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

看着野利己榮那雙猩紅的眼睛,拓跋繼遷沉默了一下之後道:“至於兇手是誰,還請兄長給我一定的時日。待打完這一仗之後,此事究竟是誰所爲,我一定會查一個水落石出。大哥,眼下官軍大軍說到便到,這一仗又關係着整個党項人命運,還請大哥讓我打完這一仗再說。”

對於拓跋繼遷的回答,野利己榮卻是壓根就不相信。他一把抓住拓跋繼遷的衣襟怒道:“在這靈州城內,除了你還能有誰會這麼做?父親活着的時候,你就曾經不止一次,派人來拉攏野利部的部衆,你真當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只是看在父親的面子上,一直都引而不發罷了。”

“前些日子,你的平夏部吃了大敗仗,軍馬折損七成,急於補充實力。就連折羅部剩下的那千把殘兵敗將,都成了你眼中的香餑餑。更何況父親帶到靈州這個七千部衆,想必早就成了你眼中的肥肉。這幾日,你自己不說,總是讓我妹妹來勸說父親,將這七千人馬都交給你。”

“父親一直沒有答應,所以你才下了毒手。因爲你知道,只要父親在,你想吞併野利部,就只能是空想。所以,你才下手殺了他,以便爲你吞併野利部做好準備。拓跋繼遷,你真的好毒辣。沒有父親的鼎力支持,你能走到今兒的地步嗎啊?你現在卻恩將仇報,派人殺了他。”

見到野利己榮的不依不饒,以及身邊野利部士兵,與自己的護衛劍拔弩張。拓跋繼遷,實在是有些頭疼不已。說實在的,野利乞己對於拓跋繼遷來說,可不單單只是岳父那麼簡單。野利部是寧夏党項,甚至整個隴右党項諸部之中,最大的,也是最爲富裕的一個部族。

儘管在自己起事之後,野利只是倉促集結起來。可一下子派出七千精騎,卻已經是党項諸部能集結起來最大的兵力。而只要是岳父活着,這七千精騎就等於自己子弟兵一樣。這對於眼下的自己來說,卻是至關重要。而且作爲党項諸部最大的一個部族,野利部成了風向標。

只要野利部堅定支持自己,其他的部族就不會輕易的動搖。更何況,自己這位岳父老謀深算,看待事物的眼光極準。經常給自己提出一些計謀長遠建議,幾乎等於自己最得利的謀士。對於自己來說,岳父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個活着的岳父,遠比野利部那七千騎兵價值更大。

岳父只要活着,這七千精騎自己一樣臂如指使。自己犯得上冒着大戰在即,卻內部分裂的風險,在這個時候刺殺野利乞己嗎?只是哪怕明知道此事事有蹊蹺,可拓跋繼遷現在也知道,就算自己渾身上下都是嘴,也解釋不了自己真的不是兇手,更從來沒有想過吞併野利部。

原因無他,因爲眼下的靈州城內,從駐軍到百姓都是他平夏部的人。其他各部族,雖說前來依附和歸順,但所帶的部族軍,卻只能在城外駐紮。至於城內的漢人百姓,早就不是被殺掉,就是被趕出了靈州城。也就是說,拓跋繼遷現在想要找一個背鍋的,都根本找不到。

而且最關鍵的是,現在的他還不能與野利己榮翻臉。殺了一個野利己榮很容易,可帶來的後果卻不是自己是能夠承擔的。若是殺了野利己榮這個岳父最器重的兒子,不僅實在有些對不起一直都在鼎力支持自己的岳父,妻子不會答應,更會造成自己與野利部的徹底翻臉。

自大齊開國以來,雖說對党項人一再的拆分,採取各種政策逼着党項人漢化。並在党項人遊牧地區,設置州縣設置流官治理。明一再規定,各部蕃官與自己內部土官,不裂土、不治民。便是自己族內的民間紛爭,都不得插手干預,一切訴訟需以當地官員的決定爲主。

也就是說,原本的族長與頭人,都給了一個世襲的官職養了起來。原本在族內,可以決定一切族人生死的權利,都被徹底的剝奪了。可問題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族長制,又那裡那麼容易被徹底抹去的?那些族長和頭人,雖說被剝奪了公開處置,族中各種大小事務的權利。

可私底下,族民出現紛爭,更願意私下去找族長判斷。在加上有些官員不作爲,有理無理的,原告與被告的,通常都各大五十大板。那些族人,有訴訟一類的事情,就更不願意找官員告狀了。在各自部族之中,私下其實還是這些族長說了算。只是不能公開動用私刑而已。

這些族長與頭人,被剝奪的權利只是公開的而已。實際上,他們依然掌握着自己族內的權利。若是自己把野利己榮怎麼樣了,再加上野利乞己不明不白的死在靈州城,野利部會與自己公開決裂。要知道,野利部的七千精騎,現在又岳父的二兒子,帶着駐紮在靈州城外。

眼下大戰在即的時候,自己承受不起,也不能承受與野利決裂的後果。不單單是那七千精騎的事情。若是自己眼下與野利部決裂,最終結果只能是依附自己的諸部,徹底的分崩離析。

只是面對着大舅哥不信任,外加不依不饒,拓跋繼遷也很頭疼。可自己昨夜與野利乞己的談話,以及自己託付給老岳父,帶着兩千騎兵掩護平夏部先撤的事情,自己又不能當着這些族長與頭人,公開的說出來。自己甚至連這一戰都沒有開打,這軍心士氣就得徹底的散掉。

就在拓跋繼遷左右爲難的時候,他的夫人,也就是野利乞己的女兒,在得到消息之後,從病牀上爬起來趕了過來。見到丈夫與兄長劍拔弩張,直接開口道:“兄長,我相信父親的死,是別有用心之人做的。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暗殺父親,就是爲了挑撥平夏部與野利部的關係。”

“眼下,馬上便要到了決定党項人生死之戰的時候。小妹希望兄長不要中了其他人的反間計,在這個時候做出兄弟鬩牆的事情來。大哥,既然他說戰後會給野利部一個交待,我希望大哥能夠相信他。更希望,大哥現在作爲野利部的族長,不要中了別人的挑撥之計。”

“大哥,父親的死,我與你一樣痛苦。因爲我現在雖然是平夏部的妻子,但一樣還是野利部的女兒。你若是相信小妹,便將手中的刀放下,等到打完這一仗再說。現在更爲重要的是,咱們寧夏党項諸部生死存亡。至於父親的死,小妹以性命擔保,一定會讓他給大哥一個解釋。”

妹妹的勸說,讓野利己榮手中的刀不由自主的放了下來。看着因爲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眼下憔悴得不成樣子的妹子。野利己榮長嘆一聲,擡起頭對着拓跋繼遷道:“那好,我這次就信我妹子一次。先打完眼下這一仗再說。不過,這次作戰,你的中軍要與野利部族軍同行。”

野利己榮總算鬆口了,拓跋繼遷在鬆了一口氣之後,自然對這個要求莫口子答應。至於原本本該由岳父護送撤離的家眷一事,卻是讓拓跋繼遷又有些頭疼起來。他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原本他還想着,避開其他部族頭人之後,單獨找機會與野利己榮談一談。

可在離開靈州之後行軍途中,野利己榮冰冷的態度,以及監視的目光,讓拓跋繼遷只能打消了這個念頭。一直到在石溝城匯合了其他部族之前,還是有些不死心的,拓跋繼遷都沒有能夠,找野利己榮談話的機會。因爲一路上,野利兄弟除了監視他,根本就不與他說半句話。

拓跋繼遷捨棄左右兩路軍,尤其是三路官軍之中最薄弱的左路軍。集中手中八萬大軍直撲中路軍的決定,無論是中路的賀元鋒,還是跟隨左路軍行動的黃瓊,都是一無所知的。儘管三路軍在行動的路上,一路上偵騎四處可依舊一無所獲,沒有查到拓跋繼遷藏身之地。

而自環州出發之後,打量着兩側與自己前世記憶中,根本就不一樣的,連綿起伏的山地,黃瓊緊緊皺起的眉頭,根本就沒有鬆開過。拓跋繼遷悄無聲息消失,讓他陷入了自抵達隴右以來,最緊張也是最爲擔心的時候。他不怕遇到明敵,但這種找不到對手的感覺真的很不好。

當進入寧夏府境內的第三日,左路軍進抵寧夏府治所所在的同心縣之後,看着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別說人就連雞犬都全無的同心縣城,黃瓊微微嘆息一聲什麼都沒有說。兵禍猛於虎,古人果然誠不欺我。這位昔日寧夏府治所所在,本應該熱鬧非凡的同心縣,現在卻成了廢墟。

而在他身邊的杜涉,同樣看着眼前的同心縣城,猶豫了一下之後道:“王爺,過了同心縣前面就沒有縣城了,再往前走二百里便到黃河了。估計可能不會走太遠,就會與叛軍遭遇了。您看,是不是在這裡休整一夜,讓兄弟們養精蓄銳?兄弟們連日裡面行軍,現在都有些疲憊。”

“党項人雖說毀滅了同心縣城,可卻沒有毀壞這裡的城牆。整個同心縣,還算是有所防備。眼下天馬上要黑了,與其露宿在外,還不如咱們今兒依託城牆護衛休息一夜,總比露宿在大山裡面要安全一些。今兒好好的休息一夜,明兒才能更有精神與敵人作戰。”

對於杜涉的請示,黃瓊卻是沒有回答他,而是沉默了良久,纔開口道:“杜將軍,你是左路軍的統帥,不是本王的傳令官。左路軍究竟該怎麼做,那是你這個統帥的權利。這一路上行軍,你用不到事事都向本王彙報,如果你認爲正確的,直接落實下去便是。”

說到這裡,黃瓊突然想起一件事:“本王唯一要提醒你的是,一定要謹慎一些。如果你決定今兒在同心縣城宿營,那就在派人仔細搜查一遍。越是距離敵人越近,我們越要謹慎一些。多搜查一遍,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壞處。尤其是水井,一定要仔細的查看,能不能飲用。”

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