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

對於黃瓊的這番質問,這個傢伙卻沒有立即回話,而是打量了此刻就站在他面前的黃瓊好大一會,才陰笑道:“呦,這還冒出一個多管閒事的人來。就是不知道那個勾欄院的**,沒有提上褲子露出這麼一位來?”

“老子是什麼人,也是你有資格問的?想管你家大爺的事情,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趁着老子還沒有生氣,該他媽的幹嘛就幹嘛去。要不然,就鑽回你孃的懷裡面繼續吃奶,少在這裡打攪老子辦事。”

對於這個傢伙,這番陰損到了極點的話,黃瓊制止住被他氣得火冒三丈,直接要將這幾個人拿下的劉虎。不怒反笑道:“我是什麼人別說你,你早晚都會知道的。我現在問你,你既不是朝廷命官,又非這密州的差役,你有什麼資格來收這錢糧?”

聽到黃瓊這番話語氣略微有些強硬的話,這個傢伙沒有理會多少看出點什麼,直拽他衣角的一個衙役,而是一臉諷刺,外加洋洋自得的道:“你又算是一個什麼東西?老子有什麼資格來收這錢糧?今兒就告訴你,就憑着老子是欽賜英王,權知鄭州處置使皇九子的表哥。”

“老子不僅是英王的表哥,還是宋王的表哥,是眼下權掌六宮事德妃的嫡親族侄。如今是奉着英王殿下,與密州知州大人的上命,前來收取密州百姓以往拖欠錢糧的。老子身上有英王的上命,又有知州大老爺的差命公文,現在是見官大三級。”

“至於我們家知州老爺是誰,老子今兒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們家老爺是英王與宋王殿下的表哥,德妃娘娘的嫡親孃家侄兒。三個月前,蒙英王保薦、聖上簡拔,從門下省符寶郎升爲密州知州。你小子這一身穿着打扮,看起來倒也像是顯貴人家出身。”

“不過,我勸你好好想想,別說你們家不過一個土地主。就算是公爵、侯爺又如何?怎麼與老子背後的英王、宋王相比。趁着老子今兒心情好,趁早給老子滾蛋。否則,到時候別怪老子不給你們面子。”

這個傢伙狂雖說狂了一些,可畢竟不是傻子。黃瓊一行人,尤其眼下就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年輕,雖說衣着看起來很普通。但製作衣服的布料,卻不是尋常百姓穿的麻布。身上那一身衣服布料,清楚的表明這個人即便不是官宦子弟出身,家境也是非同一般的。

至於站在黃瓊身後的蘇進,那一身一看便是北遼所出的,上等玄狐皮大氅價值至少在五百貫。即便是不看黃瓊一行人身後,那十幾個彪悍,腰間還挎着腰刀的大漢。便是外面拴着的那些馬,可都是上等的党項馬。而其中那匹青海驄,更是千金難尋,

這樣的穿着打扮,在加上那十幾名彪悍的大漢,身份肯定不會太簡單。只不過,他有些搞錯了。他以爲身穿一身玄狐皮大氅那個中年人才是正主,而面前這個多嘴多舌的年輕人,不是蘇進的子侄,便是高級隨從一類的。

所以,他上來便搬出了英王與宋王,還有那位深藏在後宮,卻不斷在搞事的德妃。因爲在他看來,就算這些人是勳貴子弟。即便是不給英王面子,但眼下即將正位六宮的德妃娘娘,與說不定那天就成了儲君的宋王,卻不能不讓這些人畏懼。比後臺,他也一樣是不怕的。

聽到這個傢伙的這番話,黃瓊卻是啞然一笑。自己還搞不清楚,密州的那個知州哪來的這麼大膽子,原來其中的道道在這兒等着自己呢。德妃的嫡親孃家侄兒,宋王的表哥,這個背景真的好強大。不過德妃也算是自己的庶母,從這兒論倒也算是有點轉彎抹角的親戚關係。

至於眼前這位,應該也是德妃孃家,不知道那邊八竿子打不到,跟着過來打秋風,外加充當狗腿子的親戚。對於眼下密州那位,哦,自己的“表哥”來說,恐怕做這種齷齪事,在也沒有比自己親戚更順手的了。見官大三級,呵呵,自己這位“表哥”好大的官威。

眼下的鄭州,除了自己這個皇帝授予,真正見官大三級的鄭州處置使之外。他一個小小的從五品,下面都沒有屬想的散州知州,居然也敢給自己的狗腿子這個權利。如此,自己倒還是還真的小瞧了這位,有着德妃在背後撐腰的“表哥”的膽量。

看着黃瓊在知道詳情後,臉上始終掛着淡淡的笑意。知道這位主恐怕動了殺心,搞不好要拿那位密州知州二次立威。擔心這位年輕氣盛的王爺,得罪了德妃的蘇進急忙走到黃瓊身邊,低聲道:“王,王少爺,此事還是下官出面罷。”

“這裡是德妃故宅所在,密州又是京畿要地。應該沒有人該膽大包天,冒充皇親、官親行騙。更何況,還有這些密州的差人在。此人所言應該不假,應該是德妃的族人。那位密州知州,也的確是德妃娘娘的嫡親侄兒,下官對此人並不陌生。”

“此人之前在門下省的時候,一向儀仗德妃以及家中勢力,飛揚跋扈慣了。原本皇上一直都不怎麼待見他,在正七品任上幾次想要外放都被駁回了。這次不知道德妃不知道撞了那口木鐘,居然能將此人外放實缺不說,還調到鄭州來。”

“三月前自京城前來上任的時候,並未按照禮制前去鄭州,拜見您這個權知處置使。更沒有前來拜見,下官與簡雍這兩個上官,全然是目中無人。當時下官在與您奏報的時候,也曾經與您說起過。只不過您當時正忙着善後章程一事,並未太過於在意。”

“眼下您返京在即,此人不僅在宮中靠着德妃,其家族也是世代爲官,祖父雖說未做過中書省、尚書省相爺,但卻擔任過多年的大學士,也做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主持過五次科舉。被其取中的門生黨羽,可謂是遍佈朝野。在文官之中影響巨大,號稱半朝門人。”

“他的父親眼下,雖說只是一個正三品的司農寺正卿,可幾個叔父卻都在重要職司上,分別做着江寧知府、禮部侍郎、尚書左丞。現任禮部尚書、御史臺右副都御使,河北、山東二路安撫使,也都是其祖父當年取中的進士。”

“甚至天下諸路三成的現任轉運使、按察使、提點刑獄使,諸路巡按中的四成,都是其祖父取中的進士。其家族雖說看起來只是普通的官宦世家,實則在文官之中可謂是黨羽衆多、實力雄厚。這個時候得罪德妃母子,恐怕事後他們要找您麻煩的。”

“德妃與宋王的爲人,下官還是知曉的。這母子二人雖說爲大的才幹沒有,但卻心胸極其狹窄,可謂是瑕疵必報。從宋王府歷任長史的下場,就能看出這母子二人的做派。此事無論您怎麼處置,就算是視而不見,都一樣會給您帶來麻煩的。”

“所以此事還是下官出面爲好。更何況,密州出了如此事,下官身爲鄭州府諸州縣父母,居然一無所知,本就已經是難辭其咎了。若是在因爲進,牽連到王少爺的大計,那進真的是罪該萬死了。”

只是在蘇進說罷,黃瓊卻是擺了擺手道:“這事,你出面不合適。德妃原籍便是鄭州的,眼下在這裡還有大量的宗親與鄉黨。本王出面,他們未必能奈何得了本王。但你出面之後,他們整治你的法子有的是。本王還指望着,你與簡雍同心協力讓鄭州大治。”

“若是因爲他們私下做了手腳,讓你這個鄭州知府連一任都沒有做完,便被排擠走人,那纔是得不償失。而且本王只要還在這個鄭州處置使任上,他們就會不斷的給本王找麻煩。與其總是那麼被動,還不如一次性做的乾淨利落一些。”

“那對母子,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還真的當做本王好欺負。這些日子,他們明面上看似沒有做什麼,可私下裡面沒有少做手腳。本王進駐鄭州後,一半的亂子是他們搞出來的。既然現在他們主動把把柄送到本王手中,本王若是不善加利用,還真不起他們。“”

拍了拍蘇進的肩膀,制止住要出頭的蘇進後,黃瓊擡起頭輕蔑的看了一眼,那個所謂的自己親戚,還有他們的狗腿子:“你們確定補收自景王就藩以來到現在,密州百姓所謂拖欠的錢糧,是英王的意思?可從我對英王自來鄭州後,施政來看並非是如此貪婪之人。”

“更非是那種魚肉百姓,以肥自己腰包的人。這個所謂的英王上命,恐怕是某些人打着英王的旗號,在這裡收斂民財以自肥吧。更何況,徵收賦稅是朝廷命官的事情。你們即非官員,也不是這密州的吏員,何來收取賦稅的權利?”

“朝廷定製,官員任命別說他一個密州知州,便是鄭州知府也沒有這個權利。從七品以下的選官,只能由安撫使選拔,上報吏部覈准後才授予官職。他一個區區的從五品,不轄縣的散州知州,恐怕沒有這個權利去選官吧。”

黃瓊此話一說,領頭的那個人當時臉上便變了色。他沒有想到,面前這個年輕人如此的狂妄,並不給自己背後的那位知州大老爺的面子。甚至便是連那位知州大老爺,身後的德妃與宋王,都好像不是很給面子。被揭了老底的他,不禁有些惱羞成怒。

瞪着黃瓊道:“好你個膽大包天的小子,居然如此的給臉不要臉。也不看看這裡是誰的地盤,簡直是活膩了。告訴你,在這密州老子就是天,老子說的話便是英王說的話。不是朝廷官員又能怎麼樣,今兒這稅老子收定了,人老子也要定了。”

說罷,轉過頭對身邊跟着的衙役頭道:“刑捕頭,大老爺讓你配合我等收稅,你就是這麼配合的?我看你這個捕頭,是不想幹了是吧,你一家老小也都不想要了?今兒這事,你看着辦,別逼着你陳爺自己出手。否則到時候,別說你陳爺在大老爺面前不給你說話。”

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八百一十三章 流言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