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

提刑司的動作慢了兩天,應該是跟成都府籤廳交涉浪費了時間。公試謗訕朝政案是學案,有提學司配合,提刑司可以專勘,但集英社謀逆案就得另案處理。提刑司不能自己立案自己審,必須交給其他有權審案的部門。這案子又大,只能轉給成都府。

此外,依照《宋刑統》規定,“諸鞫獄者,皆須依所告狀鞫之。若於本狀之外別求他罪者,以故人人罪論”。提學司糾告公試謗訕朝政這一案,提刑司就只能勘問這一案,即便殺人劫盜和謀逆案除外。但越本狀立案終究麻煩,相信提刑司也跟成都府費了老大一番口舌。

直到二月初三,纔有成都府左司理院的院虞候帶了兩個節級到家中拿人1。此時王衝已作好了周全準備,正在家中補覺。之前他與宇文柏、鮮于萌等人連熬兩個通宵,又跑了廣都一趟,便是少年,也着實累得夠嗆。

王衝揹着怪怪的大號背囊上了路,虎兒瓶兒加六娘都眼淚汪汪地目送着他離去。沒過一會,王世義扛着哨棒,跟鄧衍急衝衝奔來,一副準備半道劫人的兇樣,被王彥中訓得乖乖低頭。

“謀逆這種案子,是要打到官家身前的,小人哪能輕易得逞!”

王彥中這話不是給大家打氣,而是實在話。謀逆是大辟,也即死罪之首,這案子就不是成都府乃至成都府路有資格最終定案的。不僅刑部和大理寺要介入,推勘院會複查,還會設置制勘院覈查。若是情事重大,朝堂還會召開包括宰相、執政、諫官、御史、翰林學士、知制誥等高官共同參與的“案議”。

“那班小人是失心瘋麼,栽污二郎謀逆!?二郎纔多大?還是讀書人……”

王世義撓破頭也想不明白,腦子好用的鄧衍更不明白。

且不論年紀,有宋一代,百姓造反的多,讀書人謀逆的少,每發一案,必是天下震動。神宗朝有趙世居案,本朝有趙諗張懷素案。前者其實還與變法政爭有關,後者的趙諗則自稱天子,立下年號,反跡昭昭。這謀逆案,可不是隨隨便便夠得上的。

王彥中道:“他們可不瘋,本義也不是搞成謀逆案,甚至正主也非二郎。”

對着愕然的王世義和鄧衍,王彥中淡然一笑:“再過兩日,便會有人來拿我,你們莫要亂動,照顧好虎兒瓶兒便是。”

王衝被押解到府衙司理院,司理參軍親自審訊。嚴格說不是審訊,只是問詢。

“何廣治說,你組羣英社,曾言合力共智,另開天地?”

“何廣治說,你曾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你輩此業,也如過蜀道,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何廣治說,你不僅籠絡人心,還領着縣學生員諳號令,習戰陣,蹴鞠鬥衝,變縣學爲軍營,皆爲他日起事?”

也不知真是何廣治說的,還是司理參軍自己的發揮,總之抓着隻言片語,大肆歪曲。王衝搖身一變,成了帶着縣學生員準備改天換地的大逆首。

王衝答道:“王衝組羣英社是興文事,治文進學從來都是越行越艱,自有過蜀道之喻。正心尊聖賢,以求君子之德,對學問未成之人來說當然是另開天地。”

“縣學操練蹴鞠,也是王衝職分所在,朝廷十年前便有詔,要太學生員習射,君子若能文武雙全,便是朝廷所幸。即便縣學作了軍營,又有何罪?以此言王衝有異心,王衝不知此異從何而來?”

司理參軍問什麼,王衝答什麼,態度端正,語氣平靜。非但司理參軍神色越來越尷尬,左右胥吏皁隸都一個個斜眼歪眉。

這是什麼事?靠着丁點人言孤證,就要把神童兼縣學學諭,正聲名大噪的弱冠少年打成謀逆亂黨!?

大概覺得再照這個路數問下去,不僅毫無所得,還越來越荒唐,司理參軍匆匆轉了話題。

“你所學出自誰人?”

“你父是洛學弟子?有何言說?”

“你父平素與哪些人交往,又談論過甚麼?”

這一連串問題丟出來,王衝冷笑,果然如此。

之前他不僅跟宇文柏鮮于萌忙着準備殺手鐗,還跟父親王彥中討論過這事。

盧彥達給他扣一個組黨謀逆的帽子,他王衝根本就戴不起!這頂帽子是虛的,真正目的,怕還是要以他王衝爲突破口,拉出更多人來。

“邵伯溫、宋鈞、王昂,他們與你言過何事?”

當司理參軍問到這個問題時,王衝心中又一個疑惑有了答案。

盧彥達是怎麼轉了心思,要將華陽縣學這架功勞梯丟開,以生員謗訕案爲梯子,興一場舊黨謗訕大案的?

原來是曬書會……

心中豁然,面上依舊平靜,問什麼答什麼。父親那三人衆的酒話當然不會吐露,但洛學弟子,道學根脈的事實,王衝也不諱言。朝廷禁的是公開授講,可沒辦法禁到私相授習,更做不到把洛學、道學以及君子小人論等名詞和內容列作敏感詞,一見就變星星。

至於跟邵伯溫和宋鈞的言語來往,以及跟王昂的辯論,王衝更沒必要隱瞞,這是大庭廣衆之下的事,當事者非他一人。

這幾個人扯出來,王衝更是心中透亮,這盧彥達的企圖可真是不小。原本只是縣學謗訕案,盧彥達卻能聯繫到曬書會,看到將成都舊黨挖出來的機會。而他王衝在這一案裡,作用就是柄扳手。

聽着王衝一一道出與這些人的交往,司理參軍看起來很滿意,似乎對他來說,交往的內容是什麼不值得關心,只要能經王衝的口證,攀出這些人就好。

問詢持續了接近一個時辰,吩咐下屬將王衝送去司理院班房關押,司理參軍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忽然覺得王衝從頭到尾都平靜得嚇人,很是怪異。

“弱冠少年,還不知此事的厲害,只當是謀逆案。哼,你逃得了這謀逆之罪,卻逃不了黨錮之禍,誰讓你牽起了這一班舊黨呢……”

挾着筆錄卷宗,心中浮着淡淡的憐憫,司理參軍作了腦補。他匆匆出了司理院,不多時出現在西園的提學司署衙裡。

“蜀地偏安,舊黨雲集,隱有別立苗頭,與朝政相抗之勢!當年西京故事,不容在蜀地重演!某赴蜀前,太師便有此言。”

成都府路提舉學事盧彥達很年輕,不到四十歲,身形削瘦,膚色黢黑,五官輪廓一看就是福建廣南一帶的人。一雙狹長細眼精光熠熠,讓整個人顯得如刀子一般銳利,只是個選人的司理參軍在他面前,有一股置身罡寒的感覺。

“開一場曬書會,人人皆言道學,皆言程伊川,在場諸官非但無人果決論罪,竟還容那邵伯溫護人!”

“華陽縣學,一班草草而聚的學子,竟敢在公試裡肆言無忌,可見蜀中守臣荒治到了何等地步!或者……守臣本就心懷宿怨,刻意縱之。”

“我雖只掌學事,也有糾一路政風之任。漕司不敢言,我學司來言!這一案,便勞貴司秉正而行!”

司理參軍也是通過提點刑獄司剛與盧彥達搭上線,知交不深,盧彥達用的是場面腔調,並未直白道明。但他聽得心中透亮。

新舊黨爭鬥了幾十年,到得今日,表面上看,新黨已不新了,以蔡太師爲魁的新黨早已主宰朝政多年。而舊黨隨着元佑黨禁以及隨後的元符黨禁兩次整治,似乎也已煙消雲散了。可實際上,當新黨獨佔朝堂時,失去了根乾的舊黨卻散於朝野,主宰了天下士林輿論。

眼下這位官家,自踐祚起就一直周旋於新舊兩黨之間。最初年號“建中靖國”,就是想調和新舊。沒多久就轉爲崇寧,紹述先帝之政,銳意進取,立元佑元符黨禁,到大觀時,舊黨已在朝堂徹底失勢。

шшш .tt kan .¢O

可靠着士林輿論,舊黨先是借星變造勢,再攻籲錢法、邊事,雖未入朝堂,卻也讓新黨和官家焦頭爛額,不敢不正視其存在。眼下已是政和五年,仍然未改年號,這個“和”,看起來還要和下去。

在這期間,不斷有偏向舊黨,或者政爭失意之人出外,蜀中就成了這些人的羣聚之地。就說許光凝,雖非純粹的舊黨,卻也算偏向舊黨之人。

曬書會乃至華陽縣學兩事,在敏感的盧彥達眼裡,就成了蜀政偏離朝堂的污漬。而盧彥達本是福清人,與蔡太師鄉貫不遠,自然有心辦下大事,入了蔡太師之眼。

想到提點刑獄、成都府通判等不少人已上了盧彥達的船,不然這一案根本就轉不動,司理參軍想得通透,小意地道:“提學說得是,下官看,這成都,其實已有昔日西京之相!”

昔日王安石變法,司馬光、文彥博等舊黨中堅聚於西京洛陽,日嘲夜諷,爲新黨大患。司理參軍這一說,將此時的成都比作昔日的洛陽,自是極度誇大,可立場就在這一語間表露無遺。

盧彥達欣慰地點點頭,接過卷宗,略略一翻,笑道:“今次要換作我們燒許大府的匾額了。”

司理院班房倒算潔淨,畢竟只是待審犯的臨時拘留地,王衝尋着一處乾燥的靠牆處,從自己的背囊裡掏出絨枕和絨毯,將這片小天地佈置得安安逸逸。此時他只算“門留”,也就是短暫的拘押,比門留更長一些的是“寄收”,都不是正式入監,因此不僅不必上刑具,隨身物品也沒怎麼搜檢。

班房裡的犯人和看守看得目瞪口呆,王衝接着掏出一個怪異的半環枕頭套在脖子上,又摸出一個小手爐,用火鐮點着了裡面的塊炭,合牢之後丟進一個長長的木棉袋子,然後整個人鑽進了袋子,扭着身子找到最舒服的姿勢,滿意地嗯了一聲,閉眼休息。

這一連串景象下來,衆人眼睛已經抽筋了。

“許光凝和王相公家也被牽連進來了,不必使什麼力氣,他們都得破開這一局。不過也不能光指望他們,畢竟他們很有可能只洗脫自己,把我們這些人當作犧牲品丟出來,所以……還是得看那東西能不能起效。”

王衝正在盤算着,就聽腳步聲不斷,幾人已經湊了過來,襤褸衣衫上,是張張目露兇光的猙獰面孔。

“且住,容我算一卦……”

王衝的手伸出睡袋,手上夾着三枚大觀金錢,他早已作好準備。

1:司理院是州府司理參軍的辦事所,大州府一般設左右司理院,與州府院(北宋末改稱籤廳)共爲審案機構,司法參軍所掌的法司爲斷案議刑部門。院虞候是這些部門的辦事員,負責拿捕和押解人犯等雜務,而節級一名更爲廣泛,在這些部門裡就是辦事員的爪牙。今日忙着工作,就只這一更了。

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40章 知行之論談儒變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4章 兄長之責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79章 國事當先心自正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71章 大夢如香人自迷第160章 爛泥相匯待聚煉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114章 風聲雲角蘊有年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23章 海棠樓爭鋒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6章 善惡有分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24章 筆下生數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33章 少年學諭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89章 廿載姻緣一陷牽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6章 善惡有分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169章 洗卻鉛華夷事畢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97章 以彼還彼雙星競第12章 假中還有假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162章 講武預爲十年備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69章 正法正道不正心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40章 知行之論談儒變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賭船第23章 海棠樓爭鋒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160章 爛泥相匯待聚煉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亂定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