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

平陽公主置於桌下的手頓了頓,面上不顯,恭聲答道:“回聖人,女兒曾派府中長史韓進去問過幼陽,婚事被幼陽拒了。”

“拒了?”

聖人滿面奇怪之色:“何故?”

何故……想起韓進回稟的話,平陽公主略頓了頓,毫不猶豫的答道:“女兒不知。”

聖人道:“這就奇了。也罷,婚姻本是結兩姓之好,如果薛卿家不願,也不能勉強之,待過幾日,我詔他入宮問問也不遲。”

說完,頓了一下,聖人突然道:“說來,今日開始便是武德六年矣,你阿孃臨終之前曾囑咐我,明年方可爲你招婿,但不凡今年就且相看着,婚禮明年再舉行便是。你們兄弟經常外出行走,可多看看,看何家有好二郎,適合建瓴的,皆可報到阿耶之案頭,一起爲建瓴選一佳婿。”

平陽公主叫了一聲“阿耶”便低頭不語。秦王笑看姐姐一眼,朗聲應道:“喏。”

平陽公主不滿的瞪他一眼,嗔道:“二郎也來取笑爲姐。”

秦王眼中帶着笑意,臉上故作嚴肅的道:“聖人金口玉言,阿弟自該聽旨。”

天家言笑晏晏,一派和諧。

公主羣中,長沙公主與襄陽公主坐在一起,拉拉姐姐的衣袖,低聲問道:“阿姐,在座哪位是長平郡公?”

襄陽公主在人羣中掃了一眼,道:“應是左邊柱子旁的那位。”

長沙公主凝目看了兩眼,低聲道:“竟是個風姿俊朗的美郎君,莫怪阿孃發愁,三娘自小便喜歡好看的,就連婢女、內侍都選清秀之人,難怪……”

“慎言!”

話還沒說完就被襄陽公主打斷,長沙公主驚覺場合不對,連忙住嘴不再說,不過,眼中卻是一派明悟之色。

姐妹倆的私語,薛朗自然不知道,他剛吃了個半飽,便再沒機會繼續吃,因爲正有人向他敬酒——

一個又黑又壯的武將找上門來,自我介紹道:“薛郡公,末將尉遲恭,表字敬德,聽聞薛郡公習過大海無量神功,酒量如海,千杯不醉,敬德慕薛郡公神功威名,特來請教!”

薛朗:“……”

#論亂開玩笑的壞處!#

#我吹出去一

個酒量很好的牛,現在別人找上門喝酒,要怎麼推脫?在線等,急!#

……

薛朗默默忽視心裡密密麻麻的吐槽彈幕,笑得跟牙疼似的端着酒杯道:“尉遲將軍過獎,所謂的大海無量不過是一句戲言,當不得真!聽說將軍乃是秦王麾下之猛將,緣慳一面,今日有幸相識將軍,可浮一大白!將軍請!”

尉遲敬德黑臉笑得頗爲自豪,道:“如此說來,敬德與郡公當是神交已久?甚好,是當飲一杯。不過,今日飲的乃是歲酒,實當年少者先飲,請薛郡公先幹!”

所謂歲酒就是屠蘇酒。每年春節的時候,按照古代的習俗,都要飲屠蘇酒,所以,屠蘇酒又被稱作歲酒。一般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開始,屠蘇酒則相反,年少者先飲,年長者最後飲。

薛朗先喝了一杯,尉遲敬德才喝——

這屠蘇酒度數並不高,只是喝着有一股中藥味兒。

薛朗與尉遲敬德連喝了三杯,尉遲敬德看薛朗臉不紅,氣不喘的,豎起大拇指:“薛郡公好酒量!果然名不虛傳!”

薛朗嘴角抽了抽,乾笑道:“尉遲將軍過獎。”

唐朝時的宮宴,自然趕不上辮子朝規矩那麼多。此時講究的是君臣同樂,共享盛宴。辮子朝的那不叫大臣,那是皇帝的奴才,自然得不到什麼尊重。這是兩個王朝骨子裡的區別。

大臣們或走動敬酒,或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喝酒,也沒有人會掃興的斥責沒有規矩。有那喝多了想方便的,也有內侍相引去更衣。

什麼?會不會有大臣喝醉了闖進後宮去或是衝撞參加宴會的女眷——

親,你當值守的宮中禁衛是死人嗎?你當宮內值守的內侍是死人嗎?何況,參加宮宴,再嗜好杯中之物的大臣,喝酒也會下意識的節制。如果不小心喝醉了,也會有內侍送出去交給跟隨而來的侍從送回府邸。

薛朗也不知他那個善飲的名聲是誰傳出去的,大概在京中流傳的挺廣的,除了尉遲敬德,連趙郡王李孝恭居然也跑過來跟他喝酒——

又是薛朗年少,趙郡王年長,於是,薛朗先喝,喝完了趙郡王才美滋滋的喝了一杯屠蘇酒,笑眯眯的道:“薛郡公好酒量!”

薛朗心

中畫着個大大的問號,謙虛道:“趙郡王過獎。”

趙郡王笑眯眯的搖頭:“無有過獎,薛郡公已連喝數杯,依舊面不改色,如斯酒量,足以自誇矣。”

薛朗實話實說:“真不是自謙,而是我以前喝慣了烈酒,我朝的酒淡了些,故而便顯得我酒量好。”

趙郡王眯着的眼睛噌的一下亮了,狀似好奇的問道:“如此說來,薛郡公往日所喝之酒,與我大唐不同?”

“是的。”

“不知某是否有幸品嚐一二呢?”

咦?!感覺似乎有什麼謎底被解開了!

薛朗訝然看着趙郡王。趙郡王笑道:“某家平生只好兩物,一者是這杯中之物,二者乃是歌舞美姬。聽秦王說過薛郡公不止善飲,還擅長釀酒,所釀之酒,頗有獨到之處,可稱美酒也。某聽說後便一直渴盼一嘗,無奈一直無有認識薛郡公之機會,今日飲宴,聽聞薛郡公列席,便厚顏來與薛郡公相識,所謂相識便是朋友,朋友之間,想來應能嚐嚐薛郡公所釀之美酒吧?”

繞了這麼一大圈,原來竟然是爲了這個!

想起這位趙郡王的歷史記載,他的爲人還真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一般,歷史上說他性豪奢,家中後房收攏的歌姬舞女達一百多人,就愛美酒、美人。不過,爲人性情確實極好的,待人寬恕謙讓,從無驕矜之色。

想明白後,薛朗爽朗的笑道:“同爲酒中之友,趙郡王願品嚐我的手藝,我自然是願意的。待出宮後,明日我遣人給趙郡王送酒可好?”

趙郡王笑得眼睛都眯了,小雞啄米般點頭:“甚好!甚好!那某便等着薛郡公的美酒。”

爲了能嚐到美酒,素不相識的趙郡王居然能厚着臉皮主動來相交,可見是真愛酒的。難得有個同好,薛朗自然是願意與他分享一二的。

不過,自從穿越到唐朝,薛朗也喝過同僚送的酒和公主府中藏的酒,就沒一種是超過二十度的,就他喝來還趕不上啤酒。所以,其實不是他酒量好,實在是唐朝的酒太淡,要不是考慮上廁所麻煩,別說喝兩壇,喝上五壇也沒事兒。

每次喝酒,薛朗想起詩仙的“李白斗酒詩百篇”就有種淡淡地憂傷,感覺有什麼東西破滅了!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請假條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