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

不過妻子的那些擔心,對於朝政更加了解的劉昌,也是心中清楚的。更加知道,妻子的擔心並非是一點道理沒有。若是皇帝真的有一天,與這位爺真起了隔閡,首先倒黴的肯定是自己這樣身邊人。太子一天沒有繼承大統,便永遠都是太子,真正大權還是都在皇帝手中。

尤其是當今皇帝,自從秉政以來一貫的循規守舊,從來沒有什麼變通。而這位儲君,自己今兒與他談話時候,發現他變革的心思很強烈。這父子兩個人,很容易因此事起隔閡的。自己倒是無所謂,可萬一連累家人又該如何?看了看身邊的妻子,劉昌心中一時不敢確定。、

別看自己現在做着官,可妻子這些年,沒有少跟自己吃苦。自己與那些有家世支撐的官員不一樣,自己父母就是普通的農村小地主。家中不過百餘畝地,便是自己讀書都是勉強支撐下來。又那裡有什麼閒錢,去幫着自己填官場這個大坑?更何況,家中還有其他兄弟。

父母不可能將所有的家產,都拿出來給自己。而一個七品官的俸祿,在這水貴三分的西京城什麼都不是。一年的俸祿,除去房租和人情往來,在家中開支,根本就所剩無幾。父母雖說沒有跟着自己到任上,一直都在家鄉跟着弟弟生活。可一年,多少還是寄回去一些。

家中的親戚,知道自己做官,時不時的也要來打一些秋風。再加上以往俸祿總是拖欠,每年領六成是慣例,最差一年只有一半。那些手中有着實權的官員,對於俸祿發齊不發齊根本不在乎。那些人即便一文俸祿不發,人家一樣富得流油,關鍵苦了他們這些窮京官。

尤其是手中沒有什麼實權的西京諸衙門官員,更是苦逼的很。直到今年這位前英王,新儲君秉政之後纔好賴發齊。之前拖欠的,也折成現錢給補發了一部分,家中才略顯寬裕一些。在之前,家中雖說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可也就比一般小門小戶強不了多少。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不如那些人家。自己一個七品官,家中連一個僕役都請不起,凡是都要靠着妻子親力親爲。妻子這些年,作爲一個官太太,一直都穿的很寒酸,幾年都不捨得扯上一身新衣裙。身上佩戴的首飾,還都是妻子當年的陪嫁,最好的也不過是一支玉釵。

妻子跟着自己這麼多年,吃了這麼多的辛苦。自己又怎麼忍心,讓她跟着自己再受任何的牽連。自己明知道,自己現在便投靠,這位其實根基遠還未穩的新儲君,說白了就是一場賭局。賭贏了,自己飛黃騰達預期可待。但一旦賭輸了,卻是要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見到丈夫沉默,他的妻子卻是也沉默了。自己丈夫可謂是滿腹才華,這一點作爲枕邊人她還是知道的。可這十年爲官生涯,卻依舊是在各個閒職上打轉轉,始終未得到過重用,滿腔的才華無處發揮。丈夫心中一直積滿了鬱氣,尤其是近幾年來,丈夫越來越沉默。

如今被當朝儲君看中,實在是一個難得機遇。一旦錯過了,恐怕就要後悔終生。丈夫雖說沒說話,可自己知道其實沉默,代表着他的心已經動了,之所以遲遲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丈夫這種不爲了自己官位,什麼都不顧的做法,更多爲家人考慮的做法讓她感動。

沒有像那位鬧成了西京最大笑話的節度副使那般,爲了升官連自己老婆、女兒、兒媳外加小妾,都送了上去要強不知道里許。心中更多是自己,還有這個家。雖說這些年,跟着他吃了一些苦,可在他心中,自己還有這個家,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有這一點便是足夠了。

猶豫了一下後,儘管心中充滿了擔心,但她還是對着丈夫道:“你不要想太多了,其實這件事情那裡由得我們選擇?他是國之儲君,如今既然看重了你,那裡還有你說不去的權利?我不求你做多大的官,只求你凡事要爲我們娘三個多考慮一些,行事不要過於操切與魯莽。”

聽到妻子,這番不是支持的支持的話。劉昌心中將妻子摟得更緊一些,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濃濃的感激之情。感受着懷中妻子驚人的豐盈,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與妻子行房過,此時心中對妻子的支持極有感激之情,更多是歉意的劉昌不由得有些動情,張口吻住了妻子。

只是雖說滿心想要補償妻子,但怎奈實在是耐力有限。還不到盞茶時分便了事的劉昌,只能用歉意的眼光,看着雖說年過三十,卻依舊風韻猶存,姿色極其豔麗的妻子:“對不起,又讓你失望了。明兒我還是想想辦法,再找幾個大夫,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方子。”

自己興頭剛上來,結果丈夫還是如往常一般,短短的時間之內便啞火。任自己如何百般侍弄,卻依舊沒有任何反應。再一次失望的劉妻,看着丈夫充滿歉意的目光,其實已經習慣丈夫這個樣子的她,也只能溫柔的搖了搖頭:“睡吧,別想太多了。這種事強求不得的。”

對於妻子的溫柔,劉昌滿心的歉意。當初自己從署理知縣的位置上,被調回西京之後,遭受了巨大的打擊。有股子懷才不遇心火,沒有辦法傾訴出去,回到西京不久便大病了一場。雖說在妻子苦心照料下,纏綿病榻三個月後痊癒。但在牀笫之上,卻是再也沒有振作起來。

就算全力支撐,也不過勉強能支撐盞茶時分。這兩年也暗中找過幾個大夫,方子也吃了無數,卻是總不見效果不說,反倒是還越來越差。妻子跟在自己身邊,幾乎等於守了活寡。可妻子依舊沒有一句怨言的,任勞任怨伺候自己。爲了避嫌,平日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越想心中歉意越重的劉昌,看着姿色依舊豔麗,卻日漸顯得憔悴的妻子。在有心無力之下,也只能緊緊的將妻子摟在懷中。而他的夫人,這幾年也習慣他的無能爲力。只是靜靜的依偎在丈夫的懷中,什麼都沒有說。對於她來說,這只是這些年來家中壓抑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兩夫妻雖說緊緊摟在一起,可卻誰也沒有在說話。良久,劉妻發出輕微的一聲嘆息。聽到妻子這聲輕嘆,心中更加的難過。作爲丈夫,他這些官場蹉跎,調來調去卻始終在七品職位上打轉轉,始終沒有能夠升上去。好不容易做了知縣,可一任都沒有做完,便被人排擠下來。

這幾年的官場生涯,非但沒有能夠讓家人跟着自己享福不說,還讓妻子一直在跟着自己提心吊膽。妻子沒有想過大富大貴,可自己作爲一個丈夫,卻始終沒有能夠給她一個安穩生活。妻子從來都沒有過任何怨言,更是從來沒有讓自己爲家事操心過,兩個孩子也照顧得很好。

現在更是連夫妻之間,最基本牀榻之事都有心無力,自己真的是一個無能之人。想到這裡,原本還有些在猶豫的劉昌,心中突然決定自己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自己不盼望着做到極品大員,但至少也要爲妻子弄一個誥命,以補償妻子這些年來的心酸,以及自己的無能。

而此時,正在萬春殿內看二路關於今年秋收,以及難民返鄉情況摺子的黃瓊,自然沒有想到,劉昌夫妻兩個有這麼一番對話。也許是當局者迷,劉昌這個也算是幹才的官員,對有些事情大方向上,還沒自己老婆看得透。更沒有想到,讓劉昌下定決心的居然是對妻子的虧欠。

放下手中的摺子,黃瓊心中不禁輕嘆一聲。今年雖說到了年中,二路旱情都有了一定的緩解,沒有形成連續的旱情,可今年秋收依舊不容樂觀。無論是隴右還是陝西,至少到明年年中,糧食的缺口依舊很大,都需要大量的調入糧食。維持到明年年中,還需要十萬石以上。

隴右路的隴南情況好一些,但其他地方還需要大量的糧食賑濟。陝西路的延安府,西部的幾個州縣同樣如此。而當初劉傑督軍在延安府時,可不單單是強搶民婦,曾經大勢縱兵劫掠。原本遭災就異常嚴重延安府西部諸州縣,此次更是受到了兵災,兩重災難之下損失異常慘重。

原本在去年大旱之中,沒有逃難的百姓,也紛紛開始做了流民。如今劉傑雖死,可給延安府西部諸州縣,帶來的傷害遠還沒有清理,造下的餘孽依舊還沒有消除。曾經人煙稠密的,延安府西部保安、安定、吳旗三縣,到現在幾乎已經到了百里無人煙,虎豹遍地的地步。

若不是統帶西京大營軍馬,配合他作戰的那位西京殿前司副指揮使,壓制西京大營的軍馬沒有捲入進去。甚至爲了避開被影響,單獨進駐花馬池,恐怕這三縣連根草都剩不下。三個縣現在新知縣遲遲選拔不出來,一個正七品知縣,居然滿西京大小官員沒有一個敢接任的。

若是在平時,這三個知縣的職位丟出去,恐怕這些傢伙人腦袋得打成狗腦袋。可如今的這個時候,這三個知縣位置卻成了燙手山芋,誰都不願意接。急於休養生息,醫治連續遭受旱災與兵災創傷的這三個縣,卻又不能隨便的選官。這個局面非能員幹吏,根本不足以勝任。

想到這裡,黃瓊心中不禁有些煩躁。對那位陝西安撫使,多少有些惱火。這個傢伙之前不說,自己在寧夏府待了那麼長的時日,他一個字的摺子都沒有。如今劉傑已誅,他卻跳出來將這些事情都抖落開了。若是自己在寧夏府的時候,他便將此事上奏,自己又何苦如此被動?

就算卓如孝這個地方官,全力替劉傑瞞着,可他作爲一路首憲的安撫使,長達幾個月時日之內,就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這可能嗎?就從這一點,他這個安撫使當的就不合格。甚至可以說,混球一個。如果自己不處置了劉傑,恐怕這個混球還要替那個傢伙,繼續隱瞞下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