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

平陽公主安安靜靜地坐着,也不言語,身姿端正,脊背挺直,然而,面上的神情卻是掩飾不住地哀痛。畢竟,她與嬤嬤情分不同。

老李並沒有在屋內待太長時間,趙嬤嬤的精神也不大好,主僕兩個就敘了幾句舊,老李便出來了,面上神色有些怔忪,若有所思。也不知是否因爲趙嬤嬤的事兒而有些觸動……畢竟,老李年紀也不小了!

老李出來後,道:“二郎也去看看阿趙吧,看完了我們便回宮吧。”

神情、語氣皆有些寥落。李二點點頭,轉身在薛朗的引領下,進屋去看趙嬤嬤。趙嬤嬤精神不濟,這會兒已陷入昏睡中。李二也不欲打擾她,只這麼在牀邊看了一會兒,叫了御醫來,詢問詳細的病情,以表關心和重視。

屋外,老李關切的看着哀痛的閨女,嘆了口氣:“建瓴。”

平陽公主略平靜一下情緒,應道:“女兒在,阿耶有何吩咐?”

老李長嘆一聲道:“爲父知你與阿趙情份不同,阿趙的事……她已表明出委託之意,一切便交由你了!”

平陽公主道:“趙嬤嬤乃是女兒的貼身嬤嬤,她終身不曾婚配,老了的身後事自當女兒辦理。”

老李頷首,感嘆道:“你阿孃身旁之人,如今也只剩下她了,看見她我便想起你們阿孃,心痛難安,阿趙便交由你罷。”

“喏。”

父女倆兒說了兩句,李二也從裡間出來,面上也如他爹一般俱是感慨之色——

他還記得幼時趙嬤嬤跟在母親身邊時的樣子,如今見之,已是一幅老朽憔悴之色,恍然間才察覺,原來阿孃已去了那麼多年!而阿孃的孩子,卻只剩下他與阿姐了!

李二的心情,複雜難明。

父子兩個都沒有久待的心思,父子倆兒都有些觸景傷情。平陽公主與薛朗一起去送他們,上車輦前,長孫皇后停住腳步:“阿姐,來日方長,尚請節哀!”

說着,若有所指的瞥了一眼薛朗。長孫皇后本就是七竅玲瓏心的女子,自然能看出薛朗那剋制不住的不時拋過來的關切目光。

平陽公主知曉長孫皇后的安慰之意,悄悄看薛朗一眼,恰逢他也關切的望過來,心

中不禁一暖,頷首:“多謝皇后寬慰,我曉得的。”

長孫皇后拍拍她的手,這才上了車輦。薛朗倒是沒多想,看老聖人要上車,還很自覺地過去,攙扶他上車,看着他的近侍服侍着他坐好,方纔退出來。

老李看他的眼神倒是十分暖和,低聲道:“幼陽,多多寬慰建瓴,莫讓她太過傷懷。”

薛朗答應着:“大人放心,小婿省得,我怎麼捨得她太過傷懷呢!”

這耿直誠實的回答,取悅了老李,老李欣慰的點點頭,朝他擺擺手,吩咐一聲,車輦動起來,載着老李回宮去。

“幼陽!”

薛朗正彎腰行禮恭送老丈人,李二的車輦在他身前停了下來,掀開馬車的布簾,露出李二的帥哥臉:“阿姐……便拜託你了!”

薛朗微微一怔,旋即道:“我與公主本是夫妻,自當照看好她,陛下放心。”

送走李家父子,薛朗直起身子,回頭望平陽公主,平陽公主回他一個淡淡地笑容,朝他伸出手。薛朗伸手拉住她的小手——

方纔拉住,便感覺平陽公主的身子朝他靠了靠,低低地、嘆息似的道:“幼陽!”

“我在。”

薛朗應了一聲,嘴拙不知該說什麼,只是略彎了彎腰,不顧平陽公主的驚訝,直接把人抱了起來,大步回府去。他的決心與意志從未改變過,不論發生什麼事情,他都會一直陪在平陽公主身邊!

即便有御醫精心照料,嬤嬤終究沒撐過去,於睡夢中溘然長逝,侍女每隔半個時辰去看她一次,發現嬤嬤去世時,天剛剛亮,侍女也不敢耽擱,立即便報了上來。

彼時,平陽公主與薛朗尚未起身,長髮披散的坐在牀上,也沒心思起牀梳妝打扮,薛朗心裡嘆了口氣,伸手把人攬入懷中,道:“你好好休息,嬤嬤的後事交由我料理如何?”

平陽公主靠在薛朗肩上,嘆道:“嬤嬤是我阿孃跟前最得力之人,爲人精明強幹,最是靠得住,我與柴氏反目時,阿孃不放心我,把她撥到我身邊,這麼多年得她照看,如今她去了,爲她送行乃是我當爲之事。”

說着,起身梳妝。沒上妝,只是簡單地梳了髮髻,穿了身素色的

衣服,閉門謝客。薛朗不放心她,也跟着請假,好在,賑災的事情,大多已經定下來,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操作便行。房玄齡等人皆是朝中重臣,人中龍鳳,這等簡單的事務,自然手到擒來。

薛朗便在家裡,陪陪老婆孩子,逗着兩個孩子多在平陽公主面前玩耍,孩子們的童聲稚語是世間最能振奮人的東西,在丈夫與兒女的陪伴下,平陽公主心頭的哀痛終於消散了許多。

薛朗是經歷過大悲大痛的人,有經驗自然知道怎麼處理會讓人好過些,除了讓孩子們多多陪伴母親,等嬤嬤出了頭七,便拉着平陽公主爲報紙的事情忙碌起來——

一者,報紙的事情已經不能耽擱,提前準備好,早日做出來,日後的作用越大;二者,有事情忙碌,少了沉浸在哀痛中的時間,日子會好過些。報紙不可能一發行便暢銷無比,權威與影響只能日積月累,能早發行一期也是極好的。排版什麼的都好弄,有後世的報紙做參考,就是內容的寫作方式,有些異議。

這時候的大唐公文,雖說都是文言文,但文士間最流行的還是四六駢文,這會兒,韓愈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也沒人推行什麼古文運動,散文體並不流行,駢文體纔是王道。排版可以按照民國時候的方式來,寫作體卻不成。

薛朗看着平陽公主拿來給他看的稿件,滿頭黑線:“我們辦報紙,力求只要是識字的人都能看得懂,這種駢文體不行,文化水平不夠高的讀不通啊,換一種!”

平陽公主一聽便懂了薛朗的意思,問道:“換成何種?莫不是說你所寫一般的白話文?”

薛朗老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是誠實的道:“不用學我,我那是不通文言文,我看朝廷的詔令和史書的寫法就挺好的,按照那種方式寫就行,如果能把標點符號也加上,用來斷句更好。”

平陽公主恍然,懂了薛朗的意思,轉頭就跟手下的副主編溝通去了。這個薛朗不擅長,便不插手,他就負責指導,具體實行還是要平陽公主來。

----------------

加班!!!前段住院積累了許多事務,天天劍班到晚上十二點多才回家,苦逼了!恢復更新!

(本章完)

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3章 “空放一槍”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請假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