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毓璃

半個時辰後,他們一行人去了宴廳。宴廳爲一寬檐長亭,臨近池塘,有石欄圍住。賓客多爲女客,男客皆爲太子之友。男女賓客分席而食,用一繡簾相隔。

太子正在招待賓客,太子妃把雲束安置在其中一個桌席,趕忙去招呼客人。

她所在的圓桌邊圍坐了四個人,另外三個人均是丰容香衣的貴婦。其中兩個婦人在攀談,另外一個只是寂寥地空坐着。

雲束用餘光打量着同桌席那位一語不發的貴婦人。只見她纏着墮馬髻,施落梅妝,面若桃李,皓腕雪白,一身霞光綺襯得她膚色潤澤,花容月貌。

那貴婦沒有可以交談的人,便只是無趣地盯望着池邊移植的花木。雲束覺得那貴婦的眉宇倒與她有兩分相像。

雲束正欲向那位貴婦問好,另外兩位婦人忽地拉住雲束的手袖,連朝她拋去幾個問題。

雲束出於禮貌,只好略微回答了下,那兩名婦人聽完,又拉着她敘了好久的話。等她好不容易能抽出身來,卻發覺那個貴婦已經離席了。

雲束離開座席,沿着檐廊邊走,至一處幽靜庭院,恰巧望見那位貴婦正立在花壇前掐一支潔白的梔子花。

她喚道:“夫人。”

貴婦手一抖,梔子花從枝時間掉在碎石路面。雲束上前,撿起了花,遞給她。

貴婦接過去,道了聲謝後,又立即道歉:“對不起,我掐了你的花。”

雲束淺笑道:“這花不是我的。我與夫人一樣是來此做客的。”

貴婦道:“我還以爲你是府上人的親戚。”

雲束道:“夫人不記得我?我與你是一桌席的。夫人怎麼一個人來這僻靜地?”

貴婦自嘲道:“廳中的人多數都知道我的身份,不願意同我談天。我坐着實在無聊,只好四處走走,欣賞一下太子府邸的風景。”

雲束道:“夫人是……”

“侍御史陶玠之妾。”貴婦並未因爲自己的身份而難堪,反倒大方地講出。其落落之態讓雲束心生幾分敬意。

雲束道:“竟是陶御史宅中人。幸會。”

見雲束臉上並無鄙薄之色,貴婦詫異問:“你既知道我的身份,還願意和我交談?”

雲束道:“爲什麼不呢?”

貴婦月容稍現傷色,道:“京中貴婦相互結交,最是看重對方家世地位。她們倚仗着父兄、親兒的官階和身份而受人尊崇,她們自認爲今時不同往日,她們的朋友不能夠是兒時小門小戶出生的玩伴,而應該是與自己平級甚至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藉此來滿足她們的虛榮心。這羣女子自翊高貴,不屑和低階官員的妻子和妾室來往,更恥於和伶人、織工、札客同席。她們心中最理想的朋友是升朝官的嫡妻。所以,即使我是待御史的宅中人,她們也不想和我交往。”

雲束瞧她有點失落,遂慰藉道:“夫人行事豁達,何必將旁人的偏見放在心上。”

貴婦道:“我並未放在心上,只是有些感慨。對了,還未請教夫人身份。”

雲束如實道:“平戎少將軍陳破巖之妻,雲束。夫人芳名?”

“毓璃。”

南風送暖,碎石徑面枝影重重。

毓璃將梔子花放回花葉間,道:“因大人(侍御史)的正妻生病,無法來東宮赴宴,大人便讓我代主母去太子府邸恭賀太子妃有娠之喜。要不是大人一定要我來,我也不會過來受這些人的白眼。”

雲束斂目,道:“陶御史很寵愛夫人。”

她淡淡一笑,並不言語。

雲束見伏,道:“聽夫人口音不像京中地帶人,倒有江南軟語的韻味。夫人是江南人嗎?”

毓璃怔了怔,方答道:“我祖籍是江寧,且在那裡生活過幾年,因而發音不自覺會帶有的那裡的韻律。”

雲束道:“原是這樣。聽說,江寧接近越國, 你可去越國遊玩過?”

毓璃搖頭,垂眸道:“我小時候家裡很窮,衣食都成困難,怎麼會有餘錢去遊玩?”

她們又閒談了幾句。毓璃對她道:“今日得以與你相識,實是毓璃之幸。還望夫人不要忘記曾經見過我這個人。”她說完,便先行一步回宴廳。

雲束立於幾株蒼翠的木樨樹邊,眸光深邃,心緒卻是複雜難言。

毓璃乃是她的八姐,越宣王和越後的第二女。

雲束初見她時,只是看她容貌與自已有幾分相似,心中產生了絲許懷疑。當

她同她交談,得知她的名字,發覺她的謊話,存留在心底的疑竇被完全解開,內裡便被徹底剖展在眼前——毓璃真的是越國公主。”

雲束並不好奇她爲何會成爲陶玠的妾室,也許那只是一段普通的經歷,又或許那是值得在午後品茗細談的故事。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將會被人遺忘,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在這個時代中,能被世人永遠記得的事,實在是太少了。

就像是天上的雲,她遂擡頭睨雲,雖然此刻排列整齊,如是春壟過的農田,但用不了多久,便會被風吹雨化去。

宴席將近,賓客絡續離開。太子、太子妃相送至門口。

雲束走時,太子妃執着她的手,讓她有空便過來看看她和孩子們。

雲束答應了。她將丁姨娘的囑託放在心上,遂問太子妃可認識陳慷芒這個人。太子妃卻搖頭,道:“未從聽過。”

雲束遂與太子、太子妃、靈運、貞吉告別,躬身進入車廂,由僕役驅馬向家宅的方向趕去。

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十一節 聖上第五節 丟玉(1)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四節 藏鉤第二十節 輪轉第十節 上元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三節 集歡(1)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十七節 三願第三十節 貴妃第六節 丟玉(2)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三十七節 交鋒第六節 敬茶第十九節 毓璃第十二節 太后第十五節 車轎第十七節 三願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八節 處罰(2)第三節 醉語第八節 上香第十一節 煙火第九節 獻舞(1)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九節 獻舞(1)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六節 敬茶第十節 上元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十一節 煙火第十三節 御侍第七節 處罰(1)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二十五節 幼悟第三十節 貴妃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五節 畫生第六節 丟玉(2)第十三節 御侍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四節 藏鉤第十六節 昭君第五節 丟玉(1)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十七節 三願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第十三節 誕子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十九節 毓璃第四十節 溫成第三十六節 借輿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十三節 誕子第二十二節 探病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壹)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六節 昭君第二十五節 幼悟第十六節 金橘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三節 集歡(1)第十三節 御侍第三節 醉語第十一節 煙火第十七節 三願第八節 處罰(2)第八節 處罰(2)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八節 上香第十八節 發冠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第十一節 煙火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十六節 金橘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五節 丟玉(1)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貳)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四十節 溫成第四節 藏鉤第四節 記憶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