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

帝京長安——

聖人李淵摟着年輕貌美的尹德妃,好夢正酣,貼身內侍輕手輕腳的上前,在帷帳外奏報:“稟告聖人,蕭公、裴公二位聯袂而來,有天大之喜訊報予聖人。”

帷帳中安靜了一會兒,才聽到李淵問:“既是他二人聯袂而來,想來必是重大之事,宣吧。”

“喏。”

“聖人。”

年輕嬌媚的女聲,尚有些迷糊。李淵道:“時辰尚早,愛妃繼續睡吧,我先走了。”

“聖人不在,奴家如何睡得着?讓奴伺候聖人穿衣。”

尹德妃忍着瞌睡起身伺候李淵穿衣。

李淵穿戴完畢,出了後宮,直接去了太極殿,蕭瑀、裴寂已等在那裡,見李淵來了, 齊齊施禮:“恭喜聖人,賀喜聖人。”

李淵問:“喜從何來?”

蕭瑀從袖籠中拿出一封疏奏呈上:“此乃葦澤關駐守將軍平陽公主八百里加急送來之疏奏,請聖人過目!”

是平陽送來的?

李淵忍住心頭歡喜,接過疏奏飛快的看起來,看筆跡應該平陽親手所寫!李淵飛快的看了一遍,不禁哈哈大笑:“平陽吾兒,送來如此佳報,豈不是大大之祥瑞也!”

兩位大臣也是滿臉的喜興:“確是大大的祥瑞!聖人當詔告天下,以固我大唐之民望,震懾賊逆!”

“可!來呀,敲鐘,朕要開大朝會!”

“喏!”

內侍飛奔而去,不一會兒後,宣佈召開大朝會的鐘聲,響徹全城。今日本不是大朝會的日子,臨時召開大朝會,可以想見所有在京的官員們,又該是一番忙亂了。

待到朝會召開時辰,李淵帶着蕭瑀、裴寂直接過去,一番君臣見禮後,李淵在王座上跪坐下來,道:“今日臨時召開大朝會,乃是有一樁喜事要與衆卿共享!蕭卿!”

“喏!”

蕭瑀出列,從袖籠裡掏出疏奏,當庭就開始宣讀——

“嘶”

倒吸一口氣的聲音真是又整齊又響亮,

待蕭瑀整本疏奏唸完,羣臣對望一眼,齊齊跪下:“恭喜聖人,賀喜聖人,此乃大大之祥瑞也,乃是我大唐聖人受命於天,國祚綿延之兆也!”

大朝會上,上至聖人,下至羣臣,人人皆是一副振奮之態,這不是那些裝神弄鬼的祥瑞,而是實實在在的祥瑞,產量二十石以上的新作物,古往今來,還有比這更實在的祥瑞嗎?劉黑闥復起作亂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朝會上的熱鬧,薛朗自然是不知道的,他這時正與公主殿下相對而坐,討論關於紅薯粉條製作方法推廣的問題。

平陽公主道:“紅薯產量巨大,事關重大,聖人定會派使下來查看,來者或是李綱這等耿直之臣,或是李氏族中人。”

薛朗道:“不管來者是誰,反正我們又沒造假,產量也是實打實的,自是不怕的,耿直之臣來更好。”

平陽公主一笑,點點頭。薛朗道:“關於推廣紅薯粉條的製作方法,我有兩個方案,請殿下參詳一二。”

平陽公主道:“可!幼陽儘可道來。”

薛朗於是把自己的方法說出來。要推廣一樣新的東西,最便利的方式莫過於兩種。一種是國家出面,以官方推廣的形式來推廣,因爲國家的權威性,這種推廣最易,只是要花費的資金頗巨。

還有另外一種推廣就是商業模式,利用商人的趨利性來推廣。在這個糧食產量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吃不飽肚子的時代,能有一種產量高,種植簡單,能飽腹的作物出來,自然是受歡迎的。只是,我朝的農民普遍小農意識濃厚,膽小、安分,不太敢嘗試新作物,怕顆粒無收餓肚子。

薛朗總結道:“兩種推廣方法,各有優缺,我其實傾向於請朝廷推廣,紅薯的出現是祥瑞,不妨就把祥瑞進行徹底,大力投入推廣,如此也是一項德政,後世評價起來,想必會好些。”

平陽公主沒說話,只似笑非笑的看着薛朗,看得薛朗莫名其妙:“殿下爲何如此看我?”

平陽公主道:“聽幼陽言論,似是對名垂青史並不看重,也不尊重,如

不是深知幼陽爲人,還以爲幼陽乃是利益至上,無論道德之人。”

薛朗蛋疼,道:“現在不是在分析嗎?分析自然是要理性些、客觀些,好壞全都考慮到。”

這是現代人的習慣,考慮事情,下決定的時候,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考慮到,自然是獲取的利益越大越好。

平陽公主道:“在我面前,幼陽儘可暢所欲言,不過,以後如若幼陽入京爲官,可得慎言。此等言論如若在朝堂說出,只怕後世史書對幼陽的評價會低。”

薛朗誠懇的道謝:“薛朗受教,多謝殿下指點。”

這倒是爲了他好才如此勸誡他。想後世,各種爲歷史人物翻案的事情比比皆是,莫說古代的歷史人物,就是近代的歷史人物,也有的是別有用心之人在興風作浪,謂之歷史虛無主義。薛朗贊同理性的、有理有據的學術研究,卻不贊同往往只根據寥寥數語就妄下判斷。

不過,有個問題卻是要說的,薛朗道:“入京爲官什麼的,爲時尚早,屬下目前在公主府裡做的好好的,還不想換地方。”

平陽公主道:“多謝幼陽有心,只是,如若聖人下詔……”

薛朗直接道:“難道還有強迫人做官不成?殿下乃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恰是殿下需要我之時,難道薛朗是那等忘恩負義,只顧自己的人?或是,在殿下眼裡,我是那樣的人?”

平陽公主擺擺手:“我自是知幼陽,只是,世事變化,總不如人意就是。”

這話說的有些滄桑。薛朗堅定的道:“我心中有數,殿下莫要介懷纔是。”

平陽公主勸道:“無論如何,幼陽當先做好準備纔是。”

薛朗果斷道:“此事殿下莫管,交予屬下自己應付就是。對了,朝廷派來的使者大概什麼時間到?”

平陽公主道:“祥瑞確認朝廷有一套詳細的規則,按照規矩,再加上路途上花費的時間,或許半月餘。”

薛朗默默估算一下,道:“那屆時土豆應該可以挖了,要不要順勢也把土豆報上去?”

(本章完)

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請假條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辯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