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越史

聖上新納了一位妃嬪,是御史中丞崔揚的孫女,今年十六歲,授了才人的階品。崔才人自幼飽讀詩書,精通文墨,彈琴、下棋、作畫、點茶無一遜色,是個世家閨秀。

聖上擅長書法,寫得一手好字,猶愛品鑑詩詞和丹青。爲此,修文館收錄宮內畫坊和民間畫師匠心獨具的畫。觀文殿將前人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編定成冊,藏於閣內。平時,聖上還會召見端明殿、天章閣、資政堂等殿閣的學士,—同吟詩作畫。

此番宮內來了個才藝雙絕的才人,聖上很高興,時常召其入殿隨侍,來集歡殿裡的次數越發少了。

集歡顯得怏怏不樂,去極寧殿幾次都碰見崔才人,她本來想和聖上說會話,但看見崔才人站在一旁,她要說的話也嚥到肚子裡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便問雲束:“ 是不是人都喜歡懂詩詞的女子?”

雲束當然知道她這個“人”意指誰,便道:“可能吧。畢竟和有文化的人待在一處,自己也顯得有文化。”

集歡耷拉着一張臉,道:“是嗎?”

泓月道:“這是要分人的。那些王候,公子多是喜歡美麗,柔順的人,那些命妃、小姐還是喜歡與自己同一路的人。才華不過是錦上添花。”

集歡聽了泓月的話,半晌不說話。良久,纔對雲束道:“你去到觀文殿借幾本詩詞選回來。”

雲束驚異她的要求,但還是往觀文殿去了。觀文殿編撰得知她的來意,忙引她到排放詩詞的架子前。架子上的書雲束多未讀過,她踩在小木凳上,隨手從架子上抽出三本書,一本《詩經》,一本《詩華錄》,一本《曲子詞》。

拿完書,雲束正欲離去,忽然瞥見殿內角落處摞着幾冊輕薄的書,心生好奇,道:“那角落邊的是什麼書?爲什麼不放到架子上?”

觀文殿編撰道:“是越國的史書。慧光閣送的詩書裡夾帶的,估計是不小心混進去了。”

雲束的心怦怦直跳,貌似發現什麼不得了的大秘密。

雲束問:“我能看看嗎?”

觀文殿編撰同意了。

雲束小心翼翼地翻開最上面一本書的封面,看看一列列工整又瘦削的字跡,她不由地屏住呼吸。

“嘉和八年,越王荒淫,溺於酒色,增農稅,朝政不理,適旱澇頻發,盜匪橫生,民苦久矣。時魏聞越民意,順天道,越北十府歸於魏,魏帥姜朗率萬軍伐越都,越都守城不敵,潰逃。魏軍入都,財皆不斂,人皆不殺,善民衆,民心向之。遂入宮,虜越王、后妃、皇子、帝姬、宮女等入魏,魏帥孟植彬領十五萬軍同越北十府廂軍代越南六府,大敗,越南六府降於魏,改作魏國八道。越北十府薦常豫王爲帝,復“越”,朝於魏……”

雲束一顆心慢慢沉下去了。這一刻雲束才真正懂得勝者爲王的概念。她心中產生諸多個疑問,但明顯觀文殿修撰無法解答,她必須要親自去慧光閣一趟。

雲束指了指那邊的幾冊書,道:“我幫你送到慧光閣。”

觀文殿編撰忙道:“這怎麼行呢!還是我抽空送過去。”

可雲束執意要替他送,他推阻幾次實在拒絕不掉,害怕得罪鍾修媛的貼身侍女,反而惹禍上身。於是便同意讓雲束去送書。

觀文殿編撰道:“姑娘可知道去慧光閣的路?”雲束茫然地搖搖頭。

不知道路還偏要去送書,他雖然這樣想,卻還是滿臉堆笑地告訴她去慧光閣的路線。雲束捧着七、八冊書,途經了樂坊、書藝局、畫坊,最後到慧光閣。

慧光閣是國朝歷史最悠久的書閣,建於高祖正道二年,原是爲了收藏天下各色書籍,後來國朝陸續建立修文館、觀文殿、華英閣,丹青苑,其閣的職能有所削弱。迄今,只收錄國朝歷代帝王及其他國家的史書。

慧光閣面環竹,置身於一片竹海中,入去閣內,窗櫺上竹影隨風搖曳,葉間簌簌風聲自門外、窗戶流入,降落在冊冊厚重的史書間。

雲束留下手中的詩詞書卷,將餘下的越國史書交給慧光閣編撰。編撰一璧稱謝,一璧責罵今早送書的侍者。

雲束問:“越國史書只有這幾本嗎?”

慧光閣編撰惋惜道:“ 都被戰火燒得差不多了。能撿回幾本殘卷已經是萬幸了。慧光閣的學士抄抄補補弄了幾年,才保住了北越的部分文脈。”

雲束抱緊懷中的書,道:“可我聽人說,軍隊入越都時,聖上特意囑咐他們守好越宮,照理說戰火燒不到越宮裡。”

慧光閣編撰道:“據說是隨後常豫王帶兵進了越宮,與大魏軍隊產生了爭執,便打了起來。常豫王讓人一把火燒了越國的國庫與藏書閣,銷燬了越宮大多典籍、寶物。”

雲束出了慧光閣,心頭卻陰霾籠罩。一來是越宮淪陷, 北越與南越的後續讓她難以消解。她原本認爲自越都城破的那天,越國就已經滅亡了。卻不料,越國依舊存在,只不過換了主人。

常豫王宣明遠是越王的表侄,因與南蠻之戰中,連損南方部數十名大將,俘虜敵方太子及王候共六人,斬殺於城樓上,使得敵軍方寸大亂,四處逃竄。雙方和談之際,又歸功於宣明遠,南蠻同意割地賠款,歸附越國。

越王感念宣明遠聲名遠揚,戰功赫赫,封他做了常豫王。宣明遠身爲一個武將,置於風雅的越國朝堂間,倒顯得格格不入。越帝在位那些年,國內“崇文抑武”的風氣達到頂峰。越王重用文臣,使得朝堂上的文官權重望崇,以宣明遠爲代表的一羣武官處處受到排擠。越王曾一日在常朝上公然與文臣玩笑,說武官多是“莽夫”,做官全憑力氣。

讓她心痛的第二點是,越史消亡,原本屬於越國的史書上卻帶有了魏朝的痕跡。魏朝深埋了部分真相,讓曾經真實存留于越人回憶中的隆盛與哀微只得依附魏朝存在。新立越國缺乏文脈支撐,不知能在這世界上維持多久。

她一路走一路想。她自以爲矢口不提越國,它就可以慢慢從自己的心中隱去,到完全消失的那一天,她就成了一個真正的魏人。可當她知道有人詆譭它時,她潛伏在心底的意識猛然覺醒。這時候她才明白,自己不願意回首的從來不是在越國那段辰光,而是在僅有的美好幻滅後軟弱無助的自己。

她回到瓊華軒,把書交給了集歡。集歡問她爲什麼去了那麼久。集歡含糊地說自己找書花了不少時間。集歡沒再追問了,拾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第十五節 靖榮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二節 魏宮(2)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五節 新婚第十三節 御侍第十三節 誕子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六節 夜雨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貳)第七節 處罰(1)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四十節 溫成第十一節 聖上第十四節 恩寵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十九節 解釋第四節 藏鉤第十八節 東宮第十三節 御侍第十七節 安壽第五節 畫生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十二節 太后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十七節 安壽第四十節 溫成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四節 恩寵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九節 獻舞(1)第十一節 煙火第十九節 解釋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三節 醉語第三十七節 交鋒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八節 處罰(2)第四節 藏鉤第十七節 三願第十九節 毓璃第六節 敬茶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四節 藏鉤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二十五節 幼悟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九節 獻舞(1)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五節 丟玉(1)第三節 欲求第七節 書齋第二節 離閣第五節 新婚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五節 丟玉(1)第十七節 三願第二節 離閣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三十節 貴妃第四節 藏鉤第二節 離閣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貳)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八節 東宮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二十節 輪轉第九節 故人第五節 丟玉(1)第十三節 御侍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二十節 輪轉第十九節 解釋第三節 欲求第十三節 御侍第十五節 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