星說了一會悄悄話兒,忽聞後宅織杼聲急,班昭心念阿母、姨和嫂辛苦,心裡戚然,有感而發,便脫口吟誦道: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馮菟聞言,詩興大發。她略一沉吟,便接口吟誦道:

“相望不能訴,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馮菟言畢,眼望天上的明月,心裡便嘣嘣亂跳,不敢再言。其實吟後她便後悔了,她是個有心機的女子,心裡正琢磨着想收了班老二呢。當然,這心事只好埋在心底,班昭蘭質蕙心,聰明剔透,讓她知道自己心思可就丟死人了。果然,班昭已經窺破馮菟心事,便又吟誦道:

“鄰家有笨牛,懞懂未開萌。

盈盈一牆隔,脈脈不得語……”

“惠班,汝討厭……”班昭吟完,馮菟捂臉羞澀不已。原來,馮菟閨房案上,馮菟親手寫的五言詩,那天恰好被班昭看到。當時她就隱隱知馮菟心思,此時馮菟又對月吟誦出來,班昭自然瞭然其心意。

五言詩萌於前漢,興於東漢,但遠未成熟。民間小調、兒歌均爲五言爲主,建武中興後,國力漸復,五言詩也逐步從民間進入文人書齋,開始昌盛於世。但當時五言詩,主要是在民歌基礎上的再創作。

馮菟心事被人窺破,俏臉含羞,便不依不饒,與班昭胳肢、打鬧在一處。

七夕之夜,班宅女兒的嬌笑聲,後宅的機杼聲,院外看家土狗“骨都候”的吠鬧聲,小西河畔的蛙聲,聲聲相聞,一派生機勃勃的農家景象。

班家田地中間的田舍爲一個大的四合院,掩映在綠樹和翠竹之中。田舍正門面南,經過多次修繕後,加上龍三與芙蓉細心照料,已呈興旺景象。舍中正屋四間,廂屋和倉房八間,牛馬廄一處,爐竈、土窖、糧窖、水井、茅廁、土溝、木欄畜圈等一應俱全,煙火味兒甚濃。

田舍平常住着徒附龍三、芙蓉夫婦,身兼裡監門的老管家班伍偶來巡視管理。班超和虞四月農忙時則常駐田舍中,與徒附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派田園風光。

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八章 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