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接離間任務

新年快樂!

明崇禎十二年五月初,張獻忠見左良玉、賀人龍反目,便乘機從巴山一帶撤離,直奔川、楚交界處的岔溪和千江河一帶。

川軍老將張令率領川軍前去阻截義軍,雙方互有損傷。後來張獻忠佯裝不敵,率兵逃入柯家坪,其地亂峰錯峙,箐深道險,張獻忠在此地設下埋伏等候張令。

張令乃川地一代悍將,素來驕橫,輕視義軍,便率衆追擊義軍,但其部下素質參差不齊,長途追襲之下,人馬便稀稀拉拉地分散開來。張獻忠見狀便命令發動伏擊,西營義軍漫山遍野衝殺而來,將張令殘兵包圍在柯家坪一處山頭。張令的副將方國安領着另一支部隊跟在張令後邊,見勢不妙,便放棄救援張令,撒丫子就跑了。

張令已經年方七旬,老當益壯,好比是那三國的黃忠,善射,號稱“神弩王”,他麾下的五千川軍亦都保持了三國以來的川人的光輝傳統,驍勇善射。尤其在被逼入絕境,走投無路之時,他們在張令的帶領下,居高而下,屢次發動大規模高精準的箭雨,義軍猛攻時應弦斃者甚衆,都紛紛被射殺。

張獻忠見猛攻傷亡太大,便下令圍困張令部。按張獻忠的設想,這柯家坪乃一土山,沒有山泉,也無溪流,水遠土渴,圍困數日必定將張令部降服,從此入川無慮。

誰知,數日後偏不湊巧下了一場大雨,張令命人挖坑蓄水,解決了吃水問題,張令部對義軍的抵抗越加頑強。而在此時,陝西總督鄭崇儉在前線指揮,聞聽了張令被困之事,襄陽監軍僉事張克儉勸說鄭崇儉:“張令健將,奈何棄之!”鄭崇檢便急令參將張應元、汪之鳳從八臺山進擊,陝西總兵賀人龍從滿月嶆進擊。

張獻忠將張令圍困了將近半個月,眼看就要攻破柯家坪擒獲張令,正跟張令激戰中,張應元、汪之鳳率軍趕到,內外夾擊,張獻忠不敵,便只好解圍撤退。

張令跟張獻忠三萬大軍對峙半個月,殺傷義軍士卒將近千人,則張令部損失甚少。此時四川巡撫邵捷春駐重慶,倚張令及秦良玉爲左右手。

鄭崇檢又派賀人龍、李國奇等一路追擊,在寒溪寺、鹽井等地陸續擊敗張獻忠部,先後斬獲一千多首級。原本依附於張獻忠的“順天王”、“一條龍”、“一雙龍”等小杆子都陸續投降。此時情況對張獻忠甚爲不利,繼瑪瑙山慘敗之後,連續作戰且並未從戰鬥中獲取多少物資補充,將士戰損嚴重,久戰疲憊不堪,士氣嚴重低落,而且落在官軍多方圍困之中,打糧也甚是困難,義軍的情況已經惡化到了崩潰的邊緣。

但很快地,朝廷方面便出現了變局,挽救了張獻忠。瑪瑙山之戰,陝西總督鄭崇檢身在行伍之間,親自指揮賀人龍的部隊夾擊張獻忠,而楊嗣昌遠在襄陽只是一味催促,等到評定功績時,封賞的一半卻歸了楊嗣昌,鄭崇儉只升官一級。鄭崇檢心中鬱悶,不願身在楊嗣昌之下,便以年老體衰爲由,請求辭官回家,而崇禎卻不同意,命他自回關中,留下賀人龍、李國奇繼續討伐張獻忠。可少了鄭崇檢的約束,不久後,賀人龍的隊伍在開縣譁變西歸。

眼看馬上就是六月天了,酷暑將至,少了陝西軍的威脅後,張獻忠便有信心衝出秦、楚、川三方官軍的包圍圈。張獻忠打算把部隊轉移到湖北興歸山區(興山和秭歸一帶),休養生息,聚集人馬,收集流亡義軍將士,補充軍用物資,更重要的目的是跟駐紮在巫山一帶的羅汝才靠攏。張獻忠發現光靠自己這一個杆子尚不足對付那麼多官軍。

陝西、湖北、四川三方的明軍集結在三省交界處的將近八萬人,但真正放在張獻忠眼裡,被張獻忠深深忌憚的只有左良玉的四萬人馬。

張獻忠並非不畏懼川軍,崇禎七年張獻忠入川,攻陷夔州,進圍太平,重慶女總兵秦良玉提兵趕至,張獻忠懾於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桿兵”威名,蒼惶逃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獨眼龍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此次又從張令處見識到川軍的強悍,不過川軍以保境爲主,不會遠出川境以外,對於暫沒有入川發展想法的張獻忠而言,川軍自然不足爲懼;但張獻忠不知道,不久之後他就會領略川軍的強悍。當然比他更能領略川軍強悍的是蒙元、滿清、日寇,這些惡魔級的畜生們在侵略四川時都遭到了無比頑強慘烈和曠日持久的抵抗,遠甚於其他地方,川軍的“內戰外行,外戰內行”雖然有調侃之意,細品味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雖然秦陝軍是朱明朝廷之下僅次於關寧鐵騎的第二強軍(盧象升的天雄軍排第三),但秦軍也多是想保境安民,維護陝西一邊的安寧穩定,並不願進入湖廣作戰。

而湖廣方面軍中,張應元、汪之鳳兵力甚少,只有左良玉兵多將猛,實力雄厚,是張獻忠戰略轉移的最大障礙。

義軍現在兵力尚不足三萬,又多疲憊,根本抵不過養精蓄銳許久的左良玉。

那唯今之計該怎麼讓跟宿敵左良玉放過西營義軍一馬呢?

張獻忠、徐以顯、孫可望、劉文秀等人陷入了沉思,良久他們都沒有適當的計策。

忽地孫可望笑道:“父帥,我記得二個月前,二弟定國曾分析過楊嗣昌這個人,說這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而且我聽說楊嗣昌雖拜左良玉爲‘平賊’將軍,但總覺得此人桀驁不可用,便暗許賀人龍指日可取代左良玉之職,而就在賀人龍躍躍欲試急於取代左良玉之時,左良玉在瑪瑙山撞了狗屎運,楊嗣昌便對賀人龍說:任命之事後議。賀人龍因此懷恨在心,並將此事告訴左良玉;‘楊嗣昌心術不正,利用我等爲其賣命,而自己向皇帝請功。他怪公不聽指揮,說要將平賊將軍印奪了與我。我賀人龍戰功赫赫,難道非得與公爭奪此印不成?楊嗣昌玩這等把戲,真令人感到噁心。’左良玉聞言大怒道;‘誰鳥稀罕這個破印,待我明日就給他扔回去,讓楊嗣昌自己進山剿賊罷了。’二將都對楊嗣昌不滿,便不肯盡力。我以爲我們可以用二弟此前提過的計策,去左良玉處離間他跟楊嗣昌,讓左良玉動養寇自重之念,則我西營義軍便可從中取事。”

張獻忠聽了孫可望這番話,大笑道:“此計甚好,不如請定國一起來議事吧。”

李定國之前在瑪瑙山雖身受重傷,但都是皮外傷,休息了半個月就已經痊癒。李定國當時正在跟白文雅一起研讀《紀效新書》的姊妹篇《練兵實紀》。這是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撰寫,寫於《紀效新書》之後,這本書裡既注意吸收南方練兵的經驗,又結合北方練兵的實際,其練兵思想在《紀效新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這本書乃是三弟劉文秀在追擊川軍將領張令時繳獲的,見李定國喜歡兵書,便抄錄了一份送給李定國。

李定國準備日後有了根據地可以大規模擴兵時,將健婦隊擴編成健婦營,那健婦營的統領自然非白文雅莫屬,但跟白文雅數月的交流,李定國發現白文雅在武藝方面甚至要強過她哥哥白文選,但在用兵上就差得很遠,甚至李定國都不敢讓她獨自帶兵行動。對於這個自己寄予很大期望的人,李定國不能放棄,只能惡補她的兵法,每逢自己研讀兵法時,就叫她一起過來學習。李定國發現教授人知識的同時自己對那一塊的知識也會相應地有所加深瞭解,可謂一舉兩得。李定國蠻想體會“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浪漫情懷,但在這亂糟糟的軍營裡,啥情懷都沒有了。李定國跟白文雅耳鬢廝磨地讀着書時,張獻忠的親兵便來請二將軍議事。

李定國無奈地放下跟着那親兵去了張獻忠的大帳。

李定國聽了孫可望的分析,深表贊同,同時主動請纓,前去左良玉的大營完成離間任務,其他將領最近接連陣戰疲憊不堪,而他李定國卻悠哉悠哉地養傷,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張獻忠本來想讓馬元利去的,馬元利能說會道,善於應變,一向負責張獻忠的對外關係。不過這次張獻忠拗不過李定國的反覆請纓,便同意讓李定國前去行離間之計。

第258章 ,再次示弱第139章 ,刀功!第167章 ,原來如此第95章 不以人道對畜生第99章 ,挑釁第1章 放錯了時代第12章 ,佈局平臺關12第38章 ,賭詩會(二)第46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5章 ,有驚無險第182章 ,跟着大哥幹了第8章 ,佈局平臺關8第100章 沮喪的楊嗣昌第29章 設計楊嗣昌第85章 ,密議第160章 ,滾下去第200章 ,原人使團(4)第85章 錦衣衛並非爛貨第140章 ,情報節略第34章 張獻忠撤退第7章 ,四品小吏第62章 ,皇宮禁內!第11章 大敗左良玉第75章 ,奇襲5第214章 ,這是一個意外,2。第159章 ,原語歌第129章 ,瘋狂的霸王別姬第68章 ,侍衛統領查大人第51章 笑話真老第82章 開始建立統一戰線第76章 放走秦良玉第6章 ,佈局平臺關6第6章 ,佈局平臺關6第103章 殺襄陽王第203章 ,第三者第31章 叛徒闖塌天第233章 ,虞鳳的心第109章 ,驚喜。第45章 立志問鼎第93章 招攬偏才第87章 ,公主也是人!第16章 張獻忠爆發第209章 ,勸供第143章 ,立功心切的唐麗!第87章 ,公主也是人!第266章 ,風雲變幻3第14章 ,閒逛第32章 ,和議第90章 川中四怪(四)第87章 ,公主也是人!第50章 以身作則第190章 ,貪多嚼不爛!第1章 ,佈局平臺關1第64章 ,賢記第91章 情報販子第266章 ,風雲變幻3第14章 鏖戰白土關第240章 ,沒有反抗的餘地第49章 ,回城第130章 ,總管第58章 ,河南府4第4章 改變心態第30章 ,周太妃的擔心第33章 ,假道滅虢第117章 ,刺殺計劃!第259章 ,突如其來第93章 招攬偏才第24章 ,平臺關之戰2第29章 ,皇上要微服出宮第37章 ,賭詩會(一)第89章 ,情報機構第221章 ,靜心習武第120章 ,戰爭的尾聲!第15章 ,都是窗托兒惹得禍第84章 ,旗艦店第59章 李自成來了第16章 ,茶韻樓掌櫃第184章 ,擠兌風潮第16章 ,茶韻樓掌櫃第83章 ,臥槽之後第57章 ,河南府3第118章 ,順手牽中都5第73章 石砫秦良玉第93章 ,聯姻!第88章 ,公主認識寧遠?第120章 ,戰爭的尾聲!第74章 ,奇襲4第227章 ,文人的盛典1第13章 賀人龍夜襲白土關第232章 ,文人的盛典6第23章 除掉內患第61章 ,出賣趙允第228章 ,文人的盛典2第1章 ,佈局平臺關1第72章 ,徐掌櫃第18章 ,佈局平臺關18第23章 ,平臺關之戰1第170章 ,過房一敘第72章 ,奇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