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

簡雍的回答,讓黃瓊心思不由的一動。大理與吐蕃的客商?怎麼放着更加繁華的京師不去,跑到這百廢待興的鄭州來了?眼下的鄭州民生潦倒,元氣還遠未到恢復的時候。象牙、犀牛角,這都是貴重的東西,那有人能夠消費的起?

大理產馬這不錯。可大理的馬身體矮小,除了耐力見長一些之外,無論是負重還是速度,或是牽引能力,與本朝慣用的党項馬、契丹馬都相差太多。更何況氣候寒冷的北方,也不適合產自溫暖地區的大理馬生存。跑到這裡販馬,那不是要賠的褲子都留不住嗎?

還有那些吐蕃人,跑到鄭州這裡來,也一樣極其可疑。更何況,無論是大理這種藩屬國,還是吐蕃眼下這種半敵對國,這些人若是想要入大齊境內,必須要有邊境官府發給的憑信才准許進入。而發給他們憑信的,卻正是蜀王封地所在的川西路。

這些吐蕃人和大理人,居然能跑到鄭州來,這就不是一般的讓人懷疑。而且找的藉口,還不是一般的蹩腳。因爲眼下的鄭州,根本沒有能力消耗掉,他們帶來的那些所謂的貨物。這些人恐怕都來者不善。

想起自己進入鄭州之前,發生的那些對景王家眷的刺殺。黃瓊心中有些明瞭,想必有些人這是要狗急跳牆了。想到這裡,黃瓊直接將劉虎喚來。讓他火速去驍騎營,調集二百弓箭手,三百軍士到景王府集合。

給劉虎下達完畢命令之後,黃瓊轉過頭對簡雍道:“一會驍騎營人馬趕到後,你帶着本王,一同趕到那些大理人和吐蕃僧人的駐地。將這些所謂的大理人和吐蕃僧人,一併全部鎖拿,如有抵抗一律格殺勿論。”

聽罷黃瓊的交待,簡雍不由得一愣道:“王爺,這不太好吧。這些人手中都有川西路和黔中路發放的憑信。下官觀他們雖說其中有一些番僧,但也都是普通的商人。眼下鄭州元氣未復,這樣的商人越多越好。現在無憑無據就要鎖拿,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糊塗、昏聵,你之前分析桂林郡王府的時候,不是頭頭是道挺精明的嗎?怎麼到了這種事情上如此的糊塗?我大齊律明文定製,外邦人非供使,未取得中書省發放的文牒,不得進入京畿要地。他們手中的那些憑信,進入其他的路可以,但是河南路是不允許的。”

“更何況鄭州之變,現在已經傳的滿天下都是。他們這一路上難道真的聽不到?不知道鄭州眼下的情況?既然知道了,在別的商人眼下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之下,還來這裡銷售他們的那些貨物,而不去西邊更繁華的京兆,你說這正常嗎?”

看着被自己訓斥之後,面色慘白的簡雍。黃瓊略微放緩了一下語氣:“大理國,這些年侍我朝還算恭敬,那些大理人倒也罷了。可吐蕃這幾年雖說內亂不止,可對我朝依舊是賊心不死。那些吐蕃人這個時候來鄭州,還是一羣和尚,你覺得鄭州嗎?”

“難道吐蕃境內,就真的找不出商人來,還需要一羣和尚出來做生意?這麼多的疑點,你這個兼理捕盜事宜的同知,居然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在本王進入鄭州之前,你署理鄭州知府之時,不是不知道景王眷屬多次遇刺的事情。你以爲那些賊人,現在就真的死心了?”

黃瓊的話音落下,並不知道此次景王叛亂真實內幕,之前並未將這些多少有些突然,來到鄭州的大理人和吐蕃人當回事的簡雍,也多少反應過來不對勁了。連忙站起身來道:“下官明白了,下官馬上便帶人前去捉拿。”

“這些人無論來鄭州的目的是什麼,但肯定都是來者不善。捉拿的事情,等驍騎營到了之後再行動。你的那些捕快,未必會是這些人對手。到時候別在人沒有拿到,反倒是打草驚蛇了,在想捉拿這些人恐怕就費事了。這些人能一路無事到這裡,沒有人接應是不成的。”

說到這裡,黃瓊看着面色有些蒼白的簡雍,語氣又緩和了一些後道:“眼下鄭州新任通判還沒有到任,原來的總捕頭也被本王給殺了。下面的那些捕快,又未必真的服你。你這個眼下兼捕盜事宜的同知,現在又忙着配合蘇進和本王,處理鄭州善後事宜。”

“尤其是蘇進書生氣太重,很多事情還需要你居中協調。本王也知道,你現在是壓力山大。看你這雙眼睛,昨兒又是一夜沒有閤眼了吧。但沒有辦法,若是本王處處都出面,先不說名正言順的問題。又怎麼才能讓皇上看到你們的能力?又如何讓本王提拔你們。”

“況且,你雖說調任到鄭州時日也不長。但咱們三個人之中,唯有你是算得上是老鄭州了。對這裡的民情、環境,至少了解的比我們要多。本王也知道,你與蘇進相比,你是最辛苦的。但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熬過這段就好了。”

“但很多東西,本王沒有辦法與你說實話。此次景王叛亂的內幕,遠非表面上看這麼簡單。景王的眷屬,必須要活着一個不少的進京。因爲有些事情,只有她們活着才能查清楚。這是皇上的要求,也是本王的要求。之前已經發生過了幾次刺殺,說明有人不想讓她們活着。”

“所以,在景王眷屬返京之前,本王一點差錯都不能出。這樣,這次的事情處置之後。本王想法子從驍騎營,給你挑出一批斥候出身的人來,補充到鄭州府做爲捕快。你在把原來的那些老油條篩選一遍,實在改造不過來的,打發了便是了。”

“再加上本王給你調撥的老兵,你自己多費費心,爭取培養出自己的班底來。至於這次的事情就算了,本王不會在追究下去了。今後遇到什麼難事,不要藏着、掖着,直接來找本王便是了。你這個做同知的,也要學會用人的。”

“至於那個差事,本王有本王的考慮。讓一個吃了上百年獨食的勳貴世家,將口中這塊肥肉吐出來,還是心甘情願的吐出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朝廷在與桂林郡王府還無法公開撕破臉的情況之下,能給的明面上支援是有限的。”

“與桂林郡王府鬥,本王自認還沒有那個能力。簡大人,本王不能說你考慮是錯的。但有些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要做治世能臣,可也得有那個命去做才行。有些時候,想要表現一下自己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其中的度你得把握好。”

黃瓊沒有看簡雍聽完自己這番話之後,有些難看的臉色。只是看着門外正在集結的驍騎營軍馬,淡淡的笑了笑。直到那些人都集結完畢,他才轉過頭對簡雍道:“你有才幹,心思也很縝密。你今後的路,會比蘇進走的更長遠。”

“但你的心還不夠狠,魄力上還差一些。在有些事情上,你還是過於瞻前顧後、患得患失了。如果這幾點能夠彌補了,本王想你今後的前程會不可限量。不過,有一個前提,你得先給自己腦袋頂上,找一塊能遮雨的雲。”

說到這裡,黃瓊沒有在看簡雍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出了門翻身上馬之後,也沒有催促在他書房發呆的簡雍。有些話,自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怎麼領悟就真的只能看他自己了。黃瓊更相信,自己話中的意思,簡雍肯定是聽出來了。

所以,黃瓊也沒有太過於着急。而是刻意的留給了屋子內的簡雍,一些思考的時間。直到他身下的那匹青海驄,有些耐不住性子嘶叫了幾聲。被馬鳴聲驚醒過來的簡雍,才發現院子外,驍騎營已經集結完畢就等着自己了。

急忙趕出來的簡雍,沒有乘坐文官慣用的轎子,而是找了一匹馬翻身上馬。見到這個傢伙居然會騎馬,而且翻身上馬的動作一氣呵成,一看便是經常騎馬的人。這一點,倒很是出乎黃瓊的意料。其實倒也不怪黃瓊,見到簡雍會騎馬大驚小怪的。

本朝這些兩榜進士出身的官員,一般爲了自擡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出門清一色的都是坐轎子。哪怕是在趕時間,最多也就是改乘坐馬車,根本就沒有騎馬的。當然,這些人一般也不會去學騎馬。因爲騎馬在他們眼中看來,那是武官那種粗俗之人才會做的事情。

那些文官,卻寧願乘坐慢騰騰的轎子,也沒有人去騎馬。黃瓊出宮已經近一年的時間,在京兆府就沒有看過那個文官,哪怕有一個乘坐轎子的。即便是來京城述職的官員,寧願花錢去轎行租轎子也不肯騎馬。別說文官,便是武官也這個鳥樣。

除了部分武官以示不能忘本,上朝或是出行一般都騎馬之外,大部分的武官現在騎馬的沒有幾個。便是那位也算是名將出身的金節度,在從汴州趕到鄭州的時候,乘坐的也是一頂綠呢大轎。而他身邊一同前來的那些節度副使,甚至是汴州兵馬使都是乘坐的轎子。

便是那位刻板的蘇知府,在英王府任長史的時候,也是一向都是乘坐轎子的。即便是轎子在前唐,因爲被讀書人抨擊爲以人爲畜,除非皇帝特殊賞賜的,一般人即便做到一品大員也都沒有人乘坐。在本朝,乘坐轎子可以說是官場的時尚。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轎子一般都是婦女出行的工具。男人,即便是做到一二品大員,除了皇帝特賜之外,也基本上都是騎馬。歲數比較大的、不方便騎馬的,一般也都是乘坐馬車。轎子,這種被讀書人抨擊爲以人爲畜的出行工具。

真正在官場上大規模的開始普及,是在滿清時期。即便在歷史上飽受抨擊,被稱之爲最黑暗的明朝中晚期,轎子依然不是官員主要的出行工具。除了到品級的,以及歲數大的官員之外,官員出行一般都是騎馬或是乘坐馬車。

而大齊朝官員乘坐轎子的風氣,很不幸正是黃瓊這一世的那位祖宗,也就是本朝的所謂太祖皇帝帶頭引起的。那位太祖皇帝,當年在長安一日三驚,準備讓城別走的時候。給自己準備的交通工具,即不是馬也不是馬車,而是一頂三十六人擡的大轎。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