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華陽神童

大宋政和四年,秋時九月,成都滿城裹在粉紫緋白的芙蓉花裡,城南玉局觀的藥市在初九雖已結束,初十這一日依舊是熱鬧非凡。

跟尋常有些不同,城東大慈寺不復往日的喧囂,竟然還能聽到和尚們敲木魚的聲音,城中西南角的成都府學卻熙熙攘攘,有如市集,原本的琅琅誦書聲也沒了,只聽得陣陣喧譁。

二柱一間一樓的烏頭門,也就是牌坊高高立着,牌坊的木製匾額上寫“庠序千秋”四個大字,後面就是古樸的文翁祠。文翁祠旁那片隱於鬱郁古林下的建築,前身是西漢蜀守文黨文仲翁所建的石室精舍,現在則是成都府學。

此時以牌坊爲中心,文翁祠旁已圍滿了人,男女老少都有,麻衣絲帛、長衫短褐擠作一堆。牌坊下更有身穿青袍公服的官人叉手而立,方頂襆頭的長長硬翅悠悠晃着,與周圍的民人一同翹首盼望。

入秋是成都府學新學年的開始,十年前朝廷罷了科舉,以學校取士,自那之後,大宋的士子們都不得不投身學校,在無盡學海中苦苦搏浪。

學校取士與舊日科舉相比,雖有諸多不便,可對一般人家來說,靠讀書出人頭地這條路從來都是獨木橋,二者差別不過是寬窄之變。只要能入學校,有了士人身份,就能減役錢免丁身米錢,還有錢糧補助,因此應試者如過江之鯽,年年都是如此。

上至半百老暮,下至弱冠少年,士子們一個個跨過牌坊,向府學的學官遞交籍狀,再入文翁祠祭拜。

“來了來了!”

“華陽神童來了!”

不知誰一聲喊,無數雙眼睛盯住了又一個上前的學子。

這是個崇尚神童的時代,神童如祥瑞一般,妝點着文盛之世的繁華。泯然衆人的方仲永只是反例,神童有大出息的正例多不勝數。名相晏殊五歲能詩,十四歲就得中進士,與他同榜的姜蓋只有十二歲。另一個蔡伯俙,據說虛年四歲時就面謁真宗皇帝,得了出身,更是神童中的妖孽。

蜀人好學,蜀士多才,不提眉州三蘇,僅僅只是華陽一縣,就有四世十榜登科的華陽王氏,有三世及 第 001 章 ,倒是那婦人自己壞了,被他捅出來的。”

學官語氣裡帶着明顯的忐忑不安,該是正爲王二即將成爲他們的學生而頭痛。

教授腦子轉了一圈,一股寒氣陡然從尾椎直竄後頸,這個王二,簡直就是面照妖鏡啊。在他面前,就沒人敢在言行上大意,怕落下把柄,被他人掏了去。怪不得那些看客也沒了聲響,都是不願入了王二“青眼”,日後招來什麼麻煩,還不知禍從何起。

輕咳一聲,教授也照着下屬的模樣,凜然肅立。而隨着王二一步步“逼近”,牌坊下竟飄起一股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息。

王二步入牌坊下,眨了眨眼睛,愣愣掏出籍狀,開口時嗓音清冷,近於非人:“學生姓王名……”

三個字剛出口,王二搖晃起來,有那麼一瞬間,不少人還以爲這王二是要犯風疾了,可發暈的感覺和發軟的雙腿提醒他們,這不是王二的事,而是……地震!

“地龍翻身啦!”

尖叫四起,看客們坐的坐,趴的趴,街道左右的房屋淅淅瀝瀝抖下屋瓦,文翁祠前這座牌坊,更像是風中敗柳,以明顯可見的角度搖曳着。

睽睽衆目下,牌坊上的厚厚木匾額終於抖落下來,咚的一聲,直直砸在王二的頭上。“庠序千秋”四個大字分作兩截,蓋住了仆倒在地的少年。

【政和四年是1114年,以三舍法爲基礎的學校取士於崇寧三年(1104年)全面取代科舉,徽宗在位時,大辦國家教育,甚至小學也施行三舍制。這段歷史裡,學校和三舍法的情況非常複雜,若見書中有不合於大家尋常所知的內容,別忙着挑刺,容匪頭在故事裡慢慢講述。】

【宋代歷史資料太雜亂,牴觸之處頗多,例如成都的玉局化,也就是玉局觀,很多資料都說是在城北,可根據唐時著名道士杜光庭的記述,以及蘇東坡《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一詩所述,至少唐宋所言的玉局觀是在城西南。類似的例子太多,匪頭對這些細節都會作比照考證,考證不出的,匪頭就任選了。】

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28章 華陽縣學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17章 王門王對王第8章 相公家的規矩第135章 成人成事善惡源第33章 少年學諭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61章 盛春時節心始熱第40章 知行之論談儒變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126章 恩德化仁心結解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114章 風聲雲角蘊有年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169章 洗卻鉛華夷事畢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6章 菊花開,二郎來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34章 少年行第3章 二郎再世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73章 恩仇兩難說情怨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東西第104章 殺伐果斷下手先第7章 人心之能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28章 華陽縣學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5章 凡人之智第1章 華陽神童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88章 情怨癡纏**亂第114章 風聲雲角蘊有年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17章 王門王對王第76章 亂潮覆來苦織網第17章 王門王對王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04章 殺伐果斷下手先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62章 講武預爲十年備第4章 兄長之責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23章 海棠樓爭鋒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