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

太子殿下真是好謀算!

占城稻已經被平陽公主派出的船隊弄回來了,正要試種出成果的時候,一竿子把平陽公主提回長安去做少府寺正監,明着看是升職,其實最大的功勞直接就被輕飄飄的拿走了!然後,籌建水師這等又有功勞又有實權的事情,公主殿下也碰不到了,前期所有工作,直接成了爲齊王做嫁衣。

同時,不止搶了公主殿下即將到來的收穫,還順便將了秦王一軍,讓他信任的齊王去分薄秦王的軍權——

可謂一石數鳥之計!薛朗好生無語,半晌兒才找到聲音,吐槽道:“世間怎會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平陽公主道:“大兄不過是怕我手握水師之後,偏袒二郎。東宮之策,自大兄自請征討劉黑闥開始,便清晰可見。只是礙於時勢,突厥每年南侵,能抗突厥者,二郎也,無奈之下,大兄只能眼睜睜看着二郎于軍民中聲威日增而無能爲力。”

薛朗點點頭,他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看時勢,實情就如公主殿下所言一般,太子便是這般打算的,抓住一切削秦王兵權的機會。

平陽公主又道:“二郎自幼由我教養,與我親厚,元吉自幼便在大兄跟前成長,與大兄親厚。大兄並不信我,若我掌權,定是怕我偏袒二郎,莫若於讓元吉掌權,既可達成目的,又可防患於未然。如此行事,並不奇怪!”

公主殿下很淡定,薛朗卻在心裡一嘆,忍了忍,乾脆直說:“你說,太子會不會還有試探聖人之意?”

平陽公主的身子慢慢坐直,若有所思:“試探?”

“對!叫我看,太子此舉,除了你上面說的那些用意,或許還有試探聖人的意思,看聖人是否有易儲之心,若聖人支持元吉掌控新籌建的水師,則就是聖人願意支持太子,削秦王權勢的意思,若聖人不允,只怕太子會多想。”

平陽公主面容沉凝,沉聲道:“以元吉之才,帶領陸軍打戰若無善戰之將領輔佐,必將敗戰連連。水師乃是新建,又與陸上之兵不同,即便我高看他兩眼,讓他主持水師之籌建,訓練出能上戰場之水軍,給他十年也不見得能成!軍國大事,豈容兒戲!”

薛朗贊同的點頭!

別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占城稻試種肯定會成功。“湖廣熟,天下

足”的盛景也會提前到來,屆時,沿海一帶便是產糧之地,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內陸不可能布上重兵,畢竟,大唐最大的威脅還是突厥。若能籌建水師,則大唐這個新生的糧倉便有了保障。外加因爲滃洲的地理位置,還可震懾高麗、百濟、新羅、東瀛諸國,給大唐騰出精力和時間去擺平突厥!水師的籌建,雖然不是緊急的需求,卻是長遠的戰略需求。

何況,水師籌建到形成戰鬥力,必然需要時間,現時的形勢,正好有個緩衝時間,留待水師成型。然太子卻拿這樣重要的事情來爭權、弄權,視軍國大事爲兒戲……實在讓人失望!

平陽公主失望道:“若是大兄舉薦賢能良將來接任,即便與我們的謀劃有礙,我也可以讓出水師總督一職,然大兄卻舉薦元吉……元吉哪裡是能成事之人!大兄此舉,誤國之策也!”

薛朗道:“想來太子並非有意如此,不過是陸權思想作祟,對水師不夠重視,可能他覺得海洋之上不會有什麼敵人來,水師籌建的意義不大,不過是防患於未然,讓元吉來,即便做錯了,也有糾正的時間。”

平陽公主冷聲道:“荒唐!籌建新軍,花費頗靡,我朝初立,國庫不豐,哪裡能如此兒戲,平白浪費!”

這就是站立的位置和觀念不一樣了!

太子殿下出身高貴,從小到大估計也沒吃過什麼苦頭,估計對金錢的觀念就沒精打細算的想法。從小經濟寬泛,手頭沒緊過,沒缺過錢的人,對金錢的重視顯然不如權勢,說白了對這類型的人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權勢更重要。

而他的公主殿下,以女子之身,又有生死預言壓在心頭,力量有限,困難巨大,想來吃過不少苦頭。又一個人拉起一支軍隊,自然知道缺錢的可怕。

在太子看來,元吉可信任,當爲左膀右臂,若能花費些錢糧把元吉培養出來,助他抗衡秦王在軍事上的強勢,收穫顯然啊比花費的巨大。這賬怎麼算都合算,又怎會把區區錢糧放在眼裡!

看公主殿下爲這事兒生氣,薛朗勸道:“建瓴你莫動氣,我覺得聖人不一定會答應太子。”

薛朗這話是有依據的!聖人雖然在秦王和太子之間略有搖擺,但總體來看,聖人還是傾向於嫡長子繼承製,有爲後世

做典範的打算。但是形勢逼迫之下,爲了抗突厥,又不得不重用秦王,於是,形成了如今這個局面。

不過,隨着太子與秦王的爭鬥越來越白熱化,越來越明面化,聖人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件事的後果,但礙於局勢和性格,聖人又沒魄力採用雷霆手段。

從歷史記載就能看出,到武德九年,太子便開始着手收買秦王府的屬僚和天策府的將官們,突厥入侵時,力薦元吉爲帥,並薦尉遲恭等追隨秦王的將領輔佐元吉,奪秦王軍權的目的,昭然若揭。而這個諫議聖人允了。

薛朗不知道經過當初他離長安時那番勸說後,聖人如今是何打算,會不會還堅定不移的支持太子,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聖人不會拿國事當兒戲!

元吉的才能,聖人又不是不知道,沒有賢臣良將輔佐,讓元吉來籌建新軍……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結果!水師籌建事關戰略需要,聖人顯然不會答應。

於是,薛朗道:“若是太子舉薦元吉出掌水師的時候,同時舉薦合適的副將來輔佐,想來聖人可能會同意。若是沒有好的副將輔佐,只憑元吉……只怕太子的打算要落空。聖人雖然心軟,但卻不是拿國事當兒戲的人!”

平陽公主沉吟片刻,重重點頭:“郎君言之有理!不過,此事不能不防,我還需寫疏奏上呈父親,陳明利害。只是如此一來……”

薛朗坦然道:“只是如此一來,跟太子與元吉……只怕就要交惡了!”

平陽公主無奈的點頭,然神情卻透着堅毅:“若是大兄與元吉要誤會,由此而憤恨我,我也不怕!問心無愧!”

薛朗笑着拍拍她的手,道:“沒事兒,你儘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無論你做什麼,我都是支持你的。大不了,我們就帶着部曲跑小島上做土霸王去!”

平陽公主被他說得“噗嗤”一笑,也不言語,只一雙眼睛脈脈看着他,對視半晌兒,看得呆駙馬紅了臉,才輕輕一笑,伸手拉下他的頭顱,輕輕貼上。

良久,兩顆貼合的頭顱才分開,平陽公主道:“阿耶養育我,養育之恩不能不報。然郎君待我如此,我也不會陷郎君於絕境,郎君且放心,爲妻自有打算。”

薛朗笑道:“我從未擔心過!”

兩人額頭相抵,溫馨無言。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