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

就算是有了賺錢的覺悟和想法,然並卵,薛朗並沒有什麼頭緒。穿越數天,他連外面都沒怎麼逛過,也不知有什麼掙錢的門路,只能暫時擱置,等想出頭緒再說。

帶上裝着種子的揹包,剛出門就被長儉拿過去背起來……

揹包有幾分份量,薛朗本打算自己拿,不過,看長儉小心翼翼的樣子,生怕被認爲沒用被薛朗嫌棄。

也是,對僕役們來說,有差使才代表有前途,纔會被主人任重。沒差使就代表主人不需要他,不需要自然也沒有留的必要,誰也不會養閒人。

薛朗表示理解,便儘量忽視使用童工帶來的不自在,讓長儉把揹包揹着。長儉想來是做慣活計的,二十來斤揹着也不見吃力的樣子,反倒是驚奇的道:“郎君這口袋倒是好用,揹着一點都不費力哩。”

“這個叫揹包,就是專門用來揹物的。”

把種子背過去,園子裡,因爲人多,草木基本都被清理好,有人正趕牛翻土。

薛朗只讓他們清理了一半,用來種土豆和花生、辣椒,畢竟這幾樣太少,出去找地種不太好弄。

留下的另外一半,只清理了雜草,樹什麼的還留着,這是用來種南瓜的,要拿出去地裡種植的是紅薯和圓白菜。紅薯能種個一畝左右,圓白菜也不會少於這個面積。

“薛叔!”

看薛朗來了,馬元良跑過來,額上還帶着汗珠:“石灰已找來,要如何撒,請薛叔指示。”

“別急,我先看看土質再說。”

薛朗喊馬元良找來一把鋤頭,挖了好幾鋤頭,有深有淺,不時捻一撮土,或是挖一鋤……

他一開始搞種植的時候,薛朗本錢少,請技術員是要出錢的,爲了節省成本,很多東西都是他自己上陣學。他只是幹體力活兒不行,體力活兒基本都是請人,但技術指導一直都是他自己。

但凡種地的老把式或是資深的技術員,都有不憑藉試紙之類的東西辨別土質是否適合種植的本領,薛朗也跟人學了這些本領。當初

爲了學這些,他陪人喝了整整一個月的酒,愣是把能喝半斤的酒量練到八兩,簡直就是真正的努力得醉了。

這園子的土質還可以,蟲卵什麼的不算多,暴曬、撒石灰下來,應該足夠符合種植的條件了。

薛朗拍拍手,把鋤頭放下:“土質還行,把土翻了暴曬一下,你找兩三個人出來撒石灰,我教他們怎麼撒。”

“喏。”

馬元良不一會兒就挑了三個人來:“薛叔,這是阿胡,這是阿趙,這是阿黃,這三人是我隊裡最會種地的好手。”

唐人稱呼人,在姓氏上叫個阿稱呼,表示上對下的親切,也有像平陽公主對待薛朗這樣直接叫表字,這代表的是對薛朗的看重和親切。

薛朗笑着就想去握手,還好及時收住改成抱拳:“會種地就好,我就喜歡會種地的,那說起來就容易理解。三位請過來,我給你們說說。”

三個樸實的漢子憨厚的笑着,阿胡代表三人出來回話:“該如何做,薛主薄儘管吩咐某等就是。”

“好,爽快!那我就不客氣了,來,我教你們怎麼撒石灰。”

薛朗把三人叫到一邊,直接蹲着,就着翻好的土就開始教怎麼撒石灰。三人不愧是種地能手,薛朗一說就明白。

教完,阿趙小心翼翼、態度恭敬的請教:“敢問薛主簿,不知爲何要往土裡撒石灰?”

這沒什麼好藏的,薛朗爽快的告訴他:“撒石灰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殺滅土壤裡可能導致作物生病害的毒素和殺死寄生在土壤裡的害蟲的蟲卵。”

當然,就科學上來說,還有中和土壤酸鹼性和給土壤補充鈣元素肥土的作用,不過,這樣一說,又要解釋什麼是酸鹼性和鈣元素,跟沒有任何化學基礎的人解釋這兩個問題,薛朗覺得太蛋疼,告知這兩個優點應該已經夠他們理解其中的好處了。

吩咐好這些,薛朗又把馬元良叫過來:“元良,除了把土地整理好,我這裡還需要大量的草木灰,對了,還需要一批淺一些的盆,破的、舊的都沒關

系,只要能裝水就行。”

“喏,小侄馬上去辦。”

“不用這麼急,明天再去也不遲。”

“喏!”

看大家幹得熱火朝天的,薛朗也不好意思太偷懶,便讓馬元良給他找了需要的東西來,先把種子處理一下,好讓發芽率更高,儘可能的減低病蟲害。

做完這些事,差不多也到了晚飯時間。薛朗的種子搬過來後,馬元良就要帶人駐守在這裡。

薛朗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可以走人。跟馬元良打了聲招呼,薛朗便回聽風院去。

馬元良是個好搭檔,只問薛朗的需要,從來不問爲什麼需要,薛朗讓幹嘛就幹嘛,從不多嘴。薛朗表示很滿意!

“郎君,哪裡去弄這一身塵土?”

回到聽風院,剛進內院,墨竹見薛朗的樣子就驚呼起來,臘梅到沒什麼驚訝的,只默默去拿工具來給薛朗撣塵,完了打水來洗漱。因着天冷,薛朗又是愛喝水的,廚房裡總留有熱水。

薛朗其實只是衣服外袍下襬沾了點兒土,他又沒去幹重活兒,算不得髒,只是墨竹大驚小怪的。

薛朗在墨竹的幫助下,把沾了土的外袍換下來,笑道:“這不算髒吧?只是沾了點兒灰,撣一下就好。”

不過,看墨竹不贊同的樣子,薛朗也只好隨她去。

洗漱完畢,擺上晚飯,晚飯是羊湯泡饃……

“怎麼又是羊湯?”

自從穿越到這裡,除了躺着不能動彈的那幾天,甘草說不能沾葷腥,只給喝點兒撇乾淨油的雞湯,其他時間,幾乎每噸的葷腥都有羊肉,話說,唐人到底有多喜歡吃羊肉啊?

墨竹一邊擺碗筷一邊道:“每頓都有肉吃還不好嗎?郎君真不會享福哩。”

語氣似乎有點不對,薛朗挑眉,沒說她,也懶的說,又不是他家的僕人,人家只是“借調”過來的。

不過,在唐人的觀念裡,羊肉或是打獵而得的鹿肉、兔肉之類的纔算葷腥,雞肉是算不得肉的,豬肉吃的人少。

(本章完)

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