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

儘管有之前永王那封信,給打了一定的提前量。但這道聖旨,依舊讓黃瓊心中很是不舒服。他不知道皇帝發出這道聖旨,究竟是怎麼想的。可自己身邊的女人,這麼不受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待見,黃瓊不是一般的不滿。

自己身邊的這些人,雖說是江湖人出身,可總比那些舞姬,甚至青樓楚館出身的女人強吧。自己還沒有與他要名分,他一時之間有些摸不清楚,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究竟抽了什麼瘋,便是連自己閨房之事都要插手黃瓊,也只能無奈的翻了翻白眼。

想到這裡,黃瓊忽然想起永王前一封信上,提及的桂林郡王進京,要求皇帝爲自己世子以及女兒指婚的事情。心中不禁微微一動,難道這道訓斥的聖旨與這件事情有關?只是這個可能,隨即又被黃瓊推翻。開什麼玩笑,這年頭那個權貴之人不廣置妻妾?

別說自己的那些兄弟們,在成親之前有孩子的都不在少數。便是普通的大戶人家,那個不是有個三兩個侍妾的。就是他桂林郡王在娶正妻之前,也未必身邊沒有其他的女人。皇帝應該還是不會爲了這件事情,來跳出來指責自己。

實在有些琢磨不透皇帝這道聖旨的用意,有些擔心皇帝明面上不說什麼,背地裡面會搞一些手腳的黃瓊。最終對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還是有些不放心。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可不是什麼善茬子。爲了所謂的大局,他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的。

打定主意,一定要摸清楚皇帝真實意圖的黃瓊。不着痕跡的將一錠足有二十兩的金子,塞入高無庸的袖內後。黃瓊才道:“高大家,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父皇怎麼突然想起插手起來我的私事來了。呃,我身邊的女人,現在的確多了一些,可也沒有超過朝廷定製吧。”

“可這在諸皇子之中,也是很正常的。本王的那些兄弟,那個不是妻妾成羣的。怎麼這次父皇,會發這麼大的火氣?甚至還鬧到了下明旨訓斥的地步?您能不能透露一些原因,要不然本王也不安心不是嗎?”

看着滿臉不解的黃瓊,高無庸卻是沒有回答他,而是道:“回英王,皇上這次遣奴婢來,除了宣讀這份聖旨之外,還有些話要奴婢問英王殿下。第一件事情,便是詢問英王對太子的看法。奴婢希望英王能夠將對太子的看法如實講出來,以便奴婢回去稟明皇上。”

“皇上來之前有話:讓阿九必須如實講出對太子的看法,不得耍滑頭、不得避重就輕。若是在這件事情上,他還與朕耍滑頭的話,等回京後仔細他的皮。這是在奴婢臨來之前,皇上交待給奴婢帶給英王的原話。”

“還有,皇上也說了。英王與永王一向交好,雖說這段時日不在京城之內,但京中的這段時日之內,究竟出了什麼事情,想必永王也會與英王通報。所以,皇上讓奴婢轉告英王,別當做什麼都不知道,與皇上打馬虎眼。”

說到這裡,高無庸看了一眼面前的黃瓊後,又道:“請英王放心,您的回答奴婢會如實稟明皇上,而且只有皇上、您,還有奴婢知道。皇上有旨,今兒的談話內容若是泄露半個字,便活剮了奴婢全家人。所以,英王殿下大可放心的講便是。”

“而且不單單是您這裡,已經就藩的紀王、滕王那裡,皇上也另外派人去徵詢。只不過您這裡,來的是奴婢罷了。在京還未就藩諸王,凡是年過十六的皇子,皇上也是一個個的親自找談的。英王,您也不要有什麼顧慮。”

聽到皇帝除了派高無庸傳旨之外,居然還讓高無庸詢問自己對太子的看法,黃瓊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皺。他多少有些搞不清楚,皇帝詢問這個事情,究竟有什麼樣的真實意圖。不過有一點,黃瓊卻是知道。從皇帝讓高無庸帶來話中意思,自己不回答是無論如何都不行的。

高無庸的那些話,確切的說是皇帝的交待,幾乎把自己所有的退路都給堵死了。自己便是想要找藉口推辭,都找不出來。到底是爲君十幾年,外加是做爹的人。自己出宮還不到一年,便把自己的脾氣秉性給摸了一個透,難怪別人常說知子莫若父。

黃瓊可不認爲,自己的那位同樣老奸巨猾的皇帝老子,會無事生非。閒的沒事,派自己最信任的太監,跑來問自己對太子的看法,然後還要求自己必須如實的回答。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可不是無的放矢的人。

不過,雖說高無庸已經做了保證,但黃瓊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慎重一些爲好。他可不想說了什麼犯忌諱的話,惹得自己那位性格多變的皇帝老子大發雷霆。沉吟了一下後,黃瓊纔開口道:“高大家,太子爲人究竟如何姑且不說,想必父皇心中自有一杆秤。”

“咱們今兒就先說說太子,是如何走到如今地步的。本王聽說,當年太子也是稱得上仁義之人,對父皇還有大行皇后可謂是至孝,對待幾個弟弟也一向是親如手足,極有長兄的風範。可立爲太子不過十餘年,爲何會變成這個樣子,倒是要好好的琢磨一下才行。”

黃瓊這番話一說出來,高無庸一下子愣住了,一度以爲自己是聽錯了。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皇上是派他來說詢問太子爲人如何。其實說白了,就是來徵集太子罪狀的,外加徵求究竟該如何處置太子。

因爲太子這些年,究竟做了什麼,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謂的徵求看法,不過是爲了掩人耳目罷了。畢竟太子是皇帝親自冊立的,即便是要治罪也得維護一下皇帝的面子。否則,豈不是告訴天下人,皇子教育自己的兒子,教育的不是一般的失敗。

此次皇帝派他來,就是想要聽聽英王,在這方面究竟有什麼樣的看法。而絕對不是來詢問,太子爲何會走到今日地步的。英王的這個回答,是不是貌似有些跑偏?皇帝爲何要如此做,背後究竟暗藏了什麼心思,作爲一個謹守本分的太監,高無庸猜不出來,更不想去猜。

但他感覺英王的回答,無論最終想要說的是什麼,最後恐怕都要引起皇帝的不快。高無庸有時候真的看不懂這位英王,究竟是真的精明,還是假的精明。明知道最後結果肯定要惹怒皇上,還非要搞出這麼一出來。難道他真的不知道,現在對他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嗎?

只是高無庸的擔心,明顯有些明珠暗投了。對於高無庸的臉色變化,黃瓊權當做沒有看到一般,繼續道:“太子不僅是父皇諸嫡子之中,最爲年長的一個。也是父皇所有兒子之中,最爲年長的一個。父皇繼承大統後,立爲太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本王沒有記錯,太子是世宗皇帝至和五年,哦,不對,太子出生的時候是正月,應該是至和六年生人。自父皇改元明德元年立爲太子,到今年明德十六年,應該是三十有五了。按照這個推算,父皇在烈宗正德三年八月繼位的時候,太子已經是十歲。”

“與大行皇后一同被廢,並被打入冷宮時,太子應該有十二歲。而這個年紀,無論是在天家,還是普通百姓之家都應該曉事,或是說該懂事了。甚至有的人家,作爲長子到這個年紀,已經開始幫着父親管家了。”

“聽說父皇當年因爲太子是長子,所以對太子要求甚嚴,所以五歲便開始束髮讀書。讀過書,年紀又大了,有些事情不僅能記得了,更會有自己的感受了。從被打入冷宮再到出冷宮,又在十六歲時被立爲太子。

“太子在冷宮之中,整整生活了將近四年,也過了四年朝不保夕的日子。高大家,您知道在冷宮中生活是什麼樣子嗎?知道那種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甚至不知道今兒晚上睡了,還能不能見到明兒太陽的日子,是什麼滋味嗎?”

說這幾句話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那對父母之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黃瓊,話中帶着難以言明的苦澀。太子不過在冷宮之中度過了四年,而自己在冷宮之中,整整生活了十八年。太子當年活在對外臣的恐懼之中,而自己卻生活在隨時有可能被父兄所殺的陰影之下。

那種恐懼的滋味,甚至更甚於當年太子對外臣,也就是自己外公的恐懼。相對於外臣,隨時有可能死在自己父兄手中,更讓人難以接受。因爲那不單單是恐懼,更多的還是寒心,對親情的寒心。自己當年拼命練武,固然是母親所逼,可其中未必沒有想活下去的念想。

不過,黃瓊到底是被母親苦心多年教出來的。說這番話的時候,情緒多少有些受到了心情的影響。但隨即便調整了過來,接下來的話語氣依舊極其平淡:“從不知道還能活多久的囚徒,一下子變成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一國儲君。”

“從朝不保夕,一下子成了全天下最尊貴的人,享受着全天下的供養,美女、財富唾手可得。甚至有朝一日,還可以成爲天下至尊,成爲面南背北的一國之君。兩種生活、兩種地位,差別不單單是天差地別。一旦被迷花了眼,再想走出來就難了。”

“換了誰,都不會再輕易的放手。本王不是說,當年父皇爲了儘快穩定人心,未經考量便倉促冊立太子是錯誤。就當時形勢來說,這個選擇並沒有什麼錯。但太子在冊立的時候,年紀已經超過了十五,已經到了可以瞭解朝政的年紀。”

“但父皇自從冊立太子之後,除了督促他讀書之外,卻從未讓他參與過朝政。若是說十六歲還不成熟,父皇擔心他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過於衝動,違背了治大國猶如烹小鮮的道理。但太子大婚之後的二十歲呢,二十六歲呢,總不能說他還太稚嫩了吧。

“父皇遲遲不允許太子參與朝政,究竟存在一個什麼心思,這非我等做兒子和臣子的妄加評議的。但父皇此舉,自然會讓太子從內心,會對自己的地位穩固與否產生懷疑,甚至是危機感。認爲父皇如此做派,是有其他的心思。”

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