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轉戰興歸

李定國走到城門口,彙集了李晨和其他兄弟後,膽氣壯了幾分,心裡的一塊大石也落了地。當他在城門外跟送他出城的左夢甲告別時,李定國忽地想起一事,便問左夢甲道:“我們西營義軍有一位叫做潘獨鰲的,在我們那裡是管文書的,瑪瑙山一役後,我們便怎麼也找不到他,是不是被你們逮住了?”

左夢甲想了半天,纔想起潘獨鰲那個人:“你說的是潘秀才啊,聽說他從瑪瑙山逃出後,慌不擇路,運氣很差,沒有遇到你們的小股聚攏隊伍的人馬,在山中困了數天,餓的奄奄一息,反被我們搜山的隊伍發現逮住了。我們見他氣宇不凡,不像一般人,卻像是你們義軍的高級頭目,也就沒怎麼難爲他,便把他押往襄陽。”

李定國忙問道:“他如今怎麼樣,是不是被楊嗣昌處斬了?”

左夢甲笑道:“眼下他還沒事,還蹲在襄陽大牢裡呢。他被捉到後報了個假名,但被闖塌天劉國能認出他是潘獨螯,就將他押解到襄陽。那劉國能勸說楊嗣昌把潘獨鰲殺掉,但楊嗣昌一心想把你家大帥抓住後,連同已經關押在襄陽大牢裡張獻忠的幾個妾室,和潘獨鰲等人,一起押解到京城獻俘,楊嗣昌還想在京城裡擺擺譜呢。”

李定國冷笑道:“楊嗣昌囂張不了多久,還想去京城獻俘,想得美。”

辭別了左夢甲後,李定國便領着李晨等人,快馬加鞭離開平利。

沒有了那些送給左良玉的金銀財寶的負累,他們行的很快,半日後便回到了義軍大營。

李定國見到張獻忠、孫可望、徐以顯等人,便把事情的經過和左良玉的答覆講了出來,當然最後被左良玉招攬那一段就沒提。衆人商議了半天,覺得李定國已經成功地說服了左良玉,左良玉的回覆是可信的。

張獻忠哈哈大笑,拍着李定國的肩膀:“定國,這番多虧了你啊。這次派你前去,他們都還埋怨老子,說你平素沉默寡言,那裡做得了說客,還打賭你一定失敗,他們還想再派馬元利去彌補一番,沒想到你辦得這麼完美。”

李定國知曉張獻忠所說的“他們”指的是孫可望、王尚禮、王自奇等人,便強作笑容道:“孩兒這一趟也是兇險莫測,那左良玉喜怒無常,孩兒差點把命交代在那,幸得孩兒運氣不錯,楊嗣昌把老左惹毛了,纔有了這個結果。”

自孫可望開始,衆人都紛紛表示對李定國此行成功的祝賀和讚揚,李定國均以運氣不錯搪塞之。等到大家商議好進軍路線以後,衆人都慢慢散軍帳內只剩下張獻忠和李定國。

李定國便將左良玉招攬自己的經過都講給張獻忠聽,因爲他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的,張獻忠這人是最痛恨別人欺瞞自己,同時如若對他坦言相告,即便是曾經對不起他,也有可能爲自己的坦誠得到赦免。不過他心裡依然是惴惴不安,不知道張獻忠會對這個事情有什麼樣的看法和行動。

出乎李定國的意料,張獻忠並無絲毫的不快,反而哈哈大笑道:“沒想到左良玉還挺他孃的有眼光,你是怎麼想的?”

當此時,李定國沒有絲毫的猶豫,斬釘截鐵道:“孩兒從未想過離開父帥,更沒想過去左良玉那邊。孩兒一直對父帥的大業深懷信心,跟着父帥就能裂土封王,全天下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帶給我這樣的富貴。左良玉雖然現在這般富貴,但朝廷對他始終忌憚,我們義軍對他始終仇恨,他早晚都會覆滅。孩兒不是鼠目寸光之徒,不會被這些蠅頭小利矇蔽心神。孩兒會一直緊隨父帥、大哥,攻克前面一切艱難險阻,孩兒還等着做我的安西王呢。我之所以對左良玉那麼講,完全怕這傢伙惱羞成怒,狗急跳牆。”

其實這些也是李定國的心裡話,他了解自己的秉性,自己很容易會在富足生活和溫柔鄉里消滅掉英雄豪情的人,所以艱苦一點兒的生活更容易磨礪志氣;當然更重要的考慮是,他這些的表現已經讓張獻忠對他刮目相看,相對於左良玉有些心血來潮的賞識,他還是覺得張獻忠更可靠些,而且數年內,無疑是張獻忠這裡能給他更多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能的機會。以他暫時的勢力是不足以獨立出去,那張獻忠和左良玉這兩棵大樹,他還是選擇張獻忠。

張獻忠聽了這話,一陣捧腹大笑道:“定國所言極是,你若去跟隨左良玉不過做個小小的總兵,跟隨老子遲早能封王,他左良玉能給你的我現在雖不能給你,在將來我必百倍補償於你。另外他左良玉沒說錯,以前父帥是對你不住,從今之後,只要定國你對父帥我忠心不二,我承諾於你,除了那個位置之外,其他方面,你大哥可旺有什麼,你也會有什麼。”

李定國忙施了一個大禮:“孩兒謝過父帥的恩賜。”

張獻忠忙將李定國扶起來:“定國,最近這幾個月你的變化,爲父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只要你盡心竭力爲咱西營義軍,父帥不是寡恩薄義的人,該給你的東西一定會給你。另外左良玉那邊,既然他已經對你有了好感,你以後就多跑跑那裡,跟他保持好一點兒的關係,咱現在還惹不起他,還得靠他讓開路,放我們過去。”

李定國又將潘獨鰲的事情向張獻忠做了彙報,張獻忠想了許久,也找不到可以從楊嗣昌手裡救人的良策,便恨恨道:“早晚我要襲破襄陽,壞了楊嗣昌的前程,讓那廝無顏再見崇禎狗皇帝。”張獻忠此時講這話也純屬發泄,他自是不知,不遠的將來,這句話就成了事實。

第二天,張獻忠傳令下軍拔營起寨,沿着左良玉的防線,蹭着邊,穿越巫溪,大搖大擺地從官軍的包圍圈裡走了出來。

數日後,張獻忠把中軍老營駐在湖北興山縣城西六十里遠的白羊山上,吸取上次瑪瑙山大敗的教訓,張獻忠命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率大半精兵都駐紮在白羊山下拱衛中軍老營,其餘人馬由孫可望、白文選、王尚禮、馬元利等人統率分駐在興山、歸州兩地的重要城鎮。

官軍在興山、秭歸以外的巴東、夷陵、當陽、安遠、房縣等地都駐有兵馬,特別是歸州、興山兩縣的城池也在官軍手中,依然是對張獻忠形成了包圍形勢,不過這些城池內的官軍防守有餘進攻不足,再加上離此最近的重兵握在左良玉手裡,左良玉屯着重兵在三省交界處慢慢悠悠地進兵,搞得別處的官軍也心懷狐疑,不敢貿然出兵,只能眼睜睜看着張獻忠在這一帶大搖大擺地招兵買馬、聚草屯糧。

第197章 ,原人使團(1)第77章 ,奇襲7第206章 ,再見勝老第254章 ,瓊林宴13第96章 ,意外1第122章 ,迴歸第18章 ,原國公主第76章 ,馬車內的戲第250章 ,瓊林宴9第41章 ,混戰第116章 ,順手牽中都3第138章 ,小氣!第30章 ,平臺關之戰8第101章 ,我要殺了你!第84章 老狐狸徐以顯交心第53章 ,吳臺銘自有定計第1章 放錯了時代第3章 只好做李定國第153章 ,用人的原則第5章 ,佈局平臺關5第85章 錦衣衛並非爛貨第161章 ,理智與情感第58章 商議入川第229章 ,文人的盛典3第11章 ,佈局平臺關11第106章 ,戰機4第162章 ,公主也玩賴第112章 ,太原城之戰3第49章 ,蘇寧遠的詩第82章 ,攻心計第41章 ,混戰第117章 ,刺殺計劃!第19章 整頓降兵第69章 ,大理寺第2章 真的是明末第124章 ,朝臣。第89章 ,再回金陵2第211章 ,文科舉第130章 ,總管第111章 ,培訓!第67章 ,五千兩的作用第19章 ,佈局平臺關19第135章 ,難產第46章 ,事情辦砸了第120章 ,培訓結束!第34章 ,毛圍脖的故事第72章 ,徐掌櫃第46章 ,教而後誅4第111章 ,太原城之戰2第173章 ,管錢用錢的差使第47章 頂風犯案第150章 ,上元節夜宴之五第230章 ,文人的盛典4第217章 ,這是一個意外,5。第133章 ,居心叵測第97章 ,皇帝演文!(二)第80章 ,再入,再入!第116章 ,順手牽中都3第15章 ,都是窗托兒惹得禍第21章 ,廣哥哥給你做主第7章 訓導孩兒營第66章 ,加恩進典第86章 ,密議2第119章 ,誰好色?第29章 ,皇上要微服出宮第2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6章 鍛鍊戰士體能第66章 擊敗汪之鳳第182章 ,跟着大哥幹了第109章 ,你應該嫁到草原!第88章 ,再回金陵第1章 放錯了時代第117章 ,刺殺計劃!第58章 商議入川第222章 ,靜心習武,二。第106章 楊嗣昌之死(三)第51章 笑話真老第101章 奇襲襄陽第56章 ,關於傳言第37章 ,賭詩會(一)第271章 ,風雲變幻8第81章 縱橫川中第110章 ,娜仁的怒火!第42章 ,賭詩會(六)第74章 ,奇襲4第141章 ,打擊!第19章 ,請太子親往第137章 ,高興的事情第62章 ,皇宮禁內!第35章 逃脫重圍第82章 開始建立統一戰線第58章 商議入川第115章 ,順手牽中都2第4章 改變心態第268章 ,風雲變幻5第147章 ,上元節夜宴之二第20章 整肅軍紀第266章 ,風雲變幻3第269章 ,風雲變幻6第81章 ,抓放安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