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

看完球賽,各自回府,兩個好基友也看不出孔太太到底有沒有許配閨女的心思,然則兩人已經盡力,薛朗派了長儉去江臨府上,把今天的會面經過告知蘇四娘,接下來就只能交給她了。

不過,不論孔家怎麼答覆的,都要等冬至以後了。冬至被稱作亞歲,與“元正”、“寒食”合稱古代三大節日。在唐朝,冬至聖人要到圜丘祭天,完了回家君臣還要各自祭祀祖宗。冬至完了後,緊接着就是冬狩,冬狩的時候要冬季演武等等。

身爲朝廷命官,對薛朗來說,代表的是大量的、繁複的官方活動,有皇帝舉行的,也有需要自己舉行的。古代對禮制比較看重,御史也會盯這一塊,要是做的不好,搞不好是要罷官去職的。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聖人已然發下詔書,着葉卿、江臨班師回朝,參加今年長安的冬季演武。

這是打完勝戰讓大家一起回來過年的節奏?!

聖人在某些地方還是挺好的。

今年大唐風調雨順,又有紅薯、土豆的大豐收,祭天活動搞得十分浩大。也不知是哪位有才的大臣執筆寫的禱文祭詞,通篇文采風流,辭藻華麗,很是把聖人今年的功績吹捧了一番。

薛朗讓他自己看,自己斷句是不成,但是聽別人念,從語氣裡判斷出斷句後,倒是大致能聽明白了,再結合聖人故作嚴肅,卻情不自禁、剋制不住的有些志得意滿的眼神,就更加的明白了。

禱文重點說了今年對突厥的大勝,然後便是紅薯、土豆的大豐收,棉花的發掘等等,文治武功,各有篇幅的大力歌頌了一番,難怪聖人神情那般愉悅。

薛朗穿着寬袍大袖的禮服,跟隨在羣臣的隊伍裡,餓着肚子,忍着飢渴,跟着聖人祭天。這樣狀態的並不止他一個,大家都這樣,包括聖人,祭天儀式肅穆莊嚴,不能中途打斷,爲了保證儀式進行的時候不至於出醜,大家一塊兒餓肚子,等完了回家再吃。還好今年冬至沒下雪,不然,餓着肚子就更難熬了。

好不容易祭天儀式完畢,君臣皆上了馬車,迴轉城內,各自歸家。正好可以就着路途上的這一點兒時間,吃點兒東西墊墊肚子。

一上馬車,在車裡等着他的荷香就立即遞上來一碗薑湯。雖說沒下雪,但呼呼刮的冷風,一個勁兒的往脖子裡鑽,又不能隨意活動四肢驅寒。

即便薛朗還年輕,也被吹了個四肢冰涼,皺着眉喝下一碗薑湯,趕緊吩咐荷香:“把我昨天炒好的油茶麪,燙一碗來,餓死我了!”

“喏。”

一碗薑湯,兩碗油茶麪下肚,薛朗纔有活過來的感覺,抱着手爐,裹着毯子,好一會兒才恢復過來。回家啥事都沒幹,先泡個熱水澡,祛除滿身寒氣後,繼續祭祖。

明天宮裡聖人舉行家宴,召在長安城裡的諸王和公主們參加,並不宴請羣臣。薛朗本無資格參加,不過,聖人使人特意來告知他

,讓他明日也參加。

一夜無話,第二天,準時赴宮裡參加飲宴。因是家宴,聖人的後宮和諸王妃都參加了。大家一起欣賞歌舞,飲酒作詩。

平陽公主自然也來了,她與太子、齊王坐在聖人左手邊,薛朗則與秦王坐在聖人的右手邊,與平陽公主相對而坐。

見到平陽公主,薛朗朝她拱拱手,平陽公主微微一福,回了他一個含着笑意的眼神。只這一眼,薛朗福至心靈,突然明白了平陽公主回他白紙的意思——

一張白紙,空無一物,就是什麼都沒有!

薛朗也是關心則亂,自己胡思亂想,平陽公主可是講道理的人。薛朗放心了!

大概是薛朗放心的表情太明顯,那邊襄陽公主捂着嘴笑了一聲,轉頭附在平陽耳邊不知說了什麼,惹得平陽拍了她一下,姐妹倆兒笑作一團。

雨過天晴了,薛朗那是看什麼都十分順眼,聽王爺王妃們吟詩作賦,甭管好壞一律都給與熱情的掌聲,逗得聖人也十分開心。

吟詩作賦,欣賞歌舞。唐朝初立,宮裡行的是家禮,宴會算不得拘束。大家一起飲酒,一起欣賞歌舞,薛朗樂淘淘的偷看平陽公主,一邊喝酒一邊開小差——

等冬至過完,眼看着就快要元正了,元正之後,就是他與平陽公主大婚的日子,可是,催妝詩怎麼辦?

以他連“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種打油詩都做不出來的水平,催妝詩真是個蛋疼的玩意兒,如果就跟現代似的,全部可以用紅包打發那該多好!

跟作詩比起來,能用錢打發的問題,那還能叫問題嗎?要不打聽一下在長安的才子們,誰比較擅長作詩,請人作幾首,花錢買?

薛朗端着酒杯慢慢的小酌,表情頗有些嚴肅鄭重。

花錢買是容易,更加蛋疼的是,滿朝文武皆知道他不會作詩,到時候催妝詩念出來,大家一聽就知道不是他作的,簡直跟掩耳盜鈴一樣。這真是左也爲難,右也爲難,連個商量的人也沒有,總不能去找公主本人商量吧!

薛朗表情凝重的看看四周,意外的發現同樣與他一般神思不屬的還有秦王。似乎今天秦王的表情一直比較凝重,這會兒坐在麟德殿裡,就像是心沒跟着來似的,酒一杯接一杯的喝,又快又急,臉上無有半分笑意,哪像太子,陪坐在聖人下首,不時還與聖人笑談兩句,品評一下場中舞姬,哪個跳得好,哪個顏色好。

在對待女色這個問題上,李家父子,包括二鳳君,基本都沒什麼節操。史書上還說李淵、太子、齊王父子仨都比較好色。其實,在薛朗看來,二鳳君也不遑多讓,這父子一家誰也不用嫌棄誰,都是一路貨色。

吐槽完,薛朗情不自禁的發散了一下思維——

齊王上次被平陽公主收拾了一頓後,倒是沒再聽到齊王妃向平陽公主告狀,也不知道這兩口子相處的如何了。被薛朗和平陽公主這麼

蝴蝶了一下,以後還會跟二鳳勾搭成奸嗎?也不知這兩人是怎麼勾搭上的!

再話說,長孫也是好脾氣,二鳳把弟媳勾搭上了,她居然也沒什麼表示……也說不準或許是有的,不過,長孫那樣高情商、高智商的女子,決計不會在外面給丈夫什麼難堪,至於關起門來是怎麼收拾李二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咳咳!”

薛朗被自己這個腦洞給囧的,頗有些無言以對。秦王就坐在薛朗上首,聽到他的咳嗽聲,轉頭問道:“幼陽可是着涼了?回去之後可要傳個太醫看看,莫要着了風寒纔是。”

薛朗趕緊回神,笑道:“多謝二郎關心,沒事兒,就是剛纔有些出神,被酒水嗆了一下,無妨!呃……”

說着,擡頭笑着看向秦王——

這一看,倒是看出問題來!秦王居然雙眼通紅,眼中含淚,一副“好想哭,但不能哭,要忍住”的表情。

薛朗一怔,趕緊看向同樣一臉焦急之色的秦王妃,秦王妃隱晦的搖搖頭,頗有些是無計可施的樣子。

薛朗擡頭看看上面的興致高昂的聖人,低聲道:“二郎,不管你因何而哭,都要忍住,不能哭出來,莫要敗了聖人興致!”

秦王妃也道:“夫郎,爲妻知你心中苦楚,然今時今日,此地卻不是你發泄悲傷之處,好夫郎且忍上一忍可好?”

說着,趕緊掏出手帕,讓秦王捂着點兒嘴巴,千萬不要哭出來。秦王一把接過,直接把手帕捂在臉上,手擋着嘴巴,不讓哭聲泄露出來。

然哭過的人都知道,越是想忍住不要哭,越是忍不住,秦王的眼淚就像決堤的河水似的,滾滾而落,即使秦王用手帕捂着嘴巴,不讓哭聲漏出來,眼淚還是怎麼都止不住。

薛朗暗叫不好,秦王妃臉都白了!兩人又不好起身遮擋秦王,也不好與他換座位,那更加的引人注意!

正發愁呢,聖人旁邊的尹德妃似是注意到這邊的境況,附在聖人耳邊說了些什麼,聖人的眉頭不自禁的皺了起來:,望向這邊:“二郎,何以如此作態?”

薛朗與秦王妃幾乎是同一時間開口:“回聖人(回父親)……”

聖人出聲喝止:“我問的是二郎,讓二郎說話,何須你二人來說!”

顯然,聖人這是不高興了!

本來大過節的,一家人一塊兒飲酒賞樂,開開心心的,大家都好好地,就秦王一個滿臉鬱色,居然還哭出來,擾了聖人玩樂的興致,聖人頗有點晦氣之感。

就聽秦王道:“回父親,擾了父親興致乃是兒之過,然則兒實在忍不住,兒這是思念母親之故!往年在晉陽之時,及至冬至,阿孃都會帶着兒等兄弟姐妹一起動手包餛飩。如今我李氏坐擁天下,享天下一等之尊貴,阿孃卻已獨臥孤墳,不能榮享,思至此,兒便苦不自禁,悲從中來!”

說着,跪伏於地,嚎啕大哭起來!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