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

薛朗看平陽公主沒讓秀美女子避開,也沒多說,乾脆的開口:“將軍,學生失禮。”

說着,站起身,拿過圖紙攤開,直接講解:

“這是三弓複合牀弩。三弓複合牀弩,最大射程可達兩千步。牀弩的優點是射程遠,力量大,土夯的城牆也能在一射之下摧毀,守城、攻城都可以用的利器;缺點就是操作需要的人多,不方便移動。”

說完,拿過另外一張圖紙,繼續解說:“神臂弩,射程可達二百四十步以上,單人操作,可射穿兩層鐵甲。聽聞公主將軍擔當重任據守葦澤關,爲大唐之門戶,外拒胡人,內抗亂匪,救命之恩無以爲報,學生心中不安,奈何身無長物,這兩份圖紙公主如能用得上,那真是再好沒有。”

平陽公主也是領兵打戰的人,一聽就明白其中的好處,一直安然淡定的眼神,終於多了幾分神采,目光灼灼的望着薛朗:“這圖紙的畫法也頗爲新奇,郎君可否指點一番?”

“這叫三視圖畫法,就是從平視、俯視、左視觀察一個物體所得的圖形,公主請看……”

薛朗上前,攤開圖紙,詳細給平陽公主介紹這個圖怎麼看。

薛朗從小學畫,對設計類的專業十分感興趣,後來雖然沒上大學,但自己也自學了不少東西。

平陽公主捏着圖紙,纖白的手指輕輕摸了摸紙張:“這紙也與我大唐常用的不同,筆墨也有奇異之處,是否製造的工藝有區別?”

薛朗見過甘草給的紅紙,只不知書寫紙是否有區別:“請將軍把常用的紙拿來看看。”

平陽公主從桌上抽出一張紙遞給他。

薛朗是學畫的。當年父母沒出意外時,他跟老師學畫的時候,第一節課就被老師帶着認識各種紙張,外出寫生的時候,經常帶着薛朗去各種傳統工藝製紙的地方參觀。老師常說學畫的怎麼可以不瞭解紙。

薛朗上手摸了摸,迎着光看了一眼就看明白了:“公主常用的是麻紙,主料是麻類植物;學生這個紙是皮紙,製紙的主要材料是樹皮。至於筆,學生畫畫用的是鉛筆,寫名刺的那個是鋼筆。在我們那裡,毛筆一類的稱之爲軟筆,鋼筆一類的叫做硬筆。追求書法藝術的才

寫毛筆字,常用的還是硬筆,書寫方便、快速。”

鋼筆薛朗有隨身攜帶的鋼筆,從兜裡掏出來遞過去並告知擰開筆套的方法。

平陽公主試着在紙上寫了寫,歪七扭八的,顯然不習慣。不過,這鋼筆的好處和方便之處倒是一眼就能看出來。

平陽公主頷首,放下圖紙,拿起望遠鏡:“這又是何物?”

薛朗:“這叫高倍望遠鏡。”

“望遠鏡?這是用來登高望遠的?不過,何謂高倍?”

薛朗又解釋了一下什麼叫高倍望遠鏡。還好他沒買帶夜視功能的,要是買個帶夜視功能的,一穿越基本就廢了,沒電池啊!

“此物於行軍上倒是頗有用處。”

平陽公主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好處。薛朗笑道:“確實有用,一路上因爲有這個,避開了不少危險,不然,別說迴歸中原,就是活命都有問題。”

平陽公主點點頭,也不急着去試用,而是問薛朗:“此物頗爲奇妙,郎君可知是如何製成的?”

“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透鏡的光線折射和小孔成像的原理。原理是不難,問題是材料!學生這個望遠鏡,看的時候,能大致測出遠近、大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鏡頭!就是這裡!鏡頭的好壞,關係到觀測到事物的清晰度、遠近程度,測距需要的是計算。”

“計算?如何計算?”

“這個很簡單,用一個公式就行。”

薛朗熱愛騎行,偶爾還會爬個山什麼的,望遠鏡是必備裝備,測距計算則是女朋友的哥哥教給他的。沒做成的大舅哥是陸軍某部的,跟薛朗比較投契,薛朗許多玩的東西,軍刀、藥之類的,都是他給的。

扒拉過來一張紙,薛朗掏出鋼筆,把公式寫下來,舉了個例子,隨手把數字寫下來……

“等等!”

平陽公主制止薛朗,指着紙上的數字:“這是何意?”

薛朗拍拍額頭,畫圖他都記得寫漢字數字,這會兒要計算演示就習慣性的寫阿拉伯數字了。

“這是數字,佛郎機習慣的寫法,因爲書寫、學習、計算都比較方便,所以也改了以前的書寫方式。”

一邊說,一邊把對應的漢字寫法和數字寫出來,一目瞭然。

平陽公主拿着紙張看,沒說話,直接給薛朗重新拿了一張紙出來,讓他在那上面計算,寫着數字漢字對應的,則被拿在手裡看。寫個計算演示很快,不過一會兒的功夫,連舉的例子一塊兒,一看就能明白。

平陽公主把兩張紙收到一起,放在案几上,玉手輕輕地覆蓋其上,直接問:“這些都是在佛郎機學的?”

“是。根據當地的制度,幼童六歲入學,分爲小學、中學、大學。小學六年,中學分爲初中和高中,各三年。除了學先賢典籍,還要學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

薛朗這麼一說,不止平陽公主,連秀美女子都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秀目一轉,插話:“數學,顧名思義,是指數算之學問,物理是格物致知之理,對否?”

“正是。不知這位娘子如何稱呼?”

隋唐時候,稱呼年輕的女子,一般稱之爲娘子。這個常識薛朗是知道的,倒不怕出錯。

“這是本宮的女官柳氏。”

“原來是柳女官。數學和物理學習的內容就和柳女官說的差不多。”

“那化學學的是什麼?”

柳女官好奇的問道。薛朗笑答:“是研究物體變化的道理。比如,銅器爲何會生鏽,酸、鹼有何不同,與不同的物體接觸時,酸鹼會產生什麼反應、變化等等。”

這柳女官明顯是個好學之人,聽到薛朗這麼說,臉上滿是神往之色:“世上還有研究這些學問的,真想看看。薛郎君可有書籍?”

薛朗微笑:“書籍現成的沒有。待在下安頓停當,倒是可以寫出來。”

連個網址都能記得清楚的薛朗,學過的化學書自然更加記憶深刻,寫出來自然也不難。

大約是從未聽說過有人從那麼遠的地方來,看薛朗的談吐、衣着,所言所行,皆與唐人不同。

柳女官問了許多問題,從衣食住行開始,問題也五花八門,薛朗結合現代的情況儘量回答,知道的就告知,問到自己不懂的領域,也坦誠告知自己並不瞭解。全知全能的是神,不是人。吹牛吹大了會破,裝逼裝大了會挨雷劈的。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七卷_第555章 坦然以對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