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

諸路衛軍不僅缺額日衆,而且各級武官多貪圖享樂之輩。諸路節度使,心思真的放在下屬身上的,十無二三。心思更多的,是怎麼利用手中的權利去撈錢。當初爲了制衡諸路節度使權利,而設置的節度副使,節度同知,非但未能起到制衡作用,反倒是與其同流合污。

尤其是兩淮、江南諸路節度使,以及所屬衛軍幾乎全部糜爛不堪,除了擾民已經毫無戰力。國家在歲入日益匱乏情況之下,還養了這麼多,幾乎佔據了全國軍力四成的衛軍,大部分已經成爲徒耗糧餉的無用之輩。如今送山西、隴右二路的情況來看,地方衛軍勘用者寥寥無幾。

一旦天下有戰事,動輒便調動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的精銳。長此以往下去,勞師靡餉不說,還使得四大營往往更加疲於奔命。如開國初年,山西、隴右這樣的叛亂,根本勿用調動這些抵禦外敵的精銳。諸路衛軍,便完全可以敉平。而如今,這樣的叛亂卻只能出動朝廷精銳。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這樣的精銳,長期在這種情況之下消耗。不僅將會疲於奔命,而且有經驗的老兵與下級武官損失也日多。在此多事之秋,對朝廷的危害將會越來也大。最關鍵的是,近幾年來,從地方衛軍之中興起的這股奢侈享樂之風,甚至已經向邊軍與朝中精銳蔓延。

如今諸路邊軍走私情況日益增多,而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的精銳,雖說還勉強保持着置身事外的情況。但隨着輪換來的,在邊軍或是衛軍發了橫財的武官進入軍營後,軍心也出現了不穩。更爲關鍵的是,各級武官更願意調往邊軍,或是衛軍,也不願意來四大營與西京大營。

近幾年,每年輪換到西京大營的優秀武官,數量越來越少。如今在西京大營,想着走各種門路,謀求外放到邊軍或是地方衛軍的武官,則每年都在增加。他在西京殿前司任上,爲了挽留那些優秀的武官,可謂是想盡了辦法。但受制於朝廷的律例,他的辦法實在不多。

與西京大營每年輪換,或是外放出去的武官相比,進來的優秀武官數量,年年都在下滑。那些輪換進來的,往往不是老邁不堪,便是不堪大用。差額,只能從士兵之中挑選。可挑選又要受兵部的限制。此次隴右平叛,費勁了就二虎之力,才爲英王殿下湊齊了勘用的武官。

長此以往下去,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這兩根大齊朝定海神針,勢必早晚都要被挖空。若是自開國以來,爲大齊朝征戰天下,外御強敵的四大營與西京大營垮了,那麼這大齊朝也就完了。將來無論是北遼南下,還是內部有人在興兵作亂,朝廷將再難拿出精兵強將禦敵。

整頓衛軍,拿出一個更合理的武官輪換、提拔機制,是朝廷眼下的當務之急。若是在任眼下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用不了十年,朝廷將再無可用之將。這份奏摺上談的全部是眼下當務之急,至於對自己兒孫照顧,這位老爵爺除了勘用者用之,不堪者免之外,一句都沒有多說。

看着奏摺上,星星點點明顯是咳出來的血跡,黃瓊心中蔚然一嘆。他看出來了,老爵爺的這封奏摺壓根就不是寫給皇上的,就是寫給自己的。老爵爺在奏摺上雖說不多,但字裡行間,也寫出了對老爺子的極度失望。一句墨守成規,而朝廷卻到了不變不足以求生的地步。

便說出了,這位老爵爺對老爺子的失望之情。而最後那句,請英王殿下念天下之憂而憂的話,也說明了這道摺子是寫給自己的。合上這本奏摺,黃瓊的心情不是一般沉重。老爵爺這是在用命給自己進諫。什麼叫做忠言逆耳,這才叫做真正的逆耳忠言,很難聽,可得聽。

想到這裡,這裡黃瓊長長的一陣嘆息。哪怕在最後,這位歐陽老爵爺推薦新的西京殿前司都指揮使,話語之中的強硬。貌似自己不接受他的意見,這西京大營便要廢了的那句話。帶來的那點不愉快,隨即也散去。放下手中的奏摺,黃瓊久久不語,心情也愈加的沉重。

直到高懷遠到來,才讓黃瓊的心情略微好一些。但高懷遠口中說出消息,卻是讓黃瓊更加鬱悶。對延安府的屬官進行審訊的結果,基本是一場空。從經歷到推官,再到知事、照磨、司獄,什麼都不知道。唯有延川知縣透露出一點東西,可他說的那些玩意與沒說一個樣。

他只知道,卓如孝從膚施郡公府強取豪奪的石脂礦與鐵礦,主事的是他的副職,也就是延川縣的縣丞,也就是他原來府中的管家。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帛,打通了陝西路的安撫使司以及按察司。居然將跟着他多年,對他忠心耿耿,但卻是已經四旬的管家弄到了縣丞的差事。、

而按照朝廷的定製,縣丞這個官員雖說不入流,只是一個八品官,但卻需要舉人選拔,而且年齡不得超過三十五歲。這個卓如孝卻如此大的本事,將自己一個管家,還是一個年過四十的半大老頭子,弄到了一個八品官的差事,怪不得能掌控這一府之地,果然是神通廣大。

哪怕這些年,州縣一級的屬官,尤其是縣一級的主薄、典史,驛站的驛丞,幾乎成了一路諸有司官員,調任或是致仕安排身邊親信的專用官位。哪怕這些職位,只是九品官員,但大小也是一個官。如此一來,對自己的親信也算是一個交待,也不會讓那些親信感覺到被拋棄。

而這些官職,是用不到經過吏部的,一路的安撫司便可以批准。但一個八品的縣丞,雖說由安撫司在本路舉人之中甄選後,向吏部上報名單,可批准還是由吏部批准。雖說這種八品的官職,吏部極少駁回。可與名單上報的,還有擬任官員的居然憑證,身份戶籍信息等。

一個四品知府的官家,能是一個舉人,這一點黃瓊打死也不相信。這位管家能出任縣丞一職,恐怕卓如孝不知道耗費了多少本錢。而據那位延川知縣供述,那兩座礦的事情,他是半分不許染指。甚至就連想要邁入都不可能。那兩座礦,幾乎成了他轄區內的獨立王國。

有一次他實在耐不住好奇,想要去探視一下究竟。結果還沒有到外圍就被發現了,被看守人員發現差一點沒有被抓了起來。雖說因爲被蔡師爺認出,而僥倖逃過一劫。可也因爲此事,結結實實的捱了蔡師爺幾記響亮的大耳光。再後來,每年知府大人都賞給他兩千貫錢。

說是那兩座礦的分紅。每年兩千貫錢到手,又有了前車之鑑,他也就沒有自討沒趣的,再去過那兩座礦了。他只是覺得那兩座礦,與膚施郡公府管理的時候,顯得了神秘了不少,而且勞工的需求量也一下子大了不少。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感覺出什麼不一樣來。

雖說他的地盤上,出了這麼一個他這個知縣,都不能踏足的地方,這個百里侯當的有些憋屈了一些。捱了蔡師爺幾個大耳光,也有損他知縣大老爺的面子。但一他只是卓如孝下面的一個七品知縣,人家是四品知府大老爺。自己不單單是卓如孝的屬官,級別上更是相差幾級。

連上摺子權利都沒有他,就算在不滿也撼動不了人家的地位。便是鬧的大了,丟官的也肯定是自己。現在有錢拿,自己何必斤斤計較?反正那個縣丞,除了關係到那兩座礦山的事情之外,別的事情根本就不插手。反倒是讓他沒有了之前的縣丞制約,權利反倒大了不少。

至於那兩座礦,到底是歸膚施郡公府,還是歸知府大人,對於他來說沒有半分的區別。反正歸誰,也輪不到他說話,兩個人都是他得罪不起的。有那多管閒事的功夫,自己還不如多想方設法的,多撈一些錢自在一些。除了這點東西之外,這位知縣大老爺子是一問三不知。

而那兩座礦實際的主事者,卓如孝管家居然會武不說。在抓捕他時,被他依仗武功打死了兩個兄弟。結果惱羞成怒的軍士一陣亂箭,給射成了一個刺蝟,等抓到人時死的不能在死了。不過,那位知縣大人老婆交待事情,相對那位一問三不知的知縣,可謂是勁爆的多。

原來那位雖說年過三十,可依舊面容姣好的夫人,居然與蔡師爺有那麼一腿。那位知縣大老爺,去年新得的兒子,更是蔡師爺的種。結果,審訊時在旁邊一直旁聽的那位知縣,當時就急了。他沒有想到自己老來得子,卻是別人的子,當時就撲上去蒙揍自己的老婆。

那力度,與之前猶如一灘爛泥相比,幾乎不能同日而語。十幾個軍士都差一點沒有拽得住,這位知道自己被帶了綠帽子之後,暴怒異常便要對自己老婆,拳打腳踢的知縣大老爺。搞得審訊,差一點都要進行不下去了。最後,還是高懷遠將那個知縣叉了出去,才得以進行下去。

而這位給自己丈夫,帶了帽子的知縣夫人。到底沒有白給那位蔡師爺生了一個兒子,供出來的東西卻是最多的。不僅比她丈夫的多,甚至超過了延安府其他州縣官員的供述。雖說身爲知縣夫人,可不管怎麼說,這種場面畢竟還是第一次經受。更何況,她本身就是一個女人。

這位知縣夫人,在張皇失措之下,不僅供出了她剛生產不久的孩子,是蔡師爺的之外。還供出了,那兩座礦山出產的石脂,以及打造出來的鐵器,很大一部分都運到了北遼。他們在榆林鎮邊軍那裡有眼線。而且級別好像還不低,好像是都統同知,所以他們走私很便利。

那位蔡師爺,實則通過向北遼走私的這條線,明裡暗裡是撈了不少的錢。這些年,至少幾十萬貫。那位縣丞雖說管着兩座礦山和鐵場,可那些東西賣給誰,賣多少,價格又是多少,都是蔡師爺一手定的。僅僅那位蔡師爺放在他那裡的錢,就足足有十萬貫山西票號的銀票。

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