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

直到頭七過後,平陽公主方纔告知薛朗,她乃是聖人敕封的台州都督,不過,考慮到她目前身子不變,聖人特許她從權變通,可等誕下孩兒後再去台州,之前可使手下代爲履職。

公主殿下自有考量,她留在越州與薛朗團聚,她的長史韓進,還有新提起來的司馬曾闖已然奔赴臺州,代她接手都督權職。

曾闖這人薛朗知道,出身熊羆軍,以前是葉卿的副將,對練兵十分有心得。而韓進又精於細務,這兩人搭檔,頗有點兒後代軍政結合的那一套。

平陽公主道:“台州非是軍機重地,也非富庶之地,駐軍有限,也無府兵,城防兵不過數千人,我以長公主位任職都督,得聖人敕令,可募兵兩萬,加上你我的部曲、護衛,約莫可得三萬人馬。”

薛朗在民部任職過,對各地的資料皆爛熟於胸,再結合現代對臺州的記載,道:“台州居山面海,受地形限制,人口田地都不算多,更談不上什麼經濟,募兵兩萬……軍餉呢?朝廷負責?”

平陽公主別有深意的看他一眼,道:“頭年朝廷負責糧餉,之後便需自籌。”

臥槽!不用問都知道,這肯定是老丈人給他出難題!薛朗有些蛋疼,有個善於經營的名頭,也是可憐!

薛朗想了想民部對於台州的記載,道:“以台州本地的經濟能力,養三萬人馬,感覺略有些吃力。若不想擾民傷民,這養兵還真只能自己來。”

平陽公主頷首,道:“是故,幼陽可有良策?”

戰時養兵可從權,平時養兵卻不能那麼搞。說白了,還是要錢!

薛朗皺眉沉思,若說經略江南的話,參考後世歷史記載,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在此之前,有個問題要搞清楚!薛朗問道:“建瓴你對臺州是什麼定位?”

“定位?”

平陽公主不解。薛朗解釋道:“就是你心裡對臺州有什麼打算!是打算建個可掌控的根據地呢,還是就是履新的地方,在其位便謀其政,並不打算經營?”

平陽公主聽明白他的意思後,斷然道:“台州乃是我之台州,須得進可攻,退可守,也是你我夫妻一家立足之地,斷不可無有自主之力!”

薛朗懂了,道:“若是這樣的話,倒是有一個辦法!”

平陽公主妙目一轉,笑得情意款款:“請郎君解惑!”

薛朗被公主殿下情意綿綿的目光看得臉熱,這說正事兒呢,公主殿下居然犯規的亂放電!咳嗽一聲,故作嚴肅道:“提請籌建水師!”

“水師?”

平陽公主收起調笑之態,神情若有所思。

薛朗侃侃而談:“對,就是水師。大海之上,財富無窮無盡,別說養活三萬人馬,就是三十萬也不成問題。唯一受限的地方就是船。我大唐應該還沒可以航行到大洋深處的大船吧?所以,目前來看,只能沿着海岸線在近海航行,不過,就算只是在近海 ,也足夠了,讓船隊帶上大唐的瓷器、絲綢,去與沿途海岸線的國家換取黃金、珍珠、香料等等,這些東西,在長安、洛陽定能賣出大價錢來,商人逐利,爲了掙錢,定然會聚集台州,如此一來,台州的人口就會增加,人口增加了,當地的經濟、賦稅就能上漲,帶來諸多好處……”

薛朗細細的向平陽公主講說海洋貿易能帶來的好處,以平陽公主的城府也不禁聽得雙目異彩連連,頗爲心動。

薛朗道:“這次我被流放,但聖人待你,依舊聖寵不絕,從某些方面來說,你就是一面可以倚仗的旗幟,籌建水軍後,開展遠航貿易,有你這面旗幟在,旁的人等閒也不敢伸手。何況,我們並不是要把利潤全部死攥在手中的人,做起來不成問題。況且,搞遠航貿易還有幾樣好處!”

薛朗看看四周,平陽公主會意,朝初雪看了一眼,初雪立即行禮告退,護衛們散開,客廳裡只餘薛朗和平陽公主。

薛朗道:“其一,也是最大的好處,大海之上,各種島嶼星羅棋佈,適宜耕種、居住的也不是沒有。若能擇一二,善加經營……這纔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平陽公主微闔的雙目,驀然睜開,雙目掩不住的驚色望着薛朗,薛朗連忙道:“我的意思不是要做什麼大不韙的事情,大唐挺好的……”

平陽公主突然起身,傾身抱住他,在他脣上親了一下,臉上帶笑,柔聲道:“我知!郎君所謀者乃是父親百年之後,

與爲妻心中所慮,不謀而合。”

平陽公主頓了頓,額頭與他相抵,眼神隱見歡喜,續道:“郎君此策極好,若能依計行事,則爲妻心中所憂盡數可解,上上之策也!”

聽到解了平陽公主的煩憂,薛朗挺開心的,笑得像個傻子,嘿嘿直樂。平陽公主輕輕一笑,臉龐略移開了些,一雙妙目情意款款:“爲妻原以爲已知郎君之才,如今方知不過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薛朗被誇得不好意思,摸摸鼻子:“殿下過獎。”

平陽公主輕輕一笑,秀目凝視他一會兒,問道:“其餘好處呢?郎君尚未向爲妻道來。”

薛朗咳嗽一聲,假裝不在意臉上的熱辣,道:“建瓴你知道真臘國嗎?”

平陽公主一怔,道:“似有耳聞,約莫是環王國鄰邦?”

環王國便是占城在五代以前的名稱。薛朗豎起大拇指:“殿下真博學廣聞。”

平陽公主不語,似笑非笑、似嗔非嗔的看着他。薛朗哈哈一笑,道:“真臘就是環王國的鄰邦,聽說真臘國盛產稻米,所種植的稻種,不需精根細作,不需移秧,旱不求水,澇不疏決,耐旱耐澇,適應性強,易於耕種。若是能引進這種稻種到台州,然後再種些紅薯、土豆,則糧食問題可解!”

到時候,有糧又有錢,再加上經營的小島,無論怎樣的情況,都有了進退騰挪的餘地,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有平陽公主和薛朗在,薛朗都不擔心李唐皇室會對他們的後裔做什麼,兩人皆有功於大唐,即便是爲了堵住天下悠悠衆口,不至寒了功臣的心,朝廷也不會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

薛朗怕的是——

將來李治當政,再扶持出一個則天大聖皇帝來……那娘們兒殺人可從不手軟。李唐皇室的子弟們,皇親國戚們,不論男女,死在她手上的可不在少數。今日的選擇,不過是給將來的兒孫們一條活路。

當然,這些不能對平陽公主說,但是,公主殿下雖然不知道這些,但想來她也知道權利鬥爭的可怕之處,即便不能預知後事,也能明白這種長遠之計的好處,從而做出恰當的選擇,他的公主殿下眼光、手段可從來不缺。

(本章完)

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七卷_請假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