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

樑師成既有交代,王衝就不得不終止了汴梁閒遊計劃,老老實實在城南驛裡等着。何驛丞親自到他落腳的客棧催請回驛,一副要抽自己耳光的卑微姿態,王衝也不能不給面子。世間都是這般人情涼薄,何況官場,跟這種小人物計較,着實不值。

住進了城南驛專門招待六品以上重臣的三進獨院裡,頓時感覺空空蕩蕩,即便何驛丞調來十來個僕役侍婢,吳匡也被留用爲臨時長行,卻連一進院子都填不滿。王衝雖然推辭過,可何驛丞卻說再無空閒廂房,只剩獨院,王衝也沒再堅持。眼下已是冬日,沒什麼重臣入京,只要不是擠了別人的待遇,也不必忌諱。

更重要的是,也只有住在三進院落裡,纔不必直面絡繹不絕的訪客。王衝縮在後院,王世義和吳匡在前院就能擋人。前院的喧鬧傳到王衝耳裡,就只是嗡嗡雜音而已。

政和六年末的汴梁,王衝是最熱門的話題。上十萬言書,進獻西南策,成爲朝堂權爭的風眼,還不給王黼面子。怎麼看都是太過年輕,不知國事輕重,人情世故的呆愣之行。可沒想到,獻策有王黼全力支持,人事有蔡太師推了一把,甚至官家都開了金口,一向跟蔡太師和王黼不對付的鄭樞密也沒意見,朝堂竟然在這事上和濟一心,偌大一樁國策,當日就在崇政殿上敲定了。

一般人收到的是這樣的消息,由此都認爲,定是王衝所進之策,所獻之書,論據太過充分,十萬言書,果然不是白寫的。王衝既入邊事司,前程自不待言。

久讀無果的士子,苦侯差遣的選人。渴盼邊功的閒漢,一波波找上門來。比王衝剛來汴梁那一日還要熱鬧,王世義和吳匡整日攔人,忙得滿頭是汗。當然,王黼那邊應該更是門庭若市,叩門之人地位更高,所圖也更大。

王衝有些激動。不是爲自己也成了大腿,而是知道了邊事司的人事安排,宗澤……宗澤竟然要跟自己共事!

“過河!”

十二年後,這位東京留守在彌留之際,依舊慷慨激昂地呼喝着。兩宋之交這段歷史裡,宗澤是王衝最欽佩的一人。在王衝看來。宗澤是對國家忠誠,對華夏忠誠,而不止是對宋室忠誠,能與宗澤共事,真是自己的莫大機緣。

前世王衝對宗澤的瞭解也就比岳飛少點,他記得宗澤在靖康之難前一直沉於州縣,在夔州路作過一段時間的巴州知州。眼下歷史因自己而變。冒出來個邊事司,宗澤的巴州知州可能沒了,去蜀地的命運卻沒有變,這也算是天意吧。

激動加喜悅,王衝對副使人選唐恪就不怎麼在意了,之前雖然被唐恪爲難過,對這人印象很不好,但有宗澤這樣的人物頂在前面。王衝不認爲唐恪能壞多大事。

這消息不是吳匡打探來的,而是李庠來時道出的,就是去興文寨頒御筆那個中使小黃門,不過現在已升到了黃門。

李庠不是來頒旨,而是代樑師成傳話。樑師成沒有像王黼那樣,急吼吼要招王衝過去拜見,把王衝攬到門下。只是讓李庠帶來那一日朝會的細節,再補全天寧觀相遇的一些背景信息,告誡他不要外傳,這倒讓王衝鬆了口氣。

樑師成此時還外於朝堂大政。王衝眼下成了王黼和蔡京鬥法的棋子,樑師成沒有蠢到親自下場,引火燒身的地步。對王衝的交代更像是以親眷長輩自居,這也是預留人情,等着合適時候再出手,畢竟王衝太年輕,地位太低。

王衝之所以能揣摩到樑師成的想法,還在於李庠傳話中間接透露的另一個信息,趙佶對自己暫時沒太大興趣。如果趙佶真對自己上了心,樑師成應該就不是這態度了。

“妖道與昏君,宿命的相遇……”

王衝腹誹着,趙佶顯然對自己所談的大道不感興趣,而對林靈素的道法更關心。想來也是,趙佶此人書畫精絕,卻只勝在形具而已,外在之術纔是他的嗜好,內在之質非他所求。他的書畫技藝來自王衝的另一個本家,尚蜀國公主的駙馬王詵,品性幾乎也與王詵如出一轍,都是一樣的浮華崇奢,浪蕩不羈。王詵當丈夫和駙馬不稱職,趙佶當皇帝更不稱職,都只適合作後世那種蓬頭垢面的文化人。

不,趙佶算不得文化人,書畫再好,腹中空空,也算不得有文化。王衝依稀記得,趙佶的“文化程度”在宋朝皇帝裡即便算不得最低,也是倒數的,他連《春秋》都沒讀過。儘管當時《春秋》已衰,《孟子》正興,但終究是儒家經義,不讀春秋,就跟九百年後大學生不學政經一個性質。靖康之難時,被金人押送北行,趙佶纔讀春秋,痛悔自己在位所爲。

其實也不怪他,當年他只是個親王,在位的哲宗皇帝還年輕,上面還有簡王,他當皇帝的可能性極低,也就沒人關心他的教育問題。可惜,遇上了不循常理,一心偏愛他的向太后。

不過這倒不意味着趙佶不在意王衝,只是關心的重點不在他最感興趣的一面,而僅僅將王衝當作能做事,還跟道門有淵源的臣子。這倒正合王衝心意。真要把自己跟林靈素拉在一起,倒是件頭痛的事。

“當日你我所見的帝姬是茂德帝姬、成德帝姬、洵德帝姬、顯德帝姬、順德帝姬、儀福帝姬和柔福帝姬,其中茂德帝姬最美,越年就要待宇宮中,還不知誰有福得尚,你我竟然能親見,說了出去,要惹天下人嫉恨啊……”

可王衝還不得不跟林靈素打交道,這傢伙已定了天寧觀供奉的道官,樂顛顛地來找王衝敘舊。

“師弟你說得對,道法只是小伎,真意纔是大道。”

他一副徹悟的表情,讓王衝很有些懷疑,這真是歷史上那個奸邪妖道?

“你看,神霄雷法所言紫宮,當是皇上的龍庭,皇上若不是道君轉世。怎會在凡間興道抑釋?”

林靈素應該是驟然得寵,還沒養出奸邪城府,竟對王衝直言他的邀寵之道,讓王衝暗翻白眼。就知道這傢伙走不了正道,所謂的“道法真意”,就是將神霄雷法變成皇權神授的道家版本,嗜好浮華表象的趙佶就喜歡這一套。

“你在俗。我在道,我們俗道聲氣相連,富貴便在眼前!師弟,努力!師兄也一定會照顧你的!”

林靈素異常熱情,這也是瞧在王衝沒有砸他場子,反而替他託底的情份上。王衝心說王黼和樑師成的大腿我都不抱。還抱你這牛鼻子腿作甚麼?

離林靈素成爲御前紅人還有很長時日,就算是廢物利用吧,王衝這麼想着。本想把王黼當作臨時大腿抱抱,可自己這次冒尖的聲勢太大,抱上王黼,日後要再洗脫就太難了,所以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想法。事先就跟王黼劃清界限。而這個林靈素,倒可以用用。

王衝擺出一副既疏離又留有餘地的態度:“你我的事暫且不說,師傅不原諒你,我也不認你這個師兄,要師傅忘掉當年之事,總得有誠意。”

林靈素有些爲難地道:“師傅年歲已高,千里奔波……不太合適吧。”

果然是奸邪小人,滿腦子就想着邀寵於君前。就怕師傅搶了他的機會,王衝不悅地道:“師傅只關心他的大道,你能說服官家寫塊匾之類的,彰顯西川神霄之名,師傅就很滿意了。”

讓皇帝爲某個道門寫匾,這可不是小事,蜀中青城山上清宮都沒有皇帝的御筆賜匾。林靈素面露爲難之色,王衝又道:“這不也是爲師兄你彰名麼?現在做不到,以後總能做到吧?”

想着受封真人,身披紫袍。睨視天下羽客的光明前景,林靈素心中火熱,點頭道:“師弟便與師傅這般說罷!我林靈素……不,七難,定爲師門掙回一塊御匾!”

父親找上趙老道,竟扯出了林靈素,真不知是場福緣,還是場孽緣。

林靈素走後,王衝又有感慨。別看林靈素現在熱情,待再得寵,城府也深了,態度肯定也會改變,說是趁熱利用,能維繫住關係就不錯了,看來也不能對此人有什麼指望。

林靈素走後第二天,李庠又來了,這次是來頒旨的。

升官了,本官升到從政郎,從政郎雖與修職郎都是從八品,可修職郎只是對應試銜錄事參軍,知縣令事一級,而從政郎卻是對應錄事參軍、縣令一級,是本官,也即寄祿官文官三十七階中的第三十五階。

這道特旨與邊事司職事無關,是獎勵王衝上《西南夷志》一書。除了升本官,還特赦王衝父親王彥中之罪,對王衝來說,這事才更讓他歡喜,父親可以回成都了。

不過這跟他所瞭解的朝會爭論不同,趙佶本是發話說要重審此案,現在卻變成了特赦。王衝將給李庠的贈禮從銀鋌變成金鋌,才知此事還另有玄機。是先特赦,再重審,聽說蔡太師已有交代,至少要將鄧孝安之死從王彥中那摘出來,安在另一個死者身上,到底誰來當那個倒黴鬼,就看新任成都知府周煦的喜好和手腕了。

王衝明白,蔡京示好,意在王黼,不過能沾權爭之光,讓父親脫罪,他也不在意昧一次良心,那個倒黴鬼只能默默擔起這場政治風波的鋪路石,而他的家眷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到了第四天,設立邊事司的詔書下來了,不過王衝無緣親自受詔,他只是被闢爲按察川峽邊事司勾當公事,在瀘南緣邊安撫司的職司不變。

看來王黼依舊壓了王衝,原本趙佶開了金口,說要給個機宜,現在卻只是勾當。即便如此,也是升官。邊事司是中書所屬,直通天子,位格貴重,此司的勾當公事重於緣邊安撫司管勾書寫機宜文字,因此安撫司的差遣反而變成了兼差。

按照此時的習慣,王衝該被稱呼爲……王按勾。

去銀臺司的路上,王衝品着這個簡稱,就覺得與後世“上海吊車廠”簡稱爲“上吊”一樣,份外不吉,暗溝?

今日他是先去銀臺司領上書的回執,這只是例行公事,而後還要去吏部換告身,再去西華門外的邊事司衙門報道。

邊事司直屬中書,自然要設在京城,再在蜀地設實際辦事部門。王衝這個邊事司勾當公事也只是個名頭,還要再領一個辦事的實差。至於具體是什麼情況,部門新立,一切從頭開始,還得看王黼這個提舉有什麼想法。

就要面對王黼,王衝雖作好了心理準備,一絲緊張卻還是難免。可這緊張就在銀臺司拐了彎,他被當值的給事中叫了去。

“你就是王衝!?”

這是個年過五旬的老頭,身材瘦小,面容冷肅,鬍鬚稀疏,卻如金鐵一般硬直有型,再加上中氣十足的嗓音,整個人給人一股凌厲的壓迫感。

“老夫喚你,就是要看看,妄興邊事,禍國害民之輩,到底生得何般模樣!”

這老頭冷聲說着,將回執啪地拍在案桌上。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就如當年的蔡元長!”

不理會還不明狀況的王衝,老頭自顧自地說着。

“王按勾,老夫等着你的彈劾。”

不客氣地將回執塞給王衝,老頭袖子一揮:“不送!”

王衝愣愣出了門,拉住之前上書時所見的主曹問:“那位是誰啊?”

主曹道:“還能是誰,張嵇仲嘛,跟蔡太師格外不對路,不是鄭太宰力舉,他還在西安守草場呢。”

王衝皺眉,張嵇仲?

接着再恍悟,張叔夜!?

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74章 天下之亂在女子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賭船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28章 華陽縣學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賭船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1章 烏龍與黑材料第60章 誰入道中誰爲道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71章 大夢如香人自迷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13章 思過思生負天命第76章 亂潮覆來苦織網第28章 華陽縣學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7章 人心之能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78章 胸有丘壑起帥帳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135章 成人成事善惡源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122章 興文新顏見舊怨第109章 勢如危卵急智轉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28章 雙餌齊下待收繭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73章 恩仇兩難說情怨第69章 正法正道不正心第7章 人心之能第42章 知書識禮煉廢渣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39章 伊川門下辨知行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73章 恩仇兩難說情怨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149章 颶風始卷猶偷閒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156章 回望東京變由微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54章 羣盜分贓國作私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27章 歷史之網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