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

這天,薛朗起牀先在家處理了一下公務,用完朝食才準備去農莊,剛要出門就被公主殿下使人攔住,叫到辦公室。剛請人通報,裡面就傳出公主殿下那把獨特的嗓音——

“幼陽來了?速速進來。”

薛朗連忙進去:“見過殿下。殿下喚屬下前來,不知有何指示?”

平陽公主的表情雖然依舊是一副安然淡定的模樣,但還是能看出她心情不錯:“幼陽且先坐下。”

“謝殿下。”

薛朗便在下首跪坐好,等着公主殿下的下文。平陽公主從案几旁邊的鬥櫃中翻出一個陶罐子遞給薛朗:“幼陽且看看,可還能入眼。”

什麼東西?!

薛朗滿臉疑問的接過,打開,一股茶葉香氣撲鼻而來,竟是一罐散茶,抓起聞了聞,撲鼻的茶香,顯然是炒制過的:“殿下,這是……”

平陽公主道:“這是今春剛出的春茶,我讓製茶的師傅按照幼陽所說之法試製了一些,這是剛從京中送來的,應是炒的尚可之作,幼陽嚐嚐,可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喏!”

薛朗滿臉的歡喜之色。天曉得他真的受夠了茶湯,多麼想念清茶的味道。就着初雪端上來的空茶碗,放上一小撮兒茶葉,就着滾熱的開水倒上,也顧不得燙,端起茶碗聞了聞,沒錯,就是茶葉的清香,不是恐怖的調料香味兒。

薛朗閉眼深深吸了一口,滿足的感嘆:“只這個味道,不管炒制的手藝如何,於我來說,已然是驚喜。多謝殿下。”

平陽公主抿脣淡淡一笑,道:“這不值當什麼,不過是舉手之勞。”

說着,她也端起一碗,學薛朗聞了一口,道:“卻有一股獨特的清香之氣,只不知味道與茶湯相比如何。”

薛朗笑笑,其實他心裡想的是,茶湯就像這包容天下的大唐,氣象萬千,包羅萬象,頗具盛唐之色。只是,他喝慣了清茶,竟欣賞不來茶湯的滋味兒,說來,也就是一個習慣問題。

薛朗端着茶碗端詳一陣,慢慢的把水吹涼,喝了一口,道:“說來不怕殿下笑話,我雖然喝茶,其實不太會品茶,只知道這茶葉,明前茶爲佳。一芽一葉或是一芽兩葉,再多則嫌粗老,味道、色澤皆不如前兩者。茶葉好了,好水也不能少

,有位善於品茶的先生說,好茶須得配好水,先生一生,煮茶必佳泉。就是煮水,也是有講究的,先生煮水分爲三沸。一沸、三沸不可取,唯二沸之水爲佳。”

平陽公主感興趣的問道:“二沸之水何以辨別?”

薛朗笑道:“據說是鍋邊緣的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動時取用。”

公主殿下奇異道:“這煮茶還有這諸多講究和學問?”

薛朗道:“學問多着呢,其實按照炒制方法的不同,這綠茶也不同。綠茶不同,則泡茶的水也不同。有一種茶,形如老人眉,泡茶之時,就用冬雪時節梅花上的積雪化水泡之,以雪水沖泡,晶瑩如玉,湯色淺黃微綠,滋味甜爽。”

“這般講究?”

說着,公主殿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細細品後,道:“初嘗微苦,嚥下回甘,別有一股清香滋味,比之茶湯的濃郁,確實清淡許多。”

薛朗笑道:“屬下是粗人,自然沒有那些先生的諸多講究,於屬下來說,就是另外一個先生曾說過的,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如今託殿下的福,我也能享受這一番清福。”

平陽公主笑道:“彼此彼此,我也托幼陽之福也。”

兩人一對一坐着品茶,雖沒有高堂闊論,倒也其樂融融。正品着,侍從來報:“稟娘子,董司馬求見。”

平陽公主微微皺了下眉,旋即恢復平靜,放下茶碗,道:“讓他進來。”

“喏!”

不一會兒,董司馬便走進來,臉上一副氣哼哼的神色,先是行禮:“末將參見公主!”

“董司馬免禮。請坐。”

董司馬並沒有立即起身,擡頭掃了一眼,看到薛朗也在,道:“末將不敢免禮,恰好薛軍需官也在,末將有幾句話請問公主與軍需官。”

關他什麼事?

薛朗不明。平陽公主倒是八風不動,未有半分驚異之色,只安然道:“董司馬且坐,有事坐下再論不遲。”

平陽公主都說了兩遍了,董司馬也不可能不給面子,“喏”一聲,依言坐下。待坐下後,平陽公主開口問道:“董司馬有何事?且慢慢講來。”

董司馬抱拳,慨然問道:“敢問殿下,軍需官,同樣是兵員,爲何精兵營就可頓頓

大魚大肉,頓頓鹹食?而其餘兵員卻鹹淡摻雜,偶有葷食?如此差別待遇,何以服衆?”

敢情是來爭待遇的!

薛朗不說話,這個事情由他出面解釋,只會壞事,這個需要公主殿下自己說。公主殿下顯然也清楚,直接道:“此事董司馬無須責問幼陽,幼陽乃是聽我之命令,盡心盡責辦事,二者區別對待,乃是我之意思。”

董司馬:“敢問將軍,爲何如此?”

平陽公主道:“精兵營之軍士,雞鳴三遍即起,早起之後,衣甲軍械齊備,先長跑六裡地,之後朝食,朝食完畢,歇息兩刻,之後是隊列、軍姿訓練,直至哺食,令行禁止,如有違令,動輒責罰,決不輕饒。此乃前十天的訓練量。之後,早起長跑延長至十里,朝食之後,一個時辰的隊列訓練後則是體能訓練、軍械訓練。一年四季,除休沐之外,天天如此。對精兵營待遇眼紅者,只需如此訓練,本將軍必然供給同樣的待遇。”

董司馬啞口無言,臉孔通紅的道:“是末將莽撞,請公主責罰。”

平陽公主淡然道:“你且把我之原話傳下去,就說我說的,只要能做到與精兵營一般的操練,不管是哪一營、哪一隊,本將軍皆以精兵營待之。如若做不到,則就閉上嘴,擾亂我之軍心,先領五十軍棍責罰再說!”

“喏!”

董司馬滿臉羞愧的立即轉身走人。

待董司馬走後,平陽公主才哼了一聲,拳頭捶了案幾一下:“這個何藩仁,就會給本宮添亂!參軍已數年還不脫滿身商賈習氣!”

薛朗問道:“殿下的意思董司馬是何藩仁挑撥來的?”

平陽公主道:“董毅乃是耿直之人,見精兵營待遇或有不平之心,何藩仁挑撥兩句,不就找上門來!來人,傳令下去,讓何藩仁去軍紀官處領六十棍!告訴他,如有疑問,可來本宮面前辯罪。”

“喏。”

傳令兵出去傳話。薛朗想了想,道:“殿下,如何抹平別營的不平之心,此事雖是小事,卻也不可不管。”

平陽公主道:“此事我已有主張,幼陽做好軍需之事即可。”

“喏!”

平陽公主心中有數,薛朗也就不再多管,管理軍隊公主殿下肯定比他在行就是。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