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星辰變

夜已經極爲深沉,作爲大齊朝天下首善之地的京師洛陽城內,白天的喧囂和繁華,卻並未隨着夜色逐漸深沉而平靜下來。持續了多年的動盪僅僅只過去數年,至今還尚有餘波未能平息。

但這座聚居了大量王公顯貴的京城,卻是因爲這些具備高消費能力的人,早早的便已經恢復了往昔的繁華。各種高檔酒樓、青樓楚館前,可謂是生意興隆、車水馬龍,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當然,這種繁華與太平盛世,也只限於王公顯貴聚居的內城。居住在外城的平民,以及京城周邊涌入京城的流民聚居區,依舊是顯得蕭條。除了守夜人和倚門賣笑的暗娼,外加一些賭場之類的場所之外,街道上幾乎沒有一個行人。

窮人是沒有資格享樂的,那些東西只限於王公貴族和富豪大商。不說別的,洛陽城內最高檔的品悅軒酒樓,一桌三等酒席便要三貫錢。而這樣的酒席,還只是不包括酒水在內的兩冷拼,兩葷兩素六個菜而已。

一桌十八個菜的上等酒席,沒有十五貫錢是想都不要想。至於想要在這個酒樓吃上一頓,黃河有名的黃河鯉魚還要單點。一條該店特殊烹製的黃河鯉魚,便要一貫錢。一壺來酒樓自釀的低檔老酒,也要三百文。要是點上一壺極品劍南春,便要一貫錢。

內城最豪華風月場所怡翠樓,即便只是聽聽小曲便要兩貫銅錢。要是在加上欣賞一下歌舞,便要再加一倍。喝上一頓花酒,哪怕只找兩個妓女作陪,也要十貫錢起。如果想要再進一步過夜,哪怕就算是三流貨色也要十貫開外。

要是想與一個清倌人過夜,沒有個上百貫更是別想,這還不算給那些茶壺、僕人、丫鬟的打賞錢。那個銷金窟進去一次,哪怕只坐上半個時辰,沒有個二三十貫制錢,你就甭想出來。至於玩完了想要賴賬?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有幾個人敢賴當朝樞密副使家的賬?雖說人家不承認這個銷金分月之所是自己的店,可在這裡當家的他那個府中二管家,滿洛陽城又有幾個不認識的?一個條子遞進京兆府,不死也得讓你扒層皮。告狀?御史臺左都御史是人家坐上常客。

在尋常人家三貫制錢,便能過上過一月的時節。絕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是沒有那個能力和心情,去品悅軒吃上一條黃河鯉魚,或是點上一桌三流酒席的。更不可能去怡翠樓聽聽小曲,喝上一頓十貫錢起價的花酒,這些享樂只是留給王公貴族、豪商大甲的。

佔這座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居民中,大多的老百姓還是爲了節省一點照明,早早的便將息了。只是在這到處都是歌舞昇平,早已恢復往日榮光的內城之中,也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沉迷在享樂之中。

一座距離皇宮很近,近到一擡眼都能看到皇宮正門,但整體規模並不大卻顯得很是典雅的府邸之中,一個看起來很是儒雅的中年人,站在院子內的一座涼亭內看着天上的星象卻顯得憂心忡忡。

這位眉頭緊鎖的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欽天監監正袁志正。作爲前唐天象、風水大家袁天罡的嫡系後人,這位欽天監正可謂是家學淵源。不僅精通風水和玄學,在星象上更是在當朝無處其右者。

而讓這位精通玄學的當朝大家,此刻眉頭緊皺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出在星象上。飯後正在習慣性觀星象作爲消遣的他,卻在無意之中看到三兇星聯動,這百年不遇的天象。當剛開始破軍星出現異動,滑向西北的時候,他還並未太在意。

歷朝歷代,即便是在盛世的時期,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叛亂。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入寇,即便是在前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期間,也從未平息過。所以破軍星出現異動,滑向西北的時候,他也並未太過在意。

щщщ• тTk ān• co

那邊聚居的党項羌、遼人,平日無風都三尺浪。眼下天下剛剛經歷過一場大亂,那些胡人不找點事就不正常了。更何況飽讀詩書的他很清楚,本朝開國時期與黨項人結下的仇恨,雖不能說是滅族之仇,但也沒有差到那裡去。

不過眼下党項羌的實力,早已經不能與當年雄踞數州割據西北的時候相比。其所在地地瘠民貧,又主要是遊牧地區。當年在其全盛時期,又值前唐末年天下大亂,也沒有能力立馬中原。其實力與吐蕃與沙陀相比,差的還是太遠了。

到了眼下元氣大傷,殘存部落又被朝廷有意識的分割。即便出現雄才大略的人物,但自身實力所限。再加上河西走廊與隴右路,北面的寧夏府又一向以貧瘠著稱。即便是興起一些風浪,也最多影響西北一隅。

至於內地,恐怕他們連西都長安都過不去。只要党項羌沒有實力攻入內地,遠不止到生靈塗炭的地步。雖說西北肯定要糜爛,但那裡本身就是胡漢雜居,甚至很多地方以胡人爲主,對內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如果說破軍星落向西北,並未讓他太過於擔心的話。那麼隨後七殺星與貪狼星也分別出現異動,分別滑向南方的廣南西路,西南的川東路的時候,他卻是再也沉不住氣了。三兇星聯動出現,在星象學中只有一個預示,那就是天下易主、改朝換代。

歷來歷次改朝換代,這天下沒有不大亂的時候。而天下大亂,也就意味着天下將陷入兵荒馬、戰火連綿之中。對於這位星象大家來說,朝廷倒是無所謂,自古以來未有不亡之國。可這天下的平民百姓,又要遭受戰火之災。

只是讓這位欽天監正有些不理解,或是說有些看不明白的是。眼下在位的皇帝並非昏君,爲人稱的上精明強幹,也算的上是勵精圖治,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是昏聵無能之輩,怎麼天象會出現如此的異動?

想起來這些年朝政中的弊端,以及那些貪婪無厭的王公貴族,袁志正卻是微微一聲輕嘆。當今皇帝雖說也算是勤政,大致倒也算得上是殺伐果斷。但在某些方面,卻還是顯得有些過於優柔寡斷。

明知道那些所謂的祖宗家法頑疾究竟在哪兒,卻始終不能下狠心割掉頑疾。在整理朝政、收攏兵權方面,做的是雷利風行。可在有些問題上,卻是始終不能痛下決心。有些方面的問題,甚至隨着皇帝重新掌權,反倒是越演越烈。

雖說西北亂子很難禍及到內地,但如果再加上廣南西路和川東路,天下在出現趁亂而起梟雄的話,這天下不亂都不可能。若是在加上眼下國勢日升,自開國初年就在長城外橫刀立馬的北遼,現在的四平八穩恐怕就要轉瞬之間被打破。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會造反的可不單單是本朝那位太祖皇帝。當年身爲草莽的陳勝、吳廣造反,尚且引得天下羣雄揭竿而起,使得強秦三世而亡。後漢末年天下大亂,最終使得羣雄逐鹿漢室傾覆。

若是在其他朝代,廣南西路即便再亂也很難波及到內地。但本朝卻是大爲不同,因爲在廣南西路,封有號稱開國第一功臣,在開國諸功臣之中唯一受封郡王,被太祖、太宗兩任皇帝,恩准世襲罔替。

雖說所賜永業田只有三千畝,尚不及太祖所封諸子弟二十餘人爲親王,所授之永業田一半。但依靠當年太祖、太宗兩任皇帝,在定下以農爲本的國本後,被授予的海路通商專營之權。

並依靠多年苦心經營,甚至是巧取豪奪。先後吞併或控制的兩浙東西路、福建路、湖廣南路、江南西路,幾乎所有茶園、瓷窯,以及江南諸路三成綢、緞作坊,積累下來號稱天分財富有三分的那座郡王府。

那顆落在廣南西路的貪狼星,除了應在那座郡王府之中,袁志正想不出來會應在其什麼地方。在廣南西路那個向來爲蠻夷佔多數的蠻荒之地,恐怕也只有那座郡王府中人,才那個攪動山河變色的能力。

看着幾乎肯定會引起天下大亂的三兇星聯動之局,袁志正卻是無能爲力的搖了搖頭。作爲玄學大家,也身爲當朝欽天監正,他只能微微的嘆了一口氣。那場大亂纔過去兩年不到,這京城又是一片歌舞昇平。

當朝的那些王公重臣,沒有幾個能夠吸取教訓。單靠皇帝一個人勵精圖治,又能看到多少?自己報上朝廷,恐怕更多人會指責自己危言聳聽。更何況星象,在大多數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士人眼中,還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搞不好,甚至成爲某些人爭權奪利的工具。

就在他憂心忡忡的時候,腳下忽然一暖。一個明目皓齒、頭上梳着羊角辮,雖說眼下只有兩三歲,但一看就是一個美人胚子的小姑娘抱住了他的腿喊道:“爹爹,今晚還沒有給丫丫講故事內。爹爹是不是不喜歡丫丫了,要不然丫丫喊了您幾聲都沒有理會人家?”

看着抱着自己腿的愛女,袁志正卻是不由自主的放下心中的煩惱。一把抱起自己的愛女,輕輕的攬在自己的懷中,輕輕的道:“爹爹剛剛只是在想一些事情,沒有聽到丫丫的喊聲。在爹爹心中,丫丫永遠都是爹爹最親的寶貝,爹爹怎麼能不喜歡丫丫?爹爹這就給丫丫去講故事去。”

只是抱起自己愛女轉身離開亭子,心中卻依舊憂心忡忡的袁志正,卻沒有看到此刻的夜空之中,在三兇星光芒交錯的上方,一顆新的大星正在冉冉升起。雖說光芒還顯得很羸弱,但卻在一點點的不斷在增強。

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九十章 結盟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三十章 滑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