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就在王衝的腦子裡,但他就如看天書,聽了顧豐的解說,才總算拿到開門的鑰匙。

易學的基礎是占卜,上古之人占卜先是燒烏龜殼,根據燒出來的裂紋作預測,巫祝爲此總結出了一套“裂紋成像”的規則,用來解釋各種卜象。之後又發展出了用蓍草占卜,將裂紋之像化爲數字,前者爲象,後者爲數,漸漸統一到了《周易》上。

《周易》實際就是一本算卦手冊,當你算得什麼卦時,在書裡去找對應的卦辭解讀吉凶禍福。算卦的過程龐雜而繁複,江湖相術的重點正在於此,但易學的重點不在這個環節。一般而言,算卦主要用蓍草,簡算也可用銅錢,總而言之,目的是獲得兩個數字。【1】

這兩個數字各自對應八卦之一,所以要取八的餘數。例如9和10,取餘數爲1和2,按照八卦卦序,乾一兌二離散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就得到了外卦和內卦,也即乾、兌。外卦在上,內卦在下,這就得到了一個復卦,也即周易第10卦,履卦,卦名爲天澤履【2】。

光有這一卦還不行,還需要一個數字,獲得變卦。這個數字怎麼獲得,算法也各有不同,但核心與最初獲得的兩個數字有關,再取6的餘數。例如最簡單的是9和10相加,取6餘數爲1。

要談變卦,就要談爻,每個單卦是三橫構成,每一橫就是一爻。一長爲陽爻,也稱九,兩短爲陰爻,也稱六。復卦是兩卦構成,就有六爻。每爻的位置也各有名,從下往上數,分別是初、二、三、四、五、上【3】。

所謂變卦,就是變爻而得的新卦。例如得餘數1,那麼就在初爻的位置變卦。如果是陽爻則變作陰爻,陰爻則變作陽爻。

這麼一來,就能大致解讀周易了。最初獲得的復卦有卦辭,例如天澤履,卦辭是“履虎尾,不咥人,亨”,而變卦在初九爻,則有爻辭“初九,素履,往無咎”。

周易不僅有卦辭和爻辭,每條卦辭還附有《彖》、《象》、《繫辭》,此外還有《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總稱爲《十翼》,據說是孔子所著。

大多數人都以易測命,占卜吉凶,而對儒士來說,易就是一門學問。巫祝時代雖早已落幕,但對君權和人心的影響力卻散佈到了天文、星相、史官等領域,而基於周易所立的吉凶禍福預測觀念更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大軍出征前都要搞搞占卜的形式。

這一套傳統綿延下來,在王衝看來,周易幾乎就如《聖經》一般,對人心的影響根深蒂固,以至於辦什麼大事,不在周易裡找到理論依據,就難以立足。

隨着儒學興盛,周易漸漸被儒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十翼》託孔子之名,借周易談立身處世,談君子之德,這就給後世儒士借周易談治國,談天下,談性命道德留下了接口。

“易本系於象數,轉爲義理,自揚雄而始,揚雄,成都人!”

作爲蜀人,顧豐當然着力推崇蜀人,可聽顧豐細談,王衝也起了自豪之感,揚雄的確是牛人。在揚雄之前,搞周易的都是玩玄而又玄的象數之易。用顧豐的話說,象數之易就是鬼神之道,企圖借周易的象數解天地玄機,握吉凶禍福於手,易相就是這麼來的。

而揚雄得其師,成都人嚴君平的啓發,引儒學入易,自創《太玄經》,借周易大談儒家義理。《太玄經》自創了一套體系,將類似周易的卦象卦辭與時日對應,闡述天地變幻間所蘊的儒理,這就爲易學義理派搭起了骨架。

揚雄之後,再有王弼引義理入易,但因儒學始終未昌,漢儒尊春秋,唐儒埋首經學,易學義理派也始終難見起色。

到了宋時,儒出寒門,天下皆士,儒學大發展,不僅易學的春天來了,易學義理派也驟然崛起。大儒安定先生胡瑗有言“夫大易之道至廣而至大,極天地之淵蘊,盡人事之終始”,這話就將易學定義爲人道治世之基,義理之學。

以胡瑗、孫復、李覯“宋初三先生”以及范仲淹和歐陽修爲代表,易學義理派在慶曆年代就已蓬勃興起。而後的張載、二程、三蘇、司馬光、王安石都把易學當作了闡述自己學術的舞臺,誰不治易,誰就無才,更談不上立論。

聽顧豐簡要回顧了易學發展史,王衝就有感覺,以前只知宋儒是“六經注我”,具體如何,不甚了了。現在來看,易學上宋儒“周易注我”就是鮮明寫照。

“義理之易,各有所解,各說紛紜,但都託於象數之辨。若是沒有象數的基礎,就理解不到各說的真意,因此象數之易也不可忽視。”

顧豐果然是雜學,又談起了象數之易。

“若論象數之易,蜀人也當稱雄。程伊川說易學在蜀,這個易學更多是指象數之易。傳河圖洛書和先天圖、太極圖的陳摶,也是蜀人!”

就如顧豐之前所言,義理之易是借周易抒發自己所主張的義理,是“周易注我”。而象數之易則是“我注周易”,企圖自周易八卦中尋得象數之理,由此窺破天地玄機。因此易學的象數派對周易本身研究更爲透徹,要學易,至少也要在象數上打下基礎。

“可惜邵子文已回果州了……”

顧豐遺憾地道,王衝同樣遺憾,能有邵伯溫這個數易大師指點,象數之易學起來也該事半功倍。

“唔,老兒所知,也偏於象數,教你也未嘗不可。”

邵伯溫是求不上了,而且開口就是學二十年,王衝可沒那個道心,學點基礎也就夠了,顧豐正合適。

顧豐倒也沒推託,王衝正要拜師,卻聽這老頭又道:“這畢竟是私授,這個……”

見老頭一手撫肚,一手捏腰,指頭摩挲不停,王衝頓時明白過來,這老頭在要學費呢,果然是顧八尺啊。

“一個時辰一百文!”

“嘿……還論時辰呢?”

“當然,能不能學到東西,總得分時間判別,按時辰計帳,很公道啊。”

“你小子,滿肚子花花腸子,也罷,就按時辰收。不過一百文……車伕載客十來里路就能得一百文,老兒這學問這般不值錢?”

“二百文!”

“怎麼也得一貫……”

“二百文不變,我再找幾個學生。”

“三百文,學生四人以內,問答也費精神。”

“二百五!”

“行吧……”

王衝與顧豐一陣討價還價,終於以二百五十文每人每時辰的價碼談定,隔天上一課,每課一個時辰。

本着攥取一切附加價值的銷售精神,王衝也提出了附加條件,比如開列講課大綱,提供參考書目,以及設定教書目標等等,聽得顧豐老臉亂擰,大感這錢不好掙。

“參考……可以先看看王荊公的《易象論解》,正好是新學之要,公試策論要引論的話,用王荊公的易論最爲妥當,多熟悉熟悉。”

不過顧豐也頗有商德,達成協議了,就盡心指導。

就這麼,王衝拉着宇文柏、鮮于萌、範小石入了夥。聽說此事,唐瑋跟何廣治也死皮賴臉地塞了進來,王衝又跟顧豐達成了補充協議,將唐瑋、何廣治列爲旁聽生,只收一百文。

這事也不急在此時,離年關也不到十日了。年關休學五日,顧豐準備在休學前搞次摸底測驗,經義治事齋都考,以便越年後有針對性地制定公試的抱佛腳之策。尤其是治事齋,這大半月來精力全放在君子禮儀培訓上了,儘管不指望他們在公試上有所表現,但若是考得一塌糊塗,不僅顧豐有失職守,趙梓也要落了臉面。

這麼一來,治事齋的生員們就如墜地獄了。這個時代的蜀中遠比王衝上一世冷,寒風凜冽,教室裡擺了好幾個炭盆都無濟於事。多是富貴人家出身的生員們個個手足發僵,臉色發青。籠着袖子,抽着鼻涕,聽課都艱辛無比,更別說寫字答題。

不僅是治事齋,經義齋的生員也都一般德性,一坐就犯困,課堂上呼嚕聲不止,板子聲也響個不停。可再打板子,精神都提不起來,顧豐都在嘀咕,是不是乾脆提前休學了。

君子之道,始於自強不息,故於“乾”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然後厚德載物,故於“坤”也,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積德以有載也,乃能經綸,故於“屯”也,君子以經綸。

打量着一片萎靡的生員們,王安石《易象論解》的開篇語如火盆一般,在王衝心中迴盪着。

這幾天他都在看《易象論解》,拋開對王安石治政的看法,就這本書來說,王衝讀得真有膜拜之心。開篇就見“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句,當時就讓王衝血氣沸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體魄不健,心志也堅不了,從今天開始,跑步!”

王衝一聲令下,頓時哀鴻遍野,生員們幾乎造了反。哪有學校要生員跑步的!?咱們是讀書人,不是要操練的赤佬!

有顧豐的強壓,當然這老頭更多怕是瞎起鬨,看王衝能鼓搗出什麼花樣。再有宇文柏、鮮于萌甚至範小石等人的支持,集英社這個團體也終於發揮了作用,少年人本就愛動,視這事爲透風之舉,其他學生也不得不硬着頭皮下了水。華陽縣學,不,該說是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學校組織的生員晨練,就這般出現了。

將近年關,在寶曆寺到海棠渡之間,多了一幕讓旁人頗覺新鮮的場景。凌晨時分,百來名綁着襻膊,扎着袍擺的秀才在官道上羣聚而奔。王衝王二郎領頭,嘴裡的骨哨短促地吹着,隊尾還有壯漢壓陣,喊着粗渾的號子:“一、一、一二一!”

見着這羣讀書人,道上行人不迭地抱拳鞠躬,這都是秀才老爺啊。這是要變天了麼?怎麼秀才老爺也跟赤佬一樣操練起來了?

這一鞠躬,百來號人邊跑邊抱拳回禮,腦袋、身體和手臂的動作整整齊齊,還投以注目禮,驚得行禮的農人和販夫走卒一身是汗,打小都沒遭過這待遇,同時受百多位秀才老爺的禮……

再遇着了一個老者,這羣讀書人嘩啦停住,恭恭敬敬地給這趕着驢車準備去城裡賣炭的老頭讓路。老頭嚇得一個勁地叫使不得,不是王衝趕動了驢車,老頭還要跟這幫人攔着路彼此回禮,糾纏不休。

雖然很是擾民,雖然就慢跑幾里路,壓根算不上鍛鍊,可每日這麼活動一下,大部分都還是年輕人的生員明顯地感覺到精神好多了。甚至後幾日,連顧豐都騎着小毛驢,跟在大隊旁邊溜達着,呼吸清晨的新鮮空氣。

“守正啊,真是期待來年……”

顧豐這麼說着,渾濁的老眼第一次充滿了對未來的渴盼。

“下雪了!”

臘月二十八,如前幾日一樣,大隊人馬慢跑到了海棠渡,天空一片鉛灰,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下來。

王衝攤開手掌,感受着雪花融化的涼意,心說我也非常期待。

【1:市面上衆多的周易書籍,對如何算卦已經解說得很詳盡了,大家可以自己看,但這些書籍更多是針對一般人感興趣的算命,而非作學問的易學,因此在基礎環節上有所缺失,所以一般人還是不太明白怎麼看周易。】

【2:八卦每卦有基本卦象,乾爲天,兌爲澤,如此等等,卦名是上下卦的卦象再加該卦主意。】

【3:外卦和內卦的中位,也即第二爻和第五爻,分別是臣位和君位,“九五之尊”的“九五”說的就是第五爻爲陽爻,也即君當位(如果是陰爻則不當位)。】

第126章 恩德化仁心結解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43章 無禮不成君子儀第72章 殺與被殺生死間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71章 大夢如香人自迷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32章 連升四級第167章 變中有變再生變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21章 烏龍與黑材料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18章 盛衰之相知天命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74章 天下之亂在女子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78章 胸有丘壑起帥帳第126章 恩德化仁心結解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54章 風雷變鳴女兒悲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62章 講武預爲十年備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2章 假中還有假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54章 羣盜分贓國作私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122章 興文新顏見舊怨第106章 時光相疊問己責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76章 亂潮覆來苦織網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97章 以彼還彼雙星競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49章 無負天命我自行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2章 假中還有假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