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

說到這裡,看着黃瓊一身的書生裝,這位永王才突然有些後知後覺的道:“對了,你家是什麼爵位?是鎮國將軍,還是輔國中尉?既然是宗室,進宮面聖怎麼不穿禮服?這禮服是宗正寺製備的,又不用花你自己家的錢糧,就算在揭不開鍋,也沒必要給他們省錢吧?”

“沒辦法,家中孩子多,我又是庶出之子。爵位輪不到我的頭上,母親又不得寵,家裡的財產也沒有我的份。這件衣服還是寥寥無幾的衣物中,僅有能夠拿得出手的。”對於這個傢伙的滿口胡柴,黃瓊倒也不以爲意的順着他的話,跟着胡咧咧下去。

不過他倒也不是胡咧咧,他回答的一般倒也算是實話。他的確就那麼幾件衣服,他那位琴棋書畫,幾乎無所不能的母親,向來是從來不動手做衣服的。至於包攬了他衣食的那位瑤姨,會做的不是書生裝就是長袍,別的女紅方面也是普通的很。

雖說黃瓊那位沒有見過面的皇帝老子,每年按照季節送來的各種衣料不少。但按照瑤姨女紅方面的手藝,除了翻來覆去的書生裝之外,他也沒有別的衣服可以穿。而且他白天基本上不出院子,除了長身體自然淘汰的之外,一身衣服倒是可以從春天穿到上秋。

聽到黃瓊的回答,那位永王習慣性的抓了抓頭皮。他頭上的那個展腳襥頭帶歪了,自然不會舒服到哪兒去。但語氣卻是有些氣餒的道:“咱們大齊朝的這個宗室制度太缺德,憑什麼親王爵位不能傳下去。只能一級一級的往下降,直到奉國中尉才能世襲?”

“就這還是嫡長子,庶出之子只給一個朝請郎、宣德郎,相當於一個九品不入流小官的職務。就連家室都養不起,這實在是太操蛋了。那個制定出這個該死降爵制度桂林郡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飽了撐得,專門看咱們這些宗室不順眼。”

“咱們既沒有吃他的,更沒有喝他的,卻搞出這麼一個分封制度。雖說沒有按照前唐五服之外非宗室,可他媽的也制定了九服以外才得恩授爲官。還規定文官不得授四品以上,地方不得授經略安撫使、知府、知州、知縣等治地官。”

“甚至就連布政使、轉運使、漕運使,這些肥缺官都不允許。朝中不得進入六部,不得進翰林院、大理寺了,只能到宗正寺、光祿寺、太常寺、鴻臚寺、司農寺,這些閒的要命,油水全無的衙門。做到正四品最高,也就給一個館閣學士。至於武官,那是連毛都碰不到。”

“還有,當了那個還不知道什麼級別的散官後,宗室原有的五十貫制錢、六石祿米的待遇都沒有了。奶奶的,這不是要往死裡逼那些遠支宗室嗎?想要多置辦幾畝地,討個小都拿不出錢來。你說歷朝歷代,那個朝代像咱們大齊朝這麼剋扣宗室的?”

不過談到宗室待遇上,這位永王雖說語氣中有些憤慨。但隨即又摟着黃瓊的肩膀,相當豪邁的拍着胸口道:“不管今天老頭子,給了你一個什麼散官,放心今後我都會照顧你的。不說別的,這錢糧上保你不用愁。需要的時候,儘管到我府上去支取就是了。”

對於這位永王的大包大攬,黃瓊笑了笑道:“如此,在下那就多謝永王殿下了。對了,剛剛見到永王殿下急匆匆的趕到溫德殿。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讓您堂堂一介親王搞的如此緊張?”

黃瓊這番話說完,這位剛剛還豪氣衝雲霄的永王,臉色利馬就掉了下來不說,還像是一個霜打的茄子一樣,唉聲嘆氣的道:“兄弟,你就別提了。你老哥我的好日子,馬上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你說我現在白天,在宗學裡面混上半天,下午和一幫兄弟喝喝酒、鬥鬥蛐蛐,晚上在去賭坊試試手氣,或是去瓦弄裡面看看美女,這日子過的多幸福。也可以在就藩之前,多領略一下京城的繁華。”

“可老爺子不知道抽了什麼風,非要給我訂上一門親事。說什麼親王就藩之前,必須要成親,還說這是什麼祖制。估計老爺子今天把我招來,就是爲了這件事情,我現在算是倒黴到家了。對了,還不知道你成親沒有呢。”

見到這位馬上就要小登科,臉上不僅沒有半點喜色,反倒是一臉愁眉不展的永王,黃瓊纔想起來。按照大齊律定製,男十八、女十六不成親,是要受到處罰的。而且通常親王在就藩之前皇帝都要指婚,成親之後纔可以就藩。

這是祖制、也是律法,就算皇帝也輕易不會改口。至於這位永王現在擺出這麼一個沮喪的樣子,在黃瓊看來倒是很可能這個傢伙,還沒有過夠單身生活。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他自己還沒有玩夠而已。

至於自己,黃瓊也只能心裡暗暗的苦笑。只要皇帝老子不指婚,估計是沒有人會想起來給自己提親吧。當年外公殺的宗室血流成河,眼下執掌宗正寺的那些郡王、郡公,自己這次走出冷宮,恐怕都讓他們恨的直癢癢。

那裡還會想到自己也同樣到了法定年齡,卻同樣是光棍一條的自己?而那些擅長明哲保身的大臣,又有幾個會給自己找麻煩?冒着得罪宗室,甚至有可能得罪太子的危險,來給自己說親?恐怕現在,很多人避都唯恐避之不及,又有哪個人肯將女兒嫁給自己?

想到這裡,黃瓊雖說心裡面暗暗的嘆息一聲,但臉色卻未變的對着永王一拱手道:“那在下就恭喜永王殿下,即將小登科娶得如花美眷了。永王身爲皇子,向來是由皇上指婚的。這能入得了皇上慧眼的,肯定是名門閨秀。想必這容貌和才氣,都一定是差不了的。”

只是黃瓊這番話,並未讓這位永王高興起來,反倒是更加的沮喪:“得了,你就別諷刺我了。要真是大家閨秀,我也不至就真的這麼沮喪了。她們家名門歸名門,可這閨秀這兩個字還是算了吧。一家子粗魯之人,能教出什麼大家閨秀來?搞不好母老虎倒是有可能。”

看着這個傢伙垂頭喪氣的樣子,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的黃瓊其實一直不知道。自從他到溫德殿外的時候,殿內就有一雙眼睛在一直盯着他。即便是永王到來之後,兩個人在交談的時候,那雙眼睛也沒有離開他。

甚至永王因爲說話不太顧忌,不太控制聲音的大小,有些話也被這雙眼睛的主人給聽了去。到了這個時候,隨着那雙眼睛的主人耐心耗幹,不想在聽下去。黃瓊與這位永王之間第一次交流,也就此基本到頭了。

隨着那個給黃瓊宣旨的太監,突然急匆匆的從殿內返回,黃瓊與永王的談話也只能中斷。不過這個太監在返回之後,卻是首先迎向了正與黃瓊比肩而立的永王面前,臉上笑成一團花的道:“呦,永王殿下到了,您怎麼不讓人通報一聲?你身份貴胄,怎麼能在這裡長等。”

聽到這個太監的這番話,永王倒是無所謂。就站在他身邊的黃瓊,卻是感覺到相當的膩歪:“他身份貴胄,難道老子就是白丁不成?就算是沒有見過皇帝,可老子皇子的身份也是在哪兒擺着呢。就算還沒有封王,可老子也是皇子,你小子也太他媽的勢力眼了吧。”

只是心中雖然對這個太監勢利眼,相當的看不起外加惱火。但在臉上,黃瓊卻是沒有半分的表現,甚至就連臉上之前始終保持的淡淡笑意,都沒有掉半分。只是他微微動了動的眉梢,如果熟悉他的人在場,便會知道他心中的不滿意。

相對於態度平淡的黃瓊,那個被太監笑臉相迎的永王,倒是很熟門熟路的將一顆金錁子,不着痕跡的塞進了這個太監的衣袖:“原來今天溫德殿是高公公當差,許久不見,高公公這精神更甚於往日,想必有什麼喜事吧。”

“王爺就不要取笑奴婢,奴婢能跟在皇上身邊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您快請,皇上現在正在殿內等着您呢。”這高公公攏在衣袖裡面的手,摸了摸這錠估計不會少的金錁子,臉上的笑容更甚,向着溫德殿方向一拱手道。

不過就在這位永王對太監的恭維,習慣性的呵呵一笑。向着黃瓊一拱手,正準備邁步進入溫德殿的時候,卻見到這位高公公轉身向着自己剛收的小弟,畢恭畢敬的道:“九皇子讓您久候了,皇上正在殿內候着您,請您與永王殿下一同進去面聖。”

見到眼前的一幕,饒是這位永王向來在諸皇子中以心大著稱,也不禁被搞的目瞪口呆的指着黃瓊,磕磕絆絆的道:“他不是閒散宗室嗎?怎麼這會就變成我的兄弟了?還有,我什麼時候多個九弟,我怎麼不知道?”

對於這位應該是自己是兄長的永王,在得知自己身份後表現出來的震驚,黃瓊只是一笑了之拱手道:“小弟剛剛只是和兄長開一個玩笑,還請兄長多多海涵。”說罷,拽着永王的手,邁步就往溫德殿走。而這個時候,溫德殿內那雙一直在注視黃瓊的眼睛,才消失在殿內。

後世連一個省長,不,就連一個地級市的市長都沒有見過的黃瓊,在進入溫德殿內後,面對着面前這個時代的九五之尊,情緒上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雖然他一直都自認心理素質不錯,也儘量在維持表面上的平靜,可內心多少還是有種不安的感覺。

畢竟當面的那個人,不僅是他這一世的父親,還是當朝的皇帝。手中掌握着他的生死,以及未來的命運。不過雖說多少還有些緊張,但黃瓊也知道自己從進了這間溫德殿之後,究竟再也沒有了退路。無論前邊等待自己的是什麼,自己也只能硬着頭皮往前面闖了。

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