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看閱罷自己密摺後,同樣也陷入沉思的皇帝。微微沉吟一下後,又道:“如果桂林郡王府不甘心就此交出通商之權,起了什麼其他的心思。其他商戶就算湊足了可以出海的船隻,恐怕也未必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尋常幾百裡見不到一個人煙茫茫大海之上,殺人滅口連一個藉口都不用找。被打壞的商船沉入海底,甚至連毀屍滅跡都省了,誰又能知道究竟是誰幹的?桂林郡王府的船隊上,裝有大炮與牀弩,普通的商船又如何能與其抗衡?”

“各何況,桂林郡王府一手掌握我大齊對外通商,已經百餘年。我大齊到海外諸國的航線,無一不在其一手掌握之下。論起熟悉程度,恐怕也沒有能比他們更爲熟悉。若是桂林郡王府,真的想要在海上殺人越貨,恐怕這位置都不用精挑細選。更何況,他們也絕對有這個本錢。”

“父皇,我朝東臨大海,很多地方自前唐開始,便有避開朝廷檢查,向海外走私中土所產器物的。可據兒臣從諸國使臣口中得知,除了開國初年太祖皇帝,下達禁海令之後十餘年。還有我朝的走私商人,從海路向海外走私貨物之外。”

“至太宗年間,我朝沿海諸路卻是已經再無走私商人,沿海路到達海外諸國。無論是占城、三佛齊、真臘、獅子國,還是高麗、東瀛,除了桂林郡王府的船隊之外,再無我朝一艘商船,哪怕是走私商也沒有。只有近十年,纔有少量我朝部分走私船,但也只到東瀛與高麗。”

“父皇,我朝沿海諸路港口甚多。商人又是一向逐利,一倍的利便敢鋌而走險。太祖年間,朝廷的海禁令和沿海諸路水師,都未能完全做到禁止走私。可自太宗年間開始至今,近百餘年居然再無一艘走私船,父皇您覺得如果單憑正常的手段,桂林郡王府能做到如此地步?”

“更何況,兒臣從那些是使臣口中得知,桂林郡王府除了本府所出的各絲織品,以及本府遍及江南的茶園之外,對江南其他商戶各種布帛、絲綢、茶葉,無不拼命壓價。自身甚至連定價的權利都沒有,桂林郡王府說多少錢便是多少錢。”

“而桂林郡王府所給的價格,早期還算是公道。但自理宗朝開始,價格壓得極低,已經到了一船茶葉出洋,商戶勉強只能保本的地步。而江北諸瓷窯的瓷器,各個茶園所出的茶葉,除了少了的汝窯、鈞窯瓷器之外,其餘的桂林郡王府幹脆拒絕外銷。”

“如此這般盤剝,這大齊朝上上下下那麼多的商戶,守着那麼多的沿海港口,無論是山東路,還是淮南路,沒有一個敢走私出海的,這已經是相當不正常了。父皇,桂林郡王府能讓沿海諸路商戶如此畏懼,即便是朝廷真的開放通商之權,他們又豈會真的不做手腳?”

“當年,他們能讓沿海那麼多的走私商銷聲匿跡,那麼如今他們表面上交出通商之權,可私下利用他們在海上的優勢做手腳。不用多,只要三年時間,這有心出海的商戶自己就會退出來。這天下又有那個商戶,能承受如此大的損失?”

“商戶連海都出不去,朝廷也收不到想要收的稅,甚至還會起到殺雞取卵的代價。到時候,朝廷這開海又有何用?更何況,如今天下造船,尤其是能出遠洋大船工匠,十有八九都掌握在桂林郡王府手中。別的商戶,就算有這個財力與野心,恐怕也買不到商船、僱不到水手。”

“沒人出海,朝廷想要收取的稅收,一樣收不上來。到時候,恐怕先撐不住是朝廷。父皇別忘了,桂林郡王府眼下每年上繳的商稅,足足佔了朝廷三成進項。沒有了這筆稅,朝廷的日子就會更難。而對於朝廷來說,此次收回桂林郡王府獨佔通商之權,只能成功絕不能失敗。”

“如果朝廷搞了兩三年,最終還是不能不收回來的通商之權,再交還給桂林郡王府。恐怕朝廷,在各大商戶之中的威望將會掃地。而桂林郡王府,未必真的受到損失不說,這在民間的聲望,恐怕更要超過朝廷。對我大齊江南商戶的控制,也會更加的嚴密。。”

“兒臣最擔心的是桂林郡王府,這些年究竟囤積了多少可以鑄炮的銅,還有硫磺、硝石?桂林郡王府進口這麼多的馬匹與銅,還有硫磺究竟想要做什麼?就算是爲了防範海盜,但其船隊之中配備那麼多的大炮與牀弩,又是究竟爲何?”

“這還只是兒臣擔憂的一部分。兒臣最擔憂的是,桂林郡王府屬下擁有如此大規模的船隊,又有堪稱精銳的半水師。而這一樣都是在海上討生活,商船隨時可以改成戰船,那些水手同樣隨時可以改爲水軍。我大齊又有多路沿海,若是桂林郡王府真的有了異心,那這?”

黃瓊的話音落下,皇帝卻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過了好大一會,才擡起頭看着黃瓊,語氣之中很是有些欣慰的道:“阿九,能夠在如此短的時日之內,便摸清楚這些東西,足以見你是真的用了心的。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件事情你做的很對。”

“你密摺上奏明的這些東西,朕今兒與你說一句實話,便是連南北鎮撫司都沒有。桂林郡王府眼下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朕暫時還不清楚。但有一點朕還是清楚的,那就是桂林郡王,絕對不會輕易的就如此善罷甘休,徹底的放棄這吃了上百年的獨食。”

“既然不甘心,他肯定會想辦法破壞掉朝廷通商大計。明着雖說未必敢,但暗中掣肘是必然的。不交各個市舶司、不賣商船,那是最蠢的事情。以桂林郡王的狡猾程度,他不會做的那麼直白。可讓那些想要出洋的商戶有來無回朕,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大海上,卻是輕而易舉。”

“朕雖說沒有見過大海,可也曾聽東瀛使臣說起過。茫茫大海無邊無際,海水深的地方足足幾百尺。別說一個人、一艘船,便是一塊拳頭大的石頭落入海底,都會轉瞬之間沉得無影無蹤。除了狂風巨浪之外,還有巨大的怪獸。在海中翻個跟斗,能撞翻幾千料的大船。”

“單單就東瀛一國,每年出海便一去不回的漁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正像你說的那樣,在這大海上殺人滅口,船一沉就連毀屍滅跡都省了,找都沒有地方去找去。那些想要出海的商戶,可沒有桂林郡王府的實力。不多說,損失兩條船估計就受不了了。”

“商戶出不了海,或是鬧到不敢出海的地步。朝廷便收不上來稅收,這個通商之權收回不收回,根本就沒有什麼用。甚至收回的通商之權,都會變成朝廷握在手中的燙手山芋。而桂林郡王府放棄了通商之權,朝廷每年那三成進項自然不會再有了。”

“這種情況一旦出現,不用你說的三年,便是一年朝廷恐怕就支撐不住。相對你說的桂林郡王府有造反的心思,朕更爲擔心的是他們暗中做手腳。利用桂林郡王府,對海外極其熟悉的先天優勢,在海上截殺其他商戶的船隊,那纔是真正致命。”

提起黃瓊剛剛提起的,桂林郡王府囤積銅、硫磺等物資,極有可能有造反意圖的時候。皇帝的嘴角充滿了不屑:“他們若是真的有心造反,倒是可以讓朕一勞永逸了。朕不怕他們反,就怕他們不反。就算他們的水師在強悍,可那是在海上,到了陸地上又豈是四大營的對手?”

說到這裡,皇帝站起身來,走到黃瓊的身邊道:“你在這方面擔憂,雖說不無道理,但多少還是有些小心了。桂林郡王府,每年從東瀛採購大量的銅,還有硫磺倒是未必真的要造反。因爲他們採購的那些銅和硫磺,大部分都是提供給朝廷的。少部分,是用來鑄造銅器的。”

“朝廷眼下的銅礦,每年可採出來的銅越來越不敷使用。別說鑄銅器,便是每年鑄錢都不敷用。朝廷每年都要大量的從大理國,以及產銅的東瀛採購大量的銅。這其中除了向大理國採購的銅,是工部直接採購的之外,從東瀛採購的一向都經桂林郡王府來採辦的。”

“東瀛的銅礦比咱們的好,一船銅從東瀛運到本朝,所需錢財甚至比咱們自己開採的還要少。硫也是,咱們嚴重缺硫,東瀛的硫磺不僅價格低、而且同樣比咱們的好。況且就算他們真的囤積銅來鑄炮,囤積硫用來製作藥,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那些大炮動輒幾千斤,移動極其困難。他們在海上,有幾千料的大船可以安放。可在陸地上,卻只能安放在城牆上,根本就不能用來野戰。鑄造再多的炮,又有什麼用?所以,朕並不擔心他們採購銅以及硫磺,是爲了鑄造大炮。朕更擔心的是,他們暗中做手腳。”

皇帝這番話說罷,黃瓊卻是在心中暗自嘆息了一聲:“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的確是精明的很。可眼光,還是受到時代的限制有些短淺。現在大炮動輒幾千斤,看起來的確不適合野戰。可問題是,輕型火炮不是造不出來,只是有沒有必要罷了。”

“火器纔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至於現在流行的那些火器,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與幾百年後相比,最多不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罷了。火炮加上火槍,在加上適合的陣型,騎兵真的未必就會討好到那裡去。更何況,桂林郡王府也在大量的收購馬匹。”

只是看着皇帝的臉色,黃瓊也知道即便自己說了,皇帝也未必真的會相信。很明顯,雖說在接收通商一事上的隱憂,與自己有着類似的觀點。但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對大齊軍,確切說是四大營的戰鬥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根本就不怕桂林郡王府真的造反。

甚至從言談上來看,還隱隱的盼着桂林郡王府造反。以便他徹底的將這個隱患,連根給拔起來。見到皇帝在此事上自信滿滿,黃瓊內心之中雖說隱隱有些擔心,但卻不好一再忤逆皇帝的心思。

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被發現了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三十章 滑頭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一章 星辰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