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

只是在走出溫德殿後,看着漫天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飄舞的雪花,聽着宮外遠遠傳來的若有若無的爆竹聲。在想起今兒自己那位長姐,今兒一而再的對懟自己,黃瓊也只能捏着鼻子苦笑,心中微微的感嘆:“自己這位長姐,不是一般的有些記仇啊。”

轉過頭,看了看此時還搖曳着燭光的溫德殿,黃瓊卻是搖了搖頭。今兒金城公主看似委婉,實則卻是對自己明顯不待見,以老爺子的爲人不是看不出來。這個時候,留下金城公主想要幫着自己勸說一下。相對於其他兄弟來說,老爺子明顯更希望這位長姐,能與自己摒棄前嫌。

只是老爺子想法是好的,以自己這位長姐的性格,恐怕老爺子的苦心多半要白費了。甚至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自己這位長姐,若真的是那麼好相與的人,今兒那裡又會在廣壽殿時,話說的溜光水滑,但實則半分面子也沒有給自己。

黃瓊心中明白,相比當年被圈禁在冷宮之中的太子,以及景、端、蜀三王。那段時日實則諸皇子公主之中,過得最艱難的實則是這位金城公主。太子諸人,至少身邊有嫡親母親相伴,老爺子又在想盡一切辦法接濟。便是自己的母親,不也一直在暗中照顧?

雖說也有性命之憂,但至少比母親早逝,父親又忙着奪回皇權,幾乎無暇他顧。不僅無人陪伴,便是連公主該享受的待遇都沒有。還要照顧幾個年幼的弟弟,可謂是小小年紀便承擔了太多不該有東西的這位長姐,可謂是強得太多了。

所謂愛屋及烏,恨烏也是一樣的。當年自己外公一家人,給這位皇長女帶來的印象太過於深刻。以至到現在,都還沒有忘記。心中的仇恨隨着當年淮陽郡王府,煙消雲散也許已經逐步淡忘。但對自己不待見,卻是顯而易見的。

也不知道,自己這位長姐內心疙瘩,究竟何時才能解開的黃瓊。真的不想與這位長姐,發生任何的衝突。他現在只希望,通過今晚老爺子的勸說,自己這位長姐就算連中立都做不到,但也能繼續保持置身事外,千萬不要攪合到這場今後,不知道還要攪進來多少人的漩渦中。

因爲其實拋開這位長姐,對自己的不待見不談,黃瓊內心還是很敬佩這位金城公主。當年能頂着那麼大的風險,把幾個弟弟一手保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當年的時候,她纔多大?十二歲還是十三歲?那麼年幼一個女子,能做出那樣的事情,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只是黃瓊也知道,這些只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罷了。至於將來事情,究竟會走到哪一步,卻並非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了。他只希望,事情最終不要搞得兩敗俱傷。再一次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燈火通明的溫德殿,黃瓊輕輕嘆了一口氣離去。

而在黃瓊離去後,溫德殿內只剩下的父女二人,卻是經歷了短暫的沉默。良久,皇帝纔開口道:“金城,你今兒可是有些反常,說話、行事倒是有些不像以往的你。朕也知道,你那些年吃了不少苦頭,是諸兄弟姐妹之中,苦頭吃的最多一個。”

“你心中有氣,所以你不喜歡阿九,這一點朕也知道。而且也不單單是因爲當年的事情,這幾日也有人在你耳邊,說了不少阿九壞話。但朕留下你就是想問問你,對阿九究竟是如何的看法。現在就咱們父女兩個人,你有什麼便說什麼。無論說的對錯與否,朕都不會怪罪你。”

也知道,先不說方纔自己一而再的對懟那個九弟。僅僅自己之前呢在廣壽殿上,明着像是在勸說滕王與黃瓊兩個人,實則明顯是在拉偏架的舉動,就足以讓皇帝明白自己的心思。所以面對皇帝的詢問,金城公主倒也沒有太多的隱瞞。

“父皇,女兒與九弟第一次見面,還是在大行皇后的喪禮之上。隨即九弟便被父皇派遣出征鄭州,討伐犯上作亂的景王。女兒與九弟之間因爲並無什麼來往,相互之間並不熟悉,自然說不上喜歡與不喜歡。女兒之前對九弟的瞭解,大多數還是從永王口中得知的。”

“女兒不喜歡九弟的原因,父皇您剛剛也說過了。不過,女兒對九弟不喜歡,還因爲他的城府太深了,女兒根本就看不透。過去都說蜀王城府深,可女兒今兒才發現,五弟與這位九弟相比,至少在城府上還是差了不止一籌。您知道,女兒本身就不喜歡那種城府太深的人。”

“現在外面又傳言,太子是被他一手整倒的。景王的死,也根本不是什麼服毒自盡,而是被他害死的。甚至就連蜀王的死,也是與他又很大的關係。雖說那些流言未必是真的,可哪怕有一成是真的,就真的很可怕了。畢竟當年他的外祖父和母親?”

涉及到黃瓊的母親,金城公主卻是突然想起了,這段日子裡面傳言,父皇幾乎每天都宿在聽雪軒之內,與那位靜妃大有舊情復燃的架勢,說多了就要說到自己這位父皇身上,所以連忙將話題停了下來。更何況,話點到爲止也就夠了。再多,恐怕會引起皇帝的不快。

只是金城公主雖說做到了點到爲止,但她沒有說出來話中的意思,皇帝又那裡會不清楚?站起身來走下御案,皇帝看着自己這位長女嘆息良久才道:“朕沒有想到,你居然也會對她誤會如此之大。金城,當年幾個年幼的弟弟,都是你一手保全下來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當年在朕自身都難保的情況之下,你那幾個弟弟真的是,單靠你自己之力保下來的?滕王與永王的乳母,真的是你弄進宮的?以你的爲人,其實不該這麼天真的。朕今兒與你說一句實話,你恨當年的淮陽郡王可以,但你恨靜妃是真的恨錯人了。”

“若是沒有她一力周全,你當我們父女還能在這裡說話?當年淮陽郡王,便是連烈宗皇帝都敢殺,更何況朕幾個年幼皇子?你真的以爲朕這個,根本不受世宗皇帝待見的皇子,在朝中與宮中的勢力,真的可以讓淮陽郡王投鼠忌器,不敢光明正大的除掉咱們一家人?”

“當年朕在那位淮陽郡王眼中,不過是一個因爲在朝中全無根基,可以輕易拿捏,隨時可以廢掉的傀儡罷了。別說殺了朕的幾個皇子,就是刀直接落到朕的頭上,恐怕他也不會有一絲猶豫的。那些年若是沒有人暗中幫襯,咱們一家人早就成了一堆灰燼了。”

聽到皇帝提起往事,金城公主也不禁想起當年一些奇怪的地方:“父皇,您說的倒是沒有錯。當年女兒總有一種感覺,有人一直在暗中幫着女兒。女兒將幾個弟弟接到身邊的時,便是淮陽郡王派到宮中,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人也沒有阻攔。”

“永王出生時,莊妃因爲憂慮過度沒有奶水。女兒託人秘密尋找到乳母之後,一直在犯愁怎麼將乳母弄進宮中。可沒有想到,不知道哪路神仙說了話,就那麼輕輕鬆鬆的將人帶進了宮。甚至宮中多了一個人,連問都沒有人問起。每日送到女兒那裡的膳食,也增加了不少。”

“女兒每日帶着永王去探視莊妃,也沒有一個人阻攔。而最讓女兒不解的是,當年那位乳母從來沒有向女兒要過工錢。當年咱們一家人處境窘迫,女兒雖說是大齊的公主,卻從來都沒有有如前朝公主那般,領過哪怕一文錢的月俸。”

“當時女兒手中,僅有的那十幾貫以往積攢的錢,根本就不夠支付工錢的。爲了籌措錢,女兒當時已經打算將母親留下的那支玉簪都拿了出來,準備用來抵工錢。可沒有想到,給乳母的時候,那個乳母說什麼都不要。問她因爲什麼,她又說不出來什麼。”

“再問急了,就說有人已經給了她一筆,足以讓她們一家豐衣足食的錢,讓她在宮中什麼都不要想,踏踏實實的哺育好小皇子。女兒一直以爲,是那位忠於朝廷的有識之士,爲了保住天家的血脈,而暗中安排的。今兒聽您這番話,難道其中還有什麼隱情不成?”

說到這裡,金城公主突然想起皇帝之前的那句,你恨靜妃是真的恨錯了人的話。不由得有些吃驚的道:“難道說,當年一直在暗助我的人是她?這不可能,她是淮陽郡王之女,沒有道理不幫着自己的父親斬草除根,卻反倒是過來幫着咱們。”

看着女兒滿臉不敢相信的表情,皇帝微微點了點頭道:“沒錯,當年幫着你的正是她。而且不僅是沈王、滕王、永王他們幾個,便是大行皇后與那幾個逆子,當年也是她苦心一力保下來的。當年若不是她苦心維護,咱們一大家子人恐怕屍骨早就寒了。”

“她太聰明、太冷靜,也太過於理智。什麼事情都能看透,卻又將所有的事情都壓制在心裡面,從來都不與外人說起。以她的聰慧和能力,當年淮陽郡王死後出來執掌大局,恐怕這江山早就易手了。她的聰慧世所罕見,朕遠遠不及。”

“當年朕佈局雖說隱秘,可卻沒有瞞過她的眼睛。她雖說沒有幫着朕對付她父親,可卻將她的發現幫着朕隱瞞了下來。這其中除了因爲她知道,當年的淮陽郡王身子早已經被美色掏空,根本堅持不到篡位之時。所生諸子又無一能夠接掌大局之外,更多的是對朕的深情。”

“朕與她相識很多年了,早到當年朕剛出宮就府的時候。那個時候,朕還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皇子。別說太子,便是其餘諸兄弟之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欺負朕,張嘴閉口的罵朕爲賤種。就如你的那些兄弟中的某些人,現在私下稱呼阿九這般。”

“只不過,朕的那些兒子倒還知道隱晦,除了今兒滕王之外,其餘的人倒也知道收斂,沒有人敢當面叫。可朕當年的那些兄弟,別說當着文武百官,就是當着世宗皇帝的面,也一樣如此侮辱朕。那個時候,朕真的有些生不如死。”

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三十章 滑頭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