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

薛朗是進京進獻祥瑞的,朝廷待他自然比待平常進京的官員熱情、周到,到達碼頭已是日落時辰,迎着晚霞下了官船,碼頭邊已有等候的馬車。

李綱來找薛朗打招呼:“幼陽,到此地,老夫就要與幼陽分開也。”

李綱要回長安城向聖人李淵覆命,薛朗則需要先去驛館休整,等候聖人宣召。薛朗向李綱行禮道:“一路上承蒙李公照應,待晚輩手頭事務結束,定當登門道謝。”

李綱笑着調侃他道:“老夫定掃席以待。屆時薛諮議即成過往也,想來該有新官職稱呼幼陽了。”

薛朗道:“然則薛幼陽依舊是薛幼陽,並不會有什麼不同。”

李綱大笑:“好,那老夫就等着幼陽登門,走也!”

“送李公,李公慢走。”

與李綱分道揚鑣,船上的紅薯已然搬運到馬車上,錢九隴道:“薛諮議,請上馬車,聖人已命人準備好地方,某護送薛諮議過去,休整一番,明日即能覲見聖人。”

“有勞錢將軍。”

“不敢,薛諮議請上馬車。”

李綱有聖人李淵的敕命,自可連夜進城。薛朗是來進獻祥瑞,需要現在城外驛館駐留,明日方可進城。外地官員進京等候聖人陛下召見,召見之前,只能住驛館。

唐朝的驛館是十分多的。唐朝的驛站業也是十分發達的,據統計,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員規模達到了數十萬之衆。可以說,唐朝的疆域到哪裡,驛站就開了哪裡。

官道旁幾裡幾裡就要有一個驛館,以供過往官員、驛員等休息、更換馬匹等。古代官員赴外地就職或是官員被貶,朝廷明文規定就是一日要過幾驛。曾有被貶斥官員一日需趕十驛的記載。

薛朗進獻祥瑞倒是沒被要求一日要趕幾個驛站,主要是怕走太快顛壞了紅薯,來時平陽公主和李綱的意見都是讓薛朗看着辦,務必降低紅薯運輸中的耗損。也因此,纔會定下走水路運輸,而不是走陸路。

不知道里面有沒有平陽公主體恤薛朗不慣乘馬車的緣故。也不知公主殿下在葦澤關怎麼樣了!按照日子算,劉黑闥應該正在山東攻打州縣,攻下山東的州縣之後,纔會轉戰河南、河北。葦澤關

這時候應該還是很安全的。

希望他明日進獻祥瑞一切順利,也希望平陽公主一切順利。

薛朗在心底默默祝願。想來以平陽公主的能力,一切順利是應當的,該多加註意的是薛朗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場面……其實有些心虛,淡定,真男人該經得住大場面考驗纔對。

“薛諮議,驛館已到,請下馬車。”

薛朗思維發散一陣,不知不覺就到了驛館,錢九隴已在外面請他下馬車。長儉在外面掀開布簾,扶着薛朗下了馬車。

驛館已然戒嚴,整個驛館,除了驛丞和吏目,就是錢九隴帶來的兵丁,再無一個外人。薛朗和錢九隴一起盯着人把紅薯搬進驛館的倉庫——

“錢將軍,煩請派人拿幾個火把來,我想看看紅薯的情況,看看途中是否有耗損的。”

“善。來呀,取火把來!”

“喏。”

不一會兒,就有幾個兵丁舉着火把過來——

紅薯裝筐的時候,薛朗就考慮到途中顛簸的情況,讓人顛了厚厚的幹茅草,途中趕路的時候,還經常叫人割草蓋紅薯遮擋烈日。

妥善的準備得到了極好的回報,筐裡的紅薯幾乎沒有顛壞的,最多就是蹭破點兒皮兒,一切完好!

“薛諮議,可有顛壞的?”

錢九隴帶着敬畏的目光掃了一眼筐裡的紅薯,頗爲嚴肅的問道。薛朗搖頭道:“沒有,來時裝筐時準備的妥當,沒有壞的。”

“如此就好。”

錢九隴這才放心。

驗看好紅薯,把倉庫大門緊鎖上,鑰匙直接交到薛朗手裡,錢九隴除了派人站崗嚴守外,還派了幾隊人馬,在倉庫旁、驛館外巡邏,防守得滴水不漏。

薛朗暗自點頭。進獻祥瑞的事情已經進行到最後,如果最後一刻功虧一簣,那麼他們這些人,誰也別想落到好,嚴格些、認真些,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安頓好一切,薛朗方纔在驛丞的帶領下到自己的房間,房內荷香已經準備好一切,泡在澡桶裡的時候,薛朗都還覺得在晃動——

這是坐船時間太長的後遺症!看饅頭到了房間裡就“啪嘰”躺

倒就知道,連乘多日的船,別說人,就是狗都受不了啊!

就算累成這樣,薛朗也無法得到好好休息的機會,寅時剛過半就被荷香叫醒:“大郎,大郎,禮部官員到,請大郎起牀。”

於是,薛朗只得哈欠連天的起牀,一邊洗漱一邊吩咐荷香給他泡了杯濃茶,洗漱完畢一杯濃茶灌下肚去,苦得眼睛都閉上了,倒是感覺清醒了許多。

醒完神出去,就見廳中有兩人在等待,一個做內侍打扮,一個穿着綠色的官袍。內侍是熟人,公主殿下的內侍官,綠色官袍的老者是禮部派來的,來提前告訴薛朗儀式的流程。

“內侍官怎麼來了?”

見到如圭,薛朗心裡還挺親切、激動地,一羣陌生人裡突然見到一個認識的,那種感覺,經歷過的都知道。

如圭笑着朝薛朗行禮:“見過薛諮議,奴婢奉殿下命先行趕到京裡準備,且不忙敘舊,薛諮議請來見過禮部的周員外郎,這是朝廷派來告知薛諮議禮儀規程的。”

薛朗點點頭,朝綠袍老者行禮道:“勞煩周員外郎,薛朗乃是異國歸來之遊子,對我朝規矩禮儀並不通,請多多指點。”

周員外郎客氣道:“不敢,薛諮議客氣。薛諮議可準備妥當?如若準備好,下官這就開始告知薛諮議今日之規程?”

薛朗面容一肅:“請指點。”

在這位禮部來的周員外郎指點薛朗流程的過程中,如圭就安坐在一旁,靜靜地看着。薛朗心裡燙貼,知道如圭是公主殿下特意派來給他站臺的。

流程一直說了一個多時辰,禮部員外郎不厭其煩的跟薛朗對了三遍,見薛朗沒有一絲錯誤,方纔滿意走人。

待禮部員外郎走了,如圭才道:“薛諮議今日朝食只能進食饅頭或是餅子,水不能多喝,以免不便。”

薛朗點點頭。如圭又指點了薛朗許多面聖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事無鉅細,俱都一一交代,直到薛朗爛熟於胸方罷休。

最後,如圭看看時辰,道:“薛諮議,來時殿下曾讓帶上的衣服可帶來麼?”

薛朗點頭:“自是帶來的。”

如圭:“既已帶來,時辰已差不多,就請薛諮議更衣罷。”

(本章完)

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請假條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