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

聽到皇帝的這番問話,黃瓊連忙跪倒道:“父皇明鑑,兒臣前些天因爲有些事情回去一趟。見到了這位京兆尹,真的是好大威風。您那天下旨杖斃的那幾個差役,京兆府居然每家每戶要收一貫錢的什麼撫卹錢。”

“而那天回覆父皇話的幾位,一位老者被枷死在了京兆府。那個年輕人被抓進了京兆府大牢之中,被兒臣搶出來的時候,便是隻剩下了半條命。便是那個里正,如果不是他們還用得到,只給了二十鞭子,恐怕也要被活活打死在京兆府。”

“兒臣就是爲了將那個叫做劉虎的青年人,從京兆府的大牢之中救出來,才與那位京兆伊發生的衝突。兒臣並不是要干涉地方有司,實在是事出無奈。兒臣若是晚上一天,從那個劉虎身上的傷勢來看,恐怕人也要死於非命了。”

“如果父皇不信,您大可以親口去問問。那個叫做劉虎的,眼下就在兒臣這裡養傷。”說到這裡,黃瓊將那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與皇帝說了一遍。並未進行任何的隱瞞,因爲他知道自己便是想隱瞞,也是隱瞞不了的。

雖說黃瓊答應那位京兆尹,此事就此過去,他不在做任何的追究。可今兒是皇帝主動問起,又不是他自己主動提起的。既然是老爺子主動問起的,自己總不能欺君吧,那可是大罪。自己今兒實話實說,倒也怨不得自己。

誰叫你這個做京兆尹的太過於自大,也不去打聽打聽,自己這些侍衛都是拿來的?還守着老舊觀念,還以爲是太子派來的那些人。自己不是不想替你瞞着,這實在瞞不下去了不是嗎?皇帝能忍這幾天,已經是很給你面子了。

“你真的是有事去的嗎?一個姬妾與前夫所生之子,還能勞你一個堂堂的郡王親自陪着嗎?你有那麼糊塗去作踐天家的顏面,還是當朕真的那麼好糊弄?別當朕不明白你的那點心思,不就是看中了那個劉虎的身手,起了招攬之心罷了。”

“你難道真的以爲朕,沒有看出來那天你刻意留下地址,並再三叮囑他有事前來找你的心思?若是你沒有起了招募之心,以你的圓滑勁頭,就算想爲當地百姓出頭,也斷然不會與一個家世深厚的從三品京兆尹,當着一衆百姓的面公開起衝突的。”

很顯然,皇帝對黃瓊找的這個藉口很不滿意。雖說與這個兒子接觸的時日還不算長,但皇帝明顯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性格,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以他的瞭解,這個並非是一根筋的兒子,就算是想要爲民請命,也不會這麼直來直去的。

皇帝這話一說,黃瓊連忙道:“請父皇恕罪,兒臣當時真的只是想要探視一下那些人而已,並未存着別的心思。兒臣是擔心那位京兆尹,當初吃了那麼大的一個悶虧心中不甘。找父皇算賬他自然是不敢的,可要是將氣出在那天那幾個回話的百姓身上,卻是輕而易舉。”

“若說當時兒臣起了招募之心,兒臣的確是承認的。但那時是那時,眼下父皇已經從自己身邊,爲兒臣重新挑選了侍衛。有了父皇身邊的人保護兒臣,兒臣現在感覺到安全的緊,早就沒有那個必要了。兒臣若是連父皇都信不過,這世上還有誰能讓兒臣信得過?”

“好了,你起來罷。朕不是要追究這件事情,更不是爲了這件事情生氣,朕要的是你真心話。若是你都來騙朕,朕還能信任誰?這個人你若是喜歡,等到他傷愈之後留在你府中便是了。事後你給朕上個摺子,朕賞給他一個侍衛出身,也算是成全了你的體面。”

只是就在黃瓊聽到皇帝這番話之後,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剛剛站起身的時候。皇帝卻是話題一轉,接下來的話差一點沒有把他嚇到:“近日,宮中突然傳聞,你的母親是一個武學大家。身手,足以列入當世有數高手之列。”

“你母親到底是不是,朕與她做了這麼多年的夫妻,心中還是有數的。只是這件事情,源頭從哪兒來的,朕也一時沒有查出來。朕今兒也告訴你,你也不要有什麼顧慮,有些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有時候藏着掖着,反倒會更讓人起疑心的。”

皇帝這番話,讓黃瓊暗暗吃了一驚之餘,倒也把黃瓊給搞糊塗了。他一時沒有搞清楚,皇帝這番話的真實意圖。更沒有搞清楚,皇帝對這個傳聞是信呢,還是不信呢?很明顯,母親會武的事情,自己這位皇帝老子並不知曉。

曾經聽陳瑤提起過,自己母親身爲武學高手的事情,自己那位外公,她的親生父親都不知道。想必以母親的爲人,都沒有讓自己外公知道,更不會讓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知曉。否則以自己這位父皇多疑的性格,恐怕這些年聽雪軒內外,早就密佈高手監視了。

不過想起了那天自己偷窺的那一幕,黃瓊對自己這位皇帝老子這番話,倒是有些更加糊塗了。自己這一對父母親,並非是母親說的那樣,之間一點真的感情沒有。可若是有,以老爺子的爲人,並非是一點蛛絲馬跡都發現不了。

但如果真的知道一些,老爺子還會像是今天這樣風輕雲淡嗎?難道他們之間,還另外有什麼隱情不成?老爺子今兒說這番話,難道是想要確定什麼?一時沒有想明白老爺子真實意圖的黃瓊,不由的有些發愣。

不過心中雖然沒有搞明白老爺子的真實意圖,但黃瓊的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什麼來。只是淡淡的道:“父皇,流言止於智者。此事是真是假,兒臣想父皇心中自有分寸。這個時候出現什麼針對兒臣的流言,兒臣倒是都沒有感覺到意外。”

“兒臣前幾日做事草率,恐怕得罪了有些人。有些人知道他們做的事情過於齷蹉,想要光明正大的報復兒臣,不太可能的情況之下,便弄出這麼一出下三濫的手段來。兒臣相信以父皇的賢明,是不會上這個當的。只要父皇不信,兒臣便自然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不過,若是那個造謠的人要是站在兒臣面前,兒臣倒是要問問他,如果把他圈禁在一個只能看到巴掌大天,除了那幾面牆之外,見不到任何人的地方,一關就是十八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這世上,又有那個武學大家,能夠忍受得了這樣的孤苦?”

“兒臣雖說不通武學,可也知道一些這些人的能耐。若是母親真是像他們傳言的那樣,是一個武學大家。兒臣倒是想要問問,這世上又有哪個冷宮能關住她?更何況,還一關就是十八年?那種生活他如果沒有經歷過,怎麼就知道是誰都能忍受下去的?”

“兒臣內心無私天地寬,流言什麼的對兒臣沒有半點威脅,更何況還是這種上不來臺面的東西。兒臣不求父皇能夠徹底查清楚,此謠言究竟誰傳出來的。只求父皇不因此對兒臣生疑,兒臣便已經是知足了。”

“至於做事,兒臣從來沒有想過畏手畏腳過。有些事情,兒臣做出來的那天起,有些後果就已經想到了。因爲三兩句流言,便退縮不做事,那不是兒臣的做派。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纔是兒臣真正的風格。”

說到這裡,黃瓊看了看面前皇帝的臉色,最終還是將後面的,更何況即便在皇宮大內,殺幾個負心人也是輕而易舉,以及有些人不過關了三年而已,便身體垮了下來的兩句話給嚥了回去。

至於這個流言究竟是誰散發出來的,他不想去猜、也不願意去猜。流言是起於宮中,除了自己那些兄弟,尤其是太子之外,誰還有這麼大的本事?而那位京兆尹的後臺,不巧正是當朝太子。這個流言又是那天事發之後傳起來的,有些東西還用得着去猜嗎?

聽到黃瓊這番半是爲自己辯解,半是表明自己態度的話。尤其是最後那句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話,皇帝心中不禁的微微嘆了一口氣。黃瓊的話中雖說沒有表現出來,可骨子裡面流露出來的,對那個幕後主使者的輕蔑,讓皇帝心裡面並不舒服。

他從黃瓊話裡面,聽出來自己這個九兒子,已經猜出來這個流言幕後主使者身份。其實這個流言的來源,真的不是很難猜。這個流言出現的時間,實在是有些太過於巧合了。以這個兒子的聰慧,判斷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便是自己,雖然杖斃了幾個傳言的太監,也沒有查出流言究竟是怎麼來的。但整件事情的幕後主使者,他身爲一代帝王又豈會猜不出來?知子莫若父,自己兒子什麼心性,他這個做老子的同樣又那裡會不清楚?

可對自己兒子的品性瞭解歸瞭解,但畢竟是自己一手苦心教育出來,已經在位十七年的太子。居然被一個剛剛出宮還不到半年的兒子給輕視,而且是發自內心的那種輕視。要說皇帝心裡面舒服,換了誰都不會相信。

只是無論心中怎麼不舒服,在這件事情上皇帝也得忍着。不如人,就是不如人。饒是這位自認爲果敢剛毅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苦心教育出來的太子,真的與自己那位前妻一手教育出來的這個九兒子相差太遠。

看着面前黃瓊同樣堅毅的面孔,想起了近年越來越讓自己失望的太子,皇帝也只能搖頭苦笑。心中暗自感嘆,若是太子有此子一半的急智,性格有七成的堅毅,自己這些年又何苦攬着大權不放?

這幾年,朝中那些親近太子的大臣,不止一次的上書給自己。說太子年歲漸長,身爲儲君宜多參與國事,以便多積累處理政事經驗。自己也曾想過部分放權,讓太子參與部分政事。只可惜太子的所作所爲,留給自己的除了失望便沒有別的了。

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三十八章 永王密信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