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

先行撰成的是《世祖本紀》,後又陸續編纂建武帝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等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是《東觀漢記》的開篇之作。《世祖本紀》的成功編纂,得到了明帝的認可,班固被任爲校書郎,秩比三百石。更爲重要的是,從《世祖本紀》完稿,班固一躍而成爲明帝的近侍。

按東漢官制,皇帝的近侍除太監、宮女外,一般爲侍中。侍中們平時在侍中廬(注:衙門名稱,侍中們辦公的衙門)內辦公,而班固卻身在蘭臺,未兼侍中,卻亦爲近侍,其恩寵可見一斑。

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漢明帝在德陽殿御書房內審閱奏摺,僅有太尉趙熹、御史中丞薛池和校書郎官班固陪侍左右。皇帝突然想起了七年前那個在朱雀門前撞鼓鳴冤的愣頭青,破解北匈奴“牧馬中州”之策,班超雖然未得寸功,但漢明帝作爲整個事件的“總導演”,自然不會忘了這個小書傭班超。

於是,皇帝便擡起頭,似是很隨意地問班固,“餘記得愛卿有一弟,彼現在何處?”

班固聞言叩首,並直言相告,“稟報陛下,吾家貧,弟班超,現在蘭臺做書傭爲生。”

漢明帝看着趙熹和薛池,若有所思地道,“首輔大人以爲此子何如?薛卿與此子朝夕相處,覺得又如何?”

趙熹深了皇帝心思,聞言便道,“陛下,吾聞此子勇而有大義,他日必一飛沖天,爲陛下衝鋒陷陣,建功立業!”

薛池則道,“太尉大人所言極是,不瞞陛下,吾深愛此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勇絕天下,爲家計陷身蘭臺,每日揮毫不輟。其實,彼腹有經綸,才學不在衆令史之下……”

聞兩位大人言,班固激動得眼含熱淚,他低首不敢再言,心裡緊張地靜聽皇帝如何說!

“噢,真是可惜也,班令後人,當書傭是屈才了!”明帝思忖了一下,又對班固嘆道,“朕還記得卿弟的表章,雖然倉促,字跡潦草,然文理通順,感人至深,很有乃父文采也。傳朕旨意,讓他便到蘭臺來做校書史令罷了!”

似乎是聞班家貧困,又深慕班門學問,漢明帝才任命書傭班超爲蘭臺史令。

“臣代弟謝陛下!”

班固聞言,心裡欣喜不已,趕緊叩頭謝恩。史令雖小,秩俸微不足道,可對貧困的班家可是非同尋常啊。

薛池宣佈這一詔令後,班超面不改色,只是面色平靜地謝了恩。衆令史和書傭們卻交頭接耳,有人不忿搖首,有人憤世疾俗,有人痛不欲生!

班超雖然心不在蘭臺,但活幹得實在漂亮,蘭臺所有的史令和郎官俱心服口服。可同爲書傭,就因爲是班固的弟弟,班超便功名上身,還是讓衆史令和數十名書傭都紅了眼。多數書傭,駝了背、彎了腰、白了頭,終其一生,只能爲書傭,可三心二意的班超卻一步登天,衆人如何能服?

校書郎楊終更是恨得要吐血,回到自己室內,將兩支狼毫筆頭在硯內揉得粉碎!狂妄的小書傭班超,從來沒把他這個校書郎官放在眼中。班固靠諂媚皇上上位,已經令人不恥。可皇帝愛才,他不敢亂參。可班超也要出人頭地,這讓他幾乎快氣瘋了!

他心裡在暗暗起誓,“小書傭啊小書傭,汝小人得志。汝給吾記着,它日或有機緣,吾楊終定讓汝粉身碎骨……”

嫉妒能讓人喪失理智,嫉妒能讓人因妒生恨,並種下仇恨的種子。楊終與一般的校書郎官、令史、書傭們可不一樣,他是大儒,但妒恨已經深深刻在他的心頭。漢明帝明察秋毫,吏治清明,他楊終雖然嫉恨,卻不敢有一點風吹草動。

可數年之後,當漢明帝駕崩,漢章帝親政,楊終才終於盼來了報復的良機。他攪亂朝堂,不僅差一點毀了班超,而且還差一點葬送了漢帝國經略西域的戰略大局!

只不過這是後話,本書後文再表!

漢明帝的賞識和眷顧,讓班固和整個班家感恩至深。

書傭班超突然被任命爲蘭臺史令,這讓勉強度日的班家衆人欣喜不已。班超終於小有功名,最高興的除了老夫人樊儇外,還有班超的嬌妻。雖然,他這個蘭臺史令僅是一個秩一百石的小書蟲,而乃兄已經食俸四百石。可年近四十,班超畢竟是有了點滴功名,還是讓班府滿門大喜!

而鄧堯卻沒有拿這一消息回鄧府報喜,只在班宅內高興一頓便算了。

因爲她知道,夫君班超從來沒拿這個蘭臺史令當回事兒。即便班超當回事兒,鄧府滿門公候,連最小的叔叔鄧鴻,都已經是漢軍長史,食俸一千五百石。一百石蘭臺史令,在鄧府實在算不上什麼事兒。

況且,治河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朝廷已有風聲,對屢屢寇掠漢地的匈奴正漸趨強硬。鄧堯見班超自己都沒拿此事當回事兒,便有了一個不詳的預感,夫君這史令斷然當不長。

果然,令樊儇和夜玉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她們高興出滋味兒來,僅僅幾個月後,心不在蘭臺的班超,又因心不在焉、大錯沒有、小過不斷,被忍無可忍的漢明帝免除功名。

這件事的直接起因,便是蘭臺典庫內班婕妤真跡的失而復“得”。

原來,鄧堯拿到真跡後,愛不釋手,不停臨摹,幾年下來竟然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她酷愛班婕妤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甚至自雕自刻,仿製班婕妤金印。後來,她怕有失,便讓班超將真跡偷偷送還典庫。班超或許是愛妻心切有意爲之,這天朝食後竟然拿了鄧堯的臨摹絹送還典庫。

而他的行蹤,又恰被巡庫的薛大人撞個正着。這下禍闖大了,把天捅了個窟窿!

這可是皇家宮廷典藏,御史中丞薛大人必定期親自檢視各庫。歷朝歷代,對典藏無不嚴加管理。雖然班婕妤手跡的真僞薛大人一時也難以辨別,但此事梗在他心頭整整二三年時間,總是覺得不踏實,有時會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膽顫心驚感覺。

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