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

平陽公主舉着筷子的手一頓,淡淡瞟了齊王一眼。

“啪”的一聲,聖人手中的筷子,重重的放在桌面上,不悅的看着齊王:“元吉!吃尚不能堵你口耶?”

齊王面現悻悻然之色,不甘的辯解道:“父親,兒只是與薛侍郎說個玩笑話。”

平陽公主放下手中小碗的聲音,神情淡然:“向駙馬致歉!”

齊王一驚,霍然起身,胸膛不住起伏,滿臉的不敢置信:“阿姐!我可是聖人嫡子,阿姐之親弟,你竟叫我向一個臣子致歉?”

平陽公主不爲所動,神情不見一絲變化,依舊那麼平淡,一字一句卻擲地有聲:“幼陽乃是我之駙馬!”

齊王哼了一聲,傲然道:“尚未成親,做不得數!”

“混賬!”

聖人一聲暴喝,手中筷子直接向齊王砸去:“你之禮儀規矩學到何處去也?尊長孝悌一無所知,視你阿姐的閨譽爲何物?視朕之詔令爲無物麼?”

齊王心中咯噔一下,連忙跪下:“父親息怒,兒並無此意!”

“然你之言行便是此意!”

聖人滿臉的怒色,瞪着齊王,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稚子六郎尚知尊長愛幼,你堂堂鬚眉,竟不知禮爲何物麼?”

這話罵的有些重。齊王臉孔漲得通紅,想反駁似又不敢,只得低頭領訓。薛朗即便情商再低也知道不能再這麼發展下去了,不然,好事一件就會變成壞事。

以往的經驗告訴他,這件事齊王得不了好,但他這位當事人,也不會有什麼好處。畢竟,聖人與齊王纔是親父子,他終究隔了一層。

不是薛朗以小人之心度之,而是天下間能真正做到幫理不幫親的其實十分稀少。本心來說,他就做不到。

於是,薛朗理了下衣冠,從席位上起身,走到正廳中央,一個大禮,朗聲道:“請聖人息怒!此事說來也是因我而起,雖然臣爲人愚笨,不知齊王的玩笑話兒笑點在哪裡,不過,看聖與公主之語,可是覺得齊王之語對臣下有侮辱之意?”

聖人面上浮現尷尬之色,沒有立即開口,似在斟酌詞句。倒是平陽公主對他了解頗深,知他這麼說,必

定事出有因,默契十足的接話:“我知幼陽胸襟廣闊,自不會把元吉的冒失之語放在心上,然錯便是錯,豈能因是聖人之子便可肆無忌憚,肆意妄爲?如此讓天下如何看待我李唐?父親之清譽何在!”

公主殿下又開始了!她這些話,明着是在替齊王道歉,實則是站在道理的一邊,擠壓聖人想高擡輕放,饒過齊王的空間。

薛朗心中一邊爲平陽公主的護持暖心,一邊又忍不住想替聖人點根兒蠟。這些兒女們,一個二個都不省心,聖人做爹也蠻不容易的。如果他將來的兒女也是這樣……想想就覺得心累!

薛朗心裡這麼想着,臉上卻苦笑道:“多謝公主,不過,在我看來,齊王的話卻是對我的誇獎,而非侮辱。”

平陽公主即便知道薛朗想要把事情平掉,但也想不到他會這麼說,不禁奇怪的看他一眼,聖人一臉茫然,就連剛剛還一肚子氣的齊王,都忍不住訝異的看他一眼,一臉“你是傻逼嗎”的表情。秦王專心打醬油,眼神帶着好奇與期待的望着薛朗。

聖人道:“幼陽啊,吾已知你心胸廣闊,不與元吉計較之心思,然也無需自貶。”

薛朗苦笑起來,道:“啓稟聖人,真不是臣自貶,而是臣成長之環境與大唐不同。在臣成長之種花家,有位才德之士說過,技近乎道,藝可通神。在種花家,廚藝是一門十分受歡迎的技藝,不論男女,皆可學習。特別是男士,如若會廚藝,在婚娶中,還是一項加分項,頗受女子青睞。”

這話一出來,在座諸人皆表示驚了!平陽公主眼帶深意的瞟薛朗一眼,然而,薛朗完全沒明白公主這一眼的含義,還衝人笑得燦爛。

秦王左右看看,沒說話,眼裡卻帶着笑意。齊王驚訝的望着薛朗,目光閃爍。聖人訝然追問道:“還有這等習俗?”

薛朗道:“不敢欺瞞聖人,說來不好意思,臣幼時相貌看着極爲普通,臣之先母一直擔憂臣將來打光棍,找不到婚配對象,便一直積極教導臣廚藝。所以……”

薛朗頓了頓,大膽的擡起頭來,直視着聖人,一雙眼睛明亮真誠:“在臣看來,誇臣善廚不是侮辱,反而是稱讚。臣的心中,一直慶幸並感激

着,幸好臣是會廚藝的,不然,即便在歸國途中沒有累死、苦死,也會餓死。從某些意義上來說,沒有廚藝就沒有臣的今日。所以,多謝齊王誇獎,下臣愧不敢當!”

坦坦蕩蕩、標標準準的向齊王行禮致謝,齊王直接被弄了個手足無措,什麼氣怒都消失了不說,還頗有些不自在,避開薛朗禮,略有些心虛的道:“可是,有人曾對我說,君子遠庖廚。薛侍郎既已歸化我大唐,還當入境隨俗纔是。”

薛朗正色道:“多謝齊王的好意,但是,廚藝於我來說有恩,曾救我於危難之時。若連對自己有恩之技都不敢承認,那我又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若是因旁人的眼光與議論就不敢承認心中真正的想法,那這樣的人生,活着還有何趣味與勇氣可言?臣雖不才,然也想坦蕩做人!”

“好!”

秦王當先喝彩,看薛朗的眼神頗爲欣賞。聖人也笑容滿臉的輕輕鼓掌,表示對薛朗的讚賞。平陽公主眼中含笑的望着薛朗,雖不言不語,但喜悅之意從眉梢眼角便能輕易看出來。

薛朗拱手致謝,然後轉向齊王,繼續道:“再者,君子遠庖廚這句……若臣沒有記錯,當是先出自《禮記》,然後亞聖勸諫齊宣王時,曾引用過,對否?”

齊王還沒答話呢,秦王已然道:“正是。”

曾經混論壇的時代,爲了這句“君子遠庖廚”跟人嘴炮,薛朗曾詳細的查閱過相關的資料,所以,其中的出處、典故,薛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薛朗微微一笑,道:“《禮記》之中寫道,君子遠庖廚,凡有氣血之類弗身踐也。亞聖面見齊宣王時,曾引用此句,勸諫齊宣王施行仁術。對於此句之解讀,漢代的賈太傅也說過一句,故遠庖廚,仁之至也。所以,在我看來,這一句代表的是仁義之心和態度,並不是說但凡君子都不要靠近廚房,也不要沾染廚事。”

“善哉斯言!”

聖人當先鼓掌,笑道:“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幼陽這辯詞極好!”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半真半假的道:“多謝聖人誇獎,咳……不敢隱瞞聖人,其實之所以記得這樣牢固,說得如此流暢,其中是有緣故的。”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六卷_請假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