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

司馬宏看着被自己這番話,刺激的臉色從黑色變成了紫色的蘇進,卻顯露出沒有一絲的得意。而是臉上帶着三分失意、七分不甘的神色道:““老朽是世宗朝最後一科明算科狀元,自然精通明算之術。而精通明算之術的人,你說算計會差嗎”

“老朽若是真的盜賣御用之物,又豈會被你,一個多少年都未出京城一步的書呆子,抓到把柄的?你少在那裡自作多情了。今兒,老朽就明白的告訴你。老朽倒黴,是因爲在鈞窯都監的位置上,先是因爲鈞窯改制的事情得罪了太子。”

“後又身不由主的,被捲入了太子與景王的明爭暗鬥才倒黴的。與被你參倒的工部官員,完全是兩碼回事好吧。而工部那些官員實際上,也不是被你給參倒的。是倒在了景王的手中,因爲工部上下一直都是由太子一黨把持的,是太子最早的錢袋子。”

“其餘諸王早就看不過眼,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找工部麻煩。正好遇到鈞窯發生的盜賣御瓷一事,被景王抓住了把柄,連同瑞王一同出手,纔有當初的從工部尚書、兩位侍郎,連同下面四十多名官員一同被革職鎖拿一事。”

對於二人的爭吵,黃瓊並沒有去理會。而是就坐在那裡靜靜的聽着,直到司馬宏將當年的案子真實情況掀起來,眉毛才略微動了動。五年前的一端公案,居然牽扯出來太子與景王、瑞王的一樁恩怨來,這是黃瓊沒有想到的。

鈞窯所在的均州,現在就歸鄭州府管轄。以景王的爲人,在就藩鄭州之後,對着日進斗金的鈞窯不插手,那就不正常了。不過,五年前景王實際上已經被蜀王給控制了。也就是說當年的案子,倒未必真的是景王做的。出手的人,極有可能是背後的蜀王。

至於景王,只不過成了這事的背鍋俠罷了。而且挑起別人之間的爭鬥,自己在一旁坐收漁利,這倒也像是自己出兵平叛以來,接觸到的蜀王一貫作風。不過盜賣御用之物,按照本朝律法就是一個死字。此人能夠活到現在,應該是後面有人保他。

不過,能從這樣一個潑天大案中,保下來一個官員,而且很有可能處在漩渦中心的官員,這個人應該不是一般的人。要知道作爲鈞窯都監,鈞窯出了盜賣御用物的事,他這位都監的罪名不可能會比別人小。哪怕就是他沒有參與,但一個失查之罪就夠他掉腦袋的了。

這個人雖說眼下處境不是太好,但卻還消消停停的活着,就足以說明暗中保他的不一般。否則,連工部尚書都倒了,他一個五品都監卻沒有什麼大事。司馬宏因爲什麼倒黴的,說實在的黃瓊沒有多大的興趣。但對背後保他的人是誰,黃瓊興趣卻是很大。

而黃瓊臉上表情細微的變化,雖說正忙着與司馬宏吵架的蘇進沒有發現。但是明顯老奸巨猾得多的司馬宏,卻是看在了眼裡。想起這位年輕的王爺,在鄭州府大開殺戒,一口氣砍了一百多個人的腦袋。若是連景王府那些狗仗人勢的奴才都算上,足足有二百人。

便是連新蔡長公主的兒子,也是他的嫡親表哥都殺了。而眼前這位蘇知府,在調任鄭州知府之前,是他英王府的長史。也就說明這位蘇知府,是他英王的人。自己在這裡找蘇進的茬,不等於在找他的茬一樣嗎?想到這裡,司馬宏立馬很明智的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見到司馬宏閉上了嘴,那邊的蘇進被司馬宏之前的話,噎的一時說不出來話,二人的這番爭吵總算告一段落。黃瓊淡淡的一笑,對着司馬宏道:“剛剛聽到司馬老先生的話,當年的案子另有隱情。不知司馬先生可否與本王詳細說說,若是真的有冤情,本王也好替您申述。”

黃瓊這句話剛一說完,司馬宏非但沒有表現出感激之情,反倒是面目有些蒼白。沉默良久才嘆息一聲道:“伸冤?老朽早就已經沒有那個心思了。太子只要在位一天,老朽這個冤就沒有地方去申述。英王您爲了老朽一個罷官之人,去得罪太子犯不上。”

“當年老朽奉詔,以工部御用司員外郎的身份,調任鈞窯都監。原本以爲獲取一個外放的機會,總算可以大展拳腳了。卻沒有想到,還沒有上任,便已經被捲了一場爭鬥之中。我之所以能出任這個,號稱大齊朝工部除了督水司之外,最肥的缺原來本身就是算計的結果。”

“我並非是時任工部尚書的心腹,甚至可以說在清一色太子死黨把持的工部,我這個小小的五品員外郎是一個另類。我能出任這個都監,是一場幕後激烈爭鬥最終的妥協。後來我才知道,被我頂替的那個前任,是太子的心腹死黨。”

“在均州有兩個職責,一個是撈錢孝敬給太子,另外一個便是監視與均州近在咫尺鄭州的景王。那位都監被調走,對太子來說損失不爲不慘重。最後我這個因爲從不站隊,而被選出來的繼任者成了太子整治的對象。而想要安插心腹也未能成功的景王,也極其不待見我。”

“原本在御用司,雖說平日裡面也要受內侍省那些閹宦的氣,但小日子過的還算是滋潤。而且御用司平日裡面,掌管各種御用器具的督造,也算是一個肥缺。我這個人雖說向來不站隊,但有的人卻怕我鬧事,所以該有的都有。”

“那裡想到,調任被視爲工部肥缺前三的鈞窯都監後,那兩年的任期卻成了一場噩夢。鈞窯與半官辦、半民辦,出乎了專門窯燒製御用瓷器,其餘窯所產的瓷器准許發賣的的汝窯不同,自本朝太宗年間重新開辦以來,一直都爲官辦。”

“最早歸內侍省御用監管理,後來因爲弊端太多,在宣宗年間便劃到了工部掌管。鈞窯所出瓷器,與被當年桂林郡王稱讚爲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人稱似玉、非玉、而勝玉的汝瓷相比,以釉具五色、豔麗絕倫而獨樹一幟。”

“有着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向來以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魚蟲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以及奇妙韻味而享譽天下。常言道物以稀爲貴,這市面上越是稀罕的東西,這價值也就越高。”

“鈞瓷價值千金,除了本身因爲是御用瓷,民間流傳極少之外,鈞瓷難以燒製也是主要原因。百瓷入窯,成品不過三成左右。兩樣原因加在一起,所以才使得民間有黃金有價、鈞無價之說。而在外洋和北遼,鈞瓷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正因爲如此,鈞瓷與桂林郡王府所出的鐵觀音茶葉,向來是我朝最奢侈的物品。別說尋常百姓之家,便是那些官宦、王侯世家,非到一定的等級,得歷代皇帝的賞賜,否則也難得一見。也正是鈞瓷價值昂貴,這纔有了前唐玄宗,以及本朝高宗那兩道鈞不隨葬的聖諭。”

“這鈞瓷價值萬金,自然會引來不少有權勢之人的窺視。我在上任不久,便發現有人居然堂而皇之的,就在官窯周邊開設私窯,而且居然還能役使窯工爲其燒造瓷器。而這些私造的瓷器,無論是工藝還是外觀,與官窯燒製的居然一模一樣,甚至連御用監的章款都有。”

“唯一不同的,便是缺了某某呈上的文字款。要知道,御用瓷器有兩種落款,一種直接刻有御用監加上年號的款,這一類的瓷器大多數爲小物件。那些大物件爲了保證質地足夠,一般都要有兩個款,除了御用監的款之外,還有某某呈獻的款。”

“鈞窯爲天子御窯,所產之瓷向來是宮中所用,其他人家無論身份貴胄與否,未得御賜便擅自使用,那是逾越的大罪。而且鈞窯因爲是御用窯,巡查之嚴不次於皇陵。若是其他人家擅自開窯,一經發現輕者流放、重者斬首。”

“當時,居然有人就在官窯的眼皮子底下擅自開窯,甚至到役使官窯窯工爲其燒造瓷器的地步。這若是傳到宮中,我這全家人的腦袋還要不要了?更何況,鈞窯就在鄭州府的地盤上。而鄭州府又是景王的地盤,在不知道這些私下開窯人身份的情況之下,我只能慎重一些。”

“原本,我還想着雖然不能名查,但是隻要用心,暗查也是一樣的。結果卻沒有想到,只查了一個開頭便已經查不下去了。因爲我上任還不到三個月,實際上便已經被架空了。身邊除了帶的一個侍奉起居的侍妾之外,連一個可用之人都找不到。”

“真正的權利,都落到了督造太監與副都監手中,老朽這個都監成了他們手中的擺設。甚至就連我接任的時候,他們移交的賬本根本就是假的。那個督造太監,原來是太子身邊的內坊令。副都監是時任工部尚書的嫡親侄兒,從工部營造主事調過來的。”

“老朽這個都監原本就是一箇中庸的結果,身後沒有過硬的後臺,人家那二位自然不待見。他們兩個狼狽爲奸、欺上瞞下,不僅大肆剋扣窯工錢糧,還私自開窯燒製鈞瓷。官窯周邊的私窯之中,有六成是他們私設的。燒製鈞瓷私下販賣以牟取暴利。”

“雖說被他們架空,但老朽並不甘心。好在他們也不趕盡殺絕,只要我老實聽話,許諾一年十萬貫的好處。還按季節,不時的給一些所謂的冰敬、炭敬,想以此收買老朽,爲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定罪。畢竟私開御窯,一旦被發現便是一個死。”

“尤其還是在景王已經就藩,距離均州不過百餘里的鄭州,他們更需要找一個替罪羊人選。誰也不知道,景王會不會插手鈞窯。畢竟有些皇子,貪婪成性已經是全天下都知道。而老朽這個沒有後臺的都監,在他們的眼中就成了最適合的人選。”

“老朽便利用他們的這個心裡,一方面與其虛與委蛇,一方面暗中查訪。老朽知道,他們如此仗義,甚至是光明正大,身後必定會有儀仗。他們都是太子身邊選出來的人,這背後的儀仗恐怕除了太子之外,也不會有其他的人了。也就是說此事,肯定會涉及到太子。”

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一章 星辰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