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

混賬!”

聖人一聲怒喝,滿面暴怒之色。

薛朗滿面肅然,平陽公主若有所思,秦王面目表情,唯有齊王一臉懵逼。

平陽公主上前扶住聖人,柔聲道:“阿耶,龍體要緊,求阿耶莫要生氣,若是因此氣壞身子,叫兒等如何是好!”

說着,還輕輕給聖人揉胸口,平息他的氣怒。聖人給女兒這麼安撫一下,扭頭看到她滿臉的關切擔憂之色,嘆了口氣,分派道:“着人立即把爾朱煥、橋公山押解到仁智宮,吾要親自審問。”

“喏。”

鬧出這麼一件事情來,聖人也沒了玩樂的心思,擺擺手,讓大家各自散了,齊王、秦王原想跟去安慰聖人,也被聖人趕了出來,唯有平陽公主扶着聖人,跟着一起去了。

薛朗但是能理解,聖人三個成年的兒子——

長子乃太子,聖人一直在支持他,維持太子的的正統地位,結果,維護半天,發現這小子私底下居然小動作不少。

慶州都督乃是一州軍事長官,手握兵權,太子給這樣的人送盔甲,是人都想問句,太子想幹嘛?

次子秦王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直在與太子互別苗頭,手下人才濟濟,功勳赫赫,太子若無聖人支持,只怕彈壓不住。

四子齊王,兩位兄長之爭本與他無關,卻不消停,自己主動攪和進去!

這麼一想,三個兒子竟沒一個省心的!薛朗覺得這樣的爹,做得也忒受氣了些!兒女皆是前世債!

出了這麼一樁事情,仁智宮裡再沒了玩樂之聲,平陽公主一直到傍晚纔回來,聖人這一天都心情不好,公主留下勸慰,待聖人安歇纔回來。

“爾、橋二人定有問題!”

沒頭沒尾的,平陽公主突然說了一句。薛朗心中一動,道:“太子既然派他們二人押送盔甲,想來應該極爲相信他們。這種事情,不是親信不足以託付。”

“正是如此。”

“然而,事情卻正好是這兩人告發的。”

平陽公主斷然

道:“大兄爲人忠厚,機變不足,若有那奸邪之人,假忠藏奸,多會上當!罷了,此事已非我能管之事,且看父親如何處置吧!”

爾、橋二人還未押送到仁智宮,太子建成已然單人快騎,只簡單帶了護衛,連夜奔赴仁智宮,等早晨聖人睡醒,太子已然跪在寢殿外請罪。

聖人哼了一聲,怒道:“讓他滾進來!”

不一會兒,太子進來:“不肖兒毗沙門拜見父親,因兒之故,壞了父親避暑之興致,兒不孝,請父親責罰。”

聽到已然蓄鬚的長子以幼時乳名自稱,聖人不禁一陣心軟,旋即想起他的罪過,冷哼一聲:“既然知罪,你且說說,何以辜負爲父信任,派人與楊文幹送盔甲?”

太子道:“回稟父親,兒之所以着人私下贈送楊文幹盔甲,乃是兒之前着楊文幹私募壯勇,這些盔甲便是爲裝備壯勇所用。”

聖人大怒:“京師內你私募兩千長林衛,爲父已假裝不知,不曾責你,竟仍未滿足!爲父未死,大郎,你想做甚!”

太子跪在地上,嚴正道:“此事罪證確鑿,兒無話可說!兒唯有一句,形勢所迫,有備無患!除此之外,再無他意,請父親明鑑。”

聖人不語,隻眼神複雜的看着他:“毗沙門,汝乃太子,朕尚未死,汝何至如此?難道京師內那兩千長林衛仍不夠?”

建成眼淚唰的流下來,哭道:“兒知私募屯衛之事瞞不過父親,然二郎的天策府如芒刺在背,兒若再無行動,朝堂之上可還有兒立足之處?人人只知秦王,可還知兒這個太子?”

聖人大怒:“糊塗!朕離京時監國者何人?不正是你嗎?身爲太子,朕已爲你鋪設坦途,爲何有大義坦途不走,非要行崎嶇陰晦之路!大唐方纔開國,天下有多少眼睛望着你,你可知?蠢材!蠢材!”

建成傻眼!

聖人繼續怒罵道:“前有楊廣之禍,前車之鑑不遠,你若端正己身,何懼之有?二郎身有大功,名正言順,汝知乎?如今這般,連所謂親信都彈壓不住,識人不明,爾

叫人如何想?”

押送盔甲與州都督這等本應是機密之事的事情,挑選的人選本應是絕對的親信,然而,太子卻被親信的人出賣了……

太子不禁慌了:“求父親指點!”

聖人瞪視着他,心頭頗有些頹喪,奮力揮手:“滾!滾回京師去!爲父此時不想看見你!滾!”

“父親息怒,兒這就走!”

建成看老父大怒,不敢久留,離開仁智宮後便快馬趕回長安去。

聖人聽到回報,不禁數聲長嘆,此事若二郎來,絕無大郎之優柔寡斷,君子不密失其身,連這等小事都做不好的大郎……聖人又是一嘆,神情晦暗不明。

數日後,爾朱煥、橋公山被押解到仁智宮,同步而來的還有慶州都督楊文幹興兵叛亂的急報。

聖人高居上位,居高臨下的望着跪着的爾、橋二人,神情莫測:“太子有錯,你二人檢舉有功,功過相抵,恕你二人無罪,然卻不得再領軍,卸甲歸田去吧!”

二人一臉感激之色,連忙謝恩:“多謝陛下不罪之恩,小人感激不盡。”

聖人擺擺手,讓人把兩人帶下去,又道:“太子犯錯,王圭等身爲屬僚卻不力諫,難逃輔佐不力之責,着貶斥!”

薛朗默默腹誹,這絕對是遷怒。所以說,太子臣屬不好當,有功是太子的,有過是臣屬的,太子就是一朵潔白的白蓮花!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呵呵!

楊文幹反了,朝廷需要派兵鎮壓,聖人立即下詔,着左武衛將軍錢九隴與靈州都督楊師道率兵鎮壓。

屋漏偏逢連夜雨。聖人剛派出兵去鎮壓內亂,邊關傳來急報,突厥部落近日開始集結,疑似又欲扣關。且集結時日長,規模大,不知將來幾多大軍,尚在查探中。

接到急報,聖人把秦王、齊王、平陽公主、薛朗召集起來,於仁智宮正殿內議事。

聖人面沉如水,拍了一下桌子,恨聲道:“突厥年年來扣關,於此我朝已有應對,不算突兀,可慮者不過是兵力調配和精力分散之問題。”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請假條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71章 薛朗其人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