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

李孝恭笑容滿面,好奇問道:“不知某有何可指點的?薛郡公儘可道來。”

薛朗:“咳……不知趙郡王是否知道平康坊哪家的都知才藝較好?我想請一位來做席糾。”

“都知?席糾?”

李孝恭滿臉的笑容,看着不知爲何透出一股猥瑣來,語氣帶着自得:“此事薛郡公算是問對人也!平康坊東坊三曲哪家的都知才藝最好,某最是清楚不過。”

唐時最頂尖的名妓叫做都知,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妓女這個行業的最高職稱。有名的都知,出口成章,七步成詩不在話下,反正文化水平比薛朗高就是。

席糾就是酒席上行酒令判斷懲罰的裁判,做的好的席糾,能幫忙把酒宴的氣氛炒熱,讓場面不至於冷場,且對勝負懲罰爛熟於心。

這時的文人雅士都比較追捧有名的都知,酒席上都喜歡找這麼一位都知去主持,這是一樁雅事。

薛朗初來乍到,別說認識哪家的都知了,連平康坊門往哪邊開都不知道。他再沒情商也知道不可能拿這件事情去問公主殿下,所以,只問了江臨。都知和席糾這些東西,就是江臨告訴他的。

向李孝恭打聽也是心血來潮,臨時起意,想不到居然還問對人了。不過,那麼猥瑣的笑容……本來李孝恭也是氣質大叔一枚,這麼一笑,嘖嘖,形象啊!

李孝恭明顯被薛朗的請教搔到了癢處,也不急着乘馬車了,直接拉着薛朗,一邊走就一邊侃了起來:“北曲住的都是些色藝普通的,不值一提。佳物在南曲、中曲,好的都知基本上都集中在這兩曲……”

李孝恭果然不負盛名,說起平康坊裡的都知,哪家的都知才藝好,哪家的都知做席糾好,哪家的都知作詩好,說起來侃侃而談,如數家珍,簡直跟自己家後院一般熟悉。在他的介紹和建議下,薛朗確定好人選,明天讓阿陳去約好就行。

定了席糾,薛朗順口問了一句:“平康坊可有歌舞跳的好的?”

“你府上無有歌舞伎人?

趙郡王訝然反問。薛朗搖頭:“我初來乍到,家裡人口冷清,如果不是要宴請同僚,我也想不起置辦這些,也沒這個心思,管着也麻煩,想說需要的時候直接請平康坊的來表情就成。一事不煩二主,請趙郡王幫忙推薦些吧。”

趙郡王笑道:“此事不值一提,薛郡公儘可放心,此事交由某解決便是,權當收了你美酒的謝儀。”

然後,薛朗就被打發回家了。回家剛吃了飯,還在院子裡溜達消食,長儉就腳步匆匆的進來:“稟大郎,趙郡王府上的管家來了,說是奉趙郡王命令給大郎送禮。”

說着,遞上一摞紙張,薛朗結果一看,全是身契,微微一愣,決定去見見趙郡王府的管家。

趙郡王的管家是個老頭兒,見到薛朗便連忙行禮,言詞間卻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態度:“老奴見過長平郡公,奉我家主人令,特來給長平郡公送幾個玩物。我家主人說,這幾個玩物歌舞技藝還算馬虎,雖當不得大用,不過娛樂賓客卻已足夠。”

沒錯!趙郡王給薛朗送的是一隊歌舞伎,薛朗拿着身契有些無語——

這就是趙郡王的謝儀?!這就是趙郡王的放心?說好的名將李孝恭呢?

雖然知道以李孝恭的愛美人的風流性子,對平康坊的都知熟悉也不奇怪,不過,直接把他家裡的歌舞伎拿來送人,也是醉醉的。

薛朗笑得跟牙疼似的:“勞煩老管家回去轉告,就說我謝謝趙郡王的美意。”

“喏,老奴告辭。”

送完禮,老管家便回去了,薛朗還能咋地?那些都是活生生的人,總不能就那麼扔着不管,只好讓荷香去安排她們的住宿吃喝。

好在,郡公府房間多,人口少,就是雜役也挺少的。趙郡王直接送了他十個歌舞伎,看身契上寫的年齡,俱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都是小姑娘,好安排。

順便讓荷香去問了問,這些小姑娘舞技都不錯,顯然是跟着師傅刻苦練過的,《九部樂》都會跳,只是,有

些大的燕樂,因爲人數不夠,顯然跳不成。

薛朗挺滿意,燕樂那是宮廷裡表演的,他不過是舉行個家宴,不需要那麼複雜,十人的小隊伍,足夠了,讓她們先練着,等着家宴那天要給賓客表演歌舞。

至於演奏的藝人,薛朗打算先從公主府借幾個。不是他想去麻煩公主,而是,管樂工的是太常寺,太常寺卿竇誕可是剛被薛朗婉拒過結親之意。

自從到長安後,長安人事繁雜,薛朗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認識了新的人,就在記事本上寫下來。對照着腦海裡的後世的歷史記載看,往往能於不經意發現許多東西,加深對對方的瞭解。

太子妃爲竇誕的小女兒向薛朗保媒沒保成,不知太常卿竇誕會如何想。薛朗卻不得不注意,以做到心中有數。若是隻有他一人,他自然無所畏懼,但,現在他有了公主,行事自然多了幾分謹慎與小心。

何況,太子與秦王之爭,雖然還沒到水深火熱的地步,然則薛朗站在局外觀看,已然無法可解!除非聖人狠心,直接把秦王或者太子弄倒一個,全力撐另一個。

可是,以薛朗這段時間接觸來看,聖人是個好父親,但作爲皇帝卻還不夠狠心,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個都是優秀的兒子,若聖人還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則玄武門外的慘劇將無可避免。

秦王與太子他都不擔心,兩人都已經爲人父,理當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他所擔心者,唯有平陽公主!屆時,她受到的衝擊,當如何緩和與寬慰?

這是橫在薛朗心頭最大的難題。還有就是,現在不過是武德六年的第一個月,平陽公主的死劫,究竟過了沒……薛朗心中也沒把握!

做最周全的準備,坦然面對。若人力真的無法改變,薛朗陪着便是。

心裡暗自下決定,叫來長儉,拿着他寫好的書信去平陽公主,向平陽公主借幾個技藝熟練的樂工來,以備明天的酒宴。

+++

今天可恥的只有一更!吃藥睡覺,明天加更!

(本章完)

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