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

而眼前的這位王爺,雖說到了驍騎營之後,擺出一副甩手掌櫃的架勢。可現在明旨已經下了,誰又知道這位笑面虎一樣的王爺,會不會來一個照方抓藥?要是這位英王也這麼做,跟着這種生瓜蛋子上戰場,這不是要了大家的老命嗎?

聖旨上雖然明說,由於都指揮使出任副使。但副使前邊的那個副字,便決定了誰纔是真正大權在握之人。正使大肚一點的,也許會讓你管點糧草事物。可要是遇到蜀王那樣的,這個副使搞不好,有和沒有並未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如今這位英王,居然在這件事情上,也一樣來了一個甩手掌櫃。將軍務之責授予於都指揮使,這又如何不讓諸將感覺到意外之喜。相比之下,黃瓊頒佈的那個十殺令,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了。

而接過將令的那位於都指揮使,因爲之前與黃瓊已經有了一定的計議。倒也沒有任何做作的,痛快的接過了指揮權。儘管是文官出身,但到底是打老了仗的老將。一番分配下來,做的是滴水不漏。各級將官,也算是人盡其才。

只是有一個任務,卻是一時抽不出人來。那就是提前去虎牢關坐陣,統轄糧草供應以及與虎牢關守軍對接,爲隨後趕到的大軍做好準備。如果叛軍提前發動,則需要配合虎牢關守軍,將叛軍死死拖在虎牢關外,以待大軍趕到。

這個任務雖說未必需要打仗,但協調能力一定要強。而且這位於都指揮使,還有另外一個擔心,那就是虎牢關守軍雖說直屬殿前司管轄,但因爲地理位置的關係。一向與河南地方衛軍體系,走的不是一般的近。

若是虎牢關那位都統被叛軍收買,那就等於京兆門戶大開。驍騎營派去的人,要有在關鍵時刻能頂上去的決心,甚至要有敢於斬將奪關的膽氣。虎牢關都統是正四品,關內的三千衛軍也堪稱精銳。去的人,一定要能壓制住這些人才行。

原本按理說,這個任務至少要抽調一位驍騎營副使,但按照這位於都指揮使的計劃,驍騎營的兩位副使一位要留守。驍騎營此戰不可能全部出戰,即沒有那個必要,也沒有那個需要。要是對付數萬烏合之衆,驍騎營還要盡數出擊,那他的驍騎營可真的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留守的兩萬大軍,不僅需要一個人來統帥不說。而且這個人,因爲留守的大軍,一旦在戰事不利的時候,還要充當出征大軍的預備隊。所以留守的這個人,也必須要是一個將才。而另外一個副使,已經接受了率軍順黃河而下,相機奪取叛軍老巢鄭州的任務。

也就是說,兩位副使都調不出來。但此次去虎牢關之人選,又不是一般的關鍵。他的眼光在諸將身上掃來、掃去,一時也沒有下定決心。就在這位於都指揮使,準備實在不行自己親自去一趟虎牢關的時候,已經將正位讓給他,自己坐到下面的黃瓊卻是站起身來。

向着他行了一個軍禮之後,開口道:“於大人,去虎牢關你看本王合適餘否。眼下諸將都已經分派完畢,馬上便要各司其職。也就本王這個斬礪使,現在倒還是閒人一個。這樣,虎牢關那裡本王跑一趟便是。至於其他的,於大人在給本王,配一個能打仗的副手便是了。”

黃瓊這一主動請纓,這位於大人饒是久經沙場,也不由的嚇了一大跳。只是略微沉思一下,卻發現眼下這位英王的確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他是當朝親王,又是皇上任命的鄭州處置使,壓制一個正四品的都統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以自己從昨兒到今兒,接觸的這位王爺性格來看,別看他年紀輕輕,可在必要的時候絕對不會缺乏心狠手辣那股勁的。可以說,眼前這位英王的確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可他這個親王的身份,卻是讓這位於都指揮使的有些籌措起來。

虎牢關的那位蔣信蔣都統,因爲駐地相對比較近,這位於大人還是清楚的。那個人雖然不好色,但是卻貪財如命。而且爲人心狠手辣不說,還兩面三刀,一切以利益爲先。只要錢給足,就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來。

若是那位蔣都統,真的被景王收買,那這位英王這一去,豈不成了羊入虎口了嗎?這要是他哪怕掉了一點皮,皇帝能饒了自己嗎?也正是因爲這番猶豫,儘管他也認爲這位英王是最適合的人選,可也是自己唯一不敢派的人選。

見到這位於都指揮使,面上帶着一絲的猶豫,知道他擔心什麼的黃瓊,卻是笑了笑道:“於大人,本王說過從這一刻起,本王不是什麼當朝親王,只是你麾下的一個小兵而已。有什麼事情,但凡差遣便是了,不用有任何的猶豫。”

“即便是出了什麼事情,本王保證沒有人會怪罪到你的身上。而且,本王這一行恐怕也是在座諸將之中,最安全的一個。本王料那位蔣都統,哪怕即便是真的原意附逆,恐怕也不敢把一位當朝親王如何。最多,也不過是軟禁罷了。所以,於大人不要有什麼忌諱。”

見到黃瓊態度堅決,在加上他也的確是最適合的人選,這位於都指揮使幾經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從善如流。待諸將領受任務,下去各自準備後,這位於都指揮使看着面色平淡的黃瓊,猶豫了一下,最終想說的話還是沒有說出來。

看着有些猶豫的他,黃瓊笑道:“於大人,此番作爲可失有些不像武官,反倒是與那些酸縐縐的文官有些相似。大丈夫當斷其斷,有什麼不能說的?更何況,本王把於大人當成了自己人,於大人又有什麼猶豫的?難道,本王在於大人心中,就是那種不聽勸諫的人嗎?”

聽到黃瓊這番話,這位於都指揮使咬了咬牙道:“王爺,末將也知道攔不住您。但末將還是要說一句,其實您真的沒有必要以身犯險。就算王爺不去,末將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末將勸王爺,在考慮考慮爲好。”

“而且虎牢關駐軍都統制蔣信此人,雖然未曾做過末將的部下,但末將自信還是對其有一定了解的。此人打仗的確是把好手,尤其擅長騎兵迂迴包抄作戰。可此人有一個最大的弱點,也是最容易被人趁虛而入的弱點。”

“此人雖然不好色,甚至可以說遠離酒色。但此人性子極其貪財,而且膽大敢做、心狠手辣,因爲貪財可謂是無所不用之極。昔日在雲州邊軍的時候,就曾經不止一次,向着不肯向他繳納保護費的走私商賈下黑手。殺人越貨的事情,做出不止一件來。”

“只是此人的手腳做的十分乾淨,朝廷與上司一直都未能抓到他的證據。而且此人能打仗,身上也有戰功。帶兵能力,也相當的有一套,在軍中也有一批死忠。強行將其扣留,又恐軍心生變。所以,最終將他調離了邊軍,調到衛軍系統。”

“不過,不知道前段時間,這個傢伙到底走通了那個大神的門路,居然被調到虎牢關這個咽喉要地做樂樂都統制。所以,王爺此去末將才有些擔心。此人,如果真的被叛王收買的話,未必會忌諱王爺的身份。如果王爺被其扣爲人質的話,末將這邊很有可能會投鼠忌器。”

聽到這位於都指揮使,真心實意的這番勸說,黃瓊卻是搖了搖頭道:“於大人這番話,可謂是真誠實意爲本王考慮,本王心領神會了。不過於大人,也不要過於擔憂。本王手下,也非都是無能之輩。雖說不能上陣廝殺,可關鍵時候護着本王突圍的能力還是有的。”

說到這裡,黃瓊看着這位於都指揮使良久才道:“於大人,本王此一去,驍騎營便交給於大人了。本王希望於大人,能夠約束好將士們不要擾民,不要讓普通百姓遭受苦難。於大人戰功赫赫,也清楚一支依靠放縱軍紀,維持士氣的軍隊並非是長久之計。”

“只有鐵一樣的軍紀,才能打造一支真正鐵的軍隊。本王希望驍騎營不僅戰鬥力強悍,更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虜的鐵紀。此次平叛,本王不想聽到兵過如剃的話。勇敢是用來對付敵人的,不是用來對付自己百姓的。”

“本王希望於大人,能告誡全軍不要忘了,是誰一年汗珠子掉地上八瓣,一年辛苦下來只剩下一個口糧,拼死拼活的納糧完稅來養活了他們。更別忘記,他們從軍之前也一樣老百信家的孩子。”

“說實話,本王真的不希望用到那個十殺令,更不希望有人真的去以身試法。本王也知道,皇帝還不差餓兵。本王也知道,眼下朝廷歲入艱難,也讓很多人擔心戰後,拿不到該有的獎賞。本王今兒答應你,戰後拿出繳獲財物兩成犒賞全軍,絕對不會讓兄弟們白白辛苦。”

“但如果出現大規模擾民的事件,本王也第一個饒不了你。於大人,本王這一走驍騎營就算是物歸原主了。本王希望,你能將本王給予的權利善用。更希望,你我二人能夠並肩合作,將鄭州事件處理的讓皇上滿意,讓天下百姓滿意。”

黃瓊這番看似有些不放心,又一次再三叮嚀的話,讓這位於都指揮使也甚爲感動。一個當朝親王,居然爲了一羣普通百姓如此的細心,在本朝已經被宗室剝削百姓,貪婪無比的情況比比皆是的情況之下,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他也是尋常百姓家出身,如果不是十年寒窗苦進士及第,恐怕現在最好也不過是一個私塾先生。對平民因爲出身的關係,自身也有些一些憐憫的他,連忙道:“王爺如此心繫黎民,但請王爺放心,末將絕對不會脫王爺後腿。”

“王爺的要求,末將一定讓驍騎營每一位將士都知道。王爺賦予的權利,末將一定會善加使用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虜,這纔是鐵的軍隊。王爺此去虎牢關,如果實在不可爲的話,末將也希望王爺能夠以安全爲要。就算是爲了這黎民,也一定要保護好自身。”

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三章 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