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紛紛擾擾豪強歸附(二合一)

【楊玉環】劉德當然不陌生,或者說非常之熟悉,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資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先爲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被公爹唐玄宗封爲貴妃。

後因爲安祿山發動叛亂,在馬嵬坡下,玄宗爲自保,將楊玉環一丈白綾賜死。

在劉德看來,作爲皇帝,連自己的心愛的女人都保不下來,也實屬可悲,又比如說漢獻帝劉協。

歷史總是喜歡把失誤歸咎到女人身上,來掩蓋他們自身的缺陷。楊玉環如是,西施亦如此。但在劉德看來其罪百分之九十是在於當時的執政者唐玄宗。

唐玄宗晚年奢侈、怠政、閉塞視聽,這些不是一個女人可以左右的,楊玉環更多的是爲了迎合唐玄宗的喜好。

楊玉環更多的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說到底是在男權社會皇權下的一個妃子罷了,看起來也沒有干政,打牌輸了可以怪手氣不好,你怪燈光暗就沒什麼意思了?

【劉植】、【祭遵】可以放在一起說,二人位列雲臺二十八將其中,乃是東漢的開國功臣。

不過你如果和朋友提起“漢初三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五虎上將”,就算是說不出全部,也知道能知道一二個,比如韓信、秦瓊、尉遲恭,五虎上將就別說了,很少有不知道這五人的。

但云臺二十八將,你提一個出來,比如鄧禹,你知道是誰?

有什麼事蹟?

牛不牛逼?

如果不查資料,根本不知道這個人竟然這麼厲害。

或許說他的後代,你都可能認識,蜀漢車騎將軍鄧芝,你有沒有熟悉的感覺,最起碼比鄧禹要熟悉的多吧!

咳咳,補充一點,鄧禹打仗有些爛,但在內部組織建設上還是可以的,而且乃是南陽豪族出身,你懂得,所以排名第一。

而云臺二十八將爲什麼名聲不顯,在劉德看來,主要是光武帝劉秀太過BUG了,劉秀真的主角中的主角,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大魔法師!

漫天召喚流星雨就問你怕不怕!

打天下的功臣宿將大多數得以善終,古往今來,歷史上哪個開國皇帝比得上劉秀,就算是趙匡胤都差上一籌。

如果真不清楚,就去查一查劉秀的崛起之路,小說有時候都不敢這麼寫,簡直開了掛一般!

劉秀太過出衆,完全壓制了他麾下武將的光彩,又沒有評書、小說來傳揚,所以大衆才感覺雲臺二十八將名聲不顯。

不過劉秀在抑制豪族確實和祖宗相比差遠了,因爲劉秀因爲有了豪族的支持才建立了東漢,結果便是劉秀爲了抑制豪族,增加稅收,下詔度田,本來是劉秀的根據地的南陽,諸多豪強起兵叛亂。

東漢時期地方大族主導州郡的行政運作已經成爲了普遍現象,中央政府對地方失去了直接的控制能力,東漢末年羣雄並立,其中多爲豪強大族,源頭便是始於劉秀。

又說多了。

話題回來,【劉植】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二十八,也就是最後一位。

劉植乃是地方豪強大族,不是劉氏宗親,在王莽末年天下大亂之際,據城自保,開城以迎劉秀,後隨劉秀征戰數載,以功封侯,最後戰死。

【祭遵】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九。

執法如山,歷史評價爲“清名聞於海內,廉白著於當世。”

病逝于軍中,光武帝身着白色喪服駕臨,哭泣哀慟,親自以太牢之禮祭祀,親自安置其夫人家室,待之深厚。

劉德翻看了一番系統之後,便沉沉的睡去。

一夜無話。

……

渤海郡,寧津縣。

黃蓋親自率領渤海城兩千餘兵馬進攻位於寧津縣郊區的菩薩餘孽,本以爲手到擒來之事,卻不想菩薩教中竟有高人,黃蓋遲遲不能將菩薩餘孽拿下。

張昭於前些日子前往北州擔任北州牧,新任郡守賈盧龍還未到達,將軍黃蓋負責管理城中諸事,黃蓋在渤海城多有威望,劉德對張昭、黃蓋曾經說過,頗喜歡尚香,願娶尚香爲妾。

張昭於黃蓋二人有些不知所措,但孫尚香父母皆死,張昭、黃蓋便算是孫尚香的親人長輩,於是二人便應允了劉德的請求。

只待劉德封公儀式舉行完畢,便迎娶孫尚香。

孫尚香得知此事,喜憂參半,喜的便是嫁給了天下一等一的英雄人物,從古至今,二十餘歲便佔據數州之地,距離一統河北也不遠矣,甚至將來有可能坐上那個最高的位置上,俯覽天下。

憂的便是孫尚香根本不知道劉德迎娶她是真心喜歡她,還是隻是爲了安撫渤海郡。

亂世之中,一名女子又能如何呢?

等到劉德遣令命黃蓋消滅菩薩教餘孽,黃蓋便命張休留守渤海,自己與張承領兵出征。

張承、張休兄弟二人乃是張昭之子。

直到現在依舊與菩薩餘孽對峙在寧津縣外。

寧津縣不過數百縣兵,黃蓋也不指望寧津縣,只要他們守住城池即可。

“將軍,有昌縣的人過來了!”

一名親衛進帳對黃蓋說道。

“昌縣?”

張承說道:“昌縣距離寧津倒是不遠,不過他們過來幹嘛?”

“昌縣縣令是那個叫劉植的吧!”

黃蓋說道。

“沒錯,那劉家也是昌縣的豪強!”張承點點頭。

“哼,當初這薊州就是讓這羣豪強給弄亂的,如果不是爲了安撫這羣豪強,又豈能讓他們擔任一縣之長?”

黃蓋冷哼一聲,頗爲不滿。

黃蓋祖上也出過一任太守,不過自己家族自從分家後,便逐漸衰落,到黃蓋這一輩,和普通百姓一樣,少時還需要砍柴用來補貼家用。

張承也在一旁不失尷尬的一笑,要說起來,張家也算是世家。

“讓他進來吧!”

黃蓋看到張承的臉色,也知道自己說的有點多了,隨即對親衛道。

“是!”

親衛拱拱手,連忙下去了。

不一會兒的時間,一名大概三十多歲的一名漢子就隨着親衛來到了大帳。

男子向着黃蓋與張承拱手行了一禮,“昌縣劉歆見過黃將軍,張都尉!”

“你與劉植什麼關係?”黃蓋沉聲問道。

“回稟將軍,吾乃劉植堂兄!”劉歆回道。

“所來何事?”

黃蓋雖然有些不喜他們這羣世家,但還是邀請劉歆入座。

劉歆在一拱手,對黃蓋道:“回稟將軍,如今漢公西征胡虜,而渤海有邪教餘孽作祟,吾弟昌縣縣令劉植深感漢公恩德,願意派兵相助,聽從將軍號令!”

黃蓋與張承對視一眼,黃蓋在一旁沉默不言,張承連忙拱手道:“那就多謝劉縣令了,這羣賊人的確頑強,這是我們也沒有預料到的!”

“賊人愚昧,那邪教首領以宗教誘人,蠱惑人心,必然有不畏死的教徒爲之死戰!還請黃將軍放心,某現在啓程回縣裡,三天之內,必定到達!”

劉歆一拱手,道了聲再會,便扭身離去了。

張承親自護送劉歆離開。

等到張承回來,這纔看到黃蓋滿臉怒容,蒲扇大的巴掌砸在了案几上,喝道:“那姓劉的看不起誰呢?某帶兵打仗的時候,他們還在孃胎裡吃奶呢!”

張承在一旁勸道:“將軍息怒,在下以爲,那劉植定然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何意?”

黃蓋依舊怒氣沖天,在黃蓋看來,劉植所謂的支援就是瞧不起自己,他黃蓋就算沒人支援一樣能夠擊潰這幫敵軍。

張承解釋道:“主公如今只差灤州還有北州長歌郡就徹底統一河北,將軍以爲那楊天龍還有長歌楊家能抵擋的住主公的兵威嗎?”

長歌楊家與楊天龍雖然都姓楊,但並無任何宗親關係,只是姓楊而已。

“那長歌楊家皆是一羣懦夫,而楊天龍同樣是垂死掙扎,他們有何能力與主公抗衡,不出兩年,主公定能一統河北!”

黃蓋豪氣沖天的說道。

“就是此理!”

張承繼續道:“我父曾經跟我們兄弟二人談論過,這讓各地世家大族擔任縣中官吏不過是權宜之計,以主公剛烈果敢的性格,豈能讓這些地方豪強做大?”

張承心中補充了一句:就好比父親,被調離了渤海,雖說是父親資歷足夠,官職升到了一州州牧,地方大員,但未嘗沒有張家在渤海威望太高的緣故。

而黃蓋不同,黃氏人丁稀薄,黃蓋只有一子,沒有什麼家族勢力,在渤海威望雖高,但不可能對中樞形成威脅。

黃蓋撫着鬍鬚細細思量,張承再道:“劉植肯定知道主公的性格,說不上秋後算賬,但劉植這所謂的昌縣縣令肯定幹不太長時間,如若劉植識趣,主公會定然賞一個虛職養起來,如若不識趣,這漢家精銳可是磨刀霍霍呢!”

黃蓋恍然,“這劉植是想爲主公立下軍功!”

“當然!”

張承猛然站起身來:“主公說不定不久的將來,將會統一全國,問鼎那至尊之位,何爲從龍之功,這便是從龍之功啊!越早便越在主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軍功可是到最後可是越來越難分,如此劉植纔會寧願得罪你我。如此冒失的派人過來。”

“奶奶的,這些豪強心眼子真多!”

黃蓋啐了一口,罵道。

張承:“...”

“報!將軍!”

一名哨騎匆匆而來,“這是張休都尉送來的急報!”

黃蓋一聽是急報,連忙接了過來,張承也湊了過來,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黃蓋將急報遞給了張承,道:“北平接到急報,楊天龍率軍奇襲北平,燕將軍希望咱們迅速平定菩薩教餘孽,領兵支援北平。”

張承望了一眼道:“這下子真的需要劉植的兵馬了!”

“楊天龍賊心不死,某早晚要擰下他的狗頭!”

黃蓋狠狠道。

劉歆快馬回到了昌縣,劉植親自出迎,拉着劉歆的手問道:“兄長,情況如何了?”

劉歆喘了口粗氣,對劉植道:“事成矣,黃將軍允許咱們派兵支援了。”

“好!太好了!”

劉植拳掌相交,大聲叫好,在地上來回踱步,顯然非常高興。

劉喜在後面有些擔憂道:“兄長,雖說黃將軍同意了咱們出兵,但恐怕已經得罪了黃將軍啊!”

劉植擺擺手道:“無妨,等到戰後,我親自去給黃將軍道歉,黃將軍乃是豪爽之人,定然不會與咱們計較。”

“那黃將軍真的要與咱們計較呢?”

劉植冷笑一聲:“那又如何,只要咱們劉家立下戰功,就有了晉升朝堂的資本,沒有理由懼怕他黃蓋!”

“可黃蓋畢竟與張昭交好,聽聞那張昭現在擔任那北州牧,這可是一方大員啊!”劉喜還是有些擔憂。

劉植輕拍了劉喜的肩膀,沒說話便離開了。

劉喜看着劉植離開的身影,向身旁的劉歆問道:“堂兄,兄長這是何意?”

“喜弟,有些事情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張昭雖然地位頗高,但也不是想動咱們劉家就能動的,這一切全都要看漢公,只要咱們忠心漢公,就算得罪幾人又有何妨?也許漢公會樂意...算了,喜弟,你自己去領悟吧!”

劉歆搖了搖頭,也離開了。

......

劉植早就整合好了兵馬,總共一千餘人,當日就開拔看,前往寧津縣。

不過兩日,經過劉植的連日趕路,終於抵達菩薩教的後方,加上劉歆返回的時間,剛好三天。

劉植親自前去拜見黃蓋,黃蓋也不多言,也許是不想與這些豪強多說什麼,直奔主題,對劉植道:“既然劉縣令已到,那麼就請劉縣令聽某號令,等某大軍先行進攻菩薩餘孽大帳,劉縣令從後偷襲,直接一戰擊破他們!”

劉植拱手一拜,正色道:“謹聽將軍之令!我這就去準備!”

等到劉植回到自己的大營,迅速排兵佈陣,自己與堂兄劉歆、弟弟劉喜分領一軍,等候黃蓋將令。

菩薩教殘衆也發現了後方出現了一支兵馬,營中有些慌亂,黃蓋見此機會,迅速領兵出擊,攻打菩薩教大營。

劉植得到黃蓋的將令,率領着麾下兵馬從後面突襲菩薩教大營,菩薩教在兩面夾擊之下,雖然很快反應過來,分成兩支兵馬攔截黃蓋與劉植,但以於事無補。

最終,這股菩薩教殘餘被黃蓋與劉植消滅了。

......

第二百五十章 五子良將與張飛、秦瓊稱號開啓(二合一,求票票啊~~)第二百四十五章 遼遠城攻防戰二第123章 李蘭北上第79章 羈絆、仇恨、李蘭第六百三十八章 要當英雄的程咬金第三百九十九章 霍去病(二合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軍僵持(二合一)第四百章 驃姚都尉(二合一)第110章 剋制奇兵的秘密武器六百七十九章 密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霍光第130章 虎衛軍與出城第六百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遼東!第四百五十三章 陳湯到北平(二合一)第106章 張飛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正的聰明人與李雷的怒火(4000大章,各種求~~)第三百零三章 秦瓊的個人秀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飛將呂布(4000)第194章 菩薩亂陳留三第四百一十章 北平城下第165章 洛都風雲七六百五十八章 宇文化及第一百九十七章 曹卓出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樂進、祖狄(二合一)六百五十五章 進展第四百三十八章 北胡動向(二合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十月(二合一)第123章 李蘭北上第43章 東禹縣侯、在次召喚第105章 張飛第164章 洛都風雲六六百二十六章 議六百七十九章 密議六百六十二章 伐蜀(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馬騰的抉擇(4000)這三天拍結婚照,現在正在寫~第四百六十五章 蘇粲的求見(二合一)六百六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鄭魁的投效(二合一)第110章 剋制奇兵的秘密武器第151章 黃蓋與 能力研究第99章 回援第五百三十四章 返回北平(4000)第四百五十九章 結束(二合一)第55章 抽獎與趙雲...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七十章 呂布的選擇(4000)第四百九十四章 劉嘉的婚事(二合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猛六百五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章 裴叔業第103章 勸諫第三百八十九章 六月(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逃的小皇帝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84章 封賞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二合一)第20章 老天,能奈我何第二百五十六章 瞞天過海與遼城在破(二合一)第五百九十章 絃斷了(4000)第二百九十六章 錦陽日常(二合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慌的李雲(4000)六百四十七章 召喚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事膠着(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封羣臣二第157章 解決第四百七十章 呂布的選擇(4000)蜀漢五虎上將屬性一覽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終戰四(二合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劉德的宗族?(二合一)第78章 率軍出征與林胡大汗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馬邑攻防戰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計成第五百八十章 荀達計賺劉德(4000)第145章 恨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德遇刺(二合一)第93章 設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公主逃亡與攻打遼城(二合一)第154章 妖道第13章 真·主角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可赦(4000)第四百九十四章 劉嘉的婚事(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完、小明王撤退、在用計(四千大章,各種求~~)第五百二十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一統燕州中(二合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論西州第195章 菩薩亂陳留四第131章 擒拿第136章 荀彧與戲志才第50章 逐虎過澗第96章 中計第二百八十章 荀彧、典韋、廖化稱號開啓,軍制政務改革(二合一)第108章 奮戰六百四十三章 大勢 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這回輪到張三爺大展神威了(4000大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楊天龍之末路一第二百五十章 五子良將與張飛、秦瓊稱號開啓(二合一,求票票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猛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