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

薛朗疾走幾步上前,當先行禮:

“臣薛朗見過安國平陽公主殿下,屬下奉命代殿下進京進獻祥瑞,幸不辱命,向殿下覆命。“

✿ттkan✿¢〇

平陽公主眼神不動聲色的在薛朗身上巡睃一遍,上前三步,扶起薛朗,道:“幼陽免禮,此行你做的很好,我很滿意!”

薛朗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有種“小學生被老師誇獎”後的感同身受的激動心情,好想捂臉說夠了,簡直不忍直視。不過,很開心就是了!

平陽公主脣邊綻出個淡淡的笑容,道:“幼陽完美完成任務,榮歸故里,我心甚喜,辛苦幼陽!”

薛朗笑着搖頭:“不辛苦!”

怎麼說也有了一個郡公的爵位,擠進大唐貴族的隊伍,再不是平民老百姓了。這對薛朗來說是質的飛躍。

平陽公主似是看穿了他的想法,臉上的表情雖然沒變,眼中的笑意卻深了幾分,道:“大家也與我一起來迎接幼陽,祝幼陽榮升郡公。”

薛朗連忙抱拳道:“多謝諸位來迎接薛朗,諸位之盛情,薛朗記住了!”

衆人笑着抱拳回禮。薛朗在迎接的人羣中,看到柳女官,看到葉卿,還看到蘇寒……這小子仗着身高努力的往他身後看,這是在尋找秀娘?!

臥槽!要跟他友盡!天天在他家吃喝,回來不說跟他道句辛苦,居然就忙着找秀娘——

論吃貨的人性!

友盡!必須友盡!

薛朗在心裡吐着槽,臉上忙着向給他道賀的官員致謝。依舊讓人稱他薛諮議,郡公身份卻不讓人提。一如既往的謙虛謹慎。

平陽公主道:“幼陽一路旅途辛苦,且先回府,我已在府中備下飲宴,一是爲幼陽接風洗塵,二是慶賀幼陽榮歸。請!”

“殿下,請!”

平陽公主率先轉身,當先上她的車輦,打道回府。柳女官陪着公主一起,上車前,特意看了薛朗一眼,輕輕一哼。

平陽公主看得好笑,問道:“阿柳爲何氣憤?”

柳女官嘆道:“屬下並非生氣,而是嘆氣,怒其不爭。怎麼這薛諮議兼薛郡公,在長安轉了一圈,猶未長進呢?”

平陽公主笑出來,道:“這豈不是說明幼陽並非善變之人,即便榮升郡公,也不改

本色,不忘本,豈不是優點嗎?”

柳女官一噎,嘆氣:“殿下言之有理。”

十里地,仍舊是軍屯的範圍,附近軍屯村莊的民衆,站滿路邊,臉上帶着笑,圍觀隊伍行進。有那膽大的,知道薛朗脾性和藹的,還大聲喊着:“恭喜薛諮議榮歸!歡迎薛諮議回來了!”

薛朗笑吟吟的掀開馬車的布簾,抱拳向圍觀的人表示感謝。惹來圍觀民衆更大聲的致賀,薛朗只得一直抱拳致謝。

平陽公主自然聽到了外面的喧鬧,想起秦王着人送來的書信,開口道:“我以前也勸過幼陽,幼陽才德兼備,雖不擅交際,然爲人謙遜和藹。然則君子畏德,小人畏威。世間並非盡是君子,我怕幼陽德有餘,而威不足,與君子自然無礙,與小人卻恐被小人相欺。”

柳女官贊同道:“殿下已給薛朗說過了?屬下看薛朗並未聽進去,真真是榆木疙瘩!”

平陽公主莞爾,道:“那是我以前之想法。如今,我想法已然改變。”

“殿下爲何改變?”

柳女官訝然問道。平陽公主道:“幼陽進長安前,我曾修書秦王,讓他代爲照拂一二,幼陽乃是異國歸化之人,長安城內,有人眼高於頂,以幼陽之出身,怕有人欺侮他。前幾日,我收到秦王傳書,信中說了一事,才讓我改變想法。”

“何事?”

平陽公主便把薛朗與盧靖的衝突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

平陽公主道:“經此一事,我才曉得薛幼陽並非有德無威,而是他爲人寬和,不愛與人斤斤計較,如若真惹到他之底線,反擊必然猛烈犀利。真真不出手則矣,出手必中!此事一出,盧氏一門雖不至於傷到根本,然必傷筋動骨,名聲有損。世家世宦,名望爲重。數代人之積累,方有如今之家世。幼陽不出手則矣,出手就是要害之處。這般手段、智慧,還需要擔心嗎?無須矣!”

柳女官直接聽呆了,平陽公主道:“此事即便是我出手,也不見得有幼陽之手段。幼陽或許是因爲成長環境、經歷、閱歷與我等不同,看待事物之眼光,也與常人不同。對待非常之人,必用非常之法。不擅長交際便不擅長罷,又何須執着於去改變他?”

柳女官一嘆,道:“殿下胸襟廣闊,自然能容得下非常之

人。然則阿柳不過是小女子,見薛朗之才,愛惜其才,薛朗已然極好,可忍不住總想讓他變得更好。大概是人心不足之故?”

平陽公主深深看她一眼,突然轉換話題:“說來,阿柳已然二九年華,如今小郎已長成,韶華易逝,阿柳也該招個夫婿纔是。”

柳女官粉臉通紅:“殿下如何突然說這些?在阿紀成年,殿下招駙馬之前,奴家不會考慮婚姻之事。”

平陽公主問道:“即便對象是薛幼陽這般男子也不考慮?”

柳女官一愣,覺得臉上火燒火燎的,忍不住捂住臉:“不考慮!”

平陽公主道:“阿柳可要好好考慮。我很瞭解我的聖人阿耶,薛幼陽如今已然入聖人眼內,上無父母,下無親朋,孤苦伶仃,婚配之事,聖人定會爲他參詳。幼陽不喜年幼之女,然京中淑女衆多,找到與幼陽匹配之淑女不難。以薛幼陽之人品相貌,阿柳,如若不趁早下手,錯過了可就是別人家之夫婿了!”

柳女官羞惱道:“薛朗既然如此之好,殿下何不招他爲駙馬,何苦來調笑奴家?”

這話有些冒犯,但平陽公主並未生氣,而是淡然道:“就是太好,故而不能招爲駙馬。”

柳女官一驚,猛然擡頭,去看平陽公主的表情。平陽公主面上一派平靜安然之色,並無女子說及親事的羞澀。

柳女官只覺得喉頭艱澀:“殿下……”

平陽公主轉首,眼神平靜的望着她:“阿柳可細細考慮之,如若有意,本宮替你做媒。”

“殿下呢?”

平陽公主道:“我嘛,有聖人在,可安心據守葦澤關。如若無聖人……回長安安居公主府,深入簡出,緊閉門戶便是。以我之功,何人敢薄待於我?”

柳女官堅決道:“那阿柳便陪着殿下。”

平陽公主不由一笑,輕聲斥道:“傻瓜!你尚是青春年華,何故陪我蹉跎?”

說完,臉上浮現個戲謔的笑:“本宮即便不招駙馬,養上二三美貌面首,愉悅身心,也是當得的,當不至寂寞,阿柳則不同,以你之家教,如若豢養面首,柳公泉下有知,只怕會大罵不肖子孫來着。”

柳女官羞惱嬌嗔:“殿下!”

馬車裡響起平陽公主的笑聲。

(本章完)

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